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人》的史学价值.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9957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弗吉尼亚人》的史学价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弗吉尼亚人》的史学价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弗吉尼亚人》的史学价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弗吉尼亚人》的史学价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弗吉尼亚人》的史学价值.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弗吉尼亚人的史学价值美国著名作家欧文?威斯特于1902年出版的牛仔小说弗吉尼亚人平原骑手(下文简称弗吉尼亚人)首版后多次再版并持续百年畅销不衰。牛仔小说作为美国西部开发过程中特有的社会、文化及历史的产物,是美国牛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弗吉尼亚人以牛仔“弗吉尼亚人”的创业史为主线,展现了19世纪80年代怀俄明州牧牛业的兴衰及社会发展状况,是美国早期牛仔小说的优秀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不仅在美国西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国内对欧文?威斯特及弗吉尼亚人的研究多从文学角度来分析,本文尝试分析此部牛仔小说在美国西部牛仔文化中的史学价值。 一、欧文?威斯特与弗吉尼亚人 欧文?威斯特,

2、1860年7月14日出生于宾夕法尼亚费城的一个医生家庭,从小在欧洲的一些名校读书,受过良好的正规教育和文学熏陶。在新罕布什尔州康科德上中学时,他编辑校报,写杂文和诗歌。1878年,威斯特进入哈佛大学学习音乐,1882年毕业后到巴黎继续进修音乐。两年后他突然放弃成为音乐家的理想,来到纽约成为一名银行职员。1885年威斯特重返哈佛大学转修法律,1888年毕业后在费城一家律师所作律师。从1884到1898年,威斯特曾因健康原因多次来到怀俄明州休养,西部的自然风光和乡风民俗吸引了威斯特。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他放弃了律师职业,成为哈珀杂志的特约撰稿人,开始根据自己在西部的采风资料创作短篇小说。190

3、2年弗吉尼亚人出版后,当年被列为头号畅销书,直至今日,还陆续有新版本问世。在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后,威斯特反而改行做了记者,将兴趣转移到新闻报道方面。到1911年,威斯特基本上停止了西部文学作品的创作,其最后一部作品是为哀悼罗斯福总统逝世于1930年完成的罗斯福友谊的故事。威斯特晚年致力于政治及其他事务,于1938年7月21日去世。 弗吉尼亚人是一部有关美国西部和美国牛仔的文学作品。从威斯特的生平可以看到,威斯特本人并不像20世纪早期一些牛仔小说家那样曾经当过牛仔,作为一名出身富有的东部人为什么仅靠从西部的采风资料就能写出这样一部寓意深刻的牛仔小说? 首先,出于威斯特对“消失的边疆”的留恋以及

4、对于牛仔的热爱。随着西进运动的结束和工业化脚步的临近,神秘的西部慢慢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1890年美国人口普查局总监在年度报告中宣称:“直到1880年,这个国家还有一条拓居的边疆,但是现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地区已经为一大批分散孤立的拓居地弄得残破不全,因而简直不能说还有一条边疆线了”。据此,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边疆学说”的创始人费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在1893年发表论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他把“边疆的消失”看成是美国历史发展中的里程碑,强调“边疆促进了美国混合民族性的形成”。“边疆的消失”对于美国社会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面对这种变化,美国社会各阶层的怀旧心理越来越明显。哈珀杂志希望威斯特的作

5、品能创作出更深刻的西部主题来吸引更多的读者,而在开荒农民、矿工和牧场主等开发西部的众多人物中,“牛仔是最宝贵的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威斯特认为,“牛仔永远不会回来,他驰骋在过去的历史中”。他曾这样评价牛仔:“他们身上有某种东西震撼着我作为一个美国人的心灵甚至一想到他们就会震动我从来没有忘记这一点,只要我还活着,就永远忘不了。在这些人的肉体中涌动着我们民族的激情,而在他们的精神中则隐藏着一种真正崇高的气质,这种气质出人意料地迸出光芒时,他们的形象往往充满着英雄的气度”。威斯特整合了所有的西部采风素材塑造了“弗吉尼亚人”形象。“贵族”阶层怀念逝去的权力、权势阶层渴望新边疆的开拓以及东部普通民众对西

