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1418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课程能够集中体现该专业的教育理念、思想与方法。现阶段新能源领域技术迅猛发展已经转变了该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式。现我国高职教育领域中的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的课程不论是从体系、结构,还是从内容角度大部分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无法满足现在企业和社会对理论与技能双高型人才的需求。为了让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课程能适应新能源技术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妹趴纬淌敌欣硎狄惶寤?教学方式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教学系统构成 1.1软件子系统 理实一体化教学软件子系统中课程教学设计也就是对课程理论和实验内容进行统筹安排,使教学体系化、模块化。课程理论及其实验大纲

2、主要是根据教学设计使得这一模块集成化,并且对课程理论和实践环节进行删改、编排。教材建设的要求是编写教材或者讲义。通常意义上的教学资源建设包括资源的整合和课程的建设两大模块。教学质量控制的核心为社会化的教学质量评价。 1.2 硬件子系统 理实一体化教学硬件子系统主要包括教室和实验实训平台。前者配备一些包括多媒体在内的信息技术工具,这些工具可以用于理论教学,还能够促使实验实训平台具备实验室功能。后者能够促进实验实训平台的建设,按照课程和实验教学大纲配备实验实训设备,并使其模块化,力争实现实验实训设备一人一岗、人手一台。 1.3人子系统 人子系统通常情况下主要包括高素质的能够胜任一体化教学的教学团队

3、和参与积极性和热情度较高的职业院校的学生,这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成功开展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学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对象,要力争学生积极参与一体化教学活动,尽快熟悉设备,实现教学活动的事半功倍。 2.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理实一体化企业化的实训环境 2.1校企共同优化课程 职业院校和新能源企业合作办学过程中坚持以就业能力为导向,邀请新能源行业或者新能源企业的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职业院校和新能源企业合作构建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对教学和就业质量开展评估,保证专业发展的方向性、适应性和就业的一致性。 2.2校企共同优化进行教学模式 按照现阶段行业技

4、术水平和岗位需求,统一的教学平台的建设很有必要。首先通过各种方式、联合各方力量建立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有规律地邀请收录于资源库中的专家来职业院校针对师生教学活动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做报告。其次,运用情境教学法,实施情境化教学设计来推动学校实训室的建设。再次,建立一体化课堂,采用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最后,使课程评价考核标准逐渐实现多元化。 2.3拓展课程实训平台 按照一体化要求,整合资源,更新仪器设备,完善实验、实训基地,实现场景教学的真实化,将教学活动和工作融为一体。同时,注重校外实训基地与平台的开发和建设,聘请与专业相关的经验丰富的新能源企业员工进行现场操作指导。 3.风光互补发电

5、技术理实一体化模块化的课程设置 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课程能够集中体现该课程的教育理念、思想、方法。新能源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发展已使得该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培养周期已发生巨变。教材中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对应单项任务名称为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认识、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光伏发电系统的接线、光伏电池的非线性输出特性的测试、光伏电池组件的设计、光伏发电控制系统的调试;风力发电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分为风力发电系统的安装、风力发电系统的接线、风力发电机输出特性的检测、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调试;负载和逆变的调试分为负载的选择与安装、逆变器逆变特性的检测;监控系统的调试分为分光互补发电系统通信的设置、光伏发电系统

6、监控的调试、风力发电系统监控的调试、逆变系统监控的调试;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设计分为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蓄电池与逆变器的选择。 4.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理实一体化双师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应当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师培养计划,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到新能源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这部分教师须完成以下任务: 首先,调查新能源行业或者企业目前的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第二,深入企业,并且带着问题去进行锻炼和实践,以谦虚的心态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这些技术工人的帮助下提高教学质量。 5.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理实一体化社会化的质量评价 在现代教育观的视野当中,教学工作有效性的关键评价标准之一即为教育质量。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结合“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国家提出的分层化的职业标准,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课程最终成绩可由各技能训练项目和理论成绩按权重综合评定。 6.总结 综上所述,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课程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社会经济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只有通过该课程实训环境实现企业化、课程设置不断趋于模块化、师资队伍不断向双师化的方向发展,教学质量评价通过社会化的模式实现等,按照上述标准开展践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才能提高职业教育新能源专业的培养质量,并且培养出更多适应新能源发展需求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