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传》写作中对若干问题的探究(续二).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1025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蒲松龄传》写作中对若干问题的探究(续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蒲松龄传》写作中对若干问题的探究(续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蒲松龄传》写作中对若干问题的探究(续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蒲松龄传》写作中对若干问题的探究(续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蒲松龄传》写作中对若干问题的探究(续二).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蒲松龄传写作中对若干问题的探究(续二)续2009年第4期 三、以下提至的几个人物在蒲学研究中都至关重要,笔者对人物特征及与蒲松龄的关系,多有发掘 蒲松龄一生,接触人物繁多,身份复杂,有的较为重要的人物,蒲传中仅简略提及,没有来得及细写,有的因当时的资料不足,未敢轻易去写。但与他关系极为密切的人物,就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有的写进自己的看法。下面分别例举。 德高望重的高珩。他是蒲松龄大半生中接触的最重要人物之一,在淄川与唐梦赉齐名。蒲松龄南游期间,他给蒲松龄的家属以帮助;南游归后,又邀松龄游崂山、泰山以开阔眼界;在蒲松龄“志异书成共笑之”的艰难背景下,高老站出来,为这部书写序,称其有“辅功令教化之

2、所不及”;当50岁后的蒲松龄把壮年时期写的琴瑟乐呈给高老,这位长者慧眼识珠,对这篇俚曲的结构和写法大加赞赏。高珩对蒲松龄的提携和奖掖,不亚于唐梦赉。 对于这个人物,应该在蒲传中准确把握,写好其形象。第一点,如何确认高珩在蒲南游期间帮助过其家属,是从蒲松龄南游归后给高珩写的与高司寇念东先生的信来探讨的,全文是: 新令尹旧传衣钵,循良可以预卜。遂蒙骨肉关情,业以屋乌相托,中心激楚,不可言状!忽闻晋秩秋卿,金瓯之覆,行不远矣,为之鼓舞!遂因便羽寄土物二种,愧不成贺,聊将函信耳。临书悚怍,伏惟电照不宣。 信函中“业以屋乌相托”,当指蒲松龄南游之前,将家中之事曾经托付给高珩;“遂蒙骨肉关情”则是感激高老

3、对他家人的悉心照看。由此使得写信者“中心激楚,不可言状”,十分感激了。又因“康熙十年(1671),高珩由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改刑部右侍郎”。蒲松龄便寄赠“土物二种”(也许是从江南带回的时鲜特产)作为礼品,一来庆贺高老仕途顺达,就任高位,二来感谢高老对全家的关照之恩。故此,笔者在蒲传中特地写了这件事。 高珩为官是怎样一个人?隐居乡里又是怎样一个人?聊斋志异中侯静山、上仙两篇虽也写了高珩,却没有从这两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品质。为了让读者对这位与蒲松龄关系密切的人物有进一步了解,我引用了他为官时期描述其人的一则资料: 才大如海,渔洋称为“咳唾珠玑,用如泥沙”者也。作诗唾口而成,小吏代书,随手散弃。古文空?骱

4、棋?,超绝町畦。先生精释典,脱弃名利,惜才士;与逐逐宦途者(相迥,并以为)耗神明于无益也。主试江南,有人送书一部,翻视,皆关节重贿,急焚之,不与人言。 这段话赞扬高珩的才学,称颂他诗歌和古文的功力不同凡响,正如蒲松龄悼念东高先生一诗所称道:“文无易稿从容就,口不择言表里真。”尤其乡园忆旧录写高珩为官,清廉自守,不受重贿,品质高洁。高珩居乡,也不事张扬,平易可亲。我使用了同一著作中的两则资料: 其一: 高公“好骑驴游村落,遇浓阴茂树,辄系驴高卧。途逢一推小车者阻于崖,呼公助力,公欣然为挽车。” 其二: 性好浴,夏日与群儿浴于溪,有大吏遣隶持书相候,隶至,解衣入溪,公令洗背。洗毕,隶亦使公代洗,公

