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后记.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9620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后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后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后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后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后记.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后记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洋溢着浓郁的父子情,折射出斑斓的人性光辉。教学这篇课文,我突出一个“情”字,用一个大问题统领全课的教学:“课文哪一幕深深地打动了你?”围绕这个问题,我抓住两点组织:一是体会父亲的“了不起”;二是感悟儿子的“了不起”。在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时,我着重引导学生把描写父亲的句段还原为一幅幅具体的画面,让父亲的形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感悟儿子的“了不起”时,我着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用对话的形式来凸显儿子对父亲的信赖,用儿子在危难中的言行展示他的“了不起”。 片段1:用画面激情 情感的魅力缘于它的

2、真实性。由于学生未经历过地震,很难领悟课文描述的思想感情。我用集声、光、形、色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入“境”,生发“情”。 师:课文哪一幕深深地打动了你? 生:为了救出孩子,父亲在别人感到绝望的废墟上独自挖掘着。 师:谁来读一读这段课文? 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一生读,读得不太流利,自然谈不上有情。另一生读,依然平淡无味。) 师:我总觉得还没有读出课文的意蕴,可能是我们对课文描写的情节不太理解。让我们把时间定格在1994年1月17日。这一天,美国洛杉矶的人们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地生活着。突

3、然间,山崩地裂,一场灾难降临了 (接下来,我利用电教媒体向学生呈现了从影片上剪辑下来的地震情景:屋内物品剧烈地晃动,高大的建筑物倒塌下来,逃生的人们奔跑着、恐惧地哭喊着,爆炸声、尖叫声不绝于耳,到处火光冲天) 学生目睹这可怕的情景,不由自主地发出“啊!”“呀!”的惊呼声。这种情感的真实流露,为下文感悟父与子的形象做了很好的铺垫。 片段2:想象中生情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发挥想象,把语言文字的叙述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让文本中人物形象更具感染力。地震中的父与子有这样一句话:“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是一

4、句再简洁不过的语言表达,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一句大做生“情”的文章。 师:父亲挖掘着,时间在流逝,他挖了8小时,我们看到了 生:父亲扒开了混杂玻璃碎片的瓦砾。 生:他小心翼翼地搬掉一块块大石头。 师:父亲挖了12小时,我们看到了 生:父亲由吃力地挪动断开的梁柱。 生:他在移开钢筋裸露的混凝土块。 师:父亲挖了24小时,36小时,这是两个白天,一个黑夜呀,我们看到了 生:父亲虽然累得没有力气了,但想到儿子在等着他,就坚强地站起来继续挖掘。 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父亲的脸上、手上 生:他满脸灰尘,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 生:他头发蓬乱,上面落满了灰尘。 生:我看到他的脸色是那样的苍白,眼睛熬得通红

5、。 生:我看到他的嘴唇干裂得渗出了鲜血。 生:玻璃碎片划破了他的手,鲜血滴在石头上。 生:他的衣服破得不成样子。他看起来真的像疯了。 通过想象,父亲的形象愈来愈感人,愈来愈光亮,学生的心灵也愈来愈受到震撼:他是一位身材伟岸、性格刚强、充满爱心的好父亲。 片段3:用语言煽情 要营造一个“情意浓浓”的课堂,教师要会“煽情”,要会精心预设充满情感的过渡语言。以情激情,才能让学生更深地受到感染。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可以说是父与子战胜灾难的精神支柱。在教学的时候,我紧扣这句话,引读课文。 师:整整36个小时,父亲不吃不喝,不停不歇,扒开满是玻璃碎片的墙

6、土,搬掉钢筋裸露的混凝土,挪动沉重的柱子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儿子在等着我! 师: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父亲跪在地上大哭,让他重新站起来的就是这句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人们一次又一次地让父亲放弃,但他丝毫不动摇,因为他说过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父亲孤军奋战,伤痕累累,满身血迹,当他累得无法再忍受的时候,耳边响起这样一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在父亲博大的胸怀里,贮藏着希望!当我们感受到这一切的时候,老师相信你会读得很好。 接下来,我再次引导学生读“他挖了8小时

7、,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由于有前面几个教学环节的铺垫,这次学生读得十分有感情,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片段4:感悟细节动情 抓住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是语文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我经过反复品味与揣摩,抓住这一细节,引导学生感悟儿子的“了不起”。 师:被压在废墟下的14个孩子,年龄都只有七八岁,他们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请你想象此时他们的表现。 生:他们恐惧地瞪大

8、眼睛,浑身颤抖。 生:他们哭喊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呼唤爸爸妈妈快来救自己。 师:我想,7岁的阿曼达也会恐惧,也会颤抖!尤其是处于生与死边缘的38个小时,多么漫长啊!他会对自己说什么? 生:好黑呀!太可怕了! 生:爸爸,你在哪里?快来吧! 生:只要爸爸活着,他会来的!因为他说,不论发生什么,他总会和我在一起!爸爸一定会来救我的! 师:是的,他最终战胜了自己,并且用这种力量影响着其他同学,此时,他会对同学们说什么?如果我是阿曼达的同学,你是阿曼达,想象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对话。 阿曼达,我们快要死了,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再也见不到蓝天和小鸟了! 不会的,我们会没事的!只要我爸爸活着,

9、他一定会来救我的,也会把大家救出去! 因为我和爸爸有个约定:不论发生什么,他总会和我在一起! 阿曼达,我再也不能和你玩游戏了,再也不能和查理赛跑了! 别瞎说,我们会出去的!相信我爸爸,他会来的,因为他答应过我:不论发生什么,他总会和我在一起!我们会出去的,我们还可以在草地上捉迷藏、赛跑! 师:7岁的阿曼达和他的同学们在废墟下,在无边的黑暗里顽强地等啊,等啊,等了36个小时,不,38个、39个小时,因为,他的心中始终有一盏心灯在亮着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此时,学生完全走进了文本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书里书外的生命开始融合、相通,他们的情感与思维也不断地朝纵深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泓口小学 责任编辑:罗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