6、部自由生活的向往等情绪都被威斯特编织到了小说中。弗吉尼亚人是消失的边疆的象征。 其次,“贵族”阶层的衰败对威斯特的影响。威斯特出身显赫,属于美国当时的“贵族”阶层。其母是一位具有贵族血统的名演员范妮?肯布乐的后代,其父出身于费城的名医世家。威斯特本人在美国和瑞士上过只收富家子弟的私立中学,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音乐专业和哈佛大学法学院。西奥多?罗斯福、亨利?卡伯特?洛奇(美国参议员,曾制订反托拉斯法案)、伊莱休?鲁特(曾任美国国务卿,美国陆军部长之职)都是他的朋友。威斯特是在热心学校教育、文化发展、道德教育和政府责任的“贵族”伙伴中成长起来的。根据威斯特“贵族”朋友的看法,美国“贵族”在

7、内战后就没落了,19世纪末“贵族”的全盛时期已告结束。威斯特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他曾描述“贵族”聚居地费城“充满了腐败”,是一个“愚蠢的黑洞”,“如果我能选择,我决不会为我和我的朋友选择在此生活”。1885年5月,威斯特的表兄无情地嘲笑他的一些小说手稿“决不会被出版”,这对于热爱文学作品创作的威斯特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他曾在日记中感叹:“我们费城人,不相信我有能力做一些事情,他们蔑视我,对我的作品吹毛求疵,不给以任何鼓励。”随着“贵族”阶级的衰败,威斯特“莫名其妙地病倒了”。从1884起,威斯特多次去怀俄明州休养,西部崭新的生活使他的“身心”得以康复。 第三,受“地方色彩运动”的影响。19

8、世纪90年代末,按照出版商的意愿胡编乱造的廉价西部小说走到了尽头。以马克?吐温、布雷特?哈特为代表的一些作家发起了还原西部本色为宗旨的“地方色彩运动”。这些作家先后来到西部,回来后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创作了大量不同题材的西部小说。这些作品描绘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美国西部生活的多样性和东西部文化在西部的碰撞。“地方色彩运动”为当时及后来的西部通俗小说创作提供了一种新框架和新视角。多次去过怀俄明的威斯特对西部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乡风民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他开始根据自己在西部采风的资料创作短篇小说。189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红种人与白种人。不久,第二本短篇小说集吉米约翰老板问世

9、。自1896年起,威斯特开始酝酿以“林?麦克尼恩”和“弗吉尼亚人”这两个牛仔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这两部小说分别在1897年和1902年出版。弗吉尼亚人问世后立刻引起轰动。威斯特将“地方色彩运动”发展成一个全新的创作模式,开创了现代西部通俗小说的创作新局面。 二、弗吉尼亚人的史学价值 “任何一部忠实反映一个时代和一代人的著作,必然是历史性的。弗吉尼亚人虽是一部小说,但弗吉尼亚人展现了1874至1890年间的怀俄明”。1955年美国文学评论家伯纳德?德沃特在其哈珀杂志“安乐椅”栏目中指出,弗吉尼亚人是一部“艺术作品的诞生”。历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帕特西亚?尼尔森?李莫瑞科认为“欧文?威斯特的弗吉尼亚

10、人创造了原始的西部人形象,是一部严肃的西部牛仔小说”。两位评论家分别从弗吉尼亚人的文学价值和反映历史的深度层面上肯定了这本书的历史价值。笔者认为弗吉尼亚人的史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弗吉尼亚人表达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中的“美国梦”精神,反映了美国东西部的文化矛盾与冲突走向。 19世纪末,伴随着西部的开发与边疆的消失,美国工业化深入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全面形成。在此过程中,美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资产阶级内部分化为垄断资产阶级、旧中产阶级和新中产阶级三个层次,威斯特是其中旧中产阶级的代表(即上文所提到的“贵族”)。在威斯特生活的19世纪后半期,美国东部“贵族

