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目标探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5216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目标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目标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目标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目标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目标探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目标探究中学物理中的学生实验教学,既不完全属于认知领域的问题,也不完全属于操作技能领域的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不给学生讲解、介绍安培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就让学生用安培表测量电流强度,那么可想而知,学生就不可能进行正确的测量,更谈不上培养实验能力。 那么是不是只要我们给学生介绍了必备的理论知识,学生就一定能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呢? 举一个普通的例子,一个懂得骑自行车原理的人,当他真的学骑车时,未必就不摔跤。但我们说懂骑车原理的人可能比不懂原理的人学骑车学得快。 由此可见,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虽然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二者并不能相互取代。所以,中学物理中

2、的学生实验教学,既不能完全由学生的认知过程所取代,也不完全是一个操作技能问题,而是二者并举的一个有机整体。 因此,实施中学物理学生实验教学,既需要建立与实验相对应的认知目标体系,又需要构建与实验相对应的操作技能目标体系。 (一)关于中学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的认知目标 1记忆:指能记住所学内容的原型、意义或某些重要的公式,在需要时能正确地应用它们。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记住: 学过的物理概念、规律、现象、物理过程、物理公式和单位; 有关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主要构造和操作规则; 学生分组实验的目的、器材和实验结论。 2理解:指能抓住问题的实质,熟悉知识的适用范围,知道物理过程中的因果关系,清楚结

3、论成立的条件,能应用已熟悉的物理模型直接转换和规范处理类似情景中的类似问题。在学生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 知道有关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特征、物理意义和适用条件; 能对物理公式进行变形,并进行数学运算; 能对简单的物理现象作出解释; 能正确作出物理图象; 懂得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知道有关测量工具和基本仪表的使用方法 3运用:指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在学生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 能应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一般物理问题; 能正确比较和判断相近或易混淆的知识和现象; 能正确进行推理论证; 在实验中能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归纳总结出规律,得出完整的结论; 知道实验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减少误差的

4、方法等。 4综合:指能根据明确的目的或意向,联结不同部分或方面,组成新的整体结构,并对组合的过程及产生的结果是否达到某种要求作出有价值的判断。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 能够概括出所学知识的结构体系;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能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从给定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对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验或实际问题,能设计出相应的实验方案,或提出新的实验思路。 (二)关于中学物理学生实验教学操作技能的目标 1模仿:是指在教师指导之下,学生对教师所做的示范动作进行仿照的一系列行为活动。它包括心理模仿和行为模仿两个方面,是形成动作技能的最初阶段。 2定

5、势:是指在模仿的基础上,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努力,能够连贯地完成操作,并基本符合要求。定势操作是一种完全在学生独立意识控制下进行的操作,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熟练:是指学生在具备了定势操作之后,经过进一步的强化训练,技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能做到花费最少时间,耗费最少精力而达到实验操作熟练自如的程度。 4.创新:是指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根据新情况的需要,能对原有动作进行直接的修正,必要时能对已有的行为进行符合新情境的重新组合。创新是认知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最佳融合,是操作技能目标的最高层次。 (三)关于学生物理实验素养、习惯等方面的目标要求 任何认知或操作技能活动,都脱离不开情感因素,中学物理学生实验教学也是如此。但是要系统地在实验教学中引入情感目标,既有理论难度,也有操作上的困难所以,我们在学生实验教学中。根据学科的特点。应强调学生的实验习惯、素养等品质的教育和培养,并根据具体的实验项目来拟定要求。如要爱护仪器、器材、养成自觉遵守操作规则和手脑并用的实验品质等。 (河北肥乡第一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