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信使》教学设计与说明.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1480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原信使》教学设计与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原信使》教学设计与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原信使》教学设计与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原信使》教学设计与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原信使》教学设计与说明.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原信使教学设计与说明教材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安排的一个阅读链接,意在通过此阅读链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学生的信息量,为学生提供进行语文综合活动的范例、方法和途径。本阅读链接介绍的是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王顺友,内容包括:王顺友人物简介、王顺友被评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后的颁奖辞、王顺友典型事迹介绍,还提供了能使学生获取有关王顺友信息的四幅新闻照片。 教学目标: 1.阅读文本提供的系列材料,了解王顺友这个人物,体会人物的精神魅力和能够感动他人的原因。 2.通过阅读链接高原信使的学习,提炼本单元的文化主题和阅读方法。 3.开展课外阅读和习作,丰富

2、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校园文化,让文本走向生活。 教学重点: 体会王顺友的精神魅力和感动他人的原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 【设计意图】“阅读链接”是冀教版教材独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是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阅读的中介媒体,是文本走向生活的通道。它篇幅短小,信息量大,图文并茂,但又围绕着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教师可以此作为学生语文综合活动的凭借,一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文化主题,二是引导学生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去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书,三是调动学生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积累作为表达的素材。 教学流程: 一、链接单元文化主题 1.让学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说说

3、本单元最让你感动的人物是谁?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设计意图】本单元共五篇课文,涉及六个人物:勇武名将李广、爱国诗人陆游、意志坚强的刘伯承将军、执着勤奋的球王贝利、英勇献身的战斗英雄黄继光、勇于战胜困难锻炼意志的革命导师列宁(学生答案不要求统一,只要价值取向正确即可)。通过这样的提问,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2.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把这五篇课文放在一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悟本单元的文化主题。弘扬优秀人物的美好品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3.说说文中的人物为什么让你感动?让学生总结本单元课文学生中掌握的阅读方法。 【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文理,让学生体会写人文章的方法主要是抓住典型

4、事例。学生感悟,教师给予引导。 二、解读阅读链接高原信使 1.学生自读阅读链接高原信使,扫清字词障碍。 初步感知文本,了解王顺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高原信使和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一脉相承的。 2.指读课文。思考并回答:王顺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注意运用本单元课文学习中掌握的阅读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本单元学过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做到学以致用。此环节既可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时应重点抓住王顺友高原信使生涯中的特写镜头:一是洪灾中王顺友暴雨送大学录取通知书;二是王顺友送信途中

5、被马踢破肠子仍靠着顽强的毅力坚持送信,与死神擦肩而过;三是王顺友在送信途中自编自唱山歌,排遣寂寞和孤单。 3.如果我们要给王顺友颁奖的话,你觉得颁奖辞该怎样写? 此环节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 4.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中为我们提供的四幅新闻照片有感情地朗读王顺友的颁奖辞。 5.再次交流读颁奖辞后的感受,理解颁奖辞的含义。 【设计意图】一是再次体会王顺友的精神魅力和感人之处,二是理解颁奖辞的含义,学生通过前面的感知王顺友的典型事例和新闻照片,对颁奖辞应该能够理解,三是了解怎样写颁奖辞。 三、拓展文本走向生活 1.王顺友是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简介“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 2.

6、王顺友的事迹让我们感动,然而王顺友只是“感动中国”人物其中的一位,你还知道谁? 3.出示部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 【设计意图】有些学生也许在电视或报刊中了解一些“感动中国”人物,先让他们自由说一说,目的在于激发兴趣,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出示部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是为学生课下搜集有关资料提供依据。 4.说说“感动家乡”的人物。 【设计意图】让人感动的人物来自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在我们家乡、在我们身边可能就有这样让人感动的人和事,让学生打开思路,让文本走向生活。 5.布置作业: 根据老师提供的“感动中国”人物名单,选出你最喜欢的人物,并搜集他们的感人事迹和相关资料(包括照片、颁奖辞等)。 认真观察身边熟悉的人物,发现他们的感人之处,通过典型事例记录他们的点滴,写出颁奖辞,尽量配上插图或照片。 【设计意图】这是两个课外作业,学生可选其一去做,一周之后将出一期专题展窗。把阅读范围拓展开来,真正让文本走向生活,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把阅读与写作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感动”之时受到感动,渗透人文教育;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丰富校园文化。 【责任编辑 王开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