《“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实践与思考》.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8998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实践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实践与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实践与思考“阳光工程”是由国家农业部、财政部、人社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建设部等六部委组织,由财政支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项目旨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实现稳定的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我单位在商丘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的指导下,组织实施了多期农业机械专业“阳光工程”培训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市的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 为了办好“阳光工程”培训,让农民真正的享受到国家惠农政策的好处,让农民在有限的学时里,学到更多的农业机械实用知识,我单位按照“政府推动、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坚持贴

2、近农民、贴近实际生产需要,采取“两选、一免、一补”的措施,全力做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近两年,累计完成300名农民的培训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 选择招生区域 为方便招生和组织培训,我们选择在农机化基础好,农机基层推广体系较健全的乡镇进行招生。近两年,分别在睢阳区李口镇和梁园区张阁镇进行宣传、招生和培训。培训地点选择在镇政府礼堂或镇小学等地点,学员均是附近行政村的农民,方便参加培训,减少因路途远等因素造成的迟到和旷课现象,为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选学员 “阳光工程”培训是专业技能培训,学员的文化素质高低是能否达到培训目的的前提。宣传和招生时,我们主要选择年富力强

3、、文化素质较高,迫切需要学习掌握农业机械实用技能的中青年农民。在源头把关,把那些假学习、混午餐和补助的学员拒之门外。根据农业机械生产作业的性质,招生要求男学员的年龄18-55岁,女学员的年龄18-50岁,男女学员均须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这样就确保参训学员愿意听、听到懂、学得会,使国家投入的财政资金真正的用到实处,达到预期的效果。 1.3 向学员提供免费午餐 参加培训的学员大部分都是青壮年劳动力,是家庭的主要支柱,他们渴望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但是他们又都肩负着较重的生活负担。“阳光工程”的培训时间比较短(一般为七天),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大家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是培训能否达标的重

4、要体现。我们充分利用有限的培训周期,尽可能多的安排学习时间。为了保证每天有足够的课时(不少于八小时),我们建议学员中午不回家休息,向他们提供免费午餐,餐后休息一小时就开始下午的课程。这不仅解决了学员在路途上耽误时间的问题,也使得学员得到了一定实惠,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1.4 向优秀学员补助发放实训工具 参训学员放弃劳动时间参加学习,对他们意味着短期内蒙受了经济损失,减少了家庭的收入。所以如果没有一定奖励措施,他们即使勉强坐在教室里,也不能安心学习。我们经过精心核算,压缩开支,在不影响培训工作的前提下,从培训经费中挤出60%作为补助,为培训期间表现优秀的学员发放实训工具,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们占用

5、劳动时间所受到的损失,使广大学员能够真正坐下来、听进去、学得会。我们主要是采用严格的考勤制度进行“优秀学员”的筛选,每天上、下午的上课前和下课时,都要进行点名记录考勤(每天四次),只有培训期间考勤全部合格的学员,才有资格评为“优秀学员”。 2 “阳光工程”培训的几点思考 2.1 “阳光工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搞好培训机构建设是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关键环节。我单位在组织实施“阳光工程”项目之初,从紧张的事业经费中挤出资金,用于购买基础性教学、实验、实习设备。经过几年的培训实践,发觉这些用具还不能完全满足学员的学习要求,他们渴望学到更多先进知识与技术,这就需要进一步投入资金购置新型实验、实习设备,然

6、而“阳光工程”是非盈利性质的国家公益培训,政府的财政拨款全部用于学员的招生、授课、补助等项目,没有任何结余。培训设备的损耗无法得到及时补充,建议主管部门对常年组织“阳光工程”培训的单位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改善教学条件。 2.2 “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形式还过于单一,我单位组织的培训班要求学员全日制参加学习七天,这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时,取得一定的培训效果,但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参加农机培训的学员大多是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农民,让他们在课堂坐七天听课,效果不很理想。通过我们的调查回访,农民更愿意参加一些实训课程,希望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授课,那样更直观实用,也更容易学以致用。 参训学员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接收能力差异大,也影响培训的效果和进度。主管部门对参训学员只规定了年龄范围,没有对受教育程度进行规范。通过我单位的培训实践,发现诸多的弊端,有些文化程度低的学员甚至无法顺利完成结业考试。建议有关部门出台更为详尽的“阳光工程”实施细则,确保招生时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不能仅仅为了“完成培训而培训”。应尽量招收文化程度稍高,学习积极性高的优质生源,这样才能使国家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培训出合格的学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