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悬而未决的教学难题.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1602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悬而未决的教学难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个悬而未决的教学难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个悬而未决的教学难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个悬而未决的教学难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悬而未决的教学难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个悬而未决的教学难题关于多重复句的分析,虽然不是个新颖的命题,却是一个迄今仍未得到妥善解决且又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同行交流得知,不少学校的汉语教学在收集反馈信息时,学生仍然反映,分析多重复句就像老鼠咬龟,不知如何下手;分析多重复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迷迷糊糊,只凭感觉,对与不对没有把握。 听公开课,教师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分析方法。纵览海内各种刊物,也未曾有人提出行之有效、让人信从的见解。有鉴于此,笔者主张以“归并法”分析多重复句。 一 凡是能够独立成句的语言片断,进入复句以后,不充当构成复句的其他语言片断的内部结构成分,具有相对独立性,便是复句中的分句。例如: (1)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

2、,而是运动的、发展的,所以任何事物内部都有矛盾性。 构成这个复句的三个语言片断“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发展的”“任何事物内部都有矛盾性”,都可以独立成句,进入复句后,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一个片断不作别的片断的内部结构成分,因而都是分句。 在复句当中,带逗号的语言片断一般就是一个分句,但也不完全如此,一些语言片断带了逗号却不是分句。属于以下情况者,不是复句中的分句: (一)句首状语不是分句 1.介词短语置于句首作状语,不是分句。例如: (2)当她束手无策的时候,陈亮给她出资五十万元,而且还为她订购了必备的器械。 (3)按照过去的经营方式,不仅不能赚钱,甚至还会赔本

3、。 例(2)句首的“当时候”和例(3)的“按照方式”都是介词短语,置于句首作状语,不是分句。 2.表示时间的短语置于句首作状语,不是分句。例如: (4)春天里美好的月夜,我们手挽手漫步在明湖畔幽长的曲径上,沐浴着清风,听着蛙声,有说不完的悄悄话。 (5)她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高兴得直跳。但一想到家里拿不出钱来,就双眉紧锁、满脸愁容了。 例(4)和例(5)第一个逗号以前的部分,分别是以“月夜”和“时候”为中心语的偏正短语,是表示时间的句首状语,不是分句。 (二)主谓短语充当句子成分,不是分句。例如: (6)尽管刘总答应得很干脆,但是吴浩天心里很清楚,他不会照此办理的。 (7)产品通过了有关部门

4、的认证,是他刻苦努力取得的,也得力于父母的全力支持,他从心里深深感激自己的双亲。 例(6)“清楚”后面的主谓短语,是动语“清楚”的宾语;例(7)第一个逗号以前的主谓短语,作后面两个分句的主语。 (三)复句形式充当句子成分,既不是复句,也不是复句中的分句。例如: (8)父亲知道我弃文从商,不但不反对,而且在电话里说了许多勉励的话,我再也没有顾虑,只管甩开膀子大干了。 (9)她看到偌大的果园里种满了荔枝,树树都挂红了,已经到了收获的最佳时节,可是还找不到足够的人手采摘,她真替大明哥焦急。 例(8)“不但而且”本是递进复句,进入这个复句以后,做了“父亲从商”的谓语,成了复句形式。例(9)从“偌大的果

5、园”至“最佳时节”本是由三个分句组成的并列复句,但进入这个复句以后,作了动语“看到”的宾语,也成了复句形式。 (四)外位成分不是复句中的分句。例如: (10)既能文,又能理,这样的人才县里没有,就是市里也不多见。 (11)突然,我的左前方出现怪异现象:平静的湖面上骤然翻腾起来,掀起很大的波浪,只见一头形似大鲨鱼的黑色怪物在水中搅动着,有鱼儿跃出水面,像在捕食,我睁大眼睛盯着,本想看个真切,可是一两分钟它就沉没了。 例(10)中“既又”本是并列复句,在这个复句中作了外位成分,与“这样的人才”所指为同一对象,共同作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例(11)冒号以后直至“像在捕食”是外位成分,和“怪异现象”为同一

6、体,共同作动语“出现的宾语。 综上所述,凡是作为分句的内部结构成分、失去相对独立性的语言片断,都不是复句中的分句。 二 分析多重复句,除少数特例,一般都以两分法进行切分。这是共同遵守的法则,只是如何两分,却见仁见智,各有所从。笔者所进行的两分,是在“归并法”指导下进行的两分。所谓归并法,是从句子表达的内容出发,把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分句归并在一起作为一个部分,另外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分句又归并在一起作为另一部分。归并以后两部分之间便是第一个层次。整个多重复句切分为前后两大部分以后,这两大部分再分别进行归并。先归并前一部分,其归并办法也如第一层。这部分经过归并以后,又成为前后两部分,这两部分之间便是第二

