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读若”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1193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文解字》“读若”研究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说文解字》“读若”研究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说文解字》“读若”研究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说文解字》“读若”研究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文解字》“读若”研究综述.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说文解字“读若”研究综述 许慎所撰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形、音、义的字典,它成书于东汉中叶,当时反切这种在我国古代较先进的注音方法尚未出现,在一般的经传注释中,普遍用“读若”来明音。大徐本说文共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其中明确标以“读若”,包括“读若某”、“读若某同”、“一曰读若某”、“又读若某”及“或读若某”等多种形式的条目就有七百五十三条,大约占总字数的8%,由其所占比例来看,“读若”确为说文中一大重要条例。 历代的文字学家、音韵学家、训诂学家及说文的研究者们都对它给予极大的关注。总的来看前人关于说文“读若”的关注研究,主要集中在读若的由来、读若的拟音形式和读若的

2、作用三个方面,下面本文将以说文“读若”材料为基础,从这三个方面分别加以分析研究,试图对近几年来的说文研究作一阶段性的回顾和总结,期望能从中有所收获,疏漏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读若的拟音形式 “读若”拟音的形式主要由陆宗达先生指出:“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汉字的读音问题,做了两种处理:第一,用形声系统说明造字的音读。第二,用读若拟出汉代人的读音。”在许慎作说文的时代,反切还未及发明,不得不用读若注音方法来拟音,即用当时流行的、为人们熟识的字给其他字注音。通常,人们把被注音的字叫做“被解字”,把用来注音的字叫做“读若字”。陈坤德先生在说文解字读若析中把“读若”拟音的形式概括为如下几种: (一)用一个字

3、拟出被释字的读音 例如:1、手部:“扮,握也。从手,分声。读若粉。”2、人部:“?J,立也。从人,豆声。读若树。”3、虍部:“虔,虎行貌。从,文声。读若矜。”按:前两例的拟音字与被释字读音相同:例1扮、粉声旁同为分,两字均音帮纽文韵;例2位、树均音禅纽侯韵。后一例的拟音字与被释字读音相近:例3虔的上古音为群纽元韵,矜的上古音为群纽真韵,两读纽同韵近。 说文用一字拟音,所用的字大多是当时人们熟悉的字,如:“?A,读若彗”、“虫虫,读若昆”等等。至于这样处理的原因,王筠先生的说文释例说得明白:“读若某者,为其字之难识,而以易者明之也。若再用难识之字,则无所取也。”这也足可见许慎用读若注音的用心之良

4、苦。 (二)用现成的词语拟出被释字的读音 例如:4、木部:“模,法也。从木,莫声。读若嫫母之嫫。”5、?u部:“?u,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凡?u之属皆从?u。读若春秋公羊传曰?u阶而走走。”按:前一例用当时人们常见的复音词来拟音读,容易使人明白。后一例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来拟音,例4语见诗•周南•木和诗•邺风•静女,例5用原字注音读,语节自公羊传•宣公二年。这是“读若”拟音中较先进的方法。因为很多汉字往往具有多义性,而有些字每因义项不同而读音也不同,所以有时单用一个字来注音并不明确。 (三)用方言拟出被释字的读音 例如:6、髟部:“ (

5、ni3)发貌,从 ,尔声。读若江南谓酢母为。” 段玉裁先生“鬃”下注说:“此江南之方言也。汉之江南谓豫章、长沙二郡。?L无异字者,方言固无正字,知此俗语,则发貌之字之音可得矣。”朱骏先生声谓:“酢母之 有音无字。”按:酢母即醋,可能汉时江南一带叫醋为(ni2),但没有造出本字,故许慎以此音证“发貌”之“ ”。 (四)用解释字义来说明被释字的读音 例如:7、女部:“,好也。从女,厌声。读若蜀郡布名”按:依段玉裁先生之说,此“蜀中布名”即“,指“蜀白细布”。这里也是有音有义而无其字,于是以义说明“蜀白细布”的读音,从而标出表好义的“?酢钡亩烈簟苋绱?,因为无字标音,“?酢钡恼?确读音人们还是不够明

6、确的,因此,“读若”中以义明音的方法终究不是审音的好方法。 “读若”的作用 前人关于说文“读若”作用的研究向来是最多、最完整的,总的来看大致有三种意见:一为拟音,如段玉裁先生说:“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二为假借,如严章福说:“许书言读若某、读与某同,或言读若某某之某,皆谓假借,无关音切”。三为既有拟音又有拟音加假借,如王筠先生说:“有第明其音者,有兼明假借者,不可一概论也”;钱大昕先生“读若皆古书假借之例,不特寓其音,并可通其字。假其音并假其义,音同而义亦随之”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早期学者所提到的“读若关假借”的观点,虽于其注音本质之外发现了其中的形义问题,但无论是钱大昕先生的“皆

