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阅读教学的新认识.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1872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阅读教学的新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阅读教学的新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阅读教学的新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阅读教学的新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阅读教学的新认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阅读教学的新认识 色彩明丽的插图,浅显易懂的故事及富有童趣的练习,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位初入学的儿童,让他们爱不释手,一遍遍翻阅,一行行认读。教材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首首琅琅上口的儿歌,为学生的语言实践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我们只有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切实地指导学生加强阅读实践,才有利于学生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发展语言。 一、经历阅读过程,感受文本信息 一年级学生在未进学校时.他们的语言运用主要表现为口头语言。进入学校后才逐渐接触到书面语言。通过教学,我们感知学生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新教材在拼音教学阶段,穿插安排了十二首儿歌、童谣、五篇短文。使学生提早接

2、触书面语言,进行阅读训练。开辟了汉语拼音学习与语言阅读相结合的新理念、新教法。为学生提前阅读,大量阅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听记与拼读结合,感受书面语言。 新教材在阅读内容的编排上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提前安排阅读内容;语言亲切,赋有童趣;阅读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赋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上注重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语言学习特点,主要通过拼读和听记的办法,让学生提前感受书面语言,大量积累儿歌语言,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打下基础。采用听记和拼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感受书面语言,获得阅读体验,唤起阅读兴趣。在实践中,采用听记和拼读相结合是让学生提前感受书面语言的有效方法。 2.教给认读方法,自主

3、经历读书过程。 随着拼音教学内容的增多,学生会拼的音节越来越多了。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拼读来自己解决。经常性地练习拼读,不仅让学生复习和巩固了拼读能力.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经历了读书的过程。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也有部分学生只凭记忆在读儿歌、背儿歌,在读文中不去认读,只是背诵。为了帮助学生过好认读关,真正让学生经历读书过程,在教学中,我们给学生建立了新的阅读常规。这样,给学生创造了自主经历读书实践的过程,通过认读,感受儿歌语言。 二、强化读书实践,积累语感经验 正像杨再隋先生所说的“要充分有效地读书,让学生把书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在读中积累语感经验,在读

4、中发展语言。 1.加强朗读,体会语言优美。 一年级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大声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课文内容,在朗读中体会运用语言的规律,在朗读中积累放范优美、鲜活的语言,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学生在朗读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受到了语言的形象美,韵律美。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不同感受,这既是对学生的鼓励,又是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言的良策。在教学中我们都应加以重视。 2.感受读书乐趣,尝试成功喜悦。 学生通过一学期的语言学习已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所猜读的词与原文意思相当接近,根本不影响对文本定义的理解。说明学生是成功了,应该给予庆贺。同时,我们也看到,学生在猜读的过程中,

5、对文本理解加深了。这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的新快乐。它将吸引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自主阅读实践的过程。有了这样的兴趣,就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为积累语感创造了条件。 3.激发学生想象,感悟语言。 一年级学生的语言特点是词语概念总是和事物表象紧密结合,因而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常伴随着形象事物的再现。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演,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肿情感,丰富学生的语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和内化那些生疏的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发展语言。学生的语言是丰富的。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可凭借教材情境图的作用,通过创设

6、多种情境,让学生多感官参与。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想象力,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三、引发学生对话,促进语言生成 学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激发了丰富的情感才会有表达的欲望,进而生成新的语言。因而,要促使学生的语言得到发展,迫切需要给学生创设对话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进而使语言在不断的实践中生成。 1.读中悟情,引发对话。 学生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产生情感体验,在读中引发鲜活的语言。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适时地找准对话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这将是促使学生生成新语言的关键。因为这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有效时机。 2.表演抒情,展开对话。 六、七岁的儿童,特别活泼好动。他们的思维特点是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绘生绘色的表演,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让学生通过表演体验文中的思想感情,通过表演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这同样是促使学生生成语言的好机会。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新教材所提供的意境图来组织学生尝试表演。 总之,发展学生的语言是我们阅读教学所肩负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年级学生要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务求通过加强阅读实践的办法来解决。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多方面的阅读实践机会,只要我们充分理解新教材的意图,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情境,相信学生的语言一定能得到迅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