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德行伦理体系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1143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中德行伦理体系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语》中德行伦理体系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语》中德行伦理体系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中德行伦理体系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中德行伦理体系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语中德行伦理体系研究德性伦理学又可称为美德伦理学,主张伦理学不应以义务和原则为中心,而应以美德或德性为中心;主张不仅仅要关注人的行为以及行为原则,更应该关注人的动机和品质;不仅要去解决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初看起来,儒家伦理学与德性伦理学很接近,但经深入的研究可表明,两者有一定的差异,值得重视。 一、德 古代“德”字的意义包含较广,有道德、德目、德性、德行等意义,论语中的“德”字也是这样。比如,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1子曰:“由,知德者鲜矣!”2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3子曰:“已矣乎!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4子曰

2、:“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5这里所说的“德”字兼有德行和德性之意。德性是道德的品质,而德行即道德的行为。德性伦理学是以品质为关注核心的伦理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德目的列表以及德字的使用,常常兼德性与德行之意。西周春秋时代,“德”字多指德行,而在后来的发展中,“德”字更多的具有德性的意义。 其实,“德行”二字早在诗经中出现,春秋时已为常用,广义的德行是指行为以及行为状态,包含恶的行为和善的行为;狭义的德行则专指道德的行为以及行为状态。可以看出,古代的“德行”是指行为,一般的德性伦理学的中“德性”主要指内在品质,因此,这两者之间是有所区别的。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在位可畏,施

3、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其德行即是指容止行为,是可观可见的,故说“可象”。孝经说“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其中的德行也是指行为、行事。 总之,“德行”是古代经常出现的概念,“德性”则是较晚(战国)出现的,且唯见于中庸。当然,“德性”概念虽然较晚出现,但以某些德目作为德性的使用,或包含了德性的使用。而我们所强调的是,能代表春秋至孔子这一时期古代德论概念的不是“德性”,而是“德行”;德行更多地是一个行为的范畴,这也是本文题目中采用孔子的“德行伦理”,而不用“德性伦理”的原因。 二、孝 商代晚期和西周,“孝”已成

4、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德行,这同封建社会宗法世袭制以及当时相应的文化有一定的关联。“孝”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不仅是个人品质,还是维护其所属的宗法共同体的品质,但因“孝”在直接性质上是对父母的德行,从而成为与社会结构性质并无直接关联的家庭德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6 在这里,孝属于“入”的空间,与“出”被划为两个不同的生活空间,“入”代表与父母的关系,“出”代表与兄弟姐妹手足关系。家庭内部生活是以父母为中心,而孝则是对待父母的德行。 论语中,孔子指出“孝”更是对父母的发自内心的关心,有多方面的体现。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

5、是以为孝乎?”7色就是面色,是态度的直接表达,孔子认为,供养父母并不是最难的,有事身服其劳也不是最难的,难的在于对父母的态度总能言辞温恭、容色和愉。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孝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所说的事奉父母,而又是一种内心的表达,体现在面对父母的态度以及面色上,因为面色是内心真实态度的直接体现,也是呈现给父母的直接交流。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7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8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8 这些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彰显一个孝的人在内心伸出对父母的关切。父母之年的一条,强调了孝并不仅是指行孝,而是发自内心的状态,是德性的表现。这也体现了孔子

6、的德行论开始向注重内心德性的方向发展。 以上所说是一般意义的孝。实际上,孝的意义还可以扩展,就像上面所说“弟子入则孝”,是将孝定义为家庭生活的德行,这主要是针对弟子之类的青少年而言。而在贵族社会中,“孝”的意义往往会更广,对贵族而言,孔子所理解的孝的要求在某些方面会更强: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7 春秋时代“礼不下庶人”,孟氏是大贵族,因此,孔子对孟懿子的问孝,特别强调礼,所谓的无违就是行为不能违背于礼。孟氏的行为在当时所处时期可能有很多失礼之处,因此孔子答之如此。孔子强调

7、,尽管礼属于外在的仪式行为,但若不能遵从礼却逾越礼的规定,去事奉和葬祭父母,则会破坏礼制并且导致批评,使父母以及整个宗族蒙羞,这实际上是不孝。孔子的此番回答,看起来和前面所述的重视内心德性所强调的重点不一致,但却体现了孔子同时注重社会礼俗和德行的关系,注重社会礼制规范和孝行的符合,强调孝的履行要受限于礼制规定,这是由西周春秋“礼”的文化制约和社会结构所造成的。 可以看出,孔子所阐述的德主要注重两个方面:一个是其基本或普遍美德意义;另一个是其在当时特定社会体系下的应用和衍展。前者主要是指道德的意义,而后者则主要包含、社会政治的意义。这种二重性在在孔子时代比较突出, 麦金太尔说过,英雄社会的德性和

8、其所在的社会结构是同一回事,这显然是过分突出一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德性的联系,从而使得德性完全成为社会结构下附属物,失去了任何对于人类而言的普遍性。事实上,我们应该坚持被麦金太尔自己后来所抛弃的立场:“区分亚里士多德具有恒久价值的德性理论与我认为只是反映了亚氏及其时代意识形态和文化偏见的东西。”正是这样的立场,才能使我们“通过传统来继承德性”。 三、综论 孔子是春秋时代德行论的总结者,也是儒家德行体系的创立者, 儒家的德行体系继承了西周春秋的德行概念并且加以发展。在礼乐文化的德行论体系中,孔子加入了新的道德精神,使得儒家德行体系对于西周春秋的德行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总之,德性伦理学的参照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孔子的伦理学体系,这是确定无疑的。同时也要看到,孔子伦理学的体系虽然包含了部分德性的讨论,但却是以“德行”为主导框架,始终不脱离“行为”来展开。这体现了古代中国哲学的一个特点,也就是“心行合一”的立场,在德目的讨论中,不离开行而去谈心、谈德性、谈做人,总是倾向于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讨论。 注释: 1.论语?述而 2.论语?卫灵公 3.论语?阳货 4.论语?子罕 5.论语?雍也 6.论语?学而 7.论语?为政 8.论语?里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