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肺活量下降问题的简单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5312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肺活量下降问题的简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生肺活量下降问题的简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生肺活量下降问题的简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肺活量下降问题的简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肺活量下降问题的简单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肺活量下降问题的简单研究一、中学生肺活量下降研究 我将本校近几届学生的肺活量数据按届别、性别进行了数据的比较分析(见下表),其中就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大部分数据呈现下降趋势,优秀率较差。我想用多年来教学中真实发生的事情证明公告中的问题。多年来在每届新生的军训,野营拉练和各种集会活动中,没有不晕倒的。就在体育课上运动量不大的情况下,也有晕倒的。早在1995年中国就曾和日本进行过数据对比,中日两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值有相当大的距离。但十五年后,日本青少年的体质远远超过中国,肺活量和身高指数都高于中国。十五年时间,整整一代人,中日两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发生了质的变化。 1 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之

2、肺活量状况的分析 针对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教育部于2005年8月19日紧急出台“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相继出台了以“健康第一”为总旨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干预措施。据了解,这项涉及中国二点三亿学生的“干预工程”,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实施的。新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过对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提出更加科学和个性化的锻炼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仅仅以某种体育竞技单项内容来衡量学生体质的偏差。在今年又出台了阳光体育行动。旨在尽快通过学生体育活动来增强学生体质,扭转20年来不断下降的局面,可见国家及教育部已经完全意识到了

3、此问题的危害性。 2 中学生肺活量下降的成因分析 就男、女生的肺活量成绩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有: (1)学生体育锻炼不足,包括锻炼时间和强度均不够,尤其是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特别是耐久跑的比赛活动开展很少。(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学习、升学压力加大使得学生生活、学习方式也发生变化,学生用于完成作业、玩电子游戏、浏览互联网、看电视等活动的时间相对增多,而用于运动时间则明显减少。(3)很多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自身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和恒心。(4)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时期,学校的管理理念和评价体系仍停滞在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中,占用和缩减体育课时的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高三阶

4、段较明显。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质健康,也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3改善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举措 (1)继承优秀经验,加强学习与交流,并校情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对执行情况与效果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进而对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梁启超说“少年强则中国强”,而少年强则更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及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为此,要充分促进家长乃至全社会对“健康”概念进行重新认识和实践;要大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

5、要经历一个由感性的模仿与体验再到理性的认识与定型。现代社会对体育的传播方式多样,电视、互联网、光蝶、书籍、报刊、杂志将世界各大体育赛事迅速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这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学校应以体育节(运动会)为突破口积极地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也巩固了学生的体育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学校教育呈现出良性循环的态势。 (3)学校校长的理念直接关系到该校管理模式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定期举办地(市、州)教委领导和学校领导的培训班,学习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的方针政策,增强教委和

6、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认识,提高领导对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管理水平。 (4)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鼓动性和示范性作用。在学校班主任较其他任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要多,对学生也会有更多的了解,而学生也会更听从于班主任的教导和鼓动。班主任经常利用读报课的时间宣传并要求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根据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鼓动学生课余参加体育活动,同时利用体育名人的成功经历激发和鼓励学生,这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果班主任也能适时地参加学生的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师生平等交流,这样作用和效果将会更明显。 (5)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学习上级有关政策与法规,认真领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精神实质并积极努力地贯彻实施。同时体育教师要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研究,真正做到以教促研,以研助教,本着认真、严谨、务实的职业精神做好自己的每项工作,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俗话说“亡羊补牢,尤未晚矣”。目前中学生体质的下降已成现实,但我们相信在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本身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督促和确保学生每天至少坚持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使中学生体质健康能真正上一个新的台阶不再遥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