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0011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大徒弟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是许许多多骆驼的头,小徒弟虽然只画了两只骆驼,一只完整,一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但画面却营造出数不尽的骆驼的情境,让人拍案叫绝。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的目标是:1.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想想小徒弟的画为什么得到了师父的称赞?3.让学生明白只有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才会有新的收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阐述教学过程时强调:“教师在

2、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所以只要一个课时就可以学完。在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学生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并围绕着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学生将精读课文中所学习的分段、理解课文等语文基本功用于本课的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了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课文内容学生只需读几遍就可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一、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 一上课,我便问学生:”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司

3、马光砸缸的故事吧!其他小朋友看到那个小朋友掉进缸里是怎么做的?他们是怎么想的?司马光是怎么做的?他是怎么想的?”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明确司马光思考的角度和别人不一样,他想了别人没想到的,这样新课就引出来了,同时说明司马光思考的角度和别人不一样,他的方法是最好的。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聪明的小徒弟,他也想了别人没想到的。通过这样的引导,能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的积累,为后面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二、突破重点,弄清原因 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是这一节的教学重难点。为达到要求,我采用观察解说、讨论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问题,突破教学要点,训练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这一环节的教学具体分几步:1.学生自己发现并描述出小徒弟的画,教师出示课件,观察小徒弟都画了什么?2.出示画师说的话,学生朗读并交流讨论,用上“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详细分析画师的话的含义,使学生懂得小徒弟的画之所以是最好的,是因为他以有限的两只骆驼代表无限的可能,谁也说不清究竟有多少只骆驼,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像空间。 三、拓展延伸 学完课文后,请孩子们说说,如果让你画,你会怎样画?(学生说出了各种各样的画法)我紧接着问:“你们在生活中有过好想法、好点子吗?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吧!”学生们认真思考,举出了一些例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烈的情绪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形成了一种愉快、和谐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取得了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总结与强化 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小结,结合教学内容强化重点,抓住关键,使本课的结尾成为画龙点睛的重要一笔,给学生留下无穷的回味,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这节课,严格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逐步展开,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施。 本节课,我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深入钻研了教材,正确把握了教学的重点,抓住了教学的关键,分散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并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切合实际地选择教法,机动灵活地组织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