7、古书假借之例”,还是王筠先生的“兼明假借者”,都过于笼统,这在于他们关于假借的概念本就是含混的,甚至是不科学的。在他们的论述中,本无其字的假借,本有其字的通假,词的古今异字,甚至引申义、同义词都被视作“假借”,实在不可取。及今之学者陆宗达先生,也是很粗略地将读若分为“音义相同的读若”和“音同义异的读若”两类,似乎未能更细致地说明说文读若字与被解字之间形义关系的复杂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学不断有新突破、新发现,给学者们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材料和方法去研究说文的“读若”现象,使学者们在过去已有的基础上,从更新的角度和更大的范围上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像叶德

8、辉先生在前代小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研究。通过对说文中的所出现的“读若”字一一进行分析,叶德辉先生在说解的同时,指出说文中的“读若”字,不仅是注音,更有形、义上的联系。他把说文读若的作用概括为纯注音、说通假、名古今、辩异体和溯同源五种。冯玉涛先生也曾就750条“读若”和36条“读与某同”的作用详加类析,同样归纳出说明同源字、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及为被释字注音5种作用。纵观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把说文中“读若”的作用大体概括为以下五种情况: (一)纯注音 读若是用以表示被释字的读音: 赳:“轻劲有才力也。从走 ?L声。读若“?y。”叶按语:“赳、?y一声之转。”赳、?y二字读音本不完全相同

9、,叶则用“一声之转”加以说明,用以指明二字之间的读音关系。 嗑:“多言也。从口盍声。读若甲。”叶按:“古甲、盍音同。释名•释形体:甲,阖也。” 褫:“?s轻薄也。从衣声。读若池。”叶按:“衣部褫,夺衣也。从衣声。读若池。”与此同。古音支佳与歌戈麻通。”叶不仅指明二字之间的读音有联系。更进一步说明二字古音分属之部有相通之处。 (二)标明通行的假借字 被解字与读若字在古代文献中表现出古音通假的关系,即二者在字形字义上毫无联系,只是读音相同而在古籍中可以通借,此时的读若字可以用作注音字。其中,有被解字是本字,读若字为借字的;也有读若字是本字,被解字是借字的。例如:宀部:“宄,奸也。外为盗

10、,内为宄。从宀,九声。读若轨。”按:车部:“轨,车辙也。从车九声。”可见宄、轨两字意义完全不同。两字音广韵均是居切,上古同为见纽幽韵。段玉裁先生在“宄”下注:“郑注尚书云:由内为奸,起外为轨。宄,经史亦假轨为之。”故宄、轨是为同音通假。左传•成公十七年:“臣闻乱在外为奸,在内为轨。”汉书•辛庆忌传:“奸轨不得,萌动而破灭。”两句中的轨都作内乱解,皆用轨代替宄。 齿部:“?s,齿伤酢也。从齿,所声。读若楚。”按:?s,意为“酸楚”、“痛楚”。曾几曾宏甫分洞庭柑诗:“砖犀微?s远山?A。”即取此义。林部:“楚,丛木,一名荆也。”因?s、楚在上古音同(均音初纽鱼韵)故?s常借

11、作楚。朱骏声先生说文通训定声谓:“今酸楚字以楚为之。”史记•文帝本纪:“何其楚痛而不德也。”陆机于承明作与士龙诗:“俯仰悲林薄,慷慨含辛楚。”皆行假借字“楚”而非本字“?s”。 (三)标明通行的异体字 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互相代替,这是异体字的实质。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加上时代和地域差异等原因,人们有时会从不同的角度着眼,给同一个词造出不同的书写符号,这就使得许慎时代的汉字体系中就已经存在着大量的异体字。这些异体字,许慎在说文中有时用“俗字”来说明,有时用“读若”来标明。 例如:?荨端滴摹贰伴妒兑病幽厩I。夏书曰随山?菽?,读若刊。或作?荨!币栋?:“今禹贡作“随山

12、刊木,知?荨?一字。”禹贡史记•夏本纪均为“随山?菽尽?,与或体同。但今本尚书作“刊”。孔传:“随行山林斩木通道。”以槎识释“刊”,说明其目的,证明至少汉代己经通用。二字音、义相同,当为异体,故可以互换。所以叶称:“知?荨?一字。” 走部:“?,半步也。从走,圭声。读若跬同。”玉篇:“?,一举足也。”说文未收跬字。方言:“半步为跬。”类篇司马法曰:“凡人一举足曰跬。”又?、跬两字广韵同为丘切,上古音都是溪纽支韵,故两字音义相同。古代文献上通行跬,如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礼•祭义:“故君子跬步而不忘孝也。” (四)标明古今字 上古汉字数量较少,

