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疑难解析.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9522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怀古迹》疑难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咏怀古迹》疑难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咏怀古迹》疑难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咏怀古迹》疑难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怀古迹》疑难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咏怀古迹疑难解析 一、矛盾重重 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选编了杜甫的七律咏怀古迹,其中颈联是“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空归夜月魂”,对“省”字文下注释解释为“曾经”。而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第五册选编这首诗时,对“省识”一词文下注释为“不识”;两套教材的选文依据竟然都是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第六册选编了王力的语言和文学,其中也涉及了这两句诗,文章却是这样写的:“诗人们还把名词分若干小类,如天文、地理、时令、宫室、动物、植物、形体等。同一小类相对,叫做工对。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杜甫咏怀古迹画图省识省

2、(xng)识:认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为什么不说成月夜魂了。”显然在这篇文章中,王力认为“月夜”当作“夜月”,而“省识”一词的解释又变成了“认识”。 二、“月夜”和“夜月” 这两种说法从别处都可以找到旁证: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唐诗鉴赏辞典杜甫诗全集等多数本子都作“月夜”;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可为“月夜”说的另一旁证。而张中行诗词读写丛话“二七诗语和用典”篇则作“夜月”,并且有和语言和文学近似的说法“月夜”改为“夜月”,是求与“春风”对偶(时令、天文对时令、天文)。庾信昭君词:“胡风

3、入骨冷,夜月照心明。”为“夜月”说的另一旁证。 “月夜”和“夜月”,从声律的角度说,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仄声;从意义的角度说,则有明显的差异,一个是“有月亮的夜晚”,一个是“夜晚的月亮”。二者在诗歌中使用的频率都很高,但各有各的使用范围,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杜甫的诗歌题目月夜忆舍弟等处就应该用“月夜”;而“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等处则以“夜月”为佳选择的标准就是意义的不同和语境的差异。依据这一标准,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

4、归来,原诗当以“月夜”为妥。而且“月夜”说不但选本数量较多,更重要的是年代更早些,因而也更可信。至于对仗,原本就有“宽对”和“工对”的区别,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能做到“工对”,“宽对”出现的机率也很高。 三、“曾经”“不识”和“认识” “不识”和“认识”这两种说法中后一种更常见:辞海学生古汉语字典(卢元、沈蘅仲等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都单独设词条解释“省识”,并且都解释为“察看;认识”,并以这两句诗为例句;“不识”也可找到依据:古代汉语词典(陈复华主编,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第1版第1750页)“省”除了“减少、精简”义项外,还有“废,去掉”“免,休要”的意思,如“黄庭坚

5、江城子?忆别词:倩人传语问平安。省愁烦。泪休弹。”故此处自可讲作“废,不”。值得注意的是,此外还有其他的解释:唐诗鉴赏辞典解释为“省识,是略识之意。”杜诗详注“(朱)瀚曰:省,乃省约之省,言但于画图中略识其面也。”唐诗三百首和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袁闾锟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则分别解释为“谓只凭画图怎能辨识王昭君的美丽容貌”;“省识即岂省识之省文,言按图召幸,徒为画工所欺,岂省识之”。浦起龙读杜心解有调和两种说法的意味:“省识只在画图,正谓不识也。”唐诗鉴赏辞典也流露了类似的倾向,解释“省识,是略识之意”后,进一步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

6、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 分析以上说法,我认为“岂省识之”从句式解说,绕的弯子太多,似乎不妥。“察看,认识”虽能讲通,但对诗歌对仗的特点照顾不够根据语法分析,“省识”与“空归”结构相同,“空”是副词,“省”也应是副词,故“略识”或者“不识”似乎更好;二者分别从元帝和昭君的角度说,但以后者为佳。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省”注释为“曾经”显然是不恰切的,因为那样的话,昭君不可能得不到元帝召幸,而远嫁异域。 还有一点值得商榷: “省”字的读音,一般认为是xng,但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诗内有“苏梗切”字样,注释为“瀚曰:省,乃省约之省。”显然,朱瀚、仇兆鳌都认为此字读“shng”,我觉得很有道理,无论此处解释为“减少、精简、略”还是“废、不”,都应读“shng”。 (刘衍明,山东省胶州三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