11、”及旧中产阶级随着垄断资产阶级的崛起正在衰落,“那些属于上层的东部人,不仅仅是那些出身名门者的后代,必须重新证明他们的价值”。威斯特作为旧中产阶级的代表,把这种情绪反映在了弗吉尼亚人中。他在小说中提到“真正的贵族即是真正的民主”,而“真正的民主”表现为“让最优秀的人获胜,不管他是谁”。威斯特把“贵族”与“民主”联系在一起,既表达了美国东部“贵族”阶层及旧资产阶级企图借“民主”的旗号改变经济和社会没落状态的心理渴望,也表达了美国社会普通民众最想表达的一种“独特的美国精神”通过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的“美国梦”。“弗吉尼亚人”在小说中被塑造成了以牛仔形象出现的“最优秀的人”,是“强有力的、不声不响的实干

12、家”,“弗吉尼亚人”在小说结尾处成为亨利法官的合伙人;他对怀俄明州的约翰逊县战争早有预见性,把牛群提前赶到了蒙大拿州,从而免受损失;他购置了有煤田的土地,为不久以后通到那里的铁路提供煤炭;他牢牢地控制了许多企业,最终有了自己的事业。“弗吉尼亚人”在竞争中以自己的行动和实力证实了自己的优秀,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成为“镀金时代”美国普通民众心目中的牛仔偶像。 19世纪90年代末的廉价西部小说往往是按照出版商的意愿创作的通俗小说,作者处在屈从地位,他们没有也不可能过多地考虑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20世纪初出版的弗吉尼亚人则寓意深刻。弗吉尼亚人前言中写道:“的确,如果从根子上看,这正是一部殖民时

13、期的罗曼史”。所谓“罗曼史”,意指小说中弗吉尼亚人和东部女教师的爱情故事。一般来说,爱情是一切通俗小说的主旋律,在威斯特之前的西部小说中,它只被当作男主人公冒险的不成功的经历。但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首次给爱情以主导地位,费尽笔墨着力描写了一场浪漫的爱情。,弗吉尼亚人的男女主人公来自美国不同的地域和社会阶层,“弗吉尼亚人”是南方人,牛仔的职业使他来到怀俄明州。女主人公莫莉来自东部的佛蒙特,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莫莉认同的是由法律和道德体系构成的所谓“文明世界”,而“弗吉尼亚人”则认同西部独有的西部法则。威斯特在小说中展现的不仅是西部男性对爱情的渴求和向往,最重要的是他希望通过“弗吉尼亚人”和莫

14、莉的爱情与结合来展现美国文明在西部的更新与再生。“弗吉尼亚人”与莫莉的结合超出了婚姻的范畴,这不仅是一个牛仔和一个教师的结合,也是东部和西部的结合、乡村和城市的结合、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结合。如果说詹姆斯?库柏在其皮袜子故事集中再现了美国边界西扩过程中东西部的矛盾和冲突,那么威斯特则借弗吉尼亚人表达了在美国西部边疆基本消失的历史条件下,美国东西部的文化矛盾与冲突正走向调和与统一,这代表着美国的美好未来。 其次,弗吉尼亚人是美国西部“牧牛王国”特有的历史产物,它展示了美国西部不断美国化和西部被纳入美国联邦共和制的巨大历史变革进程。 怀俄明牧区是美国西部“牧牛王国”北部最典型的牧区之一,其牧牛业的

15、兴起是与联合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互相推动的。1867年,联合太平洋铁路推进到了一向沉寂的夏延平原。为了适应筑路急需,夏延作为怀俄明领地的首府在1867年7月建立。联合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不仅使怀俄明的居民迅速增加,而且为牧牛业的发展开辟了当地的市场。牧场主J.W.艾利夫为了把牛肉卖给筑路员工,1868年就雇人把牛群从得克萨斯赶进了夏延平原附近。怀俄明的牧牛业始于夏延平原,随后牧场主们把牛群放牧在水草丰美的拉勒米河谷。继之,牧牛业被扩展到这个领地大部分草原地区。最后,牧场又被扩展到领地北部与沙漠临界地区和西部山区中的草地上。18811885年是怀俄明牧牛业的繁荣时期,牧场扩展到了一切有草的地方。怀俄明牧

