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反义词显示格式探析.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9928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反义词显示格式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庄子》反义词显示格式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庄子》反义词显示格式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庄子》反义词显示格式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反义词显示格式探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庄子反义词显示格式探析收稿日期:2008-06-19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8L004) 断代词汇研究是汉语词汇史建立的基础,而专书词汇研究又是断代词汇研究的基础。专书反义词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从专书白文出发来考察词语间的关系,其依据是,考察专书文献中字词的相互关系,“则会发现同一篇中,乃至全书各篇之中的字词,在意义与用法上是彼此牵连与证明的,就是说,经典文献的原文,已经通过字词的相互关系对每个字词的意义与用法作了准确与显白的注释”。我们利用这种方法全面考察庄子中单音节实词的反义关系,根据反义词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全面归纳了庄子中反义词显示的格式。 从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属性看,庄子中

2、单音节实词反义关系主要分布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虽然也有反义词,但是数量有限,故此处略而不论)。它们主要以下列几种格式显示出来:一、“A而不B”式。二、反义对文。三、反义连文。四、两个词的位置没有明显的标志,也没有固定的表述方式,只是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显示它们的反义关系。 一、A而不B式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词与另一个词的否定式具有同义关系,那么这两个词可以构成反义关系。这种肯定和否定对比的作用是“在肯定A之后,又申之以否定B,从而更加突出了A,其典型表达式是A而不B”。在庄子中,以这种形式出现的反义词约占反义词总数的0.4。举例如下: (1)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元当,往而不

3、返。”(逍遥游) 例中的“往而不返”,属于典型的“A而不B”的格式,其中“往”与“不返”具有同义关系,“往”与“返”可以构成反义关系,用来表达“去”和“回”之间的一种意义对立。 (2)故其德全而神不亏矣。(刻意) 成玄英疏:“夫恬?次尬?者,岂唯外形无毁亦乃内德圆全。形德即安,则精神无损亏矣。”例中的“德全而神不亏”,是表示“德”和“神”都完整、完好的意思,“全”和“不亏”表达了相同的意义。说文-亏部:“亏,气损也。”所以“全”和“亏”构成反义关系。 (3)公孙龙口?矶?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秋水) 成玄英疏:“口开而不能合,舌举而不能下,是以心神恍惚,形体奔驰。”集韵鱼韵:“?怼笨诳

4、?也。“?怼庇搿昂稀薄?“举”与“下”构成反义关系。 (4)齐士有皇子告敖者曰:“夫忿?渲?气,散而不反,则为不足;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达生) 成玄英疏:“夫人忿怒,则?浠?邪气,于是惊魂离散,不归于身,则心虚弊犯神道不足也”,“夫邪气上而不下,则上攻于头,令人心中怖惧,郁而好怒;下而不上,阳伏阴散,精神恍惚,故好忘也。”例中,“散”与“反”、“上”与“下”表示“离散”与“还归”、“上升”与“下降”之间的对立,它们构成反义关系。 (5)故出而不反,见其鬼;出而得,是谓得死。灭而有实,鬼之一也。(庚桑楚) 成玄英疏:“夫出愚惑,妄逐是非之境

5、,而不能反本还原者,动之死地,故见为鬼也。”王先谦集解:“情识外驰而不知反,止见其为鬼耳。”“出而不反”是指精神外驰而不返,与形体分离。其中“反”是“返”的古字,广雅?释诂二:“返,归也。”“出”与“返”构成反义关系,表示“离开”和“返回”之间的对立。 (6)计其患,虑其反,以为害于性,故辞而不受也,非以要名誉也。(盗跖) 成玄英疏:“夫不以高贵为骄矜,不以钱财为娱玩者,计其灾患,忧虑伤害于真性故也。是以辞大宝而不受,非谓要求名誉者也。”“辞”与“受”构成反义关系,表示“推辞”与“接受”之间的对立。 (7)是故内圣外王之道,?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 成玄英疏:“既而百家竟起,各私所见,是非

