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设计及评析.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0357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教学设计及评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桥》教学设计及评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桥》教学设计及评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桥》教学设计及评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教学设计及评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桥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6课。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通过预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简单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呢?(学生汇报课文主要内容) 2.课文中的这些词你会读了吗?(出示三组词语) 泼、倒惊慌像一座山 咆哮你拥我挤沙哑 狂奔疯了似的冷冷地说 跳舞跌跌撞撞吼道 狞笑乱哄哄凶得像只豹子 放肆 白茫茫 3.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三组词语的特点? (第一列是描写雨水、洪水的,第二列是人们在洪水面前惊慌失措的,第三列是描写老汉的。) 4.读好这些词语。 二、体会险情,感受人们的慌乱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含有上面第一二列词

2、语的句子,并想一想:这些句子的意思? 2.学生汇报找的相关描写洪水的句子。教师依次出示这些句子。 3.读了这些句子,你觉得:洪水 怎么样 ? (洪水像一群受惊的野马。洪水来势凶猛。洪水像魔鬼。洪水像猛兽。洪水像恶魔) 4.有感情朗读这些描写雨水、洪水的句子,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 5.随着时间的推移,洪水不断的上涨。你能不能适当地加上一些连接词,把这些描写洪水的句子串成一段连贯的话。 6.面对如此肆虐的洪水,人们会怎么样? 7.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三、品读描写老汉的词句,感受老汉的品质 1.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重点就是通过抓住描写老汉的词句,来体会老汉的形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7至23自

3、然段。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划出有关描写老汉的句子,并在句子边上写一写你的感受或者体会到的?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主要是三组句子。) (1)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重点抓:“像一座山”“拥戴”“不说话”来感悟。) A、指导读通这两段话。读了这段话,你觉得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B、拥戴什么意思?从拥戴这个词我们可以推想到一直来,老汉是怎样为村民服务的? 不说话的老汉会想些什么? C、有感情朗读这两段话,读

4、出你对老汉的拥戴,读出老汉的镇定。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里报名。” (重点抓:“沙哑”“冷冷地说”。) A、他为什么会嗓子沙哑?展开想象。 (这些天为了全村的安全,他也许已经操劳得几天几夜没合眼了。) B、你从他沙哑的喊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机智、果断、威严) C、你是如何理解“党员也是人。从老汉”冷冷地说“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一心想着老百姓。) D、有感情朗读这组人物对话。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A、画

5、出老汉的动作、语言、神态。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通过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老汉很生气。) B、他为什么如此生气?(违反了他的决定;违反决定的竟然是自己的儿子。) 师:他让儿子排到后面去,意味着什么?(死亡的危险会更大。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死亡之路) 师:他犹豫了吗?(再次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师:他的生气,他的吼让我们看到一位怎样的老汉?(不徇私情) 师:这一揪、一吼,揪出的是自己的儿子,吼出的是其他村民的生的希望啊。(再次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C、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从哪看出来? (联系后面的句子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地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

6、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D、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他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 E、对比体会两个“吼”。(第一个“吼”是批评,是不徇私情,是先他人后亲人,有乡亲们是乡亲们优先;第二个“吼”是关爱。当乡亲们全部通过以后,只有父子两人的时候,老汉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 4.有感情地朗读7至23自然段。(采用引读的方式进行) 师:当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时学生朗读7、8自然段。 师:望着乱哄哄的人们,老汉果断地作出决定,他喊道学生朗读第10自然段。 师:当有人喊“党员也是人。”时,老汉威严地说学生读第12自然段。 师:在危急关头,还是有人违反了他的决定,违反他命令的竟

7、然是自己的儿子,老汉十分生气,他学生朗读第15自然段。 师:当全村人都通过木桥,最后只剩下他和自己儿子的时候,老汉学生朗读第20自然段。 四、创设情境,抒发情感 1.师:洪水面前,他要求群众在前,党员在后;危险面前,他要求别人在前,儿子在后;生死关头,他要求儿子在前,自己在后。这是多么无私无畏的一位老支书啊。 2.播放哀伤的音乐新德勒名单尾声,出示课文24至27自然段。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3.师配乐朗诵这几段话,学生再朗读。 4.师:老支书活着是座山,死后是座碑。洪水过后,全村人一致决定要在桥头为老支书立一块碑。这块碑

8、上应该刻些怎样的文字来缅怀我们敬爱的老支书呢? 请同学们写一写。 5.学生动笔写话练习。 6.交流学生写话情况。 五、总结过渡,为下节课准备 这节课,我们抓住描写老汉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在危难面前镇定自若,不徇私情、先人后己的老支书。下节课,我们将重点了解文章的表达特色,解决课后思考题三。 六、评析 1.在阅读理解中注重语言的学习 2.重视基于课文情境的写话训练 这篇教学设计的一个亮点是“基于课文情境的写话训练”。在感受老汉高大形象以后,老师通过配乐朗诵课文结尾的方式,营造了一个特殊的教学氛围,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这时安排“这块碑上应该刻些怎样的文字来缅怀我们敬爱的老支书呢?”这样的写话练习,能使学生把内心涌动的情感倾注于笔端,达到以写促悟,以写促思,读写结合的多种效果。这种练习要具有创造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能激发学生产生情境性和个性化的语言。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阅读教学中没有一定量的动笔练习时间,学生的语文素养怎么能得到全面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