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9792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的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经济特区,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了解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情况和意义。 (3)记忆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 利用历史图片、文字、示意图等,引导学生从多种形式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后,树立对外开放意识,理解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 【教学重点】 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教学难点】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地图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来解

2、决问题。 (图片导入)教材图片:深圳的崛起,了解深圳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变成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的过程。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板书)经济特区的创办 (合作学习) (师)指导学生阅读材料,探究解决如下问题。 问题1:邓小平同志和中央提出怎样的设想? (学生)自主学习:国家分别于1980年和1988年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问题2: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 (学生)自主学习:与港、澳、台相邻近,便于联结国际市场;这一地区具有发展海外贸易的历史传统;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在这里,可以发扬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作依托,又

3、有发展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和港口。 问题3: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教师点拨):经济特区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以吸引和利用外资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所有制结构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问题4:经济特区的发展成果如何?有什么意义? (学生)自主学习:经济特区在吸引外资和外贸出口方面成就突出,从而逐渐形成了外向型为主的经济结构。经济特区的巨大成就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对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改革与开放起到了示范作用。 (板书)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问题1: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具有哪些发

4、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学生)自主学习:沿海城市具有较雄厚的工业基础,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交通方便,具有较大的外运港口,并且同内地铁路相连,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口岸。 问题2: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发展成果如何? (学生)自主学习:这一地带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最富裕、最发达的地区。 点拨(过渡):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又大大地向前迈进,将开放区域由沿海向内地拓展。浦东的开放和开发是实行这一战略决策的重要步骤,也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板书)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问题:浦东的开发有哪些有利条件?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有利条件:地理位置、

5、交通条件、人才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历史积淀与国际交往的经验等。这些都预示浦东有着迅速发展的内在潜质,有着塑造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形象的先天条件。 重大意义:浦东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为上海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增长点,也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课堂小结】 实践证明,改革和开放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两个历史车轮,也是我国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 【板书设计】 【作业设置】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逐步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