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稳定性》的教学片断与思考.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9036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形稳定性》的教学片断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角形稳定性》的教学片断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角形稳定性》的教学片断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角形稳定性》的教学片断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稳定性》的教学片断与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角形稳定性的教学片断与思考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它提供了教与学的范例和师生对话的中介,但只是一种教学材料;所以教师不应只是教材的忠实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在实际教学中,创造性地“用教材”,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研究和处理上。尤其是数学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显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教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怎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呢?那么就需要教师深层地挖掘教材,使教材上的知识活起来,再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地、艺术地处理,从而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以三角形的稳定性为例说明此问题。 片断A:理解三角形的

2、稳定性 请同学们观察书中相关画面并提出问题:上面各图中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学生看书,再同桌互相讨论,最后指明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最后总结:图中自行车的支架、篮板的支架、电线杆的支架等都是三角形,它们起着固定的作用。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来体会一下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师:出示用木条钉成的三角形、四边形框架,请学生上台拉一拉,并说说有什么感觉?生:三角形不容易变形,而四边形很容易变形。师:三角形不容易变形我们就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并板书)。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这种教学方法多年来在一线教师中已形成模式。教材对这一内容的设计思路也是“情境、问题实验、解释特性应用”。学生

3、对此学习也没有提出疑问,教师也没有对此知识点的理解进行深层地关注,记得我在教学三角形稳定性这一内容时,让家属帮忙制作学具,结果他把四条木框用钉子钉死后就无法再拉动,当时有想法但没有去查阅资料解决这个问题,就按照大家普遍存在的一个认识“拉一拉”不会变形进行教学。直到有一天看了中小学数学2006年第5期(小学版)登载杨兴放老师写的钉成四边形木框也不变形一文后使我震撼,才知对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知识点的理解确实存在问题。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准确表达是“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这个表达的意思是:无论怎样调换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顺序,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不会改变。而不是

4、指无论怎么拉、怎么按、怎么拽三角形,三角形都不会歪、不会坏、不会变形的那种单层表面的稳定性。 今年四月份在我区举行“数学优质课大讲赛”活动中,我校李红宇老师恰恰抽到了这个课题“三角形的认识”,如何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翻开中小学数学2006年第5期重新研读学习,决定依据编者语中的教学思想来设计这一知识点。因为文章之后编者语不仅从多角度、多方位、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地阐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而且还提供了如何教学这一内容的教学思想和简单方案。此环节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片断B: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比赛引入、激发兴趣。 谈话:现在让同学们放松一下,来场比赛怎么样?(好)让男生拉三角形,女

5、生拉四边形。宣布结果:女生胜。男生:不公平!生1、三角形不易变形,而四边形容易变形!生2、三角形牢固,四边形不牢固!生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不具备! 板书:稳定性。引起矛盾,积极思考。提问:你是怎么理解稳定性的?生:不易变形、牢固 出示拉不动的四边形,让学生拉。提问:这个四边形也不易变形,也牢固,我是不是可以说四边形具有稳定性呢?学生思考摇头。谈话:看来三角形的稳定性并不是单指拉一拉是否会变形。那么三角形的稳定性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准确表达是:只要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确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 解释:只要三边的长度确定了,无论怎样调换

6、三边的位置,这个三角行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而绝不是指无论怎么拉、怎么拽三角形都不会歪、不会坏、不会变形的那种稳定性。那三角形为什么会具备这样的稳定性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出示活动要求:从信封里取出三根不同长度的小棒,以小组为单位,任意调换三根小棒的位置,判断这三根小棒围成的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否有所改变;取出四根小棒,任意调换这四根小棒的位置,判断这四根小棒围成的四边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否有所改变。 小组活动:汇报:三角形只有一种,四边形可以摆出多种。得出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备稳定性。拓展:四边形以及四边形以上的多边形都不具备稳定性。 本环节李

7、老师由比赛引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当时情景学生会根据三角形拉不动、比较牢固等现象认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时老师并不急着处理这个问题,而是制造出矛盾点,出示拉不动的四边形问:这个四边形是否也具有稳定性呢?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时再出示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准确表达,让学生先理解其意义,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明确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此时学生表示出了极大地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手脑并用,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同时,不拘于教材的束缚,能动地积极地组织学生亲身经历活动和思维的过程,使教材上的知识点活起来,用丰富的内容创造多彩的课堂。 从以上案例的反思中,不难看到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关注程度,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只有深层的关注,才有多彩的课堂。小学数学知识虽然不复杂、不高深,但也构成了无限的知识海洋,值得小学数学老师们不断地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