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荒政思想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9758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荒政思想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孟子》荒政思想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孟子》荒政思想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孟子》荒政思想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荒政思想研究.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孟子荒政思想研究古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举世罕见。据统计:“我国历史上水、早、蝗、雹、风、疫、地震、霜、雪等灾害,自公元前1766年(商汤18年)至纪公元后1937年止,计3703年间,共达5258次,平均约每六个月强便有灾荒一次。”由于灾荒的频繁出现,使抗灾救荒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邓拓认为,救荒又称荒政,指历代人对自然控制关系发展之具体事实,及防止、挽救因此等关系破裂所生之灾害之一切思想与政策。西周是荒政制度的形成时期,周礼以“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奠定了后世荒政的基本格局。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对荒政从不同方面进行阐述。本文试就孟子的荒政思想进行分析,以求教于学术界同仁。 一、孟子荒政

2、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民贵君轻”思想 尚书中提到“民为邦本”,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论,并把得“民心”与否看做是得失天下的标准,“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民贵君轻”理论的提出是历史的进步,也是荒政思想的基本理论基础。因为只有在重视民众作用、重视民心得失的基础上,才会重视救灾,提到荒政问题。 (二)“仁政”思想 孟子是先秦诸子中第一个对“性善论”进行系统论述的:“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3、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在“性善论”基础上,孟子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也就是说,统治者是存在“不忍人之心”的,那么,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即为“仁政”。 实行“仁政”,最基本的要做到“保民”,而“保民”要求保护民众免于自然灾祸。面对灾害给民众带来的困境,基于“人性善”的理论,统治者会存在“恻隐之心”,进而会推行“不忍人之政”。救灾措施才会得以施行。 二、孟子积极预防荒政思想 积极预防荒政思想,在于注重

4、灾害的预防,着眼于灾荒发生原因的根治。积极预防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改良社会条件,如:重农、仓储等;另一种是改良自然条件,如: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 (一)改良社会条件 1.制民之产。 实行“仁政”,就要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并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为此,孟子提出“制民之产”的主张,用以满足人民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要求。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土地是民众之根本,而战国时期土地兼并是普遍的社会问题。因此孟子认为应该制止土地兼并,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农民对土地的私有,划分土地疆界。而制民之产的理想状态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

5、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种“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制民之产思想,就是要统治者分配给农民定量的宅地和耕地,让他们植树养蚕,适时耕种,解决温饱问题。“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於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只有解决民众的温饱,才能谈及存贮粮食问题,才能谈及国家长治久安问题。 2.因地制宜,劝种备荒。 战国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应该根据土壤的性质,种植各种不同的农作物。孟子?告子上记载:“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一切经音义引尔雅注云:荑似稗,布地秽草也。按荑稗俱堪水旱,种无不熟,北方农家种之,以备

6、凶年。 3.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孟子?梁惠王上有“深耕易?i”的记载。“深耕易耨”是指耕田时,翻土翻得深;耘田时,锄草锄得尽。 此外,战国时期尤为重视田间管理和施肥改土。孟子?万章下篇强调:“耕者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赵歧注释说:“百亩之田,加之以粪,是谓上农夫。其所得谷,足以食九口”所谓“粪”,是古时候用田里腐烂的野草当做肥料。孟子把粪肥的施用,视为粮食增产的关键所在。 4.不违农时。 古代农民除了耕作外,还承担徭役压力。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劳力时应该分清时节,不能误了农作,否则就无法产出足够的粮食,全国的百姓就要挨

7、饿,更谈不上承担税赋了。所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若“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这是“陷溺其民”的表现。 5.薄税赋。 孟子主张减轻农民负担,采用较轻的税收政策。“省刑罚,薄税敛”。从“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可看出,孟子主张十税一。 孟子认为:“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征赋之法,岁有常数,然布缕取之于夏,粟米取之于秋,力役取之于冬,当各以其时;若并取之,则民力有所不堪矣。只有“易其田畴,薄其赋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 (二)改善自

8、然条件 1.兴修水利。 古代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当为水灾旱灾。兴修水利可以减轻水旱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孟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救灾要兴修水利,但是在孟子?滕文公上记载了大禹治水的内容:“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水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得而食也。”从中可以看到,正是因为大禹治水成功,才出现“然后中国得而食也”。因此,可以推导出孟子思想中也有兴修水利以防灾的萌芽。 2.林木的保护。 林木的树干树叶,有蒸发水分和增多雨量的功能。林地

9、的败枝落叶,久经腐败,能涵养水分。久晴也不愁水源的断绝。树木的生根,盘绕土中,能停蓄多量雨水,降雨时即可减少流量。因此,对林木的保护也是预防灾害的方法之一。 孟子中对林木的保护主要体现在:“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里所谓时,有两层意义:一是指每年伐木固定的时令,二是指不应当砍伐幼木。此外,孟子以牛山为例来说明对林木的保护:“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牛山位于齐国都城淄博郊外十里许。原本是“牛山之木尝美矣”,由于砍伐破坏严重,变成了没

