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跳远运动损伤原因及其预防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5133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跳远运动损伤原因及其预防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生跳远运动损伤原因及其预防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生跳远运动损伤原因及其预防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跳远运动损伤原因及其预防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跳远运动损伤原因及其预防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跳远运动损伤原因及其预防研究 中学生最大特点就是身体和心理的迅速成长和发展。中学生的生长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其中既有积极、进步的变化又有消极的变化。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在身体形态、技能、心理上均发生一系列的“质”的变化。本研究根据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跳远项目的属性,探讨中学生跳远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和跳远项目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并提出有效预防的可行性建议。 一、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分析 青春期来临,中学生的身体发生急剧而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体态。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状况很明显地反映在其体态变化上,这些变化常常体现在身高、体重、宽度和围度。第二,身体机能。青春期时,神经系统的结构更加复

2、杂、功能更加完善。心率在青春期已接近成人,以后逐渐减慢,趋于稳定,每分钟6070次;血压走出少年期的低谷,稳定在110120/7080mmHg范围内。第三,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在神经系统控制下人体活动时肌肉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速度、耐力、灵活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完善、肌肉的增长等。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耐力、速度。第四,性发育。男生的性变化首先反映在性器官的发展上,10岁以后睾丸发育加快,1516岁出现遗精现象;其次是阴毛、腋毛、胡须、胸毛的生长及喉结的膨大。女生一般11岁左右开始芽状突起或像小山似的乳头肿突,音调变得尖而细,月经初潮来临。 二、中学生跳远运动损伤的原因 中学生在跳远训练

3、、比赛中,其发生运动伤病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年龄因素、训练负荷因素、技术原因、场地因素和其它非训练因素,并且,局部负荷过大、技术动作合理性差、疲劳和场地问题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此外,运动损伤还与训练内容、训练手段以及任务性质有关。中学生的损伤主要是在训练中发生,技术训练时的伤病发生率最高。 1.技术原因 由于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运动技术水平较低,因技术原因造成的损伤比率较高。在跳远的技术构成中,中学生要完成25-30米疾速跑及大强度单足支撑跳跃,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会对直接参与工作的运动器官产生强大的支撑反作用力,对下肢、足部、腰部等所施加的负荷强度都是超乎寻常的。技术训练过程中,髋关节的

4、顺序错误、摆动腿摆动不充分是造成损伤的主要技术因素。跳远技术有其鲜明的项目特点,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逐步实现技术与能力的结合对损伤发病率的减少非常重要。合理的技术能有效减缓地面对支撑肢体的冲击,降低关节、韧带、肌肉等的负荷强度,使运动损伤的发病率降低成为可能。 2.训练负荷及疲劳程度 疲劳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运动性疲劳主要是训练负荷及内容的安排不合理,没有处理好训练与调整的关系;持续大运动量训练后很容易引发疲劳;疲劳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主要外在表现为速度、力量明显下降,灵敏性、协调性降低,技术动作变形,厌练情绪加重等,如不及时加以控制,极易诱发运动损伤。 3.场地问题 由于基层学校的条件有

5、限,很多学校没有塑胶跑道。中学生的教学和训练大大受到影响,学生们只能在煤渣跑道上进行教学和训练,场地过硬、不平,在跳远训练时导致学生造成运动损伤,许多伤病的发生都与场地问题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三、中学生跳远运动易发损伤部位的分析 1.大腿后侧肌群的损伤 跳远中的快速助跑、踏跳引起的撕伤、拉伤等,主要由于运动时用力过猛、肌肉超负荷工作、身体协调配合不佳、柔韧素质差等造成,损伤症状为活动功能受限,疼痛无力。 2.膝关节韧带扭伤及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在人体中,其结构较复杂,杠杆作用最强,负重较大时,是较易受伤的部位。在跳远中,由于落地姿势不正确,双足失去平衡向侧方向跌倒或半蹲位起跳发力及屈伸扭

6、转牵拉张力过大等,均易造成膝关节韧带扭伤。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半月板起着衬垫的作用,当膝关节伸直时,半月板向前移动;膝关节屈曲时,半月板向后移动;而当膝关节旋转或外翻时,半月板与股骨髁一起活动,半月板与胫骨平台间发生摩擦。因此,当膝关节在屈伸过程中再加上旋转内外翻动作时,就很容易造成半月板损伤。 3.踝关节韧带扭伤、撕裂伤 运动时因足外旋外翻、内旋内翻、纵向和直接暴力等,均可引起踝部韧带闭合性损伤。由于做跑跳练习时身体在离开地面腾空阶段,足处于内翻位下落时,身体重心不稳,而容易致伤。 4.胫骨骨膜炎 因过多地跑跳练习,尤其是在较硬的场地进行反复单一跑跳而引起的小腿骨疼痛。一般认为,是局部组织过度

7、负荷所致。 四、中学生跳远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消除麻痹思想 在教学和训练中,体育教师和中学生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预防跳远运动损伤的重要意义,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经常进行“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体育教师对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要有较正确全面的认识,相信运动损伤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从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树立信心,在运动实践中积极贯彻各项预防措施,杜绝跳远中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 2.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避免疲劳和训练过度 人体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必须在适宜的运动负荷刺激下才能实现,如运动负荷停留在同一个水平上,则人体能力就不能进一步提高。因此,在训练中应随着学生机体能力的改善和提高

8、,逐步增加运动负荷。运动负荷增加过快、过猛,不仅不能增强体质,而且有损身体健康,甚至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3.注意身体素质全面训练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是以统一的整体来实现的。因此,中学生必须注重身体的全面提高。特别是跳远中学生应具有较好的力量、速度、灵敏度、柔韧度和耐力等素质。加强中学生的身体全面训练,可使身体器官系统机能得到全面发展,这一点对训练基础不牢的中学生尤为重要,只有在速度、力量、灵敏、柔韧和耐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为从事跳远专项技术训练奠定基础,同时,这也是预防跳远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 4.做好准备活动,加强基本动作练习 中学生在训练前应进行慢跑,充分做好准

9、备活动,逐步由一般性活动过渡到专项性活动。另外,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应根据个人器官系统的功能状况、气候条件而定。若机体兴奋性较低,就应充分进行准备活动,一般以身体感到发热为宜。 在进行正式跳远训练之前,根据项目特点和季节气候变化而做好准备活动,增加韧带的弹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有助于防止关节韧带的损伤。另外,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还能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提高到最适宜的状态,加强和恢复原有的条件反射联系。机体各部活动的加强,有利于接受即将开始的较大运动量。做准备活动时,要注意准备活动的内容、运动量和时间的科学安排,特别应加强主要负荷部位及容易损伤部位的准备活动。 5.加强管理,注意兴奋点的转移 在分组练习和分散练习时,要发挥中学生骨干的作用。在中学生对某项运动保持长时间兴奋状态时,应适当地使其兴奋点转移,避免因某一局部承受的负荷过大而引起慢性损伤。 6.认真贯彻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的原则 在运动训练活动中,体育教师应认真贯彻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中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技术水平、训练程度、心理特点及精神状态等实际情况,因人而异,科学编排训练作业,合理安排运动量,如一旦发现体力状况不佳的中学生应立即令其停止剧烈运动,另行安排轻微活动或作适当休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