16、牛业的蓬勃发展与联合太平洋铁路的推动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反之,怀俄明牧牛业的发展也为联合太平洋铁路运输业务的兴旺、牛镇的兴起和堪萨斯、芝加哥肉类生产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怀俄明成了美国牛贸易的重要货源供应地。1869年联合太平洋铁路全线贯通。次年,第一批怀俄明牛就从夏延装车运往东部市场。夏延这个联合太平洋铁路的途经站迅速成为典型的牛镇和怀俄明牧区的牛都。之后,拉勒米也成了怀俄明的重要牛镇,甚至连该领地的格兰杰也被途经蒙大拿的牧场主们作为牛群外运的装运站。1885年秋,约有200万头牛从怀俄明牧区装车外运。这种铁路运输的繁忙和牛贸易的兴旺,是建立在怀俄明牧牛业繁荣的基

17、础之上的。 威斯特在弗吉尼亚人中多处描写了铁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展现了牧牛业“黄金时期”怀俄明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例如,1869年联合太平洋铁路贯通后,形形色色的东部人能够坐火车来到怀俄明。小说中“我”几次往返于东西部;以女主人公莫莉和休伊大叔的新妻子为代表的众多女性也来到西部寻求自由和丈夫;推销古巴烟的推销员、到怀俄明布道的传教士皆是乘坐火车而来,铁路使怀俄明的居民数量迅速增加。铁路带来的不仅是人群,东部的商品也通过火车源源不断地运到西部来。“弗吉尼亚人”与“我”能吃到罐装的牛肉、听装的沙丁鱼和有浓烈牛奶味道的咖啡;他为结婚而从东部订做的西服也是用火车运来。更重要的是,铁路的贯通使大批怀俄

18、明牛由铁路运往美国东部和欧洲城市。怀俄明与美国东部的紧密联系使曾被视为“荒漠地区”的怀俄明在1890年成为美国的第44州,被纳入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实现了“美国化”。 弗吉尼亚人对发生在怀俄明的“约翰逊县战争”也做出了反应。“约翰逊县战争”是在“怀俄明家畜饲养者协会”精心策划下,大牧场主和牧牛公司巨商对中小牧场主和中小农场主发动的武装入侵。“怀俄明家畜饲养者协会”伴随怀俄明的牧牛业兴起而成立。它的主要成员是大牧场主和牧牛公司巨商。在怀俄明建州前它统治该领地20余年,是牧区的主宰者。由于天灾人祸,特别是18861887年历 史上罕见的暴风雪使许多大牧场和牧牛公司破产,怀俄明的开放牧牛业

19、也衰落下去。“怀俄明家畜饲养者协会”也暂时衰落下去。怀俄明建州之后,改组后的“怀俄明家畜饲养者协会”仍是州内的强势集团。19世纪80年代末,大量新移民涌人怀俄明。大量农场主和中小农场主占据了怀俄明北部和西部地区。到1890年,怀俄明的土地不属于任何个人、公司或自治机关,而是属于所有美国人民和联邦政府的财产。但在“怀俄明家畜饲养者协会”独占牧区的20余年间,大牧场主和牧牛公司巨商一直把他们占用的国有土地视为私产,不准他人擅人和分享。在怀俄明,绝大多数的争斗和冲突都是为了夺取对联邦政府土地的控制权。这种冲突随着牧区新移民的增多而进一步加剧。为了把这些新移民逐出牧区,在“怀俄明家畜饲养者协会”策划和

20、领导下,1892年4月,大牧场主发动了武装进攻中小牧场主和拓荒农场主的“约翰逊县战争”。虽然战争的结局是以入侵者的失败而告终,但他们被联邦军从约翰逊县居民的包围中解救了出来,也没有受到法律的惩处。在威斯特笔下,“约翰逊县战争”被写成“夺牛大战”,“偷牛贼最后占了上风,通过将自己人选进政治机构的办法获得了胜利”。虽然威斯特把被侵略者称为“偷牛贼”的立场有失公正,但他所讲的“约翰逊县战争”造成的政治后果却是事实。在1892年的选举中,受到新移民支持的人民党在立法机关中占了5席,民主党占了19席,两党联合足以同共和党的25席相抗衡,结果使共和党的“怀俄明政治机器”在州长选举中落败,一位民主党人当选为

