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文通》以前的汉语语法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1468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氏文通》以前的汉语语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马氏文通》以前的汉语语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马氏文通》以前的汉语语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氏文通》以前的汉语语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氏文通》以前的汉语语法研究.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马氏文通以前的汉语语法研究一、先秦及秦汉时期的语法研究 先秦时期,可以看作是古人语法意识的萌芽阶段,但所研究的问题却涉及到了语法研究的许多方面。 墨子?经说上把名词分为三类:达、类、私。 名,物,达也;有实必待文(之)名也命之。马,类也,若实也者,必以是名也命之。臧,私也;是名也,止于是实也。 以上所说,名词可以分为类、达、私三类。虽然墨子并非是从语法角度进行划分的,而且谈的也不是语法问题,但这毕竟是对名词最早的分类,对今天的名词分类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荀子?正名也把名词分为三类:大共名、大别名、别无可别之名。 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鸟兽

2、。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 同样,我们也可以把荀子的这番话看成对名词的划分。 公羊传谷梁传中已有语法意识的萌芽。二传分析春秋经的微言大义已经能从语言学的角度说明内动词、外动词、被动词以及语序在前在后各种不同的语法意义,观察语言现象细致入微。 春秋?僖公十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o退飞,过宋都。 谷梁传曰:后数,散辞也;六?o退飞,过宋都,聚辞也。 谷梁传已注意到了数词在名词前、后的不同,并分别赋予聚辞、散辞的名称。对于这一历史事件,公羊传也作了解释: 曷为先言陨而后言石?陨石记闻,闻其?k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后言?o?六?o退

3、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o,徐而察之则退之。 可以说,公羊传在这里关注的是语词次序的安排。当然,它并不是从严格的语法学角度来阐释这一问题的,但从某一角度看,它多少涉及到了语序问题。 春秋?僖公元年:夏六月,邢迁于陈仪。 春秋?庄公十年:三月,宋人迁宿。 公羊传曰:迁者何?其意也。迁之者何?非其意也。 虽然公羊传只述及自愿和非自愿的问题,但如果我们放宽界限,似乎又可以把它看成是主动、被动的朦胧意识。 春秋?成公元年:秋,王师败绩于贸戎。 公羊传曰:孰败之?盖晋败之。或说:贸戎败之。然则曷为不言晋败之?王者无敌,莫敢当也。 公羊传事实上已经注意到了此处“败”的用法,用今天的术语来说,即为“及

4、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之别,只不过它从尊王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春秋?桓公三年:有年。 春秋?宣公十六年:大有年。 公羊传曰:此其言“有年”何?仅有年也。彼其曰“大有年”何?大丰年也。 我们把这段解释看作是“修饰语”的初始观念也未尝不可。 对于虚词的研究,此时也有萌芽: 墨子?经说上对“且”字进行了分析: 且,自前曰且,自后曰已,方然亦且。 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早期分析虚词语法作用的实例。 毛亨诗诂训传从词汇中分出助词,称之为“辞”。 许慎说文解字中也有不少虚词分析实例: 只,语已词也。 者,别事词也。 曾,词之舒也。 余,语之辞也。 郑玄在对尚书?微子篇“若之何其”作注时,称“其,语助也”,又礼

5、记?檀弓上“尔毋从从尔”。注:“尔,女也;从从谓大高;尔,语助。” 除了对实词、虚词进行研究之外,这个时期人们还对词和词组进行了区分。荀子?正名中说,在确定名称的时候,“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何九盈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中认为,荀子所说的“兼”,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词组,荀子是第一个明确区分词和词组的人。 二、六朝到清以前的语法研究 这一时期,我国对于“词”的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到了宋代,有人提出了“实字”“虚字”“死字”“活字”“动字”“静字”等概念。此外,孔颖达提出“语法”,洪迈提出了“句法”的名称,陈?Y提出了“长句”“短句”的说法。下面先从“词”的研究开始说起。 西晋初,杜预左传

6、注: 僖公二十二年:“敬之敬之,天惟显思。”思,犹辞也。 隐公元年:“尔有母遗,翳我独无。”翳,语助也。 东晋,郭璞尔雅注: “爰,粤,于,那,都,繇,於也。”繇,辞也。 “谁昔,昔也。”谁,发语辞。 梁,周兴嗣千字文:“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也是语已及助句之词,文籍必有之矣。”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然”者,然上语,“则”者,别下事,因前起后之势也。 唐,柳宗元复杜温夫书:(吾)立言状物,未尝求过人,亦不能明辨生之才致,但见生用助字不当律令,唯以此奉答。所谓“乎”“欤”“耶”“哉”“夫”者,疑词也;“矣”“耳”“焉”“也”者,决辞也。 这是

