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中“树”语义场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9494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汉书》中“树”语义场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后汉书》中“树”语义场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后汉书》中“树”语义场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后汉书》中“树”语义场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汉书》中“树”语义场研究.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后汉书中“树”语义场研究“树”位于百词表第23位,在郑张尚芳先生华澳语言比较三百核心词表(征求意见稿)中居第41位,加“*”的为最核心的词,此外还涉及到“柴、林”等词。有关“树”的研究,已有一些重要的成果。后汉书中“树”语义场包括“树木、树林、薪柴”三个类别。 一、树木类 树:说文解字?木部:“树,生植之总名。从木,?。”段注也引作:“树,木生植之总名也。”又解释说:“植,立也,假借为?字。”应当说,“树,生植之总名”可能更符合许慎时期的习用言词。“树”本是动词,有“植立”之义。方平权先生曾明确指出“树”是以动词为起点,引申出的名词。“树”作为名词时,据说文的解释,“树”和“植”相关,而“植,

2、户植也”,即为门外直立的木柱。 木:说文解字?木部:“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可见,“木”是一个象形字,有根有干有冠。“木”产生早,甲骨文中已是基本词了。 我们来看看后汉书中“树、木”的具体使用情况。 后汉书中“树、木”使用数量统计 首先,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后汉书中“树”表“树木”义有55例,“木”表“树木”义有66例。从总体上看,表“树木”还是以“木”为常,但是“树”表树木已经成为它的主要义项,其名词义已多于它的动词义。后汉书中,“树、木”在表“树木”义上,有趋同乃至“树”取代“木”的趋势。如“树木”连用有3例,或是对文“伤树拔木”,另“树、木”还可以在相同的语言环境

3、中置换,常见的“神树/神木、拔树/拔木、伐树/伐木、茂树/茂木、树上/木上、树肤/木皮”等,同时有关树木本身的名称几乎都用“树”作限定语,可见,“树枝、树本、树荫”。下面酌引一些例子: (1)?m进兵先胁巨里,使多伐树木,扬言以填塞坑堑。(耿?m列传) (2)时频有雷霆疾风,伤树拔木,地震、陨雹、蝗虫之害。(蔡邕列传) (3)又有神树,人止者辄死,鸟过者必坠,侯复劾之,树盛夏枯落,见大蛇长七八丈,悬死其间。(方术列传) (4)于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岩峻崔,金石峥嵘。(班彪列传) (5)中平三年八月中,怀陵上有万余爵,先极悲鸣,已因乱斗相杀,皆断头,悬着树枝枳棘。(五行志) (6)夫表曲者景必

4、邪,源清者流必洁,犹叩树本,百枝皆动也。(李杜列传) (7)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荫。(独行列传) (8)句町县有桄榔木,可以为面,百姓资之。(南蛮西南夷列传) (9)三年五月癸酉,京都大风,拔南郊道梓树九十六枚。(五行志) 当小名冠大名时,虽然在后汉书中“某树”和“某木”两种格式都存在,如例(8)(9),但参考同时期其它的文献,比如一些佛经材料,凡是翻译外来树名,一律用“树”而不称“木”。管锡华先生曾逐个考察史记的例子,认为如果除去引用先秦典籍,史记中“树”已基本代替了“木”。汪维辉先生说“树”在口语中取代“木”不晚于两汉之交。后汉书作为正史,对语言变化的敏锐性可能不如口语,但已能从后汉书中“

5、树、木”的使用情况看出“树”后来居上的态势,因此我们估计,在东汉魏晋时代,口语中“树、木”的实际使用情况恐怕是“树”多而“木”少。 其次,具体分析一下表“树木”义的“树、木”。后汉书中可见“坟树”“墓树”“陵树”“果树”“樗树”“郊道树”“珊瑚碧树”,这些都不会是很高的树,另“因树为屋”“种树理家”似乎也说明了上述的“树”和“植”的关系。会不会当时“树”有两方面的限制,一是在性状上不会很高,另一是所指的往往是果树或是行道树,这就要比现代汉语中“树”所指的范围小得多。再来看“木”,后汉书中可见“乔木”“柏木”“杉木”“梧桐木”“桄榔木”“建木”,这些都颇为高大,比较而言似乎“木”更倾向于指高大的

6、树。那在其它文献中表“树木”义的“树、木”是否也存在如此差异呢? 先秦时期,“树”以动词为主,尚书易经论语孟子周礼里的“树”都是动词,不当“树木”讲,只有庄子吕氏春秋中“树”的名词用法等于或超过了动词用法,而此中“树”的名词用法也多见“树木”连用,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但先秦文献中“木”的用法所体现出的倾向性就相当明显了。庄子?山木篇中的“木”,指的就是山中枝繁叶茂的参天古木;吕氏春秋山海经中也可见“建木”“长木”“檀木”,用例如下: (10)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11)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吕氏春秋?有始) (12)空中之无泽陂