5、手为去垢。隶徐问高侍郎家在何处,群儿笑指公曰:“此即是也!”隶惶恐跪水中,公不之罪。在都中,与同乡诸友谈燕,问何事最乐。公曰:“乞归可得,即日出彰义门,南面受风,缁尘渐远,望见家山,斯最乐矣!” 以引用主考江南、助人推车和溪中洗浴的故事,足以见高珩的真性情、真品质。而高珩始终爱护蒲松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沿袭历代科举制度举荐良才的传统,高珩认定松龄是良才,虽在考取仕途上屡遭挫折,但总有一天能榜上有名。他是把蒲松龄作为门人看待的。这样的例子历朝历代都有。例如北宋苏轼,十分看重门生李扁,不厌李家贫困,赠丝绢使葬父,鼓励他刻苦读书。北宋元裙三年(1088)苏轼亲自主持开科省试,李庹本人此次也自许高

6、中,结果落第,苏轼大为伤情,但仍然资助这位穷书生,对他寄予厚望。高珩当年一样看重松龄,长时间不断对他勉励提携,希望有朝一日能蟾宫折桂。这就是蒲松龄之所以钦服高珩、与高珩相交甚厚并保持始终的原因。康熙三十六年(1697)十一月,高珩卒,蒲松龄在挽诗中有“当年邀我从杖履,日日蹉跎愧不才”句,表达高珩生前对蒲的器重提携与蒲氏自惭功业无成的愧疚。可以说,作为长者的高珩,对晚辈蒲松龄的立身行事,有较为深刻的影响。高珩的形象越充分,对蒲松龄的思想道德也就越能了解得透彻。 自学成才的孙蕙。在蒲松龄的前半生中,与孙蕙及其家人的关系至为密切。准确探讨孙蕙的出身和经历,将会明白蒲松龄写给孙蕙多篇诗文的内涵。当然,

7、在许多学者都已研究出大量资料的前提下,对这个人物的探讨似无必要。这里是对孙蕙事迹的一个补充,即孙蕙是自学成才。孙蕙家虽不贫,但却是后娘。正如蒲松龄在他的俚曲慈悲曲里所写的后娘对小张讷百般虐待一样,孙蕙当时的境遇也不会好多少。 吾淄孙树百先生蕙,读书至十四五岁,令牧豕。稍长,为乡里小儿所辱,愤欲读书,父不听,令业农。带经而锄,请益于乡塾师;学作文,笔落易辟千人。 在“带经而锄”的苦学中,又经赵晋石点拨,学问日进。 应童试,年已三十二矣,县、府、院皆第一。顺治辛丑进士。以县令擢给谏。渔洋谓其读书之余,尤喜为诗,虽舟车行役,薄书期会,未尝辄废。 孙蕙自学苦攻,在淄川并非偶然,同是乡园忆旧录中,记载了

8、同邑的农民王清臣和一个号为铁笔山人的石匠: 农人王清臣,且耕且吟,能作诗,以煤书于历本。其诗有陶、柳风味,渔洋载之感旧集。诸城李鱼村偶至安邱,宿山寺,夜半闻书声琅琅。启户视,一人危坐庙楹,燕香照读。视其书,董子天人策也!询之为石工。大奇之。栽与俱归,教以诗。自是不复击石,惟事雕刻,自号铁笔山人,改名天民,士大夫争相延致。尝于济南试院旁,临流濯足,歌左太冲千刃万里句。学使私出,偶立其旁,夷然无睹也。好游名胜山水,琳宫、梵宇。所至涂壁。稿贮行箧久,点书漫灭不可辨。或易一字,辄欣然谢曰:“是吾师也!”与王清臣可并传。 可见,淄川地区自学成才者非止孙蕙一人。这些自学者或前或后,都会影响当时的社会风气,

