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常用教学模式分析.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0602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常用教学模式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常用教学模式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常用教学模式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常用教学模式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常用教学模式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常用教学模式分析 教学模式(ModelofTeaching)作为一个正式的科学概念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者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于1972年合作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中提出的。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实践中,国内的教育技术专家和教师不断总结了多种公共课教学模式。本文在访谈的基础上对国内同行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常用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一、教学模式的含义 1.模式 在汉语中,模式是指“标准的形式或样式”。在英语中,它和“模型”“模范”是同一个词,都是model。我国学者查有梁指出:“模式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的某种本质

2、特征;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客体、构建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模式反映了客体的本质特性,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将事物的重要因素、关系、结构和过程突出地显示出来。 (2)模式是对现实的抽象概括,是在理性的高度上用简约明了的方式表达现实的,因此模式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起着承上启下和由下而上的双向作用,是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见图1)。 图1模式的功能 2.教学模式 对于什么是教学模式,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乔伊斯和韦尔认为教学模式是“试图系统地探讨教育目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和教材,以及社会和心理理论之间相互影响的,以设法考查一系列可以使教师行为模式化

3、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类型。”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开始着手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协调应用各种教学方法过程中形成的动态系统”,有的认为教学模式是“特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教学情境”。目前多数专家认为:“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在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实验活动方式。” 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常用的教学模式分析 当前在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常用的教学模式有两大类:一是以教师为中

4、心的教学模式,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占绝对统治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教学结构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是: (1)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并且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 (2)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3)教学媒体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 (4)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其严重弊病则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

5、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模式图如图2所示: 图2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结构图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则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结构的特点是: (1)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3)教学媒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 (4)教材不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还可以从其他途径(例如图书馆、资料室及网络)获取大量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

6、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这又是其不足之处。 模式图如图3所示: 图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结构图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重视学科经典内容的讲授,忽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基本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忽视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等学习方式。

7、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是什么”的知识,对“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知之甚少。具体地说,传统教学的弊端主要表现如下: 教师作为知识的仲裁者,对知识的“正确性”具有最高权威,不允许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也不允许学生从错误与探究中学习。 教师的教学以知识传递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情境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关注不够。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控制者,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都实施严格的控制,教学过于程序化和模式化。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缺乏双向信息和多向信息的交流。 因此,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所倡导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相去甚远。如何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就成了一个紧迫的理论和实践任务。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