7、也,共中之无大鱼也,新林之无长木也,凡谋物之成也,必由广大众多长久,信也。(吕氏春秋?有始) (13)若檀木而立乎独,必不合于低,则何可扩矣。(吕氏春秋?有始) (14)建木,百仞无枝。(山海经?海内经) 我们选取了西汉时期史记淮南子说苑进行了简单地调查,发现:“木”继续明确地表示高大的树,多与“大”“巨”“峻”“高”“乔”“茂”等连用,而“树”则多见“冢树”“道树”“屋树”“珠树”“园树”“橘树”等搭配,显然不会是很高的树。如: (15)禾尽偃,大木尽拔。(史记?鲁周公世家) (16)于是乎崇山?a?伲?崔巍嵯峨,深林巨木,崭岩?哚稀妒芳恰韭硐嗳缌写?) (17)深溪峭岸,峻木寻枝,?j之所

8、乐也,人上之而栗。(淮南子?齐俗训) (18)譬犹缘高木而望四方也。(淮南子?人间训) (19)常曰:“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过乔木而趋,非谓敬老耶?”(说苑?敬慎) (20)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史记?吴太伯世家) (21)行十余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22)故橘树之江北,则化而为枳。(淮南子?原道训)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同时也发现了“大树”的用法,其中史记有3例,淮南子和说苑各1例,但“树”除了与“大”搭配之外,不见与其它的表示高大、繁茂性状的词连用。如: (23)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

9、?L雨,休於大?湎隆妒芳恰忪?书) (24)毋兴土功,毋伐大树。(淮南子?时则训) (25)大树之下无美草,伤于多阴也。(说苑?谈丛) 到了东汉时期,情况有了变化。“木”除了继续用表达高大的词修饰以外,出现了“小木”的用法,同时一些有关树木本身的名词也开始用“木”来作限定语,如“木皮”“木叶”“木根”,“木”也可以与方位词搭配,可见“木上”“木中”“木下”。而“树”也开始与“大”以外的表示高大性状的词连用,组合能力有了提高,如“巨树”“密树”。非常有意思的是,先前特别提到的庄子中的“山木”,这时也称作了“山树”。如: (26)或伐薪於山,轻小之木,合能束之。至於大木十围以上,引之不能动,推之不

10、能移,则委之於山林,收所束之小木而归。(论衡?效力) (27)猿拔其箭,卷木叶塞其创。(三国志?蜀书?邓张宗杨传) (28)人在木下屋间,偶中而死矣。(论衡?雷虚) (29)其北则有阴林巨树,?F楠豫章,桂椒木兰,蘖离朱杨,楂?w栗,橘柚芬芳。(汉书?司马相如列传) (30)大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 可见,语言是渐变的。东汉时期的书面语中,“树、木”已开始处于混用的状态,二者在表“树木”义时的表义倾向上也开始模糊,二者的用法互相进行渗透。这一时期,“树”在适用对象、搭配能力上也显示了明显的活跃性。 以上考察过程,正好为“树、木”的历史演变更替提供了佐证。至于“木”

11、为什么会被“树”取代,可能是“木”是书面语,“树”接近口头语,“树”具有更强的语用能力,在后来的词语演变中,口头语逐渐替代了书面语,也可能是“树木”经常连用,造成的二者之间词义的趋同,而“木”本身也有较丰富的义项,出于交际和表达的需要,“树”取代了“木”。吴宝安在研究西汉核心词中的“树”时,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是因为“木与另外一个核心词目同音,给交际带来了麻烦”,虽然单个地看来,这两个词同音,但在交际过程中,因为存在特定的语境,事实上并不至于引起混淆而带来交际上的麻烦。因此,这种说法不妥。 关于树的一些专名,后汉书中涉及了较多,如“椿、梧、栝、柏、柜、?h、柳、枫、杨、松、杉、樗、槐、梓、桑、

12、榛、桃、?b、桄榔”等,其中樗树实际上就是椿树,?b树就是楮树;同时,这些词还多用为地名或人名,尤其“柳”“柏”“杨”“杉”“槐”“桑”“桃”。据郑春兰考证,“柳、柏、桑、杉”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虽在刻辞中并没有记载它们是一种树木,但也不能绝对说殷商社会中它们不是一种树木名称。比起鱼类和鸟类的专名在现代汉语中对古汉语的简略和改称,这些树的名称古今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二、树林类 “林、麓、丛”都用来表示丛生或茂密的树木。 说文解字?木部:“林,平土有从木曰林。”释名?释形体:“山中丛木曰林。”“林”表树林在后汉书中用例较多,有60例,双音词如:山林(13例)、深林(5例)、林薮(3例)、竹林