9、形成一种气候。了解了孙蕙自学成长的情况,才能明白,孙蕙32岁考取县、府、院三个第一,比蒲松龄博取县、府、道三个第一晚了四年(孙蕙大松龄9岁,松龄19岁童试夺魁),却连战皆捷,35岁由举人而进士。这对蒲松龄仕进的刺激肯定是强烈的。另外,二人都在时段接近的生活年代的童生考试中先后获佳绩,双方都会有好感,有交往,并都喜爱作诗,这也许是松龄其后愿意赴宝应为僚幕的一个原因。另外,蒲松龄能够在与孙蕙唱和中言及科举失意的情绪,以及后来孙蕙信函鼓励松龄“兄台绝顶聪明,稍一敛才攻苦,自是第一流人物”,就可理解这并非溢美之辞,他对蒲松龄的才学也太了解了;而且从“敛才攻苦”四字透露出孙蕙自学时是如何刻苦攻读的。我就

10、在蒲传中使用了如上的资料,使读者通过孙蕙的这种经历来进一步了解 蒲松龄及其二人在宝应前后的密切关系;了解蒲松龄为什么同孙蕙的家属(如顾青霞)可以较为密切接近;了解孙蕙升任给谏后,家人奴仆威福乡里,蒲松龄自认诤友、敢于直言上书的原因。 蒲兆专蒲松龄在三位兄弟中感情最深的人。这位蒲松龄的同父异母的大哥,人们很少研究,似乎很难判明松龄与他关系如何。写作蒲传中,根据蒲松龄的诗作,确知在蒲氏其他三个兄弟中,蒲松龄最敬重,感情最深的应该是蒲兆专。尤其在蒲松龄40岁后,他们之间的感情更为密切。这种关系的形成,一方面蒲家兄弟遵从儒家的“孝悌”说,对兄长尊敬爱戴;而在现实生活中,蒲松龄认为他这位大哥确实值得他去

11、尊敬。蒲松龄53岁这一年,他正在西铺毕家教书,回家探望,才知道大哥蒲兆专突然逝去的噩耗。这对蒲松龄的打击很大,写了哭兄诗。包括两首七律,一首五言古体诗,后一首侧重叙事,表达了兄弟二人之间的交往和亲密的感情。诗中说:“昔日我归家,解衣见兄来”,“除夕语绵绵,灯昏剪为煤”。可知每次蒲松龄闭馆归家时,这位兄长都前来探望。大年三十,与松龄尽兴长谈,直到剪落灯花,还继续着兄弟之间的情感交流。现在,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大哥离他而去,他抒发出极度悲伤的心情,诗中说:“我今五十余,老病恒交摧,视息能几时,而不从兄埋?”不是出于真情的流露,很难写出这样痛切的诗句。同时,又作夜作祭兄文,悲不成寐。对于这位兄长的去

12、世,他作了3首诗和1篇祭祀的韵文。并在祭文题目中写出“悲不成寐”,可见他对这位兄长的无尽的哀思。 是不是蒲松龄对其他的一兄一弟都是如此亲密呢?也可以在他的诗作中找到一些资料。他对于弟弟蒲鹤龄,虽然亲善,但时常给予批评。蒲鹤龄没有考取秀才,又不善营生,家中人口多,却常闲居而不图勤勉,饥荒年景还要向哥哥们讨要吃喝。作为兄长的蒲松龄,写了寄弟一诗,进行教导,批评他慵懒,鼓励他勤劳,在“民以食为天”的年代,警告遇有凶年,全家会面临灭顶之灾。可见,他对这位老弟,还是从爱护出发,情感交流中,多予教诲。对于他的二哥柏龄,也写过一诗,蒲松龄70岁这年,即康熙四十八年(1709),二哥弥留之际,告诉自己的所梦:

