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及历史地位研究初探.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3434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及历史地位研究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及历史地位研究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及历史地位研究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及历史地位研究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及历史地位研究初探.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及历史地位研究初探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这一伟大胜利,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永载人类和平史册!”东北抗日联军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时间最长,创造了战争史上的辉煌,为中国抗日战争、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立下了永垂史册的历史功勋。因此,对东北抗联在全国抗日战争中地位和精神研究成为了学界和政界研究的热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以抗联老战士的著作、回忆录、传记为研究对象,如真实记录从 1936年至1945年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生活,数百次战斗场面(周保中东北抗日游击日记)、客

2、观地介绍了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历史,以及杨靖宇、赵一曼等抗联英雄事迹(冯仲云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等;以资料性书籍为东北抗联精神研究提供重权威性和真实性的重要依据,如中央档案馆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编、吉林省档案馆编译东北抗日运动概况等;以研究性专著提升东北抗联精神的学术价值,分为以中国共产党与东北抗联关系为研究视角(王连捷中国共产党与东北十四年抗战)、以东北抗联历史地位及贡献为研究视角(杜艳华东北抗日统一战线在东北及全国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以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为研究视角(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等。1(P.146-147)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集

3、中于对东北抗日联军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研究:伪满洲国军政部顾问部编著满洲共匪研究、朴宣冷(韩国)东北抗日义勇军等。 (三)研究现状评述 国内外的研究范畴较广泛,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视角,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但其中也存在如下不足:对东北抗联精神研究偏重于历史过程和史实的描述,缺乏独到的鲜明观点,研究存在重复现象;东北抗联在全国抗日战争中地位研究缺乏理论思维,对东北抗日联军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研究也很薄弱,研究不够深入;对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意义解读缺乏系统性研究,研究领域大都停留在意识形态领域,没有将抗联精神化为推动东北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实现民族繁荣复兴的强大动力。 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现

4、实意义及应用价值 刘云山同志指出:“以东北抗联为主体的抗日力量团结广大群众,在白山黑水间开展了更为广泛的抗日武装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有力配合了共御外侮的全民族抗战,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赢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上下隆重举办了各种纪念活动,在此背景下研究东北抗联在全国抗日战争中地位和精神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现实意义 1.精神动力方面 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有利于强化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和弘扬民族精神

5、、团结精神、自信自强精神。 2.党性修养方面 通过凝聚历史自信,坚持党性原则与科学精神相统一,使之成为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动力之源,为加强党性修养,做合格党员提供保障。 3.民族复兴方面 有助于在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共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应用价值 东北抗联精神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维度,其深刻的时代意义和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强国方面:有利于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格局中,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文化支撑。2.现代化建设方面:有利于在改革深水区和矛盾凸显期背景下,凝心聚力,大力

6、发展市场经济,提升综合国力。3.国际合作方面:弘扬东北抗联的国际合作精神,有利于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加快国际合作与交流,实现“一带一路”伟大图景。 三、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 (一)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 1.东北抗联精神的内容概述 民族危亡时刻,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敌我力量悬殊和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极其残酷复杂的特殊情况下创造“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有效形式和方法的自主创新精神;在面对共同敌人的情况下,休戚与共、团结御侮、合作共赢的国际主义精

7、神。 2.东北抗联精神形成的原因初探 (1)组织领导层面 首要原因:始终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治领导;关键原因:中国共产党长期拥有坚强的组织领导;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拥有全面、科学的思想武器,并以此为指导,保障东北抗联坚持长期斗争并创造出超越永恒价值的抗联精神。2 (P.146-147) (2)思想意识层面 坚定的信仰信念,即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心、对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信心;高尚的爱国情操,即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共筑同仇敌忾的血肉长城、铸就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创造保家卫国的丰功伟绩;伟大的牺牲精神,即艰苦奋斗、坚忍不拔,孤军奋战、竭尽赤城,视死如归、宁死不

8、屈。 (二)东北抗联的史实梳理及特点分析 1.东北抗联的史实梳理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人民抗日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成人群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装。东北抗联的形成大致历经如下几个阶段:游击队、人民革命军、抗日联军、教导旅等。东北抗联之所以能凸显其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自游击队阶段起,就凭借坚定的反日斗争决心、严明的组织纪律,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伴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贯彻执行,东北抗联队伍得以迅速发展壮大,截至 1937 年,东北抗日联军人数近3 万余人,游击区域不断延伸,扩大至东北地区 70 余县市。东北抗联是东北抗日战场的主力军,不仅因为其运用机动、灵活、有效的游

9、击战术,更因为东北抗联以大无畏的家国情怀积极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1937 年7月7日全国抗战爆发前,东北抗联部队就凭借广泛开展的游击战,多次粉碎敌人的“大讨伐”,撼动了日伪反动统治。全国抗战爆发后,抗联各部主动出击,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1945 年 8 月,抗联部队积极配合出兵东北的苏军,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2.东北抗联的特点分析 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东北抗联是抗战最早、时间最长、自然环境最恶劣、坚持最顽强的一支英雄队伍;东北抗联战斗生活的条件最艰苦;“抗联”是东北抗战中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并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东北抗联与苏联红军相互支援。3 (P.65-67) 四、

10、东北抗联在全国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及时代启示 (一)东北抗联在全国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研究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度 中国共产党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造就了东北抗联,这进一步表明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也为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宝贵经验,并有效推动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综上所述,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标志。 2.思想宣传维度 东北抗联是中华民族武装反抗日本侵略的宣传队。宣传形式多种多样,生动活泼,有文件、书信、报纸、讲演、歌谣和布告等。抗联强大的宣传攻势使日军感到“实不容轻视”。 3.武装斗争维度 东北抗战在全国抗战爆发之前,已经坚持抗战长

11、达六年之久。因此,东北的抗日游击运动揭开了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东北抗联是中华民族武装反抗日本侵略的先锋军。 4.国际合作维度 东北抗联是苏联红军、中共进军东北的先遣军。中共七大后,东北抗联制定了具体配合苏军出兵东北的计划。1945年8月9日苏联出兵东北,东北抗联各部按统一部署配合苏军作战,并遵照东北党委员会的指示,在所到之处,建立人民政权和党的组织,扩大人民武装,维持地方治安,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精神弘扬维度 东北抗联是中华民族自强、坚韧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抗联战士在挑战生存极限的条件下不屈不挠,与装备精良、补给充足的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激励着

12、全国军民奋勇杀敌,他们以其实际行动向世人宣告:中华民族是不屈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二)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启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东北抗联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内涵、与时俱进的概念,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1.坚持党的统一领导 抗战时期:中共协助并参与东北抗日武装的建设,并对抗联发展过程中“左”倾错误的进行指正;新的历史时期:坚定不移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弘扬伟大抗联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抗战时期:抗日战争本身是正义之战,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民族尊严之战;新的历史时期:弘扬伟大的抗联精神要求我们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消除不稳定因素,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3.坚定理想信念和精神信仰 抗战时期:东北抗联精神是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是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障;新的历史时期:坚定理想信念和精神信仰体现为,弘扬中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