7、我国第一次提出“助字”这一语法术语。 到了宋代,人们便明确提出了“实字”“虚字”“活字”“死字”“动字”“静字”等术语。结论是:实字名、数,虚活字动,虚死字副、介、形,同动、助。 周清波杂志卷七: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词多而意寡,或虚字多、实字少,皆批谕之。 孙奕示儿编卷九:诗贵于的对,而病于偏枯,虽子美尚有此病龙门曰:“往还时屡改,川水日悠哉。”是以实对虚也。 陆九渊与朱元晦书:字之指归,又有虚实。虚字但当论字义,实字当所论所指之实。 朱熹朱子语类:今人把“守气不如守约”做题目,此不成题目。“气”是实物,“约”是半虚半实词,对不得。 此外,宋人还提出了“死字”“活字”“动字”“静字”的说法: 作

8、诗要健字撑拄,要活字斡旋,如“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弟子贫原宪,诸生老伏虔”,“入”与“归”字,“贫”与“老”字,乃撑拄也。“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何”与“且”字,“岂”与“应”字,乃斡旋也。撑拄如屋之有柱,斡旋如车之有轴,文亦然。诗以字,文以句。(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篇?卷六) 虚活字极难下,虚死字尤不易,盖虽是死字,欲使之活,此所以为难。(范文对床夜语) 我们不难看出,宋人区分“实字、虚字”“活字、死字”“动字、静字”主要是为文人写诗、作词、为文提供方便。然而,这却在无形之中蕴涵了语法的观念。虽然,他们的分类与现在实词、虚词的界定有一定出入,但是他们的工作对

9、清人词类的划分乃至马氏文通的某些观点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宋朝的语法只是零星的“动字、静字”等概念,到了元朝,已发展成为一部专著,这便是元代刘鉴的经史动静字音一卷。同一朝代的卢以纬也写成了虚词方面的专著语助。这个时期还出现了“语法”“句法”的说法: 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左传?昭公二十年:“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相从为愈。”语法,两人交互乃得称“相”,独使员从已,语不得谓“相从”也。 这里的“语法”指“相”的用法,这一术语与今天的“语法”虽尚有差别,但却也不无关联。 “句法”一词最早见于何书尚待查考,但宋代已流行则毫无疑问。 作文旨意句法,固有规仿前人,而音节锵亮不嫌于同者。前汉书

10、赞:“竖牛奔仲叔孙卒,?C伯毁季昭公逐,费忌纳女楚建走,宰?黑隈惴虿钌?李园进妹春申毙,上官诉屈怀王执,赵高败斯二世缢,伊戾坎盟宋痤死,江充造蛊太子杀,息夫作奸东平诛。”新唐书效之云:“三宰啸凶牝夺辰,林甫将蕃黄屋奔,鬼质败谋兴元蹙,崔、柳倒持李宗覆。”刘梦得因论儆舟篇:“越子膝行吴君忽,晋宣尸居魏臣怠,白公厉剑子西哂,李园养士春申易。”亦效班史语也。然其模范,本自荀子?成相篇。(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第九) 黄鲁直学优斋铭曰:“学哉身哉,身哉学哉。”句法使班孟坚典引曰:“唐哉皇哉,皇哉唐哉。”(宋?孙奕示儿编卷七) “句法”在这里是就造句、句式而言的。 同时,人们还注意到了“长句”“短句”

11、“省略”“倒装”等现象。 唐?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已经开始关注诗句字数的问题,并且认为一字不能成句: 句者,联字以为言,则一字不制也。以诗者申志,一字则言蹇而不会,故诗之见句少不减二,即“祈父”“肇?”之类也。三字者,“绥万邦”“娄丰年”之类也。四字者,“关关雎鸠”“窈窕淑女”之类也。五字者,“谁谓雀无角”“可以穿我屋”之类也。六字者,“昔者先王受命”“有如召公之臣”之类也。七字者,“如彼筑室於谋道”“尚之以琼华乎而”之类也。八字者,“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我不敢效我友自逸”是也。其外更不见九字十字者。 宋人陈?Y则提出了“长句”“短句”的说法:“春秋之句,长者逾三十余言,短者止于一言。”这是我国

