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9119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1课。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图片欣赏 评析欣赏什么图片?教师的导语是什么?欣赏完以后干什么?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评析初读课文有什么要求? 2交流感受,概括乡下人家景色的特点 课件出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指名朗读课文(请对课文感受较好的同学朗读) 评析此处的指名朗读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初读,听学生能不能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为什么要请对课文感受较好的同学朗读呢?差生就不关注了吗?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正

2、是你教学的有利“资源”啊!应当允许学生“犯错”,不能因为这是公开课就可以把读不好课文的学生搁在一边。 三、细读课文,感受语言之美 评析生字新词的教学放弃了?难道学生初读后都“过关”了? 过渡:那么乡下人家的一道道风景到底独特、迷人在哪呢?让我们先去读读第1、2自然段。 评析为什么要告诉学生“先去读读第1、2自然段”呢?学生应该能够找到啊!原来你这节课只讲这两个自然段。 画面一:屋前搭瓜架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是一道怎样的风景? 出示:“屋前搭瓜架”是一道()的风景。 评析 “屋前搭瓜架”是怎么概括出来的? 2交流体会 (1)色彩艳丽: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颜色) (2)形

3、态各异:圆圆的南瓜,细细长长的丝瓜。(形状) (3)可爱、别有风趣。 3指导朗读 评析此处如何指导朗读? 4小结 (没必要“小结”,学生读好这段话就是最好的“小结”) 画面二:门前种鲜花 出示: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评析由老师直接出示,还是根据学生的发言来出示这段话?“门前种鲜花”又是怎么概括出来的? 1理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2有感情朗读课文 评析怎么理解?怎么“有感情朗读”?应该有一个比较具体的操作方法。 画面三:雨后春笋 评析三次“画面”是按顺序出示呢,还是根据学生的交流随

4、机出示? 出示: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来。 1读一读,交流体会 2小练笔:你能想象这些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他们仿佛在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把笋芽儿的话写下来。 课件出示: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来,他们_说:_。 3指导朗读 4小结 评析每一个环节都要“小结”一下,“小结”过后又“总结”,就像开会,小领导“小结”,大领导“总结”,会议要从简,语文课也是如此。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乡村生活,领略了“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和“雨后春笋图”,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评析这节课你讲了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后面还有几个自然段大概是安排在第二课时了,剩下的“几幅图”要到第二课时去品味,既然如此,就不能说“深深感受”,因为这节课只是感受了其中三幅图。这样的安排破坏了课文的“整体美”,人为地把“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割裂成两半,第一课时先讲掉一点,第二课时再接着讲。这样的课时安排使得第一课时的识字学词没有了着落,学生在没有读通课文的情况下匆匆去品味“画面”;而第二课时又显得不够“过瘾”,“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就如一道美味佳肴,今天吃一半,剩下的明天再吃就不够味了。 五、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别有风趣可爱 朴素华丽勃勃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