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信息化自主学习的有效课堂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3312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课信息化自主学习的有效课堂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专业课信息化自主学习的有效课堂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专业课信息化自主学习的有效课堂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业课信息化自主学习的有效课堂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课信息化自主学习的有效课堂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业课信息化自主学习的有效课堂设计一、引言 翻转课堂可以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模式,但以前很多教师备课把重心放在了搞教案、PPT等内容上。个人认为要实现翻转课堂,教师备课时要把重心放在做好课堂的设计上。在课堂设计里想办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学习,多想到一些“点”去激活学生;设计的教学内容不求多,但求精;“难”的问题你要想办法设计成“易”的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而教师在旁边引导辅助就行。同时,在课堂的关键环节上上灵巧地使用信息化的技术和工具,进行专业课的引导、演示、编译、仿真和资料收集学习,会使课堂学习效果锦上添花。下面介绍一下专业课信息化自主学习的有效课堂设计在“人人皆学、处处

2、能学、时时可学”移动学习模式下的构建与应用。 二、专业理论课信息化的有效课堂设计 1、课堂任务和对学生要求的引导 本次课的任务是掌握和理解移动同学传输的特点。 任务一:多径效应引起的信号衰落。 知识加强:角色表演加深理解。(小组1) 任务二:强干扰环境下工作。 知识拓展:邻道干扰、互调干扰、同频干扰(小组2) 任务三:多普勒效应。 知识点扩展:通信设备的锁相技术。(小组3) 任务四:多种形式的跟踪交换技术。 知识拓展:(1)电话卡上哪些体现位置登记、位置更新?(小组4) (2)举例:越区切换的发现。(小组5) 任务五:频谱资源短缺。 知识拓展:学校新生入学了,校园内出现通信“堵塞”如何处理?(

3、小组6) 2、课堂有效流程和信息工具的使用 (1)48个同学分成6组,每组8人,选出一个组长。每组学生电脑抽签一个课堂任务。 (2)按照各小组任务,每组成员可以拿出3台手机,进行资料查询和整理,组长分好工和引导小组成员内部讨论。 (3)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授课”,做“小老师“,全班同学和老师可以提问和点评。 (4)任课老师总结和整理同学们授课内容,补充漏了的知识点和重新解说课堂重点、难点。 3、评价方式 个人成绩代表全组成绩。 (1)在准备任务的过程中每组成员间的合作和沟通占了60分。 (2)小老师“授课”的知识点的重点能讲解到,声量和态度积极,就给40分。根据内容的完整和讲解效果可以酌情扣分

4、。 4、课堂效果 以上的分数是个人的总分代表全组人员的分数,各组人员的分数都一样,可以提高团体的合作和荣誉感,组员之间互相可以牵制和鼓励,达到人人主动学习的效果。纯粹的理论学习学生比较厌烦,分成任务让学生使用手机去学习,手机作为学习的工具发挥到了最大作用,一方面引导了学生有效利用手机自主学习,另一方面通过手机收集了大量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三、专业编程课信息化的有效课堂设计 1、课堂任务和对学生要求的引导 本次课4个任务主要检查流水灯程序的编写、程序在电脑上的烧写和仿真。 任务一:完成8盏灯的发光,加上延迟程序。根据老师给出的程序框架填空,完善剩下程序。 任务二:完成8盏灯的闪烁。根据老师给出的

5、程序框架填空,完善剩下程序。 任务三:从左到右的流水灯。根据老师给出的程序框架填空,完善剩下程序。 任务四:从右到左的流水灯。根据老师给出的程序框架填空,完善剩下程序。 2、课堂有效流程和信息工具的使用 (1)2位同学共用一台电脑作为1小组,每行有8小组,选出一位学得比较好的同学作为行长。 (2)任课老师给每小组发任务书和程序框架。 (3)同学们先在纸上填写框架,遇到问题每行先自行讨论和解决。行长可以巡堂指导每行成员。行员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举手请任课老师解答。 (4)同学们将程序输入进电脑编程软件里,语法错误纠错完毕后,利用仿真软件将程序进行仿真,看是否实现要求的功能,成功后用烧写的软件将

6、程序烧写到芯片里面,在焊接的电路里面实现功能。这个过程要求同学熟练使用计算机课程相关软件,不熟悉的地方可以通过讨论解决。 (5)同学们通过电脑相关软件的测试和仿真,理解程序和相关知识点。 (6)任课老师总结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表扬积极有效解决问题的同学。 (7)课后作业:将这四个程序编写在作业本上,并总结这次课的收获。 3、评价方式 任课老师从四个程序中抽取一个程序对小组的一个成员提问,成绩为两人的成绩。行里同学成绩比较好的、解决问题态度积极的可以适当给各成员和行长加分。 4、课堂效果 编程对与数学和逻辑思维差的中职学生来说很难,但在课堂上利用电脑的仿真让学生看到程序实现的效果,让学

