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教学案例及思考.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0341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教学案例及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树》教学案例及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树》教学案例及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树》教学案例及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教学案例及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树教学案例及思考 近几年连续教九年级,感觉学生越来越沉默了。掩卷沉思,是学生变化了,还是老师的思维限制了学生!九年级的学生难道不正是少年最丰华正茂的时候吗?是啊!我们是不是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了呢? 于是,有一天,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上一节诗赏析课,看看学生的思维是不是真的无药可救了?我有意从学校阅览室查找了一首诗树,上完后却发现学生其实真得很“可爱”。现在将我上课的精彩瞬间和同仁们交流一下。 上课导入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很多树的图片,既有枝繁叶茂的树,也有落叶飘零的树。接着我顺势问,你们怎么评价你眼中看到的树的形象呢?学生的发言十分精彩。有一个学生说:“枝繁叶茂的树,让我很是喜欢。因为他们

2、在春天妆点世界,在夏天为人们带去荫凉。”我微笑着评价说:“是啊!你说得没错!”又有一个学生说:“我喜欢落叶飘零的树,他们给了我一种枯藤老树昏鸦的美。”我点点头说:“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很赞赏。”这样我顺势导入了新课。 我按惯例让学生先熟悉了诗歌,克服了字词障碍。然后我微笑而神秘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想不想做一次导演呢?想不想和张艺谋比拼一下呢?”同学们兴奋得说:“当然想了!”我接着说:“现在有很多人拿起了DV机为我们拍摄了很多感人的画面,下面你想不想也用它来拍摄一下呢?”学生热情洋溢的回答说:“想,可是我们没有DV机啊!”我顺势说:“可是你们有大脑啊!你们可以把大脑当作DV机啊!拍出来说不定更

3、精彩呢?”学生高兴得点了点头。我说:“这样我们分好工,好不好?我来当人工朗诵磁带,你们负责拍!”学生兴奋得说:“好”。 就这样一节课,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着。学生闭眼想,我动情的读着。读完,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去说,而是让学生先在头脑中组织语言或丰富画面或想歌词。三分钟后,让学生需要用语言描述的在练习本上写下来,需要画画的在练习本上画下来,需要唱歌的在练习本上写下歌词。 接下来学生的表现让我感动不已。 一生说:“我想说一说我拍的画面!我拍到的是一棵在风雨中经过风吹雨打仍然坚强屹立的大树,我以后也要学习树的这种精神,即使在学习中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坚强得挺过来,不能被困难打倒。” 我微笑着说:“

4、你从树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品质,老师也知道风雨后定会有彩虹,相信你一定能成功。”学生说:“谢谢你,老师!” 一生又说:“老师,我想唱一首歌,可以吗?”我笑着说:“当然可以” 学生动情地唱起了阎维文的白发亲娘,我借机问:“为什么唱白发亲娘呢?”学生流着泪说:“我觉着我就是这一个树,我也要回报我的母亲。同学们可能不知道我的经历吧!我在上七年级时,父亲因为车祸去世了,母亲在这种打击下,一病不起,后来在我的安慰下她振作了起来,因为她还要供我上大学呢!”我说:“是啊!你的母亲很伟大,为了你坚强的活了下去!” 又一生说:“老师我画了一幅画。”我说:“好啊,让同学们看一下,并介绍一下你的创意,好吗!” 学生

5、边展示边说:“我画了一棵小树,在大风的吹打下,仍然坚强挺立。” 我接着问:“很棒啊!你从它身上没学到点什么吗?”学生说:“我觉得我就像这一棵小树,在学习中我也经历了很多打击,但我也像小树一样坚强挺立着。”我高兴地说:“确实,你真的是很坚强!” 又一个学生说:“我拍了一幅画面,可能与本诗有一些出入,我说一下:我拍了一个小孩在办公室与老师交谈,老师抚摸着小孩的头,谆谆告诫着小孩的画面。我觉得老师就是那棵树,在他们的荫蔽下我们茁壮成长。”我高兴地说:“你的想象力很丰富,拍到了一张很精彩的画面。同时,我代表全体老师谢谢你的理解!” 又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认为这首诗用了托物喻人的手法,在这里这棵树不仅

6、仅是一棵树,它实际上代表了一种品质!”我说:“你分析得很到位,能不能给学生具体分析一下是哪些品质呢?”学生又说:“我认为它代表着知恩、不忘本、坚持不懈、执着、谦虚、不自夸、不断进取、耿直、无私奉献的美好的精神品质,作者赞扬了这种精神并希望大家能学习这种精神!”我高兴得说:“你替老师说出了心里话,真的很感谢你!” 就这样一节课在感动中不知不觉上完了,心中残留着莫名的感动,是他们我可爱的学生感动了我。都说今天的社会人情淡漠,都说今天的孩子只会索取不懂付出,都说今天的年轻人不懂得感恩,今天这节课却使我惊醒了。其实不是孩子们不懂得感恩,而是我们没有找到触发他们情感的支点。今天的这首诗激起了他们思想的共鸣,激起了他们感情的涌动。 这一首诗,这凝聚着无数美好精神品质的树,指引着孩子们找到了情感回归的路,指引着我找到再次认识孩子的路。 刘艳红,教师,现居山东邹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