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文学现代意义初探.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4235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园林文学现代意义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古典园林文学现代意义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古典园林文学现代意义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文学现代意义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园林文学现代意义初探.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典园林文学现代意义初探 一、引言 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融会了绘画、书法、建筑等多门艺术成就,与文学更是密不可分。清代钱咏在履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这说明了造园与文学创作的相通之处。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园实文,文实园”。其中,中国古典园林更是把园林与文学这种盘根错节的特殊关系发挥至了极点。 中国古典造园以追求意境为最终目标。以景寓情、以景怡情、以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境界。中国古典园林多有文学家、画家参与造园,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画家王维,还有清代集文学艺术与造园理论和工艺

2、于一身的李渔,等等。这些造园艺术家往往在设计中努力追求文学上所描绘的境界,将诗文意境变为具体的现实。艺术家们亦留下许多关于园林的文学作品。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在其中已有关于“囿”的记载。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因为园林而产生。又因为园林而广为流传。 二、古典园林文学 2.1古典园林文学的内涵 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先秦“文”与“学”不分的混沌阶段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时期。这期间对于文学的分类没有现在这么严格,它的体裁非常广泛,从上古的神话传说和歌谣、诗词歌赋、戏曲、小说、散文、游记到历史著作、理论著作,都属于文学的范畴。古典园林文学,指的是以古典园林为反映对象的文学。据其体裁大致可

3、以分为以下几类: (1)纯粹的游记,例如,徐霞客游记; (2)专门描写园林植物的著作,如,群芳谱; (3)造园专著,如,园冶; (4)描述园林或借园林景观以抒情、咏志的诗词歌赋及散文,其中包括了各类园记。这是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学作品中体裁最丰富,产量亦最多的,其中以诗的成就最高,又以唐代为盛。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有关于表达园林的作品,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张继的枫桥夜泊;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词、曲、赋也有很多,如,大词人苏东坡的蝶恋花,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古典园林中的散记,有记一亭一景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有记一园的,如,白居易的草堂记,甚或是记多个园的,如,宋朝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 (5)

4、古典小说中大量的园林描写,其中的佼佼者首推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它是中国古典园林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 2.2古典园林文学在古代园林中的体现方式 随着古典园林的不断兴盛,文学逐渐渗入,并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这些体裁多样,内容多姿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对园林简单的描述,而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及审美观的体现,反映了当时代对园林的理解,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在古代园林中,园林文学的体现方式可以归结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形”方式,主要指见于园林实体的匾额、楹联、题壁和一些篆刻于碑碣、摩崖的诗文。它们与书法、篆刻艺术相结合,成为园林中的“物化”景观。它们是古典园林文学的常见体裁

5、,又是园林实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匾额,一般悬挂于建筑人口上方门顶或中堂,楹联则书写在楹柱之上。二者均起到点景的作用。例如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一的番禺余荫山房,在进门的两侧书有楹联:“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巧妙地渲染了山房的娇美与典雅。 题壁是写在墙壁或石壁上的诗词或文章,它多属诗人游园时的即兴之作。相传陆游和唐琬在沈园不期而遇时,感慨万千,于是在粉墙上写下了钗头凤。 在碑碣、摩崖上篆刻诗文则多以石刻为主。石刻的制作要非常地精心。对石头、字、及刻制的工夫都非常的考究。好的石刻能深化园林意境,收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另一种是“无形”的,它们不是以园林实体的方式出现,而是寓于园林景观的内

6、涵之中,主要指我国文学宝库中以古典园林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和散文,如阿房宫记、喜雨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这些文学作品。这种无形的体现方式实质是借园林题材以反映当时的政治及社会生活。 三、现代园林的发展 随着经济文化艺术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园林出现了与古典园林不同的发展趋势。现代园林的服务对象是大众,追求的是园林生态化、景观大地化,不再是封闭式的院落造景;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游乐,而是有了更多的精神追求,因此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 (1)公园绿地。它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2)生产绿地

7、。具有生产的特点,主要是为城市提供苗术、草坪、花卉和种子的各类圃地。 (3)防护绿地。是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4)附属绿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5)其他绿地。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四、现代园林中的中国古典园林文学 4.1现代园

8、林中古典园林文学的应用现状 现代社会讲究效率,追求急功近利,加之西方造园思想的冲击,致使古典园林文学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出现了僵局。 (1)应用方式单一。现代园林大多停留在借鉴古典园林文学,赋予景观一定的意境或内涵的基础上,而见于园林实体的匾联、题壁已不多见,只有石刻仍被广为应用。 (2)形式生硬,缺乏内涵。现代城市各类绿地中都喜用石刻,或题景名,或借用古典诗文营造园林意境。石刻不仅是技术,更多的是一门艺术。古人对此非常挑剔,不光是对石头的选择,还有书法、篆刻工夫、摆放的位置,都要求达到尽善尽美。好的石刻在园林中本就是一景。由于现代造园材料的多样化,还有艺术、文学功底的浅薄,所以对于石刻的应用也

9、只停留在形式的照搬上,缺乏内涵。 (3)生搬硬照,缺乏意境。现代人造园,多喜再现古典园林文学作品中描写的景观意境,但由于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钻研,出来的作品纯粹是对古典园林文学断章取义的应用,毫无诗意。更无从谈意境了。 4.2现代园林中古典园林文学的应用方式 古典园林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对园林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整个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凭借。中国古典园林文学在现代园林中仍有重要的作用。针对现代园林发展的新趋势,古典园林文学应出现新的应用方式: (1)借鉴诗文,创造园林意境。艺术作品的生命来源于意境。园林意境的创造往往来源于诗文。在建设各类城市绿地时,根据具体需要,借鉴诗文,创造园林

10、意境。湖南桃源县的桃花源的立意和布局就是来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这篇散文。 (2)引用传说,加深文化内涵。在建设公园或风景名胜区时,可以引用相关的传说或故事,增加景观的文化内涵。如,广州的越秀公园根据仙人骑马带稻种到人间的传说,设计了“五羊雕塑”。 (3)题名题联,赋予诗情画意。园林是人化的自然,一经题名,往往能使人产生无限的联想。现代园林中,无论是公园、居住区、风景名胜区,还是广场、苗圃,都用到石刻题名,大多置于人口,或置于草坪上。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文学在现代园林中的体现方式主要以“无形”方式为主,或借鉴古典园林文学中的诗文,赋予景观文化内涵;或借鉴古典园林文学中的造园艺术及技术,结合现代园林需求,营造生态景观。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典园林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园林与文学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古典园林文学是园主或作者通过文学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追求,或是借用园林景观表达自己的思想、志向,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现代园林密不可分。目前,我们应加强对古典园林文学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结合现代园林的发展需求,营造生态园林,使传统文化在现代园林建设中得到继承与发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