7、生学习起来更直观,更有现场的成就感。最后利用电脑烧写软件将程序烧写到芯片里应用到实际电路板上实现相关功能,这个过程让工科的学生深刻理解了产品成型的内涵,更符合职业教育的过程。 四、专业画图课信息化的有效课堂设计 1、课堂任务和对学生要求的引导 本次课的任务是完成AutoCAD考证教材中第5章1-5题的画图。 2、课堂有效流程和信息工具的使用 (1)1位同学用一台电脑,4人(按照学习成绩均衡搭配,坐在相邻位置)组成一小组,共有12小组。 (2)任课老师课前将第1题的画图步骤做成了演示视频,上课的时候先广播演示视频。 (3)老师介绍本章用到的工具和使用方法,讲解总体画图步骤和思路。 (4)同学们看

8、完视频,听完老师介绍,提出问题,老师现场解疑。 (5)同学们开始自己做题,不懂的小组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举手请教老师。 (6)最后20分钟是老师检测时间。每位同学把书交上去,重启电脑,在电脑上抽取1题考题(1-5题)。 (7)考查完毕,把图上交到教师电脑。拿回书,老师把1-5题的画图步骤视频发给大家。 (8)同学们按照视频对自己画的图进行自检,把画图中出现的错误和总结写到Word文件里发给老师。 (9)老师根据图和自检文档作出总结和打分。 3、评价方式 学生先画图和自检,图占50分,写成的自检Word文档报告占50分。 4、课堂效果 考证的题目很多,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完整地掌握每道题的解

9、题过程。利用视频演示解题过程,教学直观清晰;让学生参加讨论,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解答每一个人的问题;最后学生自己完成自检,摆脱了只依赖老师一个人检漏的情况,达到更好的学习和考试效果。 五、专业考试课信息化的有效课堂设计 1、课堂任务和对学生要求的引导 先进行考试复习,让学生掌握考试的知识: (1)任课老师准备好知识点和相关例题,做成PPT,将考试复习内容印成习题卷子。 (2)48个同学分成6各学习小组,每组8人,选出一个组长。每组成员坐成一圈,把卷子发下去。 (3)观看PPT一遍后,小组一起做习题,一起讨论,组长做好引导,可以到其他组去请教和讨论。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向老师申请使用一台手

10、机进行上网查询。 (4)最后每个小组把没有解决的问题写到纸上提交给任课老师。 (5)任课老师把每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写到黑板上,请会的同学上来解答,老师适当点评。所有同学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详细评讲。 2、课堂有效流程和信息工具的使用 (1)任课老师把复习卷子收起来,还是按小组坐,老师发考试卷子。 (2)严格监考,确保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考试,杜绝作弊。 (3)按照规定考试时间收考试卷。考试卷小组互换批改,在批改过程中,批改的学生跟被批改的学生可以就考试内容进行交流和争论。 (4)小组一起总结考试情况,错的题目提出来小组讨论,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 (5)最后每个小组把没有解决的问题写到纸上提交给任课

11、老师或者申请一台手机查询解决。 (6)任课老师把每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写到黑板上,会的同学可以主动上来解答,同学们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详细评讲。 3、评价方式 考试成绩是底分,能将小组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很好的同学加20分,主动上台做题的同学加10,三个分数加起来就是改同学的考试成绩。 4、课堂效果 任课老师在课堂上比较轻松,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活跃,能主动学习,课堂学习气氛热烈,这种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能比较深刻,学到的知识会牢固记住,学习效果好。 五、总结 这几年“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翻转课堂”、理实一体化、学徒制、微课等新的教学理念从流行到现在日益普遍。如何有效地让这些经验在不同的专业课课堂上“落地”,需要个人不断的尝试和探讨,最后得到适合学情、适合自己的实践可行具有创新改革的经验。 备课除了要备好内容,更要备好学生。在专业授课内容难度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关键是改变授课的方式,采用有效实践可行的课堂设计和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起来,实现“翻转课堂”,同时在课堂的关键环节上有效地使用信息化的手段,充当学习和评价的手段,让学习效果更显著。专业课信息化自主学习的有效课堂设计可以完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移动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