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战争叙事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9878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左传》战争叙事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左传》战争叙事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左传》战争叙事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左传》战争叙事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左传》战争叙事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左传战争叙事研究 左传涵盖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27年(前468年)共计250余年的历史,涉及诸侯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战争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恢弘地再现了春秋时期的人文风貌和社会状况,对后世的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其中,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可谓其中最为精彩的一笔。左传战争叙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战争叙事的文体特征,二是战争描写过程中的情节设计,三是对战争中人物的刻画。相较于春秋中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左传在叙事上更加精于选材和安排,对人物的描写也刻画得更为细腻。此次通过几篇典型案例浅谈左传战争叙事手法上的突出特点,有文不达意或理解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其一是左传在战

2、争叙事中的文体特征。左传叙事的文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记言与记事的均衡合宜;二是文本与故事的基本对称;三是事实与虚构的相互交融。”(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所谓均衡合宜,即语言简练、精确传神、表现力强。清冯李骅读左卮言中云:“凡声情意态,缓者缓之,急者急之,喜怒曲直,莫不逼肖”,即 “文约而事丰” 。举?之战为例,左传中对于“晋败于?,先济者赏”,记为“上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就采用了曲笔写法,不言攀舟乱而以刃断指,但曰舟指可掬,使读者自睹其事实,达到均衡合宜的效果。 所谓文本与故事的基本对称,是指文本叙述在叙事过程中通过将故事内容与文本篇幅达到一个基本均

3、衡从而实现言事合宜,修短有度。如对僖公二十三年晋国内乱,晋公子重耳流亡列国的叙述。“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遂奔狄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 在这一历史事件中,作者并未将重耳流放的二十四年放于各个年代中拿出一定的篇幅叙写重耳的曲折经历,而是一气呵成,语言精练,通过“过卫”、“及齐”、“及曹”等一系列代表性的状语展现重耳在外流亡的经历,用较少的篇幅叙写了丰富的内容,不显拖沓,文笔简洁而表现力强。 所谓事实与虚构的相互交融,一个经典案例是对崤之战的记叙。战前大夫拜卜偃,曰:“君

4、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此处描写到晋文公显灵,卜偃的卜筮为虚写。而后文的秦师过北周门,以及秦晋崤之战晋国的胜利为事实却应验了卜偃的卜筮,这就将虚实结合了起来,既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同时又尊重了客观历史,达到了文与史的统一。 其二体现在左传描写战争的情节设计。左传在战争情节的叙写上不同于以往的史书,作者在叙事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记史,而是对战争的深入解读,不简单停留于外围,而是切入战争的内部去解读战争的性质,原因等。这是左传在战争叙事上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以曹刿论战为例,作者在对齐鲁长勺之战的叙述上,对战前曹刿对战争形势的 “论” 着了大量笔墨,对战争结束后“齐师败绩”的原因也进行了

5、深入的分析,反而对战争的过程仅述以寥寥数句,充分体现了左传在战争叙事上着眼于政治并带有思想的倾向性,将侧重点放在战争的起因、背景及其结果的原因等内在实质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上,而不是战争过程本身。 其三在于战争中的人物描写。左传善于在战争矛盾冲突的描写和人物的语言对话中展开人物性格。如齐鲁长勺之战写曹刿,通过与鲁庄公关于“何以战”的三问三答和临阵指挥作战时的两番“未可”、“可矣”的对答,表现其从容镇定、机智谨慎的军事家风度。描写春秋五霸人物,同样各具特色。如写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这个人物,在在秦晋韩之战、烛之武退秦师和秦晋崤之战等多篇文本中都有对秦穆公进行集中地描写。秦穆公为人极为奸诈和虚伪,从韩之

6、战的记述中,充分反映出他的为人特点。韩之战的起因,本是由于晋惠公食言背赂,而使秦穆公怀恨在心,但他又怕为此发动战争,会受到列国诸侯的舆论谴责,故一直忍耐等待时机。最后终于因晋惠公不救秦灾,秦穆公找到了兴师的理由,激怒了国人,起兵伐晋,足见他的用心之深。同样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作者再一次提到了秦穆公为了个人目的,单独和郑国媾和,破坏了秦、晋的联盟,造成后来秦、晋多次战争的恶果。 在用语言勾画人物上,可概括为“斯皆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句外。”(刘知几史通?叙事)苏轼也曾提到:“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而言止而意不尽

7、,尤为极致,如礼记、左传可见。”左传在语言艺术上丰富的内涵由此可一斑。 左传做为我国第一部史传类叙事作品,其突出的战争叙事风格对后代战争类文学作品毋庸置疑都产生了影响,较近的如司马迁的史记,较远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战争得记叙上都有左传之遗风。此处略加说明: 例如,史记在写军事行动过程中多次把军事行动视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来加以全面叙写,并对战争的性质等实质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这一点上,史记的叙事风格明显带有左传的叙述特点。在项羽本纪中,史记的作者对钜鹿之战的描写不仅局限于对战场的描写,还着重刻画了反秦战争的总形势、项梁军的失败、楚王遣将、项羽夺权、秦楚军厮杀、章邯降楚等这些与战争相关联

8、的因素。这些战前、战后方方面面的事,史记均把其写得淋漓尽致。使人容易看清战争全貌,便于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对于左传善于在战争矛盾中展开人物性格的特点,三国演义中这一特色更为显著。不少战将的性格特征就是随着战事的推进而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如“赵子龙单骑救主”就是在战事的变幻莫测中刻画赵云忠贞的性格。混乱之中糜芳向刘备报告:“赵子龙投曹操去了也!”,刘备心生怀疑,张飞破口大骂,矛盾一触即发,读者的心也跟着悬起来。然而作者转换了一个叙事角度,以赵云的视线去寻找刘备失散的家小救起刘备的独子阿斗,而且杀出重围,赢得曹操“真虎将也”的由衷赞赏。正是在“单骑救主”这一情节的展开之中,赵云英勇、忠贞的性格得到充分的展露,颇有左传人物描写的笔法。 左传在战争的描写上,其优秀而独特的叙事风格不仅为当时时代的文学和史学叙述手法开启了先河,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对后世的战争类文学和史学作品都有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