12、历史上第一次提到独词句的问题。不仅如此,明人曾异撰还注意到了句子长短的相对性:“今使缩长句为短句,难;展短句为长句,易。是以从后人而观,则欧、苏流畅于韩、柳,韩、柳流畅于史汉,史汉流畅于左氏,左氏流畅于尚书。然而,尚书左传短节中未尝不畅不劲,秦汉而后,遂以渐加,斯则句从古短,字以世增。”(与赵十五书)他看到了句子的长短因时代而异。 早在汉代,郑玄便已在礼记注中提到了“省文”。唐人刘知己在史通中也论述了省略现象:“史汉每于列传首书人名字,至传内有呼字处,则于传首不详。此省文,从可知也。”宋人王在论及省略现象时说:“史记卫青传曰:封青子伉为宣春侯,青子不疑为阴安侯,青子登为发干侯。叠三用青子字不以

13、为赘。汉书则一用青字而其余则曰子而已,曰:封青子伉为宣春侯,子不疑为阴安侯,子登为发干侯。视史记之文已省两青字矣。”这些都为后人的研究作了一定的铺垫。 古人对“倒装”也有不少论述。唐?孔颖达毛诗正义中指出周南?汝坟中的“不我遐弃”犹云“不遐弃我”,他还说“古人之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宋人罗大经的鹤林玉露、孙奕的示儿编、陈?Y的文则也都关注到了倒装现象。 三、清代的语法研究 清代的语法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个时期,不仅出现了多部虚词研究专著,而且语法研究的涉及面也更为广阔。 研究虚词的著作有刘淇的助词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袁仁林的虚字说、王鸣昌的辨字诀、伍兆的虚字浅解、张文炳的虚词注释

14、、朱孔彰的经传虚字义说、丁守存的四书虚字讲义、谢鼎卿的虚字阐义、吴昌莹的经词衍释等数十种。其中,学术价值最高、影响最大的为刘淇的助词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刘淇的助词辨略不仅涉及到了助词问题,而且还收了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等。 语法、句法方面的探索、研究,清人较前人也有较大进步。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言纶之绳”。“纶”为绳名,亦为纠绳之称。“之”,犹“其”也。“言纶之绳”,犹云“言纠其绳”,正与“言?o其弓”句法相类。 王引之读书杂志: 墨子:“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庙,大哭乎市。”龙生庙,当作龙生于庙,方合上下句法。下文鬼呼国,“呼”下亦当

15、有“于”字,方合乎上下句法。大哭于市,文义不明,大当为犬,“犬哭乎市”,与“龙生于庙”对文。 这可以看作是前人对句式问题的探讨。 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对“省略”“倒装”等问题颇有研究;在“省略”上,他提出“蒙上文而省”“探下文而省”,并予以例证;在“倒装”方面,俞樾提出“倒句例”“倒序例”,他指出“古人多有倒句成文者,顺读之则失其解矣”“诗人之词必用韵,故倒句尤多”“古人序事有不以顺序而以倒序者”,并对这些情况都予以大量例证说明。此书还总结了古书中的“实字活用例”,公羊传?宣公六年:“勇工入其大门而无人门焉者。”俞樾分析说:“上门字实字也,下门字则为守是门者也。”这可以看作从语法角度分析语义问题

16、。 清朝的许多其他学者也关注到了“倒装”问题。姜宸英在湛园札记中指出,孔子问“谁与,哭者”是“倒装文法”。王引之经义述闻则对“动+介+宾”倒装为“宾+介+动”的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左传: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引之案:私族于谋而立长亲者,私谋于族而立长亲者,倒言之,则曰私族于谋矣。昭十一年传: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言唯憾于蔡也。本年传: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言怒于室,色于市也。文义并与此相似。” 此外,清人也谈及词语搭配问题。袁枚在随园随笔中就指出礼记汉书在词语搭配上的问题。“礼?玉藻曰:大夫不得造车马。车可造,马不可造也润之以风雨,风可润乎?汉书:于定国食酒一石。酒可食乎?朱买臣呼饭饮之。饭可饮乎?其用字法皆不甚拘也。”这是可以看作动词和名词搭配问题的。 我国历代都有文则文心文说诗话词话曲话札记笔记等,我们也不妨把它们当作“语法书”来看。同时,我国古代已经出现了专门的语法论文,宋代有王观国的论“不”“弗”,清代有黄以周的释“是”释“既”等。 纵观我国古代之语法学,不难发现我国古代的语法是训诂的附庸,是在其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古人对语法问题多有“意会”,却没有系统的语法学专著问世,这其中的原因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即便如此,前人的这些语法研究心得,不仅对马氏文通的问世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今天研究文言语法也有很大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