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底斯堡演讲》三个中文译本的对比分析.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1017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葛底斯堡演讲》三个中文译本的对比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葛底斯堡演讲》三个中文译本的对比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葛底斯堡演讲》三个中文译本的对比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葛底斯堡演讲》三个中文译本的对比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葛底斯堡演讲》三个中文译本的对比分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葛底斯堡演讲三个中文译本的对比分析葛底斯堡演讲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演讲之一。1863年11月19日下午,林肯在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的落成仪式上发表献词。该公墓是用以掩埋并缅怀4个半月前在葛底斯堡战役中牺牲的烈士。 林肯是当天的第二位演讲者,经过废寝忘食地精心准备,该演讲语言庄严凝练,内容激昂奋进。在不足三分钟的演讲里,林肯通过引用了美国独立宣言中所倡导的人权平等,赋予了美国内战全新的内涵,内战并不仅是为了盟军而战,更是为了“自由的新生(anewbirthoffreedom)”而战,并号召人们不要让鲜血白流,要继续逝者未竞的事业。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成功地征服了人们,历经多年仍被推崇为举世

2、闻名的演说典范。 一、葛底斯堡演说的创作背景 1.葛底斯堡演说的创作背景 1863年7月1日葛底斯堡战役打响了。战火持续了三天,战况无比惨烈,16万多名士兵在该战役中失去了生命。这场战役后来成为了美国南北战争的一个转折点。而对于这个位于宾夕法尼亚州,人口仅2400人的葛底斯堡小镇,这场战争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战争遗留下来的士兵尸体多达7500具,战马的尸体几千具,在7月闷热潮湿的空气里,腐化在迅速的蔓延。 能让逝者尽快入土为安,成为该小镇几千户居民的当务之急。小镇本打算购买一片土地用以兴建公墓掩埋战死的士兵,然后再向家属索要丧葬费。然而当地一位富有的律师威尔斯(DavidWills)提出了反对意

3、见,并立即写信给宾夕法尼亚州的州长,提议由他本人出资资助该公墓的兴建,该请求获得了批准。 威尔斯本打算在10月23日邀请当时哈佛大学的校长爱德华(EdwardEverett)来发表献词。爱德华是当时一名享有盛誉的著名演讲者。爱德华回信告知威尔斯,说他无法在那么短的时间之内准备好演讲,并要求延期。因此,威尔斯便将公墓落成仪式延期至该年的11月19日。 相比较威尔斯对爱德华的盛情邀请,林肯接到的邀请显然就怠慢很多了。首先,林肯是在公墓落成仪式前17天才收到邀请。根据十九世纪的标准,仅提前17天才邀请总统参加某一项活动是极其仓促的。而威尔斯的邀请信也充满了怠慢,其信中清晰写明,他们将会力邀另一位演讲

4、者,而林肯只需要随便讲几句得体的话就可以了。 对于这样一个怠慢甚至带有侮辱性的邀请,林肯平静地接受了,这是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一定关系的。甚至有人说,在威尔斯发出邀请之前,林肯就一直在等这封邀请函了。 2.政治背景 截止至1863年8月,在美国南北战争中阵亡的人数粗略估计已达25万多人了。其结果是反战和反林肯的情绪在北方地区不断滋长。和平民主人士如铜斑蛇急切希望在1864年的选举中击败林肯,从而通过向南方妥协来结束内战。林肯1863年的草案遭受了很多反对和仇视,这种仇视的情绪在葛底斯堡战役后的十天达到了高潮。1863年9月有人提醒林肯当时的政治气候已经在直指林肯,内战的努力很可能会付诸流水了。他

5、认为如果现在马上举行大选,其结果将极其不乐观。草案当时在北方已经臭名昭著,而其他的民主党领袖则通过鼓动人心的偏见和激情获取了人心。 次年将会举行总统大选。林肯非常担心会被铜斑蛇所取代。即便进入了1864年的夏天,林肯仍然非常担心这个问题。1863年的秋天,林肯主要考虑的事情是如何维护盟军的精神,让战争的努力不会付诸流水。而葛底斯堡公墓的献词便给林肯提供了一个平台,尽管是一个充满限制的平台,但却给了林肯机会去向公众进一步宣传说明南北战争的意义和重要性,号召国民能继续坚持。这也是当时林肯在葛底斯堡做演讲的时候的主要的目的。 3.林肯的演讲风格 林肯一生奋斗的目标是废除美国的奴隶制度,为了让“民有、