13、 适至一处,门额一匾,大书黄桑驿。或谓余当居此。视之,一望无际,止寥落数屋耳。 于是蒲松龄写了一题两首七言诗,并焚烧掉,也是为这位将要永别的二哥提早送行了。诗中写道:“驿中如许闲田地,烦构三楹待卯君。”他嘱咐二兄来到阴曹,预先给他购置田地,他不久也会到此报到兄弟相会的。悲情浓重。却没有更强烈的哀挽。 二兄柏龄和四弟鹤龄与蒲松龄一母所生,应该比长兄蒲兆专更亲密才是,但人的感情是不能勉强的,蒲松龄对蒲兆专的悼念诗,表现出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兄弟情意,有一种同生共死的感伤。因此,我在蒲传中这样写:“由此可知,松龄对这个异母的哥哥,感情更甚于同胞的两个兄弟。” “百行孝为先”的蒲箬。我们知道,蒲松龄对长

14、子的教育足够重视。而长子蒲箬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许,27岁这年考中秀才,一直是蒲氏忠孝之家众位弟妹们的榜样。写作蒲传时,为了突出这一点,我选了淄川县志中有关蒲筹的一则资料。 蒲箬字青笠,松龄子。内行修谨,不苟尺寸。家剧贫,父远出,亲操汲爨以供母,得闲即倡诸弟读书一堂,虽号腹不恤也。母尝病,求药山中,深夜有狼成群,四面嗥哮,遏驼者冲之,乃免于难。晚年授业糊口,以通经学古为首务,晓畅反复,必令听者醒悟而后已。雍正丙午贡于乡,邑侯经其门日:经明行修。洵不诬云。 写蒲箬的这部分,即本于这则材料。蒲松龄23岁生蒲箸,他的游学与课馆生涯,使得小蒲箬常常跟随在母亲刘氏身边。但不能说明蒲松龄对他缺乏教导。尤其作

15、为长子,蒲松龄一定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蒲箬很小的时候,就被送进学堂,都是母亲送他出门。有了弟弟妹妹之后,还要求他做出长兄的姿态,倡导读书,并协助父母料理家事。他的行孝之举,不仅帮母亲“汲爨”、提水烧饭,尤其为母亲治病采药、山中遇狼的一桩事迹,流传下来被人们传为行孝的美谈,并被县志所记载。蒲箬这种行孝的作为,一是被当时学童启蒙读物及儒学典籍所提倡,二是被淄川地区的风俗所弘扬。在他之前,就有许多尽孝的榜样。他太爷一辈的蒲生汶,年少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从不违背母志。进士及第,担任玉田知县,为了伺候病重的母亲而辞去官职,朝夕不离母亲的床榻。母亲病故,他极度伤痛,吐血数斗而亡。这则事迹载在淄川县志的孝

16、友传中。蒲松龄修订家谱时,又极力推崇祖上的这种孝道,这对蒲箬一定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三是蒲松龄言传身教。后来蒲箸在清故显考岁进士、候选儒学训导柳泉公行述中,追忆先父的孝行,有一段记载: 庚申,我祖母痛茑,气促逆不得眠,无昼夜皆叠枕瞑坐,转侧便溺,事事需人。我父扶持保抱,独任其劳,四十余日,表不一解,目不一瞑,两伯一叔。唯晨昏定省而已。我祖母亦以独劳怜我父。一夕至午漏。灯光荧荧,启眸见我父独待榻前,泪眼婆娑,凝神谛听,辄?股朐弧袄凵范?矣!” 祖母去世时,蒲箬已经18岁,他亲眼目睹父亲怎样伺候病笃的祖母,特意在这段文字中突出一个“独”字,赞扬父亲的孝道超出其他叔伯。父亲的孝行感染着蒲箬,后来才有蒲