10、有草木的“濯濯”之地。孟子责备这种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三、孟子消极救济荒政思想 荒政包括事先的预防措施,也包括事后救济。事后救济即消极救济。 (一)救济主体 孟子日:“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在孟子看来,统治者让民众饥饿或饿死,就如同率领野兽吃人。因此,统治者或者政府负有责任和义务提供保障措施,否则统治者就丧失了统治资格。 (二)救济方法 1.移民就粟和移粟就民。 从我国的救灾史来看,这是历代所采取的较为普遍的政策。移民

11、就粟和移粟就民是指,为了保证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把居民迁移到邻近地区或粮食丰产区,或者从邻近地区或粮食丰产区向灾区大量转移运送粮食。两种方式采用的标准是看居民和谷物方便迁移的程度。此外,这两者并不冲突,且可同时并用。 梁惠王在这方面很积极,并以此标榜自己的政绩。“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2.赈灾。 对于灾荒后缺衣少食,生活难以为继的灾民,国家应该无偿地赈以衣服、食物等,帮助灾民维持生计,渡过难关。孟子?尽心下记载:“齐饥。陈臻日: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从中可以看出,孟子曾规劝齐宣王发棠邑之仓,以赈贫民。 孟子批评对灾民不开仓赈济的行为:“凶年饥岁,君之

12、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於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朱熹在孟子集注解释:“检,制也。莩,饿死人也。发,发仓廪以赈灾。” 3.蠲免。 蠲免是指蠲赋,免役。孟子日:“龙子日: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贡。贡者,技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龙子是古代的一个贤人。“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贡。”是指

13、国家管理土地,收取田赋最好的办法就是“助”,最不好的是“贡”。原因在于,“贡”这种方法,是把农民几年的收成综合起来平均之后得出一个数目,然后按照此数目来进行征收。在丰收之年,农民有能力来交税,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在欠收之年或灾害之年,农民所收获的粮食无力供养自己的父母妻子,根本没有能力去支付这个固定数目的税收,“贡”的弊端就显现无疑。因此,孟子反对按照平均产量征税,主张赋税因丰年凶年的不同而加以改变。如果是凶年,可以不征税或少征税。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 4.节约。 此处节约是指统治者的节约行为。救灾的主体主要是统治阶层,因此,在灾害发生后,粮食不足,经济困窘,统治者要“杀邦用”,想

14、尽办法来救济灾民,而不是贪图享受,奢侈腐化。孟子强烈谴责“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5.国与国之间的互助。 春秋最为著名的盟约是在公元前651年订立的葵丘之盟。春秋的盟辞强调国与国之间的互助。孟子记载葵丘之盟的内容时提到,“无曲防,无遏籴”。“无曲防”就是不要故意把河道裁弯,筑堤防堵塞水流。“曲防”的目的有二:一是先筑堤蓄水,后放水淹人。其事,如公元前332年,赵国与齐、魏作战,曾挖开黄河河堤,使之溃决以淹浸对方。二是缺水,筑堤拦水为己用,实即灌溉争水。中国早期文明诞生于黄河流域,水源是农业灌溉的头等大事,由于各国处于黄河(或某些支流)的不同位置,在需要水源的年份,处于上游者

15、为自己考虑难免会筑堤截水,使处于下游者无水灌溉。“无遏籴”,就是不要阻遏粮食流通。“遏籴”,相当于粮食禁运。当一个地区发生饥荒时,邻近地区的粮食会流入。但是如果相邻的两个地方分属两个国家,邻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会故意阻遏粮食的流通,因为一个国家发生灾害实力会削弱,坐视不救有利于自己,救援则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对本国的国家利益未必有好处,所以实行“遏籴”政策也是国家竞争的战略手段之一。葵丘之盟禁止“以邻为壑”的行为,提倡“互通有无”。国与国之间为了共同利益,应该相互帮助。平日,不乱筑堤防,使他国受灾;在邻国受灾时,不囤积粮食阻碍粮食流通。 此外,从孟子?告子下“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

16、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也可看出,孟子反对“以邻为壑”的行为。 6.民众互助。 中国古代社会是熟人社会。“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灾害发生后,除了寻求国家、亲友的救济帮助外,民众间也可互助互利。古代熟人社会的特性也决定了这种救济是可行的,但前提是在有能力的基础上。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统治者只有重视民众的作用,做到“保民”、“富民”,才可能王天下。在自然灾害频发的中国古代社会,国家若想长治久安,必须对灾害进行事先的预防和事后的救济。而孟子中的荒政思想则为此提供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