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4708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体育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体育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体育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体育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体育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体育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研究德育渗透是国家对各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更是对体育教学培养身心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迫切要求。根据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所需理论与实践指导的实际需要,本课题以中学体育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研究为主题,对中学体育如何进行德育渗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深入浅出地分析与探讨,为中学体育教师开展德育和体育相结合的课内外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方法论,同时,也为更有效地促进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一、中学体育进行德育渗透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1.学生调查情况 通过课题调研了解表明,学生对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思想教育持不认可态度的达到

2、了35.27%,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师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中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不够上。学生对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对学生严格组织纪律和学习要求的持不认可态度的达到了20.31%,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师对思想品德教育所采用的针对性教学方法和手段较少上。学生对体育教师在课内外言行举止认为不好的达到了28.10%,主要表现在有少量女体育教师和多数男体育教师平时不太注意言谈举止和为人师表,有喝酒、抽烟、不文明语言等不良行为与习惯上。学生对体育教师关心爱护学生持不认可态度的达到了33.82%,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师在课内外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关心不够,甚至有的教师对学生不理不睬,表现出很冷淡的态度。

3、 2.教师调查情况 通过对部分体育教师和体育特级教师的访谈调研,他们认为,对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能够通过为人师表的感染力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来教育学生持肯定态度,并同时认为,有部分体育教师对学生能够做到言传身教;能够通过主题形式教育来组织教学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能够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教育学生;能够结合国家大事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都产生了通过德育渗透达到身心全面发展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中学体育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原则 1.遵循体育文化传承的教学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充分挖掘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外体育文化内涵,以及体育运动特有的思想品质教育功能进行直接和间接地德育渗透,正确处理好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之

4、间的辩证关系,否则,就会降低体育教学的主要功能,并影响强身健体教学的实际效果。 2.遵循体育精神激励的教学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利用体育运动特有的顽强拼搏;超越进取;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更高、更强、更快等体育精神力量和体育正能量来激励学生更好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将体育精神力量化作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在动力。 3.遵循体育思想教育的教学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确定体育思想教育主题,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在课前,明确一个体育思想教育的主题,使整堂课的设计与安排,必须考虑体育思想教育的因素,借助体育教学的特殊方法和手段来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和强身健体的教育。 4.遵循体育教学艺术的教学原则 把体育与德

5、育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活动视为一门体育教学艺术。注重做好课的设计、准备和活动安排工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创造条件。 5.遵循体育教师为人师表的教学原则 用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用体育教师的敬业思想来引导学生。体育教师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就要具备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才能使体育教学进行的德育渗透达到预期的即“育人又育体”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三、中学体育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 1.传承教育法 (1)教学思路。坚持“学习体育文化,传承人类文明”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文化、中国体育传统文化和体育精神的传承教育。 (2)教学方法。可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以及中华

6、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髓等许多内容作为教材。在课的设计时,选择一个体育文化教育的主题,如发扬奥运精神,努力强身健体;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选择一个教材,并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紧扣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教育的主题,结合教材性质和特点,选择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场景设计,制作符合青少年特点和奥林匹克文化或新奥运会文化元素吻合的彩图和道具来烘托教学气氛并为育人创造条件。 2.主题教育法 (1)教学思路。坚持“主题指引方向,健身明确方向”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中,紧紧围绕一个正能量的体育思想教育主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教学方法:在课的设计时,选择一个思想品德教育的主

7、题,如“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生命在于运动”等;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选择一个教材,并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紧扣体育思想教育主题,结合教材性质和特点,选择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思想品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场景设计,制作符合主题需要的彩图和道具,围绕教学主题来达成育人目标。 3.明星榜样法 (1)教学思路。坚持“明星榜样力量,激发体育能量”的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在教学中,通过对优秀的中外某体育明星个人事迹的学习和模仿,开展“学习体育明星,争当健康之星”的比、学、赶、帮、超竞赛活动。 (2)教学方法:把全班分成4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在德、智、体等方面都表现

8、较为出色的学生代表来担任小组长;教师向每位小组长提出注意的问题和基本的要求,尤其是要求他们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起好表率和模范带头作用,在教师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各项活动,因为,这对能否产生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教师向全班或每个小组宣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体育活动;在教学中,教师也可扮演学生的角色和学生打成一片,随时随地参与各小组的活动,并进行教学指导和监督。 4.为人师表法 (1)教学思路。坚持“身正为范,德高为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在课内外,体育教师在思想、人格、气质、语言、仪态、仪表和精神面貌等言行举止上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教育作用。通常,

9、当体育教师表现出严谨的教风和雷厉风行的举动时,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加以效仿。 (2)教学方法:穿着得体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精神要十分地饱满,带一种严肃而不失活泼的神态,步入教学场地,首先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语气要谦和、平稳。口令要干脆、响亮。举动要迅捷、稳重。处理问题时,要有条有理、有勇有谋。做动作时,要有力度、有神采,有时要有刚有柔;在教学中,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自己的言行之中,去感化和影响学生,做到不说粗话、脏话,举止文雅等。 5.表扬与评比法 (1)教学思路。坚持“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的教学指导思想。通过开展评优创先活动,可以起到激励和鼓

10、舞学生体育学习的作用。 (2)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对表现较好的小组和个人,应及时地加以表扬,使他们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思想觉悟;通过开展比、学、赶、帮、超的体育学习竞赛活动,在课的结束部分,评选出表现出色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发用自己制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流动小红旗,以此进行精神奖励;下次课再次评比,依此类推。 综上所述,应根据实施素质教育和各学科德育渗透的教学要求,结合体育运动的特点来开展对中学生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还要探索中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学相结合的传承教育法、主题教育法、明星榜样法、为人师表法等多种德育渗透的教法。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常用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教材教法的必要补充,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