17、箬为母治病上山采药遇险的事迹。 基于以上的资料,我把蒲箬的事迹写进蒲传“第八章亲情”中的“子孙情”一节,让蒲箬这个人物的形象丰满一些。 妻子刘氏不仅是贤妻良母,更是蒲氏家族经济生活的顶粱柱。怎样来评价刘氏?在蒲传中至关重要。有研究者把蒲松龄写成“惧内”的人,从侧面表现刘氏是妒妇。而且,研究蒲学的许多文章,对刘氏的认识都不够充分。为了探究历史上刘氏的本真,重新审视这位女性形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刘氏。 创业中的刘氏。她出身书香门第,有良好的教养,未婚之前因选秀女事件暂避蒲家,同董老妇人共睡一床,足见董老夫人对这个未过门的三儿媳的喜爱。婚后刘氏因把糕饼送给僵卧于路的老人吃,深得婆母称赞,谓有“

18、赤子之心”。这也可以说是刘氏在蒲家的第一个精彩亮相。更可贵的是分家之后,她以长满荆榛的三间农场老屋为根基,一点一滴创建新家业;蒲松龄长期在外游学、课馆时期,她养育儿女,操持家务,服侍老人,融洽与叔伯妯娌之间的关系,让这个贫困的家庭不断发展,充满生气,有力支持蒲松龄安心在外面做事,也包括支持夫君聊斋志异的创作。 守业、兴业中的刘氏。蒲家到了四儿一女的7口之家,后来四个儿子又相继成婚,每对夫妻要安置房舍。刘氏为蒲家家业扩充、人丁兴旺竭尽全力。蒲松龄49岁时,写以荒园小构落成,有丛柏当门,颜日绿屏斋为题的11首七律诗,透露出这样的信息:“新庐结傍院东头”,“衔泥燕作子孙谋”,“茅茨占有盈寻地,搜刮艰

19、于百尺楼”。十年后,蒲松龄58岁时,又写了斗室落成,从儿辈颜之“面壁居”为题的4首七律诗,告诉读者,“茅屋如拳近舍东”,“道界长篱种晚崧”。“斗室颜作面壁居,一床两几地无余”。“短垣新筑更牵罗,略记清钱费两娑”。 从以上所引诗句可知,蒲松龄为了四个儿子,十年之间两次盖房子,虽然简陋狭小,但能够让儿子们各有居所。然而,就是这简陋的房子,也是“搜刮艰于百尺楼”,也是“清钱费两娑”。蒲松龄在述刘氏行实中写道: “十余年,渐自成立。为婚嫁所迫促,努力起屋宇,一子授一室。而一亩之院,遂无隙地,向之蓬?q,悉化而茅茨矣。” 那么,是谁掌握着经济权,平日像衔泥的燕子那样积少成多,硬是积攒了这如许钱财筹建房舍

20、呢?文中又说:“刘氏食贫衣俭,瓮中颇有余蓄”,到家中粮食不足时,还“时将野菜挑”。在第题的诗中也赞许“无米炊凭老妇贤”。是因为这个大家庭的内主刘氏操持,节衣缩食、勤俭持家、瓜菜代粮,才使得家口日多的蒲家居有房,食有粟,尽管布衣疏食,仍然能维持着这个大家族一步一步走向较为宽裕的光景。因此,蒲松龄仰仗妻子刘氏持家,一旦刘氏生病,就是他最大的不安。然而这种担心还是在他63岁这年2月发生了,刘氏得了一场大病,在毕家课馆的他寝食难安,数日后听到妻子康复的消息,才算吐了一口气。他当时在询内人病一诗中,赞扬刘氏在“食指日以繁”中“家贫赖节省”。“食指”指“人口”,在家中吃饭的人口增加之后,刘氏靠“节省”柴米