13、常有数词数义共用一个字的现象,由于古今音变和词义的不断变化发展,后世为了区别,便给其中某个或某些词再造新字,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古今字。说文有时用“读若”来标明某个字的今字或古字。 例如:王部,皇下云:“自,读若鼻。”按:自,甲骨文作鼻子之形。说文•自部:“自,象鼻形。“段注:“凡从自之字,如尸部,卧息也;言部,胆气满声在人上也。亦皆于鼻息会意。”可见“自”的本义应指鼻子。后来因人们说话时点点鼻子指本人,所以引申为自己的自。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又假借作虚词,有自从、由于等义。如汉书•灌夫传:“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为了区别诸义,于是造了一个从“自”、“畀

14、”声的“鼻”。即是说,“鼻子”这个词,人们一先一后造出了形体不同的“自”和“鼻”来记录,它们是一对古今字。这一点,清王筠在说文释例早就指出过:“自下云鼻也。象鼻形。于此又言读若鼻,则是古今字也。” 龠部:“,调也。从龠、禾声。读与和同。”按:和是古字,是今字。和的本义是音乐和谐。广雅•释话三:和、谐也。”国语•周语下:“乐从和。”韦昭注:“和,八音克谐也。”由于词义的发展,“和”派生出多项意义:“倡,予和女”(诗经•郑风•兮)。这是声音应和。“和无寡”(论语•季氏)。这是和睦、不争。“与荆人和”(战国策•秦策)。这是和平。

15、“宽柔和惠”(汉书•匡衡传)。这是温和。王力先生在同源字论曾指出:“音乐和谐本写作和,后来写作,以区别于和平的和。”国语•周语下:“饮食可飨,同可观。”文选王褒洞萧赋:“与讴谣乎相。”李注:“,古和字。”两句的“”都作音乐和谐解。 (五)追溯同源字 由同一语源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一组音义相通的词叫同源词。叶德辉先生在分析说文中的读若现象时,发现读若字与被读若字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是同源的关系。 ?:“善缘木走之才。读若王子?F。”即说读若?F。叶按语曰“?、?F均?痰蒙?。?F:举足高行也。从足?躺?。诗曰小子?F?F。?为高足之戏,以足束于木竿上,踹之而行。文选̶

16、6;左思赋?材捍壮、成公绥洛神赋?才逸态,羽水善浮,即此戏也。?F为举足高行,故?读若?F,取其声义相同也。王子?F即王子?獭?獭F同声通用。”叶指明二字皆以?涛?声符。?獭端滴摹?:“高而曲也。从夭,从高省。诗曰:南有?棠尽!?”?逃懈咭濉?、?F读音相同,一从走,一从足。从走说明与行进义有关联,且?为缘木向上而走,?F为行高也。即二字在向上、升高义上是相通的。所以应视为义近、音也同的同源词。 竹部:“算,数也。从竹,从具。读若?g。”按:算、?g,二字同出一源。?g,是用来计数的竹制筹码。竹部:“?g,长六寸,计历数者。”礼记•投壶:“?g长尺二寸。”世说新语•文学

17、:“如筹?g,虽无情,运之者有情。”算,计数。尔雅•释沽:“算,数也。”论语•子路:“何足算也?”集解引郑注:“算,数也。”丈仪礼•乡饮酒礼:“无算爵。”注:“算,数也。”又,上古二字同音,为心纽元韵,是为同源字。 综观说文读若字与被解字字形义关系的五种情形,无论哪一种情形,可以说都是以语音作为纽带的。由于文字的形音义本就相互依托,相互贯通,因而许慎在用读若方式给字注音的同时,客观地反映了古书用字及字的形义方面的问题,这是合乎情理的。我们应充分利用读若注音本质中所包含的这些信息,更深刻地认识说文的价值,自觉地为古代文献语言的训释服务。 我们注意到,说文形声字

18、下标明读若(包括读同)者计593条,占读若总的71%强,既然许慎以“从某,某声”的方式分析形声字的形体结构,而“某声”原本标志被释字的读音,那么继之以“读若某”又有何必要呢?释形义、明通假之类可以说明其中111条读若的设立之由,除此以外的482条读若则专为注音而设。说文共收形声字7697个,许慎之所以对此482字情有独钟,是因为它们各自的声符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原有的标音作用。鉴于当时注音手段的落后,能用读若法规范这批字的读音,可谓独出心裁。 近、现代学者们研究了大量的“读若”实例,站在更高的层次对清代学者们的各种看法进行评价,基本接受张行孚先生、王筠先生等人的观点并继续加以阐发,对“读若”问题的见解显然比清人更全面、深刻。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