6、?遥?彼我纷纭,遂使出处之道,?塞而不明,郁闭而不泄也。”“?”与“不明”、“郁”与“不发”同义。玉篇?门部:“?,幽也。”“?”与“明”、“郁”与“发”构成反义关系。 二、反义对文 庄子原文中的对文结构有时可以帮助判断两词之间是否具有反义关系。这一提法不是说仅仅依据对文结构来判断两个词是否具有反义关系,而是要在把握语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语义的解释和词义的比较或训诂专书的材料来判定其关系。原因是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语句中,在相应位置上的词语有时具有反义关系,有时又具有同义关系。所以,仅仅依靠对文结构是不能够判断词语关系的,必须参照其他方面的材料方可使用这一方法。在庄子中,以反义对文形式出现的反义

7、词约占反义词总数的66,是反义关系表现的主要形式。反义对文具体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句之内构成的反义对文,另一种是两句之间构成的对文。举例如下: (一)一句之内相对成文而构成反义关系。以这种形式出现的反义词约占总数的25。 (8)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在一句之中所处的位置,分别表示智慧的高低对比和年龄的大小对比,“小”与“大”构成反义关系。 (9)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养生主) “有”与“无”处于一句话中相对立的位置上,它们表述的是“有限”与“无限”两种相对立的状态。“有”与“无”在这里可以构成反义关系。 (10)将执而不化,外合而

8、内不訾,其庸讵可乎?(人间世) 这句话是说由于固执不化,表面虽然附和,但是内心却不消除已见。“外”与“内”是一句之内相对成文,表示“外部”与“内心”的对立,“外”与“内”具有反义关系。 (11)何奚至于悦生而恶死,夫子其行可矣。(人间世) “悦”与“恶”表述的是“喜欢”与“憎恶”两种相对立的行为;“生”与“死”表述的是“生存”与“死亡”两种相对立的状态。因而,“悦”与“恶”、“生”与“死”分别构成反义关系。 (12)今吾朝受命而昔饮冰,我其内热与!(人间世) 成玄英疏“诸梁晨朝受诏,暮昔饮冰,足明怖惧忧愁,内心?o灼。询道情切,达照此怀也。”“朝”与“昔”一句之内相对成文,表示“早晨”与“傍晚

9、”在时间上的对立。 (13)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 逃于天地之间。(人间世) 成玄英疏:“夫君臣上下,理故必然。故忠臣事君,死成其节,此乃分义相投,非关天性。”“君”与“臣”表示一种上下级的对立关系。 (14)仲尼曰:“人莫鉴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德充符) “流”与“止”处于一句中的对应位置,表述的是水流动与静止两种状态。广韵?止韵:“止,停也。”庆藩案“流水与止水相对为文。”“流”与“止”构成反义关系。 (15)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相忘而化其道。(大宗师) 郭象注:“夫非誉皆生于不足。故至足者,忘善恶,遗生死,与变化为一,旷然无不适矣,又安知尧桀之所在耶。”“誉”

10、与“非”处于句中相对当的位置上,表达的是“称扬、赞美”与“批评、责难”两种对立的态度。 (16)众雌无雄,而又奚卵焉。(应帝王) “雌”与“雄”处于一句中相对当的位置上,表示的是性别之中两极相对的情形,“雌”与“雄”具有反义关系。 (17)至人之用一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应帝王) 成玄英疏:“将,送也。夫物有去来,而镜无迎送,来者即照,必不隐藏”“将”与“迎”处于句中相对当的位置上,表达了行为中两个动作方向之间的对立。尔雅?释言:“将,迎也。”二者构成反义关系。 (二)两句之内相对成文而构成反义关系。以这种形式出现的反义词约占总数的41。 (18)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