21、油盐来积攒银两,兴家创业,在艰难竭蹶中,开辟蒲氏家庭经济日继、不致潦倒之路,可谓艰辛备至。尽管如此,她还以极大的同情心帮助本家,“兄弟皆赤贫,假贷为常,并不冀其偿也。”(述刘氏行实)她常说:我宁愿别人求着我,也决不去求助别人,这已经是很快慰的事了。诗人自己也检讨“游人不顾家,汲深劳短绠”。因此,当他“闻君病方剧”时,就“忧心殊炳炳”,他知道家庭中没有妻子,犹如缺少柱石,他在外的事务也就会中断,家庭的经济收入也会枯竭。而过了一些时候,家里传来喜讯,妻子的病渐渐好起来,于是他在那首诗结尾写“问讯知平善,愁颜适一逞”,愁苦的眉头才舒展开来。 刘氏不惟是家庭经济的顶梁柱,对蒲松龄的事业也是坚强的支持者

22、。蒲松龄没有忘记爱妻的恩情,他在述刘氏行实中深情回忆,“松龄远出,得甘旨不以自尝,缄藏待之,每至腐败。”刘氏协助蒲松龄课子读书,蒲箬长大一些,又令长子管理蒲篪、蒲笏、蒲筠及孙子蒲立德等读书,终于使蒲家一门出了4个秀才。刘氏的功劳不能抹煞。当时读书人求功名到手,富贵骤至,孙蕙就是一个榜样,当然蒲松龄不舍追求,一次次参加乡试,一次次失败。刘氏却不汲汲于富贵,反而安慰他的丈夫:我有什么不知足的?现在三子一孙(大概当时尚无四子蒲筠),都能继承书香门弟,有衣穿有饭吃,不至像穷苦人家挨冻受饿,这是老天爷赐给蒲家的福分,我本人觉得有这个福分,就很满足了,难道非得做达官显贵的太夫人不成么?松龄十次乡试,十次失

23、败,在最为困顿绝望之际,又得到夫人的启示:你还是不要再遗憾不能仕进罢,如果命中应该显达,现在恐怕已经做到抚台阁老了。栖居山村林泽,自然有欢乐愉悦之处,何必把美衣美食的快乐作为追求呢?刘氏的劝导,一定会在蒲松龄的心中掀起波澜,从而改变他的初衷。果然63岁后不再乡试,这与妻子的劝导有很大关系。刘氏对蒲松龄的帮助、关怀和敬爱之心,尤其能从一件事情上看得清楚。松龄60岁,妻子督促他备办寿材。一对老夫妻去看店家出售的柏料棺木,松龄打趣说:看我们谁先走一步,就占用这套柏棺。刘夫人见松龄出言不吉利,忙抢上来笑说道:这副材料,一定是为我备的,只是不知何时受用罢了。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作为妻子的她,宁愿自己先

24、离去,也希望丈夫长寿,她愿意为蒲松龄的事业作出一切牺牲,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 蒲箬在柳泉公行述中,为已经去世的慈母辛劳的一生作了一个总结: 自是一子娶一妇,必授一室,岁岁营构。所得几何?岂堪供土木奁妆费哉!夫亦重赖我母,衣俭食贫以佐之也。持家则安贫守旧,纪理井井。雅不喜侈靡:表擀濯,但不至冻;食镶粥,但不至馁。量入为出,助以纺绩。以故嗷嗷数口,频度凶年,尚能觅佣作堵,起屋增田,男婚以期,女嫁以时。呜呼。夫孰非我母赞襄之力哉! 男成家,女嫁人,起屋宇,度凶年,衣俭食贫,襄理蒲松龄家业在艰难困苦中逐步壮大发展。文字真实动人,情真意切,是对母亲刘氏的一首赞美诗。 由此可见,刘氏并不像有的传记写的那样

25、形象不雅,相反,蒲松龄数十年在外设馆特别是三十年在毕府设馆的漫长岁月中,她是支撑蒲氏门户的关键人物。如果说蒲松龄在外谋生计挣钱养家,那么,在内精打细算,把挣来的钱用在刀刃上,筹建家业的主家人,就是刘氏,她是维持蒲家生计的半边天。况且,刘氏不记妯娌伤害自己的前嫌,尽自己所能帮助本家兄弟,留甘旨给丈夫直到腐烂,都说明她的善良与贤德;纺绩劳作留下臂痛的病根直到垂老,说明他的勤劳;囊中存米,不求他人,甚至粮食接济困难时挖野菜度过艰难时光,说明她节俭;临终不让看大夫,嘱咐家人自己死后不必做佛事,更表现出她临终都从这个大家庭的生计出发,把一切都奉献给蒲氏家族的美德。 基于这许多有关刘氏的资料,写出刘氏美好

