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第一课时)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0089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敲》(第一课时)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推敲》(第一课时)教学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推敲》(第一课时)教学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敲》(第一课时)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敲》(第一课时)教学实录.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推敲(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一、课前游戏热身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做游戏吗?这个游戏叫“快速反应”,比如我说“胖”,大家说“瘦”,和我反着说,我们开始吧。 师:高。 生:矮。 师:晴朗。 生:阴暗。 师:我站着讲课。 生:我坐着听课。 师:我面朝东。 生:我面朝西。(板书“东西”) 师:两个字合起来变成了一个新词,读“东西”,“西”变成了轻声。 师:(手拿粉笔)这是什么东西? 生:粉笔。 师:“东西”在这里指物。你一回到家,小狗亲昵地扑到你身上,你会说:小东西,一边去。这里“东西”这个词指什么呢? 生:小狗。 师:“东西”这里指动物。家里刚出生的小妹妹十分可爱,我们会亲切地说:小东西真惹人喜爱。

2、这里“小东西”是指? 生:小妹妹。 师:“东西”这里指人。“东”“西”原本各指方向,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有另外意思的词语。汉字真奇妙,这一类的词语还有很多,愿不愿意再来看一个。 师:(板书“斟”)这个字读什么? 生:斟。 师:大家看,我左手拿酒杯,右手拿酒壶。(做倒酒的动作)我在做什么? 生:倒酒。 师:“斟”也就是往容器里倒酒的意思。(板书“酌”) 师:李白有句诗是“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饮酒,这“酌”是什么意思呢? 生:喝酒,饮酒。 师:两个字都和酒有关,那组合在一起是“斟酌”,还是“喝酒、饮酒”的意思吗? 生:“斟酌”是指仔细思考事情,文字是否适合或者可行。 师:两个各有意义的字组合在一起

3、组成新词之后,意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引出课题 师:想不想再看一个?(板书“推”) 师:这个字读“推”,左边是提手旁,和手有关,我们来用手做做“推”的动作。(板书“敲”) 师:谁来表演敲门?(指名一位学生来表演) 师:大家真是有礼貌的人。请大家打开课本,看课后田字格里的“敲”字,描红三遍。 (学生描红,老师提醒注意写字姿势) 师:“推”和“敲”两个都是表示动作的字,合在一起变成了一个新词,我们一起读。 生:推敲。 师:“推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这个词语什么意思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写“推敲”意思的段落)(学生读课文,找到了第8自然段) 师:(出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

4、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让我们一起读,了解“推敲”的意思。 (学生齐读) 三、品味“早年”,推想故事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推敲”这个词语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谁来读第1自然段?从中你看出贾岛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贾岛是唐朝的一位诗人。 生:贾岛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师:贾岛一生都是和尚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贾岛因家境贫寒,早年当了和尚,后来就不是和尚了。从“早年”看出来的。 师:带着你的理解来朗读课文。 (指名读) 四、“幽”字入手,为后文铺垫 师:从“早年”这个词推想文章内容,是一件什么事改变了贾岛的命运,让他还俗了呢?请大家自由读第2自然段。 (

5、学生读书) 师:贾岛根据访友的经历,写了一首诗,叫做什么? 生:题李凝幽居 师:(板书题李凝幽居)“幽居”是怎样的居所呢?请你再读课文,标出有关“幽居”的句子。 (学生读书,标画句子) 生: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说明李凝的家很偏僻,不好找,可能在大山深处。 生: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说明周围很静。 师:贾岛敲朋友的家门会怎样敲?小鸟睡得如何啊?你又体会到什么? 生:轻轻的敲门声就能惊醒睡得很沉、很香的小鸟,说明周围的环境十分安静。 师:我们从题李凝幽居的第一句诗来看一看。(出示: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原。)这就是李凝家的周围环境,请你读一读,有什么体会? 生:李凝家周围邻居很少,很荒凉。 生

6、:去李凝家的路上长满了草,说明很少有人走动。 师:这样一个偏僻的,宁静的地方就被称为“幽居”。题李凝幽居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就是写李凝幽静的居所。现在你能不能把自己的理解、体会融入到读书中去呢?请自由练习。 (生自由练,指名读) 五、融情入境,表演感悟 师:贾岛访友不遇,触景生情,即兴写成了一首小诗,在返回长安城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呢?请大家自由读第3自然段。 师:(出示: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请大家读读这句话,体会贾岛此时的心情。 生:贾岛心里犹豫不决,不知道用哪个字好。 生:贾岛苦苦思索。 师:你能读出贾岛犹豫不决的心情吗?(生读

7、) 师:如果你写完文章,交给老师后,还想着文章中的词句吗? 生:想的时候不多。 师:贾岛却反复思考,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你从这个地方看出贾岛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贾岛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 生:贾岛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人。 生:贾岛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师: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这句话。(生齐读) 师:能把诗写得押韵合辙就已经不错了,却还要为一个字苦苦思索。他是怎样思考的呢?请你找到句子读一读。 师:谁来演一演贾岛。 (一位学生走上讲台,眯着眼,做着“推敲”的动作) 师:大家看他有没有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演出来呢? 生:他做了推敲的动作,但是没有“吟哦”。 师:你能来演一演吗?

8、(这位学生一边做着推敲的动作,一边念着“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走来) 师:你的声音很洪亮,同学们注意,贾岛在“吟哦”,声音能不能这样大呢?请你再演一演。 (学生这次声音低下来,表演得逐渐到位) 师:大家想不想演一演?那大家来演长安城的人。大家看到这比比划划、念念有词的贾岛,你会怎么做呢? (生做笑状) 师:(对演贾岛的同学)贾岛,你已经进长安城了,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长安城的人都笑话你呢,你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你怎么都不知道呢? 生:我在专心想着诗里的一个字,其他的我都没注意。 师:谢谢你,请回。请大家也回到现实中来,作为学习这篇课文的学生,你们笑话贾岛吗? 生:我们不会笑话他,反而应该佩服他。 师:你们佩服他什么呢? 生:他学习很专注,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生:他写文章很认真,一点不满意的地方都反复思考。 师:请大家带着佩服的感情再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师:贾岛就是这样一个在治学上严肃认真,专注沉迷,精益求精的人,所以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他不是一次作诗一丝不苟,而是一生如此啊。 师:(出示: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诗。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之后不禁眼泪长流啊。它饱含了作者多少心血和辛苦,寄托了作者多少希望和热情啊。希望我们也像贾岛这样严谨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习。那么故事的另一个主角韩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