21、州长。从威斯特对被侵略者的蔑称中,我们可见作者所隶属的美国贵族和社会上层的真实立场。 再次,弗吉尼亚人在廉价西部小说和现代西部牛仔小说之间承上启下,在牛仔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早期牛仔小说的优秀代表作之一。 美国牛仔文化中的早期牛仔小说主要指20世纪30年代前以牛仔为主人公来记述牛仔在美国西部生活和工作的小说作品。从写作主题、情节构思和写作风格上划分,早期牛仔小说主要有写实主义牛仔小说和英雄主义牛仔小说两种类型。前者以安迪?亚当斯的一个牛仔的日记为代表,而后者即以欧文?威斯特的弗吉尼亚人为代表。继两者之后的牛仔小说不但模仿了弗吉尼亚人塑造西部英雄的模式,而且继承了亚当斯对牛仔真实生

22、活的写实手法,逐渐使现代牛仔小说具有写实和想象的双重特点。在弗吉尼亚人诞生前,一些记者和旅行者只是或多或少地提到了牛仔,牛仔形象在一些廉价西部小说及西部故事中也曾出现,但牛仔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基本上是暴力和凶杀故事的代名词。从弗吉尼亚人开始,牛仔开始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而且形象也令人耳目一新。从外貌上来看,主人公“弗吉尼亚人”身材修长、目光清澈、长相俊秀;从性格上来看,他风趣幽默、胆大心细、刚毅果敢,符合美国人心目中兼有古老的伦敦绅士风度和新型西部牛仔特征的现代美国骑士形象;“弗吉尼亚人”具有极强的自信心和非凡的洞察力,他创业史的成功显现出了极其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自我奋斗精神。 自詹姆斯?库柏以

23、来,西部小说人物往往是过分强调其威猛、强悍的“硬汉”形象,忽略了人本性中的温情和儒雅,而“弗吉尼亚人”的爱情生活使他的牛仔形象丰富饱满,“他的勇敢、正义、幽默和温文尔雅抓住了公众的想象力,众多读者被其征服,无数女孩都爱上了他”。威斯特笔下的牛仔形象在美国西部文学作品中是开拓性的,“弗吉尼亚人”身上体现着美国英雄所有的价值观,不但具备西部荒野人所有的优点,也具备东部人所有的长处。他以牧场雇工的身份演绎着西部英雄的故事,很容易赢得渴望一成不变的生活发生奇迹的近代美国人的共鸣,这无疑使牛仔作为牛仔神话中的主角获得了一种无限放大的传播效应。自此,赞恩?格雷和斯图尔特?E,怀特等现代西部小说家在塑造西部

24、牛仔形象时无不继承欧文的这一风格,牛仔作为文化英雄开始永久存在于美国西部文学作品中,牛仔小说也在20世纪前半期成为畅销的文学作品。弗吉尼亚人自问世后一版再版,吸引着数代不同的读者,至今畅销不衰,足见它的历史影响力。以牛仔英雄为主题的西部小说已成为美国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弗吉尼亚人改编的美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更使威斯特塑造的牛仔英雄形象得以广泛传播,牛仔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弗吉尼亚人在美国大众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其他小说无法替代的重要历史地位。 三、弗吉尼亚人的历史局限性 弗吉尼亚人作为20世纪初的一郡作品,受时代和作者立场的限制也存在着它自身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性。 首先,作者对“约翰逊县

25、战争”的态度明显偏袒战争的发动者大牧场主。美国“牧牛王国”发展史上的“约翰逊县战争”,是一次典型的牧区战争。这场战争虽然历史不长,但对怀俄明乃至美国的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因为这场战争,长期控制怀俄明的共和党在1892年的选举中失去了州长的宝座,怀俄明州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成员联合拒绝再选与这场战争有牵连的参议员沃伦,致使在此后的两年内该州在国会只有一名参议员瑟夫?M,凯里。约翰逊县战争一再出现在小说和历史著作中,怀俄明大牧场主发动约翰逊县战争的目的是要把大量中小牧场主和中小农场主全部从本州驱赶出去,从而达到独霸牧区的目的。对于这类历史事件,作者可以从两种对立的立场中选择任何一方加以阐释。海伦娜?亨

