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占位性病变CT诊断分析.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2768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颌窦占位性病变CT诊断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颌窦占位性病变CT诊断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上颌窦占位性病变CT诊断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颌窦占位性病变CT诊断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颌窦占位性病变CT诊断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上颌窦占位性病变CT诊断分析上颌窦占位性病变由多种疾病所致,各类肿瘤均可见到,以上颌窦为最多见,而且鼻腔与上颌窦病变相互蔓延,肿瘤与炎症并存,上颌窦内病变是所有窦腔发病率最高/癌肿的发病率最高占副鼻窦肿瘤发病率60%以上,利用CT解关系清晰密度分辨率高的特点准确地发现病变,确定病变范围,进行良、恶性病变的鉴别。CT对颌窦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较传统X线平片的诊断率提高一个层次,故越来越多地被临床采用。 1 资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自青海省玉树地震重建后医院开始正常运行CT机以来收治了19例上颌窦疾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为2572岁之间,

2、平均年龄为45.2岁,19例患者中,恶性病变7例、良性肿瘤4例、炎症性病变8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鼻塞、鼻衄,其中伴有恶心、呕吐现象、面部肿块或隆起、牙龈出血、肿痛及牙齿松动等; 个别病例表现为眼球突出、视力下降,有3例上颌窦癌患者同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 在设备和扫描技术方面,我们使用了飞利浦公司生产的PHILIPS16排CT 扫描,患者仰卧位,下颌内收,以听眦线为基线 层最5.0mm, 层距5.0mm 层距5.0mm,范围自额窦顶至上颌窦底壁硬腭平面。扫描参数:130KV 70mA 3.0s,进行扫描。 2 结果 2.1 CT与病理相关性,19例患者,CT阳性发现率为100%。CT与

3、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误诊4例,判断失误为韦格内氏肉芽肿1例 炎症息肉2例 乳头状瘤1例。 2.2 CT表现 2.2.1 炎症性病变:8例上颌窦炎患者CT显示上颌窦内弥漫性或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充填(2例)均匀或不均匀环状、局限性黏膜增厚(1例)合并有积液者显示液平(2例)。病变区密度不均,可见多处小片状高、低密度混杂区,CT值11.379.1HU,1例则显示上颌窦前壁骨质轻度破坏变薄。2例黏膜下囊肿在黏膜增厚基础上显示为边界清楚、球形或半球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影突入窦腔内CT值1824HU之间。 2.2.2 良性肿瘤性病变:1例乳头状瘤显示为上颌窦近前内侧壁形态规则或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影CT值53

4、 HU,内侧窦壁骨质吸收变薄及虚线状骨侵蚀改变,伴有鼻腔后部软组织影,鼻中膈受压 略向对侧偏移,2例则显示窦腔内不规则软组织团块影,表面光滑CT值45 HU,提示为窦腔内息肉。 2.2.3 恶性病变:上颌窦瘤7例,其中手术后病检证实鳞癌3例、未分化癌2例、恶性肉芽肿1例,软骨肉瘤1例,其共同特点是:窦腔内充填软组织密度肿块并突破窦周骨壁向周围结构广泛侵犯,突破窦前壁致颊部软组织脂肪层消失并形成软组织块影有(2例);向上突破眶底致眶内出现软组织密度及眼球突出(1例)向下方扩展侵及齿槽突入口腔(1例),肿块突破后外侧壁致颞下窝脂肪间隙及侵犯翼内、外肌间隙(2例),1例恶性肉芽肿类似上颌窦瘤,均有不

5、同程度骨质破坏征象,软组织影侵犯至筛窦内、鼻腔内、部分突入蝶窦内。另有1例,软组织影突破上颌窦后壁至枕骨大孔处侵犯。 3 讨论 3.1 上颌窦占位性病变,恶性肿瘤占鼻窦肿瘤的首位,其位置隐蔽、周围结构复杂、症状含混,常与炎症并存。病变早期局限,晚期多累及鼻腔、筛窦,并向口腔、眼眶、面部、颞下窝、翼腭窝等部位侵犯。本文分析的多属晚期病例,仔细分辨其病灶中心部位及蔓延方向,一般可确认其病变部位及侵犯范围。上颌窦恶性肿瘤以充满上颌窦的软组织肿块为中心,呈浸润性破坏窦壁骨质,向四面侵犯。 3.2 上颌窦占位性病变,良性肿瘤可发现病史较长,窦壁黏膜增厚,软组织肿块呈块状、结节状、可有液平;边缘光滑,呈膨

6、胀性生长;窦腔扩大,窦壁推压性变薄,骨质改变以增生、硬化为主。当向鼻腔蔓延或鼻腔向鼻窦蔓延时,可有上颌窦内壁及中下鼻甲、鼻中膈的变形。 3.3 上颌窦炎症改变:主要表现为窦腔混浊、密度升高、有时可见液气面,窦壁结构多为完整,可略增厚,骨质无破坏。囊肿的表现为均匀一致的低密度影,但有时也可以为密度不均匀或边缘清楚、锐利的半圆形密度均匀的肿块影,无骨壁破坏。 3.4 良、恶生肿瘤及炎性改变的鉴别诊断:上颌窦炎性改变与囊肿形成均无骨质破坏征象。而骨质改变是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主要诊断依据。骨质破坏早期表现为骨质边缘模糊;继而出现与病变相邻的骨壁外侧脂肪层模糊、消失,窦壁外侧出现软组织肿块,伴有骨壁溶解和破坏,窦腔可无扩大,骨壁破坏多见于恶性肿瘤。骨膨胀及骨质硬化性改变多见于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瘤变。恶性肿瘤所致的骨质硬化罕见。 总之,掌握好上颌窦病变、性质、病变范围、侵犯的程度,给临床提供准确的依据,在治疗上对患者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