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改革发展基础教育 努力提高民族人口素质.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3196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断改革发展基础教育 努力提高民族人口素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不断改革发展基础教育 努力提高民族人口素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不断改革发展基础教育 努力提高民族人口素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断改革发展基础教育 努力提高民族人口素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断改革发展基础教育 努力提高民族人口素质.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不断改革发展基础教育努力提高民族人口素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区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桂战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教育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一、广西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历程 30年来。广西围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两基”达标,推进基础教育发展,做了大量工作,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一)恢复秩序、探索起步阶段(1978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广西教育事业百废待兴,基础薄弱,校舍不足,危房比例高达30以上,部分乡村中小学校还在破旧的庙宇上课,

2、一些边远教学点以茅屋作教室、木条作桌子、石头作板凳,各类学校办学规模不大,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办学条件简陋落后,全区教育事业处在艰难的恢复和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拨乱反正,确定“普六”目标,调整教育结构,恢复教学秩序等。 (二)推进改革、创新发展阶段(19852000年)。1985年,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其意义极为重大。这一阶段以贯彻落实决定为契机,深入开展了包括教育体制、机制、模式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改革,如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将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和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调整中等教育结构,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等等。决定要求全国三类地区有步骤地分类实

3、施九年义务教育(广西属于三类欠发达地区)。广西区党委、政府认识到教育事业是提高民族人口素质,振兴民族经济的奠基工程,高度重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从1987年到1990年,用了三年时间,在全区掀起了社会办学热潮,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各级政府积极发动群众,有钱出钱,有物出物,集资办学,呈现了轰轰烈烈的抢修危房,以及村办小学、乡设初中的全民办学景象。经过努力,广西紧急抢修了一批中小学危房,使农村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普九”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起步。 广西区党委、政府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工作列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切

4、实抓紧抓好。199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扫除文盲工作的通知(桂政发(199010号),1992年制订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办法,组织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扫盲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1998年广西青壮年非文盲率人口达到了96.5,顺利通过国家扫盲工作评估验收,在5个民族自治区中率先实现扫盲目标。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授予广西“全国扫除文盲先进省(自治区)”称号。 1991年,广西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教育大会,号召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各族人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制定出台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决定

5、(桂发19913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决定(桂政发199148号)等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文件,再一次掀起了社会办学热潮。3年内,全区通过多渠道筹措社会办学资金20.5亿元,推倒校舍危房300万平方米,新建回建校舍830.3万平方米。199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全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作了全面规划,提出了广西从1993年到2000年的教育发展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及一系列贯彻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重大政策措施,正式提出到2000年实现“两基”的奋斗目标。纲要对于加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广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极为

6、重要的意义。根据纲要精神,全区规划到1995年,区辖市城区和经济较发达的乡镇首先实现“两基”;到1997年。中等发展程度的乡镇基本实现“两基”;到2000年,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乡镇,努力实现“两基”,特别贫困的乡镇,可先普及5年或6年义务教育。为了积极推进“两基”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先后推出了加强“两基”工作的一批地方性政策法规,建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制度,把“普九”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的任期目标,签订“两基12作责任状,推动了“两基”的深入开展。到2000年,全区共有69个县(市、区)通过了自治区达标验收,“普九”的人口覆盖率达到71.8,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下,在中

7、国西部地区中居领先地位。 (三)完善体制、科学发展阶段(20012008年)。这一阶段全区各地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组织开展“普九”攻坚,深化教育各项改革,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加快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等。 进入本世纪初,广西尚有41个县未实现“普九”目标。2004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制订广西壮族自治区“两基”攻坚实施规划20042007,提出用4年时间集中攻坚,全面完成“两基”目标。这一时期,广西先后组织实施了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20012005年)、“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20012002年)、“边境建设大会战学校建设工程”(20012002年)、

8、“受灾水毁学校建设工程”(20012002年)、“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项目工程”(20012002年)、“东巴凤建设大会战工程”(20032005年)、“世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工程”(20042008年)、“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20042007年)等大工程、大项目,共投入资金31亿元,建设项目学校5831所,新增校舍面积近300万平方米(世行贷款和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未计在内,部分资金用于仪器设备、图书资料采购、师资培训及资助学生等),农村地区中小学校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结合项目建设,对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小学由16109所减少到14873所,教学点由

9、28805个减少到11098个,减幅超过一半以上;初中由2552所减少到2147所。农村教学点经过大幅度撤并,校均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为了保障“两基”攻坚任务顺利完成,自治区人民政府明确规定征收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65以及财政每年新增的教育事业费等主要或全部用于“普九”攻坚;免除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借读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即免杂费、课本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至2007年,广西适龄人口的小学入学率达到99.08,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4.33。6月,教育部通 过检查验收,确认广西实现“两基”目标,这标志着广西