7、层。层层归并,层层切分,直到没有相连的两个分句为止。 整个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前面的部分切分完毕以后,再着手对第一层后面的部分作分句的归并、切分,其法如前。要注意的是凡切分为前后两部分以后,这两部分再行切分,都是独立进行、互不干涉的,其层次只能在本部分内确定。 结合例句加以说明: (12)这些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比较好,有认真学 并列 习,积极进取的精神,?舻?是,由于他们在高中学习期间埋 转折 头读书,很少顾及其他事情,?舳?且所接触的知识 并列递进 仅仅限于升学考试所需要的范围,因而进入大学以后, 因果 头脑中理想的信号比较微弱,?粲械纳踔敛幻靼资裁词? 递进 理想,一个人究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

8、。 如上所述,“进入大学以后”不是分句,而是两分句的句首时间状语。 “什么是理想”“一个人究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本是复句的两个并列分句,但进入这个多重复句以后,作了动语“不明白”的宾语,失去了独立性,成为复句形式了。 除以上两个语言片断,句中其他可以独立成句的语言片断都是分句。按顺序标上序号,一共七个分句。 分句确定以后,就以归并法处理整个多重复句。 总观全局,分句说的是大学生的优点,内容相同,归并为一部分;各分句说的都是大学生的缺点,内容相同,归并为另一部分。前后两大部分之间为第一层。 第一层前面只有两个分句,无需归并,两分句之间是第二层。 第一层前面的切分完成了,再行切分第一层后面的

9、部分。这部分共五个分句,该如何归并?三个分句说的是这些大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状况,两分句说的是进入大学以后的状况,所指不同,各自进行归并。归并以后又成为前后两部分。这两部分之间应作第几层?第一层前面的部分已经切分为第二层,第一层后面的部分是否应作第三层?前文已述,凡切分为两部分以后,前后两部分再行切分都是各自独立进行、互不干涉的,其层次只能在本部分内确定,并不因为第一层前面的部分已经切分为第二层,第一层后面的部分切分开来就是第三层,而是以第一层为基准,切分开来也是第二层,因此三个分句与两分句之间只能是第二层。学生们分析多重复句常常在这个环节上出差错,需作特别提醒。 第一层后面切分为前后两部分,这两

10、部分之间成为第二层以后,这一层的前后两部分又各自再行归并,再行切分。如此归并、切分下去,就有了第三层,第四层。至此,已没有相连的两个分句,这个多重复句的切分才最后完成。至于分句之间的关系,不是难点,可略而不论。 再举一例: (13)人人皆知以多胜少是最好的办法,然而许多 转折 人不能做到,?粝喾吹孛棵糠稚?力,?蛟?因就在于指 并列因果 导者缺乏战略头脑,?粑?复杂的环境所迷惑,因而被 因果 环境所支配,失掉自主能力,?舨扇吨饕濉? 并列承接 这个多重复句的各个语言片断都可以独立成句,进入复句以后,没有哪个语言片断作别的片断的内部结构成分,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都是复句中的分句。一共八个分句。

11、结构较为复杂,如何确定第一个层次?分析者可能在分句之间切分出第一个层次,也可能在分句之间切分出第一个层次。这两处确也有些使人迷惑,难以作出决断。然而总观全局,以归并法为准绳,我们就会发现:分句说的是“人们虽知办法好,但做不到”, 五个分句说的都是人们“知道而做不到的原因”。整个多重复句其实是个因果倒置的复句:因为存在五个分句所说的原因,所以导致“虽知办法好,但做不到”。以归并法加以分析,这个复杂的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就明朗化了。 例(13)的分析,难点在于第一个层次的确定,难点解决了,前后两大部分的进一步切分就容易了。为节省篇幅,笔者不再一一赘述,只需按照例(12)的分析方法处置即可。 需要指

12、出的是:以往分析多重复句,过分依赖关联词语,以为从关联词语出发既可以定层次又可定分句之间的关系。其实关联词语只能说明分句之间的关系,不能靠它来确定层次。如例(12)在分句之间有关联词语“但是”,在分句之间有关联词语“而且”,在分句之间有关联词语“因而”,在分句之间还有关联词语“甚至”。众多关联词语到底以哪个关联词语作为确定第一层次的依据,又以哪个关联词语作为划定第二层次的标准,对这些问题很难作出明确的回答。 以归并法分析多重复句,无论多复杂,都可以讲得条分缕析、层次分明,丝毫没有含混不清的感觉。 归并法之所以切实可行,是因为这种分析方法是来自语言表达实际的:话是一句句说的,意思是一层层表达的,同一层里的各个分句在表意上都相通、相近或相同,可以归并起来,得出一个共同表达的意思。归并法既抽象于对语句的分析,又反过来对语句分析进行指导,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种具体反映,因而决定了归并法是可行的、可靠的,能够解决多重复句分析这个教学难题。 (朱峻之 广西南宁 广西民族大学中文学院53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