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作证》的文史价值.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1380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雪域作证》的文史价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雪域作证》的文史价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雪域作证》的文史价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雪域作证》的文史价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雪域作证》的文史价值.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雪域作证的文史价值 雪域作证是一部展现阿坝雪域高原人文风貌的文学丛稿。全书35万字,记录了一个50年前走进阿坝高原的援藏工作者在雪山草地的坎坷经历。它给读者的第一感觉是朴实,厚重,寓意深长,具有文史价值,是一个长期生活在雪域的“草根”作者呕心沥血之作。 一、50年前援藏大军的历史功绩 上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留下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丰功伟绩。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年代,数以万计的解放军、来自五湖四海的地方干部以及各行各业的援藏大军,第二次进入雪山草地。他们扎根雪域,数十年如一日,奉献了青春年华乃至宝贵的生命。“草地献青春,雪山埋忠骨”不仅仅是一句口号。雪域作证的作者,以自

2、身在雪山草地三十多年的经历和生活素材,以文学形式真实地纪录和见证了这一段历史,展现了从进军平叛、建立政权、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至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从而也形成一份重要的文史资料。 比如关于剿匪平叛的艰险,雪域作证在草地都市人第三章首进藏区、第四章再入雪域以及小说我的麦柯草原、红军、向导、带兵官等文里,真实地再现了靖(化)懋(功)战役、进军马尔康、黑水战役、草地战役、麦洼平叛的一些场景。 又如关于草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雪域作证在草地行八省区代表考察阿坝牧区纪实以及草地都市人第八章知识宝库里,以亲身的经历,详细纪录了阿坝州牧区现代化文明建设、畜牧业科技进步、牧民生活改善的实况。 这些援藏大军是

3、功劳卓著的又一批“红军”队伍。在雪域作证中的草地都市人第十一章金色晚霞和散文梦萦高原中,作者深情地写道: 这批曾经有过多种头衔,功劳卓著的老同志们,如今已回归普通百姓的称谓。他们尘缘将尽,功过不再,只有关心互助,团结友爱。 他们少小离家老大回,高原的雪风吹皱了额头,高原的寒霜染白了鬓发,高原的紫外线照黑了面庞,高原的海拔压弯了身躯。昔日,他们青春焕发,身材矫健;如今白发苍苍,步履蹒跚。他们相聚时的共同话题是:梦萦。身在高原,梦萦故乡;身在故乡,梦萦高原。 二、值得回忆和珍藏的文史资料 1955年11月至1956年3月,中央为了稳定藏区,曾指示驻阿坝县的“国务院川甘青三省边境工作团”组织由三省边

4、境藏区领袖人物参加的赴祖国内地参观团,到祖国各大城市参观。这些领袖人物在各省会和北京受到最高规格的接待。1956年元月15日,在北京市天安门城楼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大会上,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全体代表,并一一握手,合影留念。这是川甘青藏区历史上的重大一页,是珍贵的文史资料。雪域作证的作者有幸身临其境,并在纪实篇我们见到了毛主席十八省区参观万里行一文里,保存了这份资料。与此相应,小说寻找失去的荣誉则描写一位当时的参观团成员,二十年来坚持寻找与毛主席合影照的离奇故事,真切感人。 1982年11月,十世班禅视察红原藏区,是草地历史上的盛事。此后,十世班禅逝世,

5、这次视察更成为草地藏民的永恒纪念。作者在雪域作证的纪实篇十世班禅视察红原藏区纪实中,以第一手资料,全面记录了当时的盛况。 三、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写作态度 人们以为,地处3500米的草地高原,是一块与世无争的净土;但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同样受到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雪域作证之草地都市人、甲莫门巴春兰秋菊的爱情故事以及李十八草地传奇诸篇,均以真实的素材和原型,来反映这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没有把它作为悲情文学来夸大和渲染,而是以尊重历史的科学态度,客观、冷静地加以叙说,其出发点乃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脚踏实地地建设今天的美好生活。这样的写作态度和人生态度,是值得赞许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