10、的义务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广西是中国第一个实现“两基”目标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与此同时,广西高中阶段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其发展的轨迹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90年)从纠正文化大革命乡乡办高中的不切实际做法人手,对高中阶段教育作了结构性调整。其中普通高中从1978年的1465所调整到1990年的457所,农职业中学则从1978年的130所增加到1990年的210所。普通高中的招生数从1978年的248040人下降到1990年的78312人,在校生数从539475人下降到212590人;而农职业中学的招生数则从1978年的9200人增加到1990年的31598人,在校生数从2

11、2900人增加到70391人。 第二阶段(1991年2000年)是高中阶段教育的巩固发展阶段。2000年全区有普通高中464所,在校生369286人,招生153372人,分别比1990年增长1.5、73.7和95.8。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27所、职业高中228所,技工学校82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37所,中等职校总数达574所,招生114691人,在校生377012人,后三项分别比1990年增长173.3、263和435.6。这一阶段职业技术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在校生比例从1990年的42提高到1995年的54.93,并保持了较长一段时期。 第三阶段(2001年2008年)是高中阶段教育的充分发

12、展和提高阶段。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阶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关系到整个教育体系的“瓶颈”问题。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千方百计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搞好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建设。从2001年开始,自治区抓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建设,鼓励发展民办高中,努力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全区普通高中发展到522所。在校生754690人,招生266475人,分别比2000年增长12.5、104.4和73.7。同时,中等职业教育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看,由于受高校扩招的拉动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普通高中在校生数逐年扩大,职业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

13、校生比例从1995年的65.77,2000年的50.52下滑到2006年的42.61。但2007年开始发生转机,由于自治区组织实施职教“攻坚”和国家每年补贴中职学生1500元,农村学生踊跃报读职校,中职学校招生数首次出现反超普通高中的现象,二者比例达到了103.09:100。 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也取得很大的进展,到20072008学年,全区有幼儿园4049所,年招生806023人,在园幼儿1023440人。与1980年相比,幼儿园增加了1487所,在园幼儿增加了789474人,分别增长了0.42倍和3.38倍。特殊教育学校58所,在校学生13767人,均为1990年的28倍。 30年来,广西区

14、党委、政府坚持“两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不动摇,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改革,促进发展,各项教育指标有了很大提高,基础设施等办学条件逐步完善。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提高广西民族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广西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深入开展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初期,各类教育以国家举办为主。1985年,广西根据中央决定精神,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调动各级人民政府的办学积极性,掀起了一轮社会办学热潮。当时广西比较贫穷落后、人口众多,财政无力承担巨额教育经费投入,只有依靠和动员地方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实现教育

15、普及的重任。这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作出的重要决策。没有地方各级政府的努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是不可能的。但是,广西作为一个贫困的少数民族省区,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最终演变成为村村建学校,乡乡办教育,人民教育人民办这样一种局面,它把本该由国家财政承受的责任,转移给了社会,加重了人民群众的负担。到了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出台,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广西根据21号文件精神,制订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

16、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意见(桂政发200191号),对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迅速作了改变,突出以县为主,把原来乡镇主管、主办教育的权责收归县级人民政府,相继撤消了乡镇教委办,教师管理聘用任命权收归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工资发放由县级财政负责,中央和自治区人民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县(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这一体制强化了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的权利和责任,有利于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全面实现“普九”的宏伟目标。 (二)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投入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投入经历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向“人民教育政府办”的重大改革和转变,这一转变是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相适

17、应的。199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暂行规定)(桂政发199148号),明确“教育经费以财政拨款为主,实行多渠道筹集。”次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条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明确“自治区的教育经费实行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的体制。”同时授权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家的法律、政策,结合当地的实际,制定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的办法。199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决定(桂政发(1994184号),把原来的规定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广西的地方法规以及涉及教育经费的48号和84文件,强调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中央和

18、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切实保障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其中48号和84号文件明确开征城乡三税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乡镇提留10用于教育,收取民办教育统筹费,鼓励社会集资办学,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取杂费,向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取学杂费,大力发展校办产业收入等。48号和84号文件强化了教育的社会行为,初步建立起一个“财、税、费、产、社、基、贷”的教育经费投资体制,即 待遇普遍偏低。为了最终解决民办教师、代课人员问题,自治区人民政府作了巨大努力,在加强管理,提高素质,改善待遇的同时,全面贯彻实施“关、转、招、辞、