26、廷顿?史密斯在波德河之战中讲述了这次战争的整个历史过程,小说家弗雷里克?曼弗雷德在精明的骑手一书中创作了一个富有想象力却又很真实的故事。A.S.默瑟的平原盗匪,或1892年怀俄明牧场主的入侵首先公布了战争的真相,揭露大牧场主是“盗匪”和“入侵者”,称约翰逊县战争是“当时最大的丑行”,“在世界编年史上再没有比这更无情、更残忍、再野蛮和更卑鄙的了”。与上述反映约翰逊县战争历史真相的作者不同,威斯特在弗吉尼亚人中却把遭受大牧场主侵犯的中小牧场主和中小农场主污称为“偷牛贼”,其口吻同战争的发动者如出一辙。威斯特为什么在小说中完全站在发动战争的大牧场主一边呢?原因有二:其一,弗吉尼亚人是威斯特献给“自林

27、肯以来我国人民心目中最伟大的恩人”的一部作品;小说明显含有着意取悦于西奥多?罗斯福的成分;其二,威斯特是那些到西部探险、投资或寻找医治文化不适应症的东部“贵族”的缩影,他和代表着当时怀俄明州财富和权力的大牧场主利益一致,因此他不愿得罪这些大牧场主。从这两点来看,难怪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怀特教授认为弗吉尼亚人“充斥着陈旧的沙文主义情绪”。 其次,弗吉尼亚人对牛仔形象的偶像化对美国西部小说的程式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内战后的美国西部牧区多是没有围篱的大牧场。牧场主采用原始、传统的游牧粗放经营。牛仔无论是在牧场放牧、“巡边”、进行春秋季“赶拢”,还是在长途驱赶牛群到牛镇或育肥地的漫长牛道上,都长年累月

28、与牛群打交道,生活枯燥乏味,工作充满了艰辛和危险,有时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实际上,牛仔是牧场主雇用的马背劳工,是受剥削的西部劳工群体。他们的艰辛劳作为牧场主创造了巨额财富,为西部牧区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工资报酬却极其微薄,真实的牛仔生活和工作豪无浪漫可言。然而,威斯特在弗吉尼亚人中塑造他的牛仔英雄时,刻画了一个完美的、超现实的文学牛仔形象,极力张扬牛仔形象浪漫、聪慧、勇敢和自由的一面,牛仔的真实劳作和生活极其匮乏,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失真的偶像化的牛仔。安迪?亚当斯对此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牛仔的生活中没有牛就好比土地拥有者没有土地”,有的历史学家则进一步说威斯特“连牛的味道都没闻过”,这

29、些批评非常深刻。此外,威斯特在弗吉尼亚人中刻画的牛仔和盗贼的暴力对立、英雄和美女相爱的完美程式使这部小说成为西部小说程式化的开端,对美国程式化西部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继弗吉尼亚人之后,诸多美国西部作家借鉴了其中具有轰动效应的大量通俗要素,因袭了牛仔英雄的塑造程式,并不断发展,创作了大量的程式化的牛仔小说,当然部分现代读者并不认同这种程式化的牛仔小说。 综上所述,欧文?威斯特的弗吉尼亚人是早期牛仔小说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在牛仔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影响力历经一个世纪而不衰。作为一部西部牛仔小说,弗吉尼亚人在美国西部文学史上开创了牛仔小说的创作新模式,在廉价西部小说和现代西部牛仔小说之间承上启下,是促成牛仔神话形成的关键因素。同时,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弗吉尼亚人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部牧业开发中美国东西部矛盾与冲突的走向,展现了怀俄明州牧牛业的社会、经济及政治发展状况,具有较高的思想深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受时代和作者阶级立场的局限,弗吉尼亚人所塑造的超现实的文学牛仔形象容易误导一般读者对美国西部牛仔的正确认识,作品也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取悦美国西部大牧场主的阶级倾向性,因此,充分阐释弗吉尼亚人的史学价值和局限性有助于读者正确地阅读和理解这部作品。 责任编辑:宋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