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之审美意趣浅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0557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牡丹亭》之审美意趣浅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牡丹亭》之审美意趣浅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牡丹亭》之审美意趣浅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牡丹亭》之审美意趣浅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牡丹亭》之审美意趣浅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牡丹亭之审美意趣浅谈明代戏曲牡丹亭的主“情”色彩使其具有不少艺术上的突破性,戏曲所塑造的绝美人物形象更具有打动人心的独特魅力。 一、语言美 牡丹亭之语言美主要体现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与雅俗共赏。生动活泼的语言淋漓地展现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1.杜丽娘与柳梦梅语言之典雅。 自幼深受文学熏陶的杜丽娘精通诗词曲律,见到满园春色,不由感叹“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糜外烟丝醉软。”好姐姐以牡丹自比,哀怨地诉说自己貌比牡丹,却无法让美妙青春绽放的落寞情怀。及至触景生情,丽娘则道“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山坡羊杜丽娘的这一系列语言生动而不乏典雅,大胆地提出了自己对爱之索求。 柳

2、梦梅作为后来的科场状元,其典雅的语言也是符合人物身份特征的。面对杜丽娘的美丽画像,柳生感叹:“问丹青何处娇娥,片月影光生毫末?似恁般一个人儿,早见了百花低躲。”莺啼序见了丽娘幽魂之美妙,柳生更是惊为天人:“他惊人艳,绝世佳,闪一笑风流银蜡金钗客寒夜来家,玉天仙人间下榻。”前腔柳梦梅的这几段唱词都充分地表现了深厚家学渊源,人物的身份地位也因此得以初步展现。 2.春香语言之天真活泼 春香本是丫环出身,加之年纪尚小,未曾受过封建正统教育,作者在春香的语言处理上更侧重于其天真活泼的一面,与杜小姐的严肃谨慎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闺塾一节中集中表现了春香语言俗趣的一面。讲到“关关雎鸠”,春香立马按照自己的意思

3、作了注解:“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春香的这种插科打诨,其实可以看作是杜小姐青春活泼的外在表现形式,杜小姐由于身份的束缚不能说不能做的事皆从春香那里得到了实现。后来的春香冲口便说“溺尿去来”无疑是杜小姐纵容的结果,两人在先生面前的一番即兴表演更是对陈最良之迂腐的绝妙讽刺。 3.陈最良语言之陈腐 身为被封建伦理道德彻底毒害了的一介儒生,陈最良的语言可谓陈腐至极。女学生上课迟了,陈最良一本正经地训诫“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盥、漱、栉,问安于父母。日出之后,各供其事。”而听说杜小姐准备游园时,又道“论娘行,出入人观望,步起须屏障。你师父靠天也六十来岁,从不晓得伤个春,从不曾

4、游个花园”。人性的泯灭至此可见一斑。 4、杜太守语言之固执与霸道 杜太守听闻女儿游园之后病倒,他决不肯承认这是女儿伤春所致,反而说道“古者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女儿点点年纪,知道个什么呢”,丝毫不顾及女儿的真实感受。得知女儿还魂后,杜太守恼火于女儿的无媒而嫁,死活不肯承认这是自己的亲身女儿,“臣女没年多,道理阴阳岂重活?愿吾皇向金阶一打,立见妖魔。”杜太守的语言显现出他不通人情的一面。 二、情境美梦中情,梦中景 牡丹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梦中情景的刻画,为我们再现了一个似真似幻的绝美境界。在这里,现实与理想彼此交融,主人公通过对现实的反叛最终达到了对于理想的追求。 杜丽娘长期幽禁深闺,终年被

5、强迫的自我漠视使她甚至忽视了对自我生存的关照。当她偶尔揽镜自照发现了自身的美,便伤感起来,于是才有了因情入梦,从而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关于梦的又一神话。杜丽娘的梦中幽会正是她在现实中潜意识的反映,是她本能欲望的梦中自我满足,是对被父母及整个社会伦理所忽视、压抑的人性的补偿。 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刘梦梅与杜丽娘的梦中幽会,正像“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身体的表现在此处极富诗意地存在着,美随处可见,并最终以花神的一瓣落花惊醒了梦中人,美在此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个性美至情至性 杜丽娘作为古代文学作品中最具魅力的女性形象之一,其勇于追求自我幸福,敢于为爱“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独特人格魅力感动了