11、沮。(逍遥游) “誉”与“非”、“劝”与“沮”处于两句之间相对当的位置,表述了相反的行为和状态,所以“誉”与“非”、“劝”与“沮”形成反义关系。 (19)有名有实,是物之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则阳) 成玄英疏:“夫情苟滞于有,则所在皆物也;情苟尚无,则所在皆虚也;是知有无在心,不在乎境。”从结构上看,这里的“有”与“无”处于两句话中相对当的位置;从语义上看,“有”与“无”又表示对立的意义,二者是反义关系。 (20)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齐物论) 成玄英疏:“泠,小风也;飘,大风也故泠清风和声即小,暴疾飘风和声即大。各称所受,会无胜劣,以况万物禀气自然。”“孙”与“大”

12、处于两句话相对当的位置,表示风的大小程度,二者形成相对立的关系。 (21)大知闲闲,小知问间。(齐物论) 成玄英疏:“夫智慧宽大之人,率性虚淡,无是无非;小知狭劣之人,性灵褊促,有取有舍。故间隔而分别,无是无非,故闲暇而宽裕。”“大”与“小”处于两句相对当位置上,表达了大智慧与小智慧在程度上的对立关系。 (22)绝迹易,无行地难。(人间世) 郭象注:“不行则易,欲行而不践地,不可能也。无为则易,欲为而不伤性,不可得也。”这是通过“行路践地”来说明“欲为伤性”的道理。从结构上看,“易”与“难”处于两句相对当的位置上,从语义上看,“容易”与“困难”形成明显的对比,“易”与“难”二者具有反义关系。

13、(23)顺其心则喜,逆其心则怒。(盗跖) “顺”与“逆”、“喜”与“怒”分别处于两句之中对当的位置,“顺”与“逆”在表示“顺服、顺应”与“违背、背叛”上形成对比;“喜”与“怒”在表示“高兴”与“愤怒”上形成对比。“顺”与“逆”、“喜”与“怒”构成反义关系。 (24)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秋水) “得”与“失”、“喜”与“忧”处于两句相对当的位置,“得”与“失”表述的是“获得、得到”与“丧失、丢失”两种相对的动作行为;“喜”与“忧”表述的是“高兴”与“忧虑”两种相反对的表情。“得”与“失”、“喜”与“忧”分别构成反义关系。 从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使用反义对文的句子,句式一般整齐匀称。反义词多出

14、现在对应的位置上,节律分明、和谐,内容对比鲜明、富于表现力。 三、反义连文 在庄子中,有不少反义词并列出现,这种并列现象有时为了加强对比,起到表义鲜明的作用;有时则是通过相对两极的并列出现起一个概括作用,来指称一个更大的意义范围。以这种形式出现的反义词占总数的27。举例如下: (25)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逍遥游) 成玄英疏:“(宋)荣子知内既非我,外亦非物,内外双遣,物我两忘,故于内外之分定而不忒也;忘劝沮于非誉,混穷通于荣辱,故能返照明乎心智,玄鉴辩于物镜,不复内我而外物,荣己而辱人。”“内”与“外”、“荣”与“辱”是指“我”与“外物”、“光荣”与“耻辱”之间的一种对立,“内”与“

15、外”、“荣”与“辱”反义连文。 (26)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则阳) 成玄英疏:“夫逢泰则安,遇否则危,危则为祸,安则为福,缓者为寿,急者为天,散者为死,聚则为生。凡此数事,出乎造物相摩而成,其犹四叙变易迁贸,岂关情虑哉!”这里表述的是,“安危”、“祸福”、“缓急”、“聚散”就如同四季一样是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并且这种自然的变化不为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句中的“安”与“危”、“祸”与“福”、“缓”与“急”、“聚”与“散”构成四组反义连文的反义词。 (27)子独不见狸?鹾酰?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逍遥游) 成玄英疏:“子独不见狸狂捕鼠之

