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探讨.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4960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探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探讨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其意义主要表现为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创新思维、获取信息的能力、竞争意识、心理素质。 二、物理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理论 目前采用的教学结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主要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焦点在“教学”上,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精细严密地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进行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2、两种教学结构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应当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三、物理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 (一)以教师为主导的合作学习模式。 该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循序渐进、按部就班、遵循既定的教学程序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教师引导:课堂上合作学习的起始环节。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一些小而精的合作小组 。 2.分析目标:通过预习或教师组织学生翻阅教材了解教学内容,教师呈现教学目标,师生合作设计为实现教学目标应实施的操作程序。 3.合作探究: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时常会有不同的解题

3、方式和策略,让组内的几个成员充分发表意见,通过有意义的协商和共享。 4.集体讨论: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论证、辨析得出的结论,成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内在成份,但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是零散的,要进行更大范围内的合作,即组际合作。 5.师生评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结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分析。 6.知识迁移:学习的效益,最终体现在应用,创新。因此,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可以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模式。 该模式强调教师为学生精心选择和设计恰当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 1.情境创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提供

4、社会化、真实的情境和宽松的学习气氛,利于学生的自由探索。 2.分析目标:通过预习学生了解教学内容,教师呈现教学目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教学目标,确定合作的主题及合作的具体步骤,并进行任务分工。 3.合作探究:小组内不同的角色,选择性地利用教师提供的工具和资源,小组成员间进行分工与合作,批判性地考察各种观点、假说等,进行协商和辩论,提出自己的看法、论据,分析和评论别人的观点。 4.集体讨论:各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合作成果,其他的小组可进行补充或辩论。 5.生生评价:评价过程相对“以教师为主导的合作学习模式”来说,教师要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6.知识迁移:本阶段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的知识,即将知识“外化”。 两种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教师担当的角色不同,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是担当“引导员”的角色;而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担当的是“资源提供者”的角色。但这两种模式之间难以划出一条严格的界限,而是具有相对性,可以看作一个连续体的两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