6、民治、民享的政府千古长存(government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shallnotperishfromtheearth)”。为了这一正义的事业,他立场坚定,不屈不饶,并为此献上自己的一生。他的演讲格调高雅,真切感人。林肯大多数的演讲辞都短小精干,通俗易懂。其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莫过于TheGettysburgAddress了。 二、三个翻译文本的比较 1.演讲体裁的作品特点 作为一种极为特殊的文体,演讲兼具口语和书面语两种文体的语言特点,同时又与之有明显差别。它具有口语浅显易懂的特点,但却不像口语一样松散随意,句式短小;它保留了书面语庄重文

7、雅的特点,却不失口语生动感人的韵律,使人听来铿锵悦耳,感情丰沛,极具感染力和号召力。 1.1.句法结构 从句子结构来看,演讲文体以长句子居多。句子长度增加,句子的结构也就不可避免地变复杂。 在语序的安排上,演讲也与其它文体不同。在我们常见的句子中,大部分是按照主、谒、宾的顺序排列,但在演讲中则常见圆周句的使用,即将句子有分量的成分放在句子末尾,形成一种高潮。这种句式可以增加悬念并使听众能更加注意句子的主要部分,起到强调的作用。 在句法结构上,演讲文体具有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名词词组的大量使用,以及名词词组的复杂化。由于名词修饰成分的增多使得名词的限定更加准确,句子的容量更大,提供的信息更多,

8、也可以使语言更庄重,内容更严肃。 从句式上看,演讲文体中使用的都是规范的完整句。占绝大多数的是陈述句,也有少量倒装句。为了唤起民众,激励斗志,演讲者有时候还会使用反诘句。除此以外,祈使句也占有很大比例。 1.2.词汇 演讲文体中大词的使用频率较高,而且内部结构复杂的词也多。如在葛底斯堡演说中,全文269个字,6个字母以上的就有57个,占全文总词汇量的21.2%。演讲文体中不常见的词和抽象词的数量也比其他文体多,在葛底斯堡演讲中,包含的生僻字有:conceive,dedicate,proposition,portion,consecrate,hallow,detract,devotion,res

9、olve,parish等,同时还有liberty,equal,dedicate,consecration,hallow,devotion,freedom,task,measure等抽象名词。这些大词的使用可使语言变得更为庄重,更正式,使听众对演讲者在政治上产生信任感。 另外,英语演讲中人称多为第一人称(I和We)和第二人称(You)。第一人称“I”便于演讲者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一人称“We”则便于拉近演讲者和听众的距离。第二人称“You”在演讲中也非常常见,用以表明演讲的关注点始终是“你们”。 2.葛底斯堡演说的作品特点 葛底斯堡演讲篇幅短小,大词使用频率高,语句简练,句法严谨,衔接紧密;句子以

10、长句子居多,该演讲全文269字,仅10个句子,平均每个句子的词量为26.9字,远远超出英语日常用语的句子含词量。同时由于其演讲的场合和目的所决定,该演讲的用词典雅庄重,语篇流畅,铿锵有力,激愤人心。 了解该演讲的语篇特点,并能运用于具体的翻译当中,对翻译的优劣有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3.译本分析 以下我将挑选三个中文译本进行比较分析。这三个中文译本分别是由徐道?O(以下简称徐),江怡(以上简称江),李明(以下简称李)译成。徐译本全文497字,江译本全文500字,李译本全文569字。仅从简练的角度来看似乎徐译本更接近原文短小精炼的效果。 从文本的总体翻译风格来看,徐译本较为口语化,而江译本和李译本

11、则更为庄重典雅。 以下我们将挑选三个长句子来进行具体的对比分析。 原文:Four 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on this continent, a new nation, conceived in Liberty,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徐:在87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在这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它主张自由,并且信仰一种理论,就是所有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 江:87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块大陆上创建了一个新的国家。她

12、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李:87年以前,我们的先辈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她孕育于自由之中,致力于人人生来平等的主张。 这是全文的第一句话,开篇出人意料地既没有提及公墓也没有提及战役,而是从国家的诞生,立国时怀有的信仰讲起。其中“anewnation”一个奉行着“allmenarecreatedequal”的国家,马上让人联想到美国独立宣言中提到的崇高理想。而为了这个崇高的理想而进行的这场战斗马上就被赋予了更高尚的意义了。这么一句简单凝练的话语,虽朴实无华,却意境高远。 在选词上“Fourscoreandsevenyearsago”、“ourfathers”“bro

