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有效教学设计的新探索.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5236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物理有效教学设计的新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物理有效教学设计的新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物理有效教学设计的新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有效教学设计的新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物理有效教学设计的新探索.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物理有效教学设计的新探索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探究式物理教学已经成为物理教学的主流,该模式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带动思维发展。但是从当前的教学状况来看:中学物理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完善。对此,我们必须主动放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从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出发,这样才能体现新课改精神,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1.强化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作为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和教学的其他内容也有着特殊的联系,既是教学依据,也是教学基础,是教学活动设计与策略选择的出发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落实现代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1.1强化知识储备 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以学生已有知识

2、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帮助学生理解、应用物理知识。在知识学习中,它会受旧的知识体系影响,在已有的知识网络中进行新知重组。因此,在设计物理知识时,必须整合知识背景进行有效分析。 1.2帮助学生提高物理素养 为学生提供物理思路与理论基础作为准确判断物理素养以及教学设计的基础工作,物理素养不仅体现在物理知识的掌握上,能解答多少物理题型,还体现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研究学习性研究的方面上。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差异,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其教学难度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才能保障教学体系。 2.做好中学物理课堂设计 2.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设

3、计对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以及达到的学习成果的阐释。在设计物理教案时,老师必须认真阅读初中物理考试大纲、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与教科书内容,只要在明确考纲与课标要求后,才能领会教材内容,确立教学重难点。因此,在设计教学工作时,必须从可测性与观察性等方面着手,以此增强行为结果。 例如:在物体的质量一课中,为了理解质量数形,掌握天平托盘的应用方式,可以用多媒体演示铁锤敲击铁棒的过程,并且设置问题:铁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铁棒中的物质铁有没有变化?它的质量有何变化?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析中领会重点知识,发散思维。 又如:在电功率测量中,物理老师应该先让学生明确教学设计,充分挖掘教材知识,应用可供检测、观察的

4、语言对其进行有效描述。以说出灯泡功率测量的原理、测量器材、电路图和记录试验的表格等。 2.2增强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教学设计得以实现的保障,有效、科学的教学方式要求老师明白怎样教学生,老师要整合学生实际情况完善、修订教学规划,以不断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创新实践的能力;通过整合学生心理与教育学,知道怎样教学生,并且为物理课堂提供良好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讲到速度这个版块时,我们可以利用“纸片下落速度的测量”,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以此提高学生的表格设计、动手实践以及信息搜集的能力。在这期间,学生不仅要了解物体运动快慢,领会速度单位与定义,还必须从速度测量方式上,明确器材使用方式,最后学会

5、单位换算。通过播放一小段动物世界猎豹追寻小动物的情境和蜗牛爬行的情境,让学生作比较,然后再利用新课题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到问题解答和知识探寻中,以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2.3优化教学理念与评价过程 教学评价是整合教材要求和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以及过程进行的评价。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老师必须明确教学程度,根据教学设计设置评价,达到调控行为、促进教学发展的要求。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探究式教学更具有实践性、问题性与开放性,只有将学生放在生动、开放、动态的教学环境中,才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创新精神。对此,在现代中学物理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主观上接受现代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工

6、具,改善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例如:在“光的直线传播”中,老师可以先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示课件图片,如:灯火阑珊的夜晚、海底世界等,然后让学生思考光是怎样传播的,这样学生就能快速答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然后再让学生利用课桌器材进行实验,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在这期间,有的老师可能在处理逻辑关系时存在失误。但是我们应该怀着探究和验证的心情学习,这样才能达到实验教学的要求,最后从学习中得到乐趣。 3.结语 教学设计作为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成果的基础与前提,对巩固现代化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从学习与教学理论出发,转换教学理念,展现学习主题和教育主题的根本作用,在教与学统一的环境下,提高教学效益,推动学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