19、退”的方针,逐年减少民办教师数量,终于在上世纪末期,解决了剩余民办教师转公办的问题。接着,自治区人民政府继续想方设法解决代课人员问题。2003年自治区重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后,全区启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工作,要求各地拿出专门指标面向代课人员招录,并给予他们加分等照顾政策,经过连续数年的考试考核录用,清退不合格代课人员,全区代课人员总数终于从最高峰期1997年的15.2万人下降到2008年的1.8万人,代课人员问题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逐步得到解决。 2002年,根据全国、全区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20、把教师人事管理权、工资管理权收归县管。自治区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51252资保障机制,确保中小学教职51252资按时足额发放。各地财政部门通过银行统一发放教师工资,解决了过去长期拖欠教师工资的老大难问题,教师的福利待遇得到保障。 (五)大力推进依法治教,教育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精神,加强地方教育法规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依法治教,依规管理,切实做到执法有依据,运行按程序,办事讲规则,开创了良好的执政新气。从1991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通过了一系列与国家大法相配套的地方教育法规,主要有: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

21、教育实施办法(区人大常委会1991年6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条例(区人大常委会1992年6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区人大常委会i994年9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区人大常委会1996年9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自治区人民政府1992年2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保护办法(自治区政府1997年12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条例(区人大常委会2006年)等。 自治区各级人大、政府根据广西的实际,不断加大教育执法和监督力度,多次开展教育执法检查活动,充分行使职责,依法制定

22、各种配套的教育政策性文件,指导和规范各项教育工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法规体系,为我区依法治教提供了依据,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广西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成就 广西基础教育改革开放30年变化巨大,成就显著,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广西基础教育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到20072008学年,全区共有普通高中522所,在校生754690人,在校生人数分别是1980年的2.6倍,1990年的3.55倍和2000年的2.04倍;普通初中2147所,在校生2220781人,在校生人数分别是1980年的1.75倍,1990年的1.86倍和200

23、0年的0.89倍;普通小学14873所,在校生4524838人,在校生人数分别低于1980年、1990年和2000年约12个百分点(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取得成效,小学在校生人数相应下降);幼儿园4049个,在园幼儿1023440人,在园幼儿分别是1980年的4.38倍,1990年的1.26倍和2000年的1.4倍。各类学校教师551896人,是1980年的1.75倍,其中普通中学教师192345人,普通小学教师241987人,幼儿园教师36873人。到2007年底,全区平均每万人中拥有在校生数从1980年的大学生7.21人、中等学校学生445.2人、小学生1399.6人分别发展到2007年的大学1

24、20.2人、中等学校学生721人、小学生905人。大、中、小学生各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从1980年的0.4、24和75.6分别提高到6.9、41.2和51.7。全区所有县(市、区)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高等教育迈进大众化门槛,全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从1980年的4年左右提高到了2005年的7.85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提高全区各民族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广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 30年来广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在广西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5、,确立“科教兴桂”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结合广西区情实际提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的结果,也是教育战线努力奋斗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30年来广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是: (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针。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提出培养“四有”新人的战略目标,这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指导教育工作,才能使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二)党委、人大和政府

26、重视教育,人民群众大力支持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保证。30年来,自治区党委、人大和政府精心制定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蓝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先后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其他一系列振兴教育的重大举措;每到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及时召开教育会议,全面部署教育工作;努力克服财政困难,多方筹措资金,利用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倾斜和对口支援等,千方百计保障经费投入,这都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坚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公正,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30年改革,广西原本十分落后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基础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治区人民政府

27、把基础教育发展列为每年度为民办实事的头等大事,举全力抓好;尤其是采取多种措施,对欠发达地区教育实行政策倾斜,推动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利,通过政府、社会多方面努力,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这些做法,从根本上讲,体现了各级人民政府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政治责任心。 (四)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才能 不断增强教育的生机和活力,保证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广西正确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战略部署,根据经济社会变化发展的新形势,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这表明,只有从实际出发,以积极进取的精

28、神状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才能保证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广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未来展望 30年来,广西教育取得重大成就,但城乡教育差距很大,发展不够平衡,教育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不足。与发达地区相比,教育投入偏少。“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面临许多困难,特别是贫困县缺乏筹资能力,财权与事权不对称,致使公共财政服务能力较差,农村教育资源配置落后于城市,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问题还有待解决。 未来广西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重视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要继续加大教育财政投入,解决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困难,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的投

29、人体制和机制。 二是要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占全区人口13左右的中心城市城区,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2010年接近全国义务教育先进水平。农村地区从原来的低水平“普九”向高水平“普九”目标迈进,中小学校要彻底消除危房,校舍做到实用、够用、安全,保证教育教学需要,装备水平和整体办学条件有较大提高。 三是要制订基础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均衡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公正。 四是要大力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建设。在3年内基本通过“普及实验教学县”评估验收,县城、乡镇初中和中心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50以上的学校完成“校校通”SE程,30的中小学建

30、立校园网。 五是要在全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分区域、分阶段推进全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扩大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增加高等学校生源。 未来510年,广西教育将逐步向标准化、现代化迈进,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区域教育得到均衡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将进一步构建完善,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为广西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广西各族人民将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开创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责编王学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