13、ughtforth”等词语的选用,使得语境更古朴典雅,庄严肃穆。那么这三个译本是如何处理这三处词语的翻译呢?“Fourscoreandsevenyearsago”徐译本为“在87年以前”,稍显嗦,与原文简练有所背离;江译本为“87年前”,倒是比徐译本简练,去掉了“在”及“以”。然而却导致了意思的偏差。“以前”是指时间上的界限,这里表示动作或某事在此之前就已经结束了,而“前”则指过去的或较早的时间。根据文中的含义,“以前”是更为确切的翻译。因此,李译本中的“87年以前”便显得较为合宜了。“ourfather”“broughtforth”两个词用词文雅古朴,因此译文也应当符合这种特点。徐译本译的“

14、祖先”稍显逊色了。江译本和李译本中的“先辈”既符合古朴的特点,也略带诗意的色彩,念起来琅琅上口。对于“broughtforth”一词的翻译,三个译本或译为“创立”或译为“创建”,窃以为稍微欠缺了一些意味,不如“缔造”来的典雅庄重。 对于“anewnation,conceivedinLiberty,anddedicatedtothepropositionthatallmenarecreatedequal”这部分的处理,徐译本的“主张自由”过于口语化,不如江译本和李译本中的“她孕育于自由之中”。从含义上来说,美国当时是在争取自由、争取独立的斗争中诞生的,说“孕育”正是讲其建国过程,是较为妥当的。

15、原文:We are met on a great battle-field of that war.We have come to dedicate a portion of that field,as a final resting place for those who here gavetheir lives that that nation might live. 徐:我们在那个战争的一个伟大的战场上集会。我们现在须要供奉那个战场上的一部分土地,作为那些在此地为那个国家的生存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的人的永久眠息之所。 江:我们聚集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的战场上。我们在此聚会,是为了把这场战

16、争的一部分奉献给那些为这个国家的生存而献身的烈士,作为他们的最后安息之所。 李:我们聚集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我们要将这个战场上的一片土地,作为最终的安息之地,奉献给那些为了我们国家的生存而在此献出了自己生命的人。 对于的翻译,在徐译本中为“我们在那个战争的一个伟大的战场上集会”重点在于集会,江译本和李译本中均译为“我们聚集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的战场上”,重点在于“战场”这个地方本身。考察前后文,品尝该句子的意味,会发现它想突出的是聚会的地点和不是聚会本身,因此江译本和李译本的处理是将为妥当的。 考察的意思,重点在于突出“这些人为国家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因此李译本的处理方式要更胜一

17、筹,而徐译本和江译本都只突出了“安息之地”。 原文:Its rather for us to be here dedicated to the great task remaining before usthat from these honored dead 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at cause for which they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that we here might highly resolve that these dead shall not have died in va

18、inthat 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徐:因此,这该由我们在此献身于我们眼前所存留的伟大工作从先烈身上,我们将取得对那些事业的更多忠诚,而他们已为之付出忠诚到最后的完成阶段我们在此坚定地拿定主意,要使他们不致白白地死去要使那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必不致在地球上消灭。 江:对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来说,倒是应该把自己奉

19、献于勇士们以崇高的精神向前推进而尚未完成的事业,应该把自己奉献于依然摆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我们要从这些可敬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为之献出全部忠诚的事业;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在上帝的保佑下,是我们的国家获得自由的新生;要使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李:现在,是该轮到我们在这里献身于摆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我们要从这些光荣地献出自己生命的人身上汲取更多忠诚,去献身于他们付出了最后一片赤诚的事业我们要在这里庄严地下定决心,这些为国捐躯的人们不会白白牺牲我们这个国家,在上帝庇佑之下,一定会获得自由的新生我们这个归人民所有、由人民管理、为人

20、民服务的政府一定会万古长存。 这一句是演讲的结尾部分,也是高潮部分。原文用较长的句式结构指出生者对死者的纪念,并号召大家要继续完成逝者未竟的崇高的事业。其中是精彩的点睛之笔。李译本忠实地将“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译了出来,可是却显得有点冗长。徐译本和江译本则沿用传统的翻译方法,然而两个版本仍然有所区别徐译本“要使那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江译本为“使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这个政府”让人容易理解为“林肯政府”,这样一来不合逻辑,二来也不符合林肯的原意。倒是“那政府”也许更接近原意,但却欠缺庄重。或可试译为“这种政府”。 徐译本在对的处理当中选择了直译的手法,可是出来的效果却不甚理想,“不致在地球上消灭”使本已被推高的气势一下被压抑了下来。相较之下,江译本“永世长存”的处理较为适宜。而李译本中“一定会万古长存”不仅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念起来响亮上口,回味悠长,并能充分体现林肯的希望和信心,一下将演讲推到最高潮,是更佳的版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