6、无数读者。 杜丽娘本因伤春入梦,但伤牡丹之艳丽,莺燕之成双,而自己形单影只,寂寞无人可解。一旦入梦遇见柳生,她便毅然冲破礼教束缚,与柳生成双成对,以解自己之寂寞了。 如果说惊梦只是人生之偶然,是杜丽娘伤春的一种异化形式,那么杜丽娘梦醒之后依旧执着地追寻梦中痕迹,乃至相思成疾,则展现了她的至情至性,并非只是因为一时青春的悸动,而是对于爱,对于自我的主动索求。 “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杜丽娘寻梦不成,伤感至极的她竟在梅树边许下生死宏愿,可见其性情之激烈,宁愿以死来寻得与梦中人的再次相见。 杜丽娘的激烈性情还体现在她伤春身亡之后。人鬼殊途,而当柳生对画思人时竟勾来了丽娘的魂魄,

7、生而不能成其美,死后亦要以魂魄之身毅然相许。“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杜丽娘终于以死换得了爱之自由。 四、有情有爱,至死不渝美的最高境界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者,乃可谓有情人耳。”汤显祖的这番评论表明他确是将“情”放在首位来倾心塑造杜丽娘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物形象的。因情而死,以情复生,“情”竟然可以轻易打破生与死的界限。主人公的个性因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而愈加凸显。作者也同样提出了情与理的问题。杜丽娘对于“情”强烈的追求与感受正是情对理的反抗,是晚明人张扬个性,追求自我人格独立的突出表现。 杜丽娘对于“至情”的追求还体现在她后来还生之后对父亲的极力呈辞。面对父

8、亲的权威,她不惜据理力争,“保亲的是母亲门”,“送亲的是母夜叉”,人物坚贞不屈的个性以一种美的极致得以展现。 五、身体美身体的展演与迷失 通过身体的反叛达到整个内在人格对于封建礼教和父权统治的反叛。杜丽娘急于突破自我身体的牢笼,甚至不惜以入梦幽会,乃至情思甚切,一命呜呼的激烈情爱行为来完成自我人格的解放。中国几千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妇女形象在杜丽娘这里得到了最彻底的翻身。对于爱,她是积极主动地投入的,郁郁不能轻易获得的性之自由,杜丽娘不惜以生命来追求。杜丽娘的坦率慷慨之性情促使她可以因爱而亡,又能为爱死而复生,为了争取与爱人的长相厮守而与父亲乃至整个封建礼教作激烈的抗争。 身体的展演刘梦梅仅因与

9、对方的魂魄交接便不惜为对方不顾生命,挖墓掘坟。在这里,男女之爱已经超越了身体本身,身体完全成为了爱人双方为了追求自己美好未来的武器。柳本可以只视丽娘为梦幻之人,付之一笑,或另觅新欢。然而他对画中人的执着信念促使他即便差点被老丈人乱棍打死,也不肯放弃丽娘。他的痴心一改历代文人对女子的把玩之态,也应视为对女子身体观念的一大突破。 身体的束缚无论身体怎样努力突破礼教的束缚,努力体现青春的朝气,我们不得不注意到男女主人公真正的身体,确切地说应该是肉体,并没有真的突破礼的范畴,以进行一次彻底的反叛。丽娘还魂后,柳生欲与其一尽前日之好却被丽娘断然拒绝,面对柳的调侃,丽娘岿然正色道“鬼可虚礼,人须实情”。此处情与理的碰撞亦是肉体与灵魂的抗争,即使杜丽娘有再多的反叛意识,想要真正摆脱现实枷锁,让自己的肉体随心所欲地行进在现实的大道上,也是不可能的。多年的训导与耳濡目染使得丽娘不可能完全与现实决裂,她的爱情虽经自己争取,却迫切需要家庭与社会的承认。而剧终的最终被认可终于以喜剧的形式将杜丽娘的身体重新纳回了礼教之下,身体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