13、(2例)、林麓(2例)、丛林(1例)、桃林(1例)等,还有很多单用的例子,如崔?S列传“独木不林”,冯衍列传“林冥冥而?趁?”;此外,“林”有比喻的用法,可见“文林、书林、肉林”,如儒林列传“孝和亦数幸东观,览阅书林”。 说文解字?林部:“林属于山为麓。”也就是说“麓”是一种特殊的“林”,指的是山脚下的林木,两者之间主要是位置的差异。后汉书中,“麓”语义场的用法有3例,与“林”连用或对举,如冯衍列传“相林麓之所?a兮,?L水泉之所殖”,崔?S列传“譬犹衡阳之林,岱阴之麓,伐寻抱不为之稀,艺拱把不为之数”。 说文解字?Q部:“丛,聚也。”指丛生的草木,是名词化的结果。后汉书中,“丛”多用为“聚集

14、”义,用为“丛生草木”义的例子非常有限,“丛林”“榛丛”各见1例;此外“丛”可作状语,如马融列传“建木丛生”。 三、薪柴类 “薪、柴、荛”都可表示用于做饭或取暖的烧柴。 说文解字?H部:“薪,?也。”玉篇?H部:“薪,柴也。”礼记?月令:“收秩薪柴”郑玄注:“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可见,“薪”指粗大可析的木柴,是柴中的粗大者。后汉书中,“薪”表示“柴”义共有19例,可“薪柴”连用,也可搭配各种动词,如“负/积/抱/拾/求/弃/刈薪”。“薪*sĭŋ”在汉语早期也作树木,根据汉语文献的记载,薪是比较粗大的薪材,和它对应的藏缅语语言的*siŋ,是树木义”。

15、 说文解字?木部:“柴,小木散柴。”广韵?佳韵:“柴,薪也。”“柴”因为是樵的结果,所以总是指枝薪。后汉书中有“柴”12例,可与动词搭配,如“燃/燔/负柴”,也可修饰名词,如“柴门/车”,其作定语是“薪”没有的用法。 说文解字?H部:“荛,薪也。”玉篇?H部:“荛,草薪也。”后汉书中,“荛”有9例,均为“刍荛”连用,表示割柴草的人或是草野之人,这是从“荛”的“柴”义引申出来的。在表示“柴”义时,可以看到“柴、荛”都可以用“薪”来训释的。“薪”在古代是通语,而到了现代汉语中,除了“柴”,其它均不常见。王凤阳先生认为这也许反映了林木逐渐减少的过程,语言中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人们生活中的变化,在现代生活

16、中,“柴”已经不像古代那样重要,至于为什么独留下了“柴”,而放弃了其它表示“柴”义的词,可能和语言习惯有关。 四、结语 后汉书“树”语义场中的成员,包括与树木相关的、表示树林的和表示“薪柴”义的三个类别。本文着重描写和分析了后汉书中“树、木”的具体使用情况,同时对二者表“树木”义时是否存在不同的语义倾向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结果印证了汪维辉先生关于“树、木”的历时更替的结论:在魏晋南北朝的口语中,“树”基本取代“木”占据优势,成为“树”语义场的基本词,并且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 (本文系昆明理工大学人才科研启动项目“从后汉书看当时的语言文化”的中期成果。) 注 释: 汪维辉先生在东汉隋常

17、用词演变研究中,从常用词词汇 史的角度,详备研究了“树、木”的更替;蒋绍愚先生在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中,考察了祖堂集里“树、木”的不同组合关系;邢公畹先生在诗经“木”字说中,分析了“诗经”里的“木”和壮傣语支诸语言中指称果实的对应;吴宝安的硕士论文汉语“树木类”核心词研究,用语义场理论对“树木”类核心词的早期语音面貌和语源进行了探讨。 马融列传:“珍林嘉树,建木丛生”,李贤注:“建木,长木 也。”义为“很高的树”。 马融列传:“树以?h柳”,李贤注:“?h,亦柳也。” 郑春兰在甲骨文核心词研究中指出,杉作为树木名称,在唐 以前的文献中都没有出现。此言有待商榷,虽然故训汇纂汉语大词典在解释“杉”时,都引用唐代的例句,但实际上后汉书中已明确出现了“杉木”这一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