16、状乎?卑伏其身,伺侯傲慢之鼠;东西跳踯,不避高下之地;而中于机关之法,身死罔罟之中。”“东”与“西”、“高”与“下”反义连文。这里“东”与“西”、“高”与“下”连用起一个概括的作用,泛指任何方向、高度。 (28)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骈拇) 成玄英疏:“规圆矩方。夫物赖钩绳规矩而后曲直方圆也,此非天性也”中国传统观念中,天圆地方,“天”与“地”是相对的,所以“规”与“矩”为反义连文。 (29)故古今不二,不可亏也。(骈拇) 成玄英疏:“夫见始终以不一者,凡情之?惑也;睹古今之不二者,圣智之明照也虽复时有古今而法无亏损,千变万化,常唯一也。”“古”与“今”反义连文,表述的是时间上

17、的对立。 (30)自三代以下者,凶凶焉终以赏罚为 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在宥) 成玄英疏:“人惧斧钺之诛,又慕轩冕之赏,心怀百虑,事出万端,凶凶竟逐而不知止。”“赏”与“罚”并列使用,指“奖赏”与“惩罚”两种相反的情况。 (31)其疾俯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悬而天。(在宥) 成玄英疏:“逐竟之心,一念之顷,已遍十方,况俯仰之间,不再临四海哉!”“俯”与“仰”表示行为中两个相反方向的动作,它们并列使用表示时间之短。 (32)于是乎喜怒相疑,愚智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在宥) 成玄英疏:“喜是怒非,更相疑贰;饰智惊愚,互为欺侮;善与不善,彼此相非;诞虚信实

18、,互相讥诮。”在结构上,“喜”与“怒”、“愚”与“智”、“善”与“否”、“诞”与“信”是并列使用,在语义上两两相对,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 (33)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天地) 成玄英疏:“忘于物我,故万物可以为一府;冥于变化,故死生同其形状。”“死”与“生”在结构上并列使用,意义上形成对立。 四、语境显示反义关系 庄子中的反义词多数是成对出现的,它们在结构形式上表现出整齐对称,意义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在前面所展示的几种反义词显示格式,在形式上一般有比较明显的标志。庄子中还有一些反义词,它们的出现,在形式上没有明显的标志,只有通过语境,对上下文意义进行比较、探求才能发现它们的反义关系

19、。以这种形式出现的反义词占总数的0.3。举例如下: (34)盗跖乃方休卒徒大山之阳,脍人肝而铺之。孔子下车而前,见谒者曰:“鲁人孔丘,闻将军高义,敬再拜谒者。”孔子再拜趣走,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芒然无见,色若死灰,据轼低头,不能出气。(盗跖) 这里讲述的是孔子前去感化、劝说盗跖而遭遇失败的故事。例中的“下”与“上”处于前后不同的两段文字中,前面指孔子下车而拜的动作,后面指孔子出门上车的动作,“上”与“下”散见于文中,语义上形成鲜明的对照,二者构成反义关系。 (35)孔子再拜趣走,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芒然无见,色若死灰,据轼低头,不能出气。归到鲁东门外,适遇柳下季。柳下季曰:“今者阙然数日不

20、见,车马有行色,得微往见跖邪?”孔子仰天而叹曰:“然”。(盗跖) 在这个例子中,通过语境考察可知,“据轼低头”与“仰天而叹”是孔子先后做的两个相反的动作,“低”与“仰”显示出反义关系。 (36)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至乐) 这是庄子回答惠子为何“妻死不哭而歌”的理由。通过语境来探求文义,可以发现“死”与“生”具有反义关系。 (37)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今闲矣,请问其过。(寓言) 根据前后文义比较可知,“向”与“今”是表示前后对立的时间。 以上展示的是庄子中单音节实词反义关系的主要显示格式。反义词显示格式的总结有利于反义词确定方法、形成原因的探求,为揭示汉语反义词的普遍规律、特点提供有价值的材料。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说反义词的显示格式,是说在庄子实词中的单音节反义词多以某种形式出现,但不能逆向地认为,以这种形式出现的单音节实词就一定具有反义关系,关键是要看它们的意义之间是否具有反义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