26、的品德,针对其他讨论刘氏的有关著述作个较为深入的辩解,还刘氏本人的完美形象。我在蒲传创作中,根据蒲松龄的述刘氏行实和他给刘氏写的诗,包括刘氏逝世后蒲松龄写的悼亡诗,共5题12首,又研究了蒲松龄著述中与刘氏相关的其他诗文,在第一章“亲事”一节,第二章“三间农场老屋”一节,第六章“画狐画鬼,热烈歌颂理想中的女性”一节部分文字,第八章“夫妻情”一节,第九章“再度被黜”一节的结尾部分,第十六章“哀妻”一节,共计万余字,尽量表现一个当时生活中的刘氏。她为蒲松龄繁衍和发展蒲氏家族,协助蒲松龄从事举业、著作聊斋志异,而当丈夫受到挫折时,又采取各种方式安慰劝导丈夫。她就是这样一个贤良勤劳、聪明能干的妻子,一个

27、养育蒲箸等蒲氏兄弟立业成人的伟大的慈母。 四、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深刻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是基于对血泪凝成的严酷现实的深刻认识 蒲松龄十次乡试,十次失败。他从严峻的现实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弊病,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文学艺术的形式,写进聊斋志异的多篇作品。他在笔下,借胸怀锦绣却科场屡遭沦落的叶生,抒发世事不公的悲声。文章中悲愤地说:长年应考而不中,形单影只,孤苦寂寞,只能顾影自怜。傲骨铮铮,白发已生,形容憔悴,便用鬼物打趣人生。人到了山穷水尽时,面目可憎,名落孙山,文章可哂。古今痛哭的人,不只是怀玉不被人识的卞和。三年苦苦备考。一场下来,又是惨败,日暮途穷,出路渺茫。天下有坎坷遭遇的人,恐怕不单单是一个

28、叶生罢! 此外,作者还借王子安中的主人公,历数科举制度的弊端;借神女中的神女之口,道出有才能者被压抑、庸碌者飞黄腾达的原因是考官的行贿受贿成风的事实。一般论者都认为,这些认识来源于蒲松龄十次乡试的亲身经历,而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应该是蒲松龄最为深刻的一面,也即是他亲眼所见的血淋淋的现实。其中包括他的学生毕振叔的落拓经历,甚至好友毕公权、袁藩等人的死。 毕盛珏,字振叔,馆东毕际有之弟毕际孚的第五子,是蒲松龄西铺设馆之初的非正式弟子,却与蒲松龄在求学的过程中结下深厚友谊。他与蒲松龄有多首诗往还,情意深笃。1687年,蒲松龄乡试因“闱中越幅”事件遭到沉重打击,是这位学生的深情关怀,才使他

29、心情逐渐平复,蒲松龄还写了一首词牌为大圣乐的词,小序说:“闱中越幅被黜,蒙毕八兄关情慰藉,感而有作。”(毕八兄就是毕振叔)藉此可见师生情谊。蒲松龄也看重这个学生聪颖好学,久后将会一榜高中。师生曾为了共同的志向挑灯夜读,互相勉励,毕振叔也有过“弱冠游庠,连三第一”的战绩;但是,他的命运和蒲松龄一样,一生参加了16次乡试,“竟不一第”,仅仅中了一个秀才。在蒲松龄71岁闭馆回归故里时,他给恩师送别,又以诗相赠,当时也已经50余岁了。蒲松龄答毕振叔一诗,为他的沦落而愤懑,写道:“仅乃中副车,狂老为愤激!”这是为他的学生鸣不平,也是为自己举业无成一吐胸中块垒。 蒲松龄也是在西铺课馆时期结识了解元毕公权。

