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概率统计的教学策略.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5103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概率统计的教学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概率统计的教学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概率统计的教学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概率统计的教学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概率统计的教学策略.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概率统计的教学策略在中学数学课程中,学生的认知层次主要局限于对具有因果关系的确定性事物的把握。对偶然性与必然性的了解还比较肤浅,仅仅停留在定性甚至是感性认识的水平之上,而概率是揭示偶然世界规律性的科学,与中学数学其他知识不同的是它研究的是随机现象,通过对概率统计内容的学习,掌握这种不确定性的思想,进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我们认为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的选取等方面的研究是必要的。这样有助于我们理清教学思路,熟悉有关方法技术,把数学知识学习与教学合理地组合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使得这方面的教学顺畅自然,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从概率统计课程本身的特性来看,要采取合适的教学策

2、略,才能保证学生正确理解相关的概念以及其中的思想方法。首先,要以试验引路,通过对实际现象的分析讨论。让学生对大量偶然的现象中蕴含着必然性有直观的印象:其次,要引导学生分析试验的意义,特别是它的模型作用。通过对相关试验在各种情形下的分析思考,逐步达到对数据分析方法的初步理解:再次,要通过案例分析对概率统计中一些重要的数字特征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联、区别讨论清楚。同时,对总体与样本、频率与概率之间的转化及应用上的理解要给予清楚的分析:最后,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体会“用数据说话”、“以样本估计总体”、“预测结果”的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反映了学生认识概率

3、过程中的障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模糊不清的认识。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研究。 问题一:在第一节概率概念教学中,学生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认识模糊。例如:在抛掷硬币试验中,学生一方面能从感觉上认为两种结果出现是等可能的,另一方面也认为实际试验产生的结果必然应该是各占一半。但实际试验却不是各占一半,学生开始怀疑试验的准确性以及概率的准确性。再如:天气预报中预报明天下雨的机会是90,结果第二天没下雨,一部分学生认为预报不准,因为按预报说应该一定下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都是学生对随机现象的本质理解不清,不了解试验的结果是偶然的,而概率是我们通过大摄重复试验的数据分析得到的必然

4、结果。通过概率去预测偶然现象的发生,这种过程是可以不准确的,可以出现偏差的。但这并不能妨碍我们去分析随机现象发生的规律性。 为了澄清学生认识上的错误,我们在抛掷硬币前增加了分析的环节,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抛掷均匀硬币结果各占一半,是不是抛两次必然一正一反,如果不是,那各占一半说明的到底是什么?再如。家庭中生男孩女孩的机会各占多大,是不是家庭中的两个孩子必然是一男一女?天气预报下雨的机会是90,第二天我们是否应该带伞?这些简单而实际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率思想,理解频率与概率之间不确定性与确定性的辩证关系。 问题二:在学生具体操作抛掷硬币试验中,学生对试验个体和试验次数产生怀疑。我们是这样设

5、置试验的:全班共50人,每名学生准备lO枚相同的一元硬币,同时抛掷一次,记下全班的结果,相当于将一枚硬币抛掷500次,然后统计正面向上的个数,这样重复抛掷10次,得到10组数据,观察数据,发现其中规律。但在具体试验中。学生有这样困惑。教材抛掷硬币试验是抛掷一枚多次。还是抛掷多枚一次。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抛掷多少次所反映的结果才算准确,我们的试验结果是否可靠?为什么教材给出的结果中抛掷24000次所得的0.5005要比抛掷72088次所得的0.5011更接近0.57这些问题产生是因为模型转化的过程中,学生不明白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同一模型,什么样的问题可以互相转化, 从古典概率模型上来分析,由

6、于硬币之间的无差别,这就决定了可以将500枚硬币抛掷1次与l枚硬币抛掷500次转化为同样的背景、同一模型。这种模型处理的方式在概率试验中,可以使试验变得简洁和易于操作,并且在处理具体问题中应用也很广泛。如,一个袋子黑球自球数目等同且无差别,从中摸取一个,可以转化为硬币试验,正面向上相当于摸到黑球,反面向上相当于摸到白球。再如射击中,击中目标与未能击中目标是等可能的。这也可以看作是抛掷硬币,正面向上相当于击中,反面向上相当于未能击中。学生的另一个问题是对多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的原理不清楚。我们所研究的现象,当其大量重复之后才会有规律性。而其中的大量指的是无限次或接近无限次,重复大次数比重复小次数获得的规律更可靠。教材中24000次试验与72088次试验同属于大量重复试验,没有大的差别,都很好地反映了频率在0.5附近波动的事实。同时在试验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试验结果与教材所给的蒲丰、皮尔逊、维尼的试验结果对比,更进一步地说明了重复次数多时规律的可靠性。 概率论是数学的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分支,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都有着耐人寻味、引人入胜的情节。这就为激发学生认知动因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条件。因此教师只有把握好概率统计的教学策略才能为概率论这颗明珠再添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