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0113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2)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以情选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刻画了秋天的绚烂多彩。“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描写了秋天的凄凉,那么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优秀作品故都的秋。 二、整体感知 (1)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及有关课文意境

2、的画面,让学生整体感知文学作品。 (2)看文章标题,指出中心语是什么?本文的写作重点是什么?(秋。故都特有的秋色)。故都的秋有何特色?这些特色的描写集中在哪些段落?(清,静,悲凉,这是课文的文眼)。 311段是集中描写特色的段落。那么其他段落都写了什么内容呢? (归纳总结。作者是按照“赞秋绘秋恋秋”的顺序来写的。) 三、理解分析 深入研读课文,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情景悲凉”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地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什么样的景物,会使我们读者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学生速读,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秋

3、槐;秋蝉;秋雨;秋枣”。 思考:在这五幅秋景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秋的特色的? 明确:作者是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来细致入微地展开描写秋的特色的。 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画秋景?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地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描写了哪些秋声和秋色?特别注意哪些间接描写的地方(分组找,讨论)。 观秋色 师:现在大家说说你找到了哪些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 明确: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师: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师:我

4、们知道,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净。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 师: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师: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起读一读:“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

5、日寻芳览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得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明确: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听秋声 思考:接下来我们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鸽飞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 师:写这么多声音,是不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呢?为什么? (明确:作者是以动(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 师: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 师:让我们集中听听作者笔下秋蝉的鸣叫,看看会引起怎样

6、的感受? 师: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其寂寞又何止一个“愁”字了得。 师: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孤独、痛苦。) 师: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举一个例子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人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

7、着扫帚,听到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弱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四、迁移训练 练习:背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并试着仿其格式把故都的秋景连缀成诗,并表达出作者(郁达夫)的情感。 师:我们从色彩等方面鉴赏了郁达夫笔下的秋景。郁达夫写景、状物、抒情选取的景物多带有凄凉、破败、萧瑟的特点,这种选景手法在别的作家作品中也有,你记得哪些? 师:马致远的秋思似乎随意拈来几种景物入诗,便做成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我们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曲牌,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景物入诗,写一首小诗,过一下当诗人的瘾。 五、总结 回顾全文,总结散文阅读的方法: (1)整体把握文章;(2)要透过富有主观色彩的自然景物,感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3)要自觉地运用艺术表现手法、修辞等方面的文学知识来进行鉴赏。 板书设计 以情驭景 小院槐树秋蝉秋果 秋色白中带黄蓝朵青布淡绿微黄清 秋味悲凉 秋声鸽声扫帚声蝉声衰弱风雨声人声静 以景显情 (朝阳建平职教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