30、据淄西毕氏谱载,此人品貌: “长身玉立,望之若神仙中人。读书不事章句,意有所会,迥绝町畦,其文传颂海内,翕然宗之,四十年来倾动四方,如君者未之有也。”就是这样一位才子,后来竟然“连骞不第”,文战无功。看到自己的故人有的功成名就,他倍受打击,在1687年这次乡试之后,心情忧伤绝望,郁郁而终,年仅39岁。蒲松龄这一年也因“闱中越幅”而落第,听到朋友的死讯,极为悲痛,一连写了8首七律来悼念死者,其中写道: “眼看邱原埋白骨,人余魂魄恋青山。” “方冀玉堂垂大业,徒劳白发哭新阡。” “死原宇宙难堪事,君自国家可惜人!” “直将风雅沦千古,岂止萧条在一门!” 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诗句表达对英年早逝者的痛

31、挽,更悲哭自己和逝者一样沦落、久战不捷,而这位挚友则至死方休,故此发出“岂止萧条在一门”的悲情控诉。 袁藩,字宣四,号松篱,是松龄的挚友,大松龄13岁,也久战科场。年轻时期,二人与张笃庆等曾一起参加乡试,而袁藩37岁即已中举,以后却“多次赴京会试不第,至康熙十二年(1673)经吏部铨选考取知县,然未得实职,而仍拼搏闱中”。即表明他无缘官场,仍然贫困。他颇有才名,“工翰墨,善谈笑,少时辄为宋元词曲,读书精于搜寻,名山名室之藏,购求装潢不遗余力。”(引文同上)他同松龄二人,互通才艺,并一起力拚举业,科考失利,松龄第一个倾诉的对象就是袁宣四,他赋诗填词诉说心中郁结。1682年秋,袁藩已经55岁,他抱

32、着一试高中的热望参加举子会试,渴望进士及第,摆脱困顿潦倒的生活。谁知竟然又一次下第!试后在闱中就听到这个沉重的消息,当即作诗说: 二十年前古战场,卧听樵鼓夜茫茫。三条画烛连火燕,一径寒风透 骨凉。苦向淄尘埋鬓发,凭谁青眼托文章?明宵别后长安月,偏照河桥柳万行。 同考的武康人陈孝廉读罢,黯然泪下。遭受这次打击之后,袁藩病倒,身体迅速垮下来,在念奴娇?再至石隐园步蒲留仙韵一词中写落第的彻骨之痛: “远心亭畔西风里,是处秋客难舍。”“君足蹒跚,予形因惫”“平生壮志,浮云天外飞也。” 简直是字字血,声声泪。在经济困顿、科考下第双重打击下,袁藩一病不起。1685年那场滔天的洪水,给他最后的致命一击。他在

33、深秋淅沥的雨声中寂寞地死去。时年仅58岁。蒲松龄在悼念挚友的词中写道:“人道是,萌水松篱逝矣!”又问天地:“笔花似故,谁信,真死?!窥园不见,还疑暂复归耳。”“夜台寥廓,知君何处栖止?!” 在蒲松龄众多的科考同道中,有的白首穷经,终无结果,像学生毕振叔,像他自己;又有多少为了自己的梦想,在屡遭跌蹶中受到沉重打击乃至丢掉性命,像毕公权,像袁藩。因此,我在蒲传的第十六章“伤袁藩”一节中写道: 蒲松龄聊斋志异各个短篇中,有数个文士遭遇科考败北,心情郁结,恨恨而死。这不是信笔写来,故作惊人之语,实在由于看得多了,便据实记叙。作品把科举制度下遭受不公待遇的怀才不遇者的悲剧命运,推向了板致。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魏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