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维.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4126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维.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维一、阴阳五行的和谐自然理念 阴阳思想与五行思想原是中华民族关于世界本原的两种不同的思想,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结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和基本的思维框架。道家始祖老子第一个对古代早期阴阳思想给予比较全面的总结,他在 道德经中明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交感化合,太极含三为一。太极运行不息,即宇宙在运动,动则生阳,到一定程度则出现相对静止,静则生阴,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于无穷。自然界阴阳寒暑、四时的生长收藏也是如此,即万物的生长规律,无不包含阴阳。这实际上是从宏观的宇宙来探讨对立统一的

2、和谐:没有阴阳矛盾,就没有和谐,而没有和谐,矛盾则无法得以化解。独立存在的纯 “阴”或纯 “阳”是不存在和谐问题的,和谐只在矛盾的关系体中发生,和谐的构建就是要化解矛盾,实现矛盾体的协调。人们由此公认,老子在中国思想史上首次将阴阳概念提升为和谐范畴来表达世界万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朴素的唯物思想。古人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最基本物质,五种物质之间运动变化,在不断的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生”是指生成、促进、助长、发扬,其模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画出来就是一个圆圈。“克”是指克制、束缚、

3、挫折、摧毁,其模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画出来是一个星形。其实上古文化的五行并非指五种物质,而是地球文化。金,代表坚固、凝固之物;木,代表树木、草,实指生命中生的功能和根源;水,代表流动性,周流不息;火,代表热能;土,代表地球的本身。五行思想不仅指明宇宙统一于以“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物质的运动,而且通过相生相克表明世上任何事物都是被其他事物所生,也被其他事物所克,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和谐整体。 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注重人的生活,关怀人的生命。“以人为本”,而且认为人生而既有、与生俱来的本性与天道是相合的,即所谓“天命之谓性”。因此,中国

4、古代哲学是“天人之学”,“推天道以明人事”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结构,“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天人之道”的“义现”,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思想。中国哲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目的,就是要借助自然万物所呈现的外在表象来说明或解释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中国哲学的主旨就是“天人之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气”,“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这是说圣人君子与天有相同的道德品行,以天与人互不违背为理想,天不违人,人不违天。“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

5、界。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道”的思想,是其思想体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国哲学中的“本体”,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道”的境界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是象和意的统一,是“天道”和“人道”的高度触合,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天道”主要探讨中国哲学对自然、世界以及人与自然等问题的认识和研究情况。“人道”则着重考察中国哲学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思维等问题的各种看法。“天人合一”在老子的思想中表现为与“道”为一,与“道”为一则“无为”,而“无为”就能做到“无不为”。 儒家的“天人合一”源于孔子,孔子认为“唯天为大”。在这里“天”为道德权威的根据。但孔子所讲的道德的核心是

6、“仁”,人的孝悌之情是“为仁之本”,他认为,“仁”出自人天生的一种自然的本性。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是指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创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人性在于人心,故尽心则能知性,而人性乃天之所与我者,所以天人是合一的。 庄子的“天人合一”是在老子“道”论的基础上,对人的精神境界的观照。庄子?齐物论中所说的“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就是他界定的“天人合一”境界,人与天地万物之自然合为一体,人与我、人与物的界限已不复存在。庄子的“天人合一”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审美的愈义。汉儒董仲舒认为天有意志,可以主宰人间的吉凶祸福,人是天依据自身的样子和变化来创造的,人从形体到精神都是天的

7、副本,人有“喜怒哀乐”,是因为天有“春秋冬夏”,人之所以有“血气”、“仁义”、“德行”是因为天性本来如此。他还认为,天地之间,“凡物必有合”,天的阴阳和合创造了万物,天阳地阴,以此推及人类社会,以天理喻人事,“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君臣、父子、夫妻,前为阳,后为阴,都是一合,但属阳的占主导,因此就有了“君为臣绍,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人伦关系。董仲舒认为人间的社会关系都是天定的,人间的秩序又返到自然界中,使自然的五行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以人合天,以天合人,便是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天创造了人就是为了贯彻和体现它自己的意志,凡有不合天意

8、者则“天出灾害以谴告之”。 最早明确的提出“天人合一”一词的是北宋张载,他在正蒙?乾称中指出,“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就是说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他在正蒙?诚明中则正式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意思就说,人性的善良是出于天理。 三、“中和中庸”的人际和谐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崇尚中和,提倡宽和处世,协和人我,创造“和”的人际环境。“中”是一种自在未发的不偏状态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和”是一种因时而发的合宜状态,发于感情而合乎礼节法度。由于内在能维持不偏不倚的 “中

9、”,外在又能事事合于“和”,最终可以达到 “中和”之境界。这样 中庸便将“中”与“和”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提出完整的中和思想。中和思想源远流长,然而人们对其又多有误解,比如一说到中和似乎就是指无原则的折中调和。这是对中和的基本内涵的错误认识。“中”,如孔子言:“过犹不及”乃是各适其度,各尽其宜;“和”,如孔子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和而不同”,而非“同而不和”,“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同”是一味地附和乃至结党营私,其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 基于“中和中庸”思想,儒家提出了“爱人”和“忠恕”的思想。所谓“爱人”,拿孔子的话来说就是

10、“泛爱众”,也就是广泛地爱,亦即博爱。那么,爱是什么?爱就是对他人的友情与友善。人是无法对自己友情和友善的,他必须有一个可以施与的对象。在儒家看来,人就是这么一个奇怪的动物:“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孟子告诫人们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特别强调以家族的和睦为基础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庸里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人之所以孝敬父母,尊敬父母,最大限度地满足或原谅父母,无条件地、绝对地爱着父母,就是因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最无私、最深厚。正是因为有了这番如海深情,所以在中国古代,父母亡故之后,子女需守孝三年方为孝。当学生宰我说守孝一年就可

11、以了,孔子问他心安理得吗?在这里,孔子实际上是指责宰我的行为其实是对和谐的人伦关系的破坏。在孔子看来,只有人人都爱护自己的亲属,并且用这种“爱”去对待家人及他人,也就达到了“爱人”即“仁”的境界了。孔子提出“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以“仁爱”为中心,通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种途径,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人和”凌驾于天时地利之上,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忠恕”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具体方法之一。所谓“忠”,就是对他人的忠诚。即使办自己的事情,也总要先想到别人,这便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

12、,己欲达而达人”,他的意思是说:自己要站得住,先得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先得使别人行得通。这个“先天下”的胸怀和气度正是“忠”的体现。 “如果说忠是自己对他人的好态度,那么恕就是对他人对自己不好态度。”在儒家看来,我对他人忠,他人不一定会对我忠,但是我不能因为他对我不忠而改变我对他的忠。因此,面对他人的不忠,儒家的观点和立场就是“恕”,“恕便是理智的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另外,孔子主张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把握四点:“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与人交往时,不要主观臆断、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孔子对这四点的强调,绝对没有什么松动的余地。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和谐思维,都是在于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协调人际关系,促进自然、人、社会的和谐发展。尽管其中存在着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但却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和谐、美好社会的期盼。中国传统的思想家对和谐思维的探索是可贵的,影响是深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