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诗歌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5426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诗歌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诗歌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诗歌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诗歌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诗歌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诗歌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苏教版 诗歌教学 审美能力 笔者从事初中语文一线教学已经有12个年头了。一直使用的是苏教版的语文教材。随着对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一步步深入了解,笔者愈发觉得古诗文在这本教材中的重要地位。纵观每次考试,能考到书本上的知识大部分是古诗文。古诗文默写,古诗文赏析等的分值越来越大。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古诗文的掌握仅仅停留在背诵,默写上。大部分学生都是死记硬背,背诵速度慢,遗忘速度却很快,学习效率甚低。大部分学生甚至在做无用功。这就导致老师教起?砟眩?学生考起来更难的“两难”境地。鉴于此,笔者在一线教学中发现,如果让学生抓住诗文中的意象,加入古人对意象的理解,就能很快地找到理

2、解诗文的方法,很快熟读成诵,而且只有会背诵就很难再遗忘了。并使学生在意象的理解上感受古诗文中所蕴含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起到推动作用。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入手,从而解决问题: 一、树木类 1.柳:送别、留恋、伤感。“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如:王昌龄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中少妇对夫君的怀念之情跃然纸上。 “柳”絮飘忽不定,暗指身世的浮沉。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就写出了作者对自己一生遭际的一种无奈。 2.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煜的相见欢中“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深切地写出了南唐后主被囚之后的无奈,悲哀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3.松柏:正直,高洁、傲岸,常青、顽强的生命力)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傲正直耐寒的品格。如: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塑造了一个正直高洁的男子形象。 4.竹: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顽强的生命力,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 如:郑燮竹石中“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本诗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二、花草类 1.梅花:气节、高洁、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如

4、:王冕的白梅 。梅花还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菊花:隐逸、高洁、脱俗。多赞其品格坚强,气质清高。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写出了一位归隐田园,鄙视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3.莲花:用于表达自己的美好品质。如:陆龟蒙的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写出了白莲的“孤芳”的境遇,表达了对白莲的怜爱与欣赏。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者以“莲”自比,生动地写出了莲

5、高洁的品性。 4.兰:高洁。苏轼在浣溪沙中就描绘了一幅“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的美景,正是这样的景色引发了诗人无尽的想像,发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感叹。 5.牡丹:富贵、美好。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就那世人对牡丹的爱与对莲的爱进行了对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深刻地反映了使人对富贵的追求。 三、动物类 1.子规(杜鹃、杜宇):悲惨、凄恻、思乡怀归。还是苏轼的浣溪沙“潇潇暮雨子规啼”,还有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真切地反应出李太白送别友人时的惆怅,不舍。 2.鸿雁:理想,追求,思乡怀归、 思亲、音信, 消息。王湾

6、的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思念。 3.燕:温馨,和谐,家的温暖。葛天民的迎燕“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温馨,“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的温暖力透纸背。 4.鹧鸪:离愁别绪,思乡怀归。郑谷的鹧鸪“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巧借典故,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离愁别绪。 四、水月雨类 1.水: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2.雨:雨所清洗的是空间世界,也是人的心灵世界,诗人在雨的静观和沉思中领悟到丰富的人生哲理。喜雨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苦雨伤春、

7、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之时,雨飘然而下,成了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了特定的感情内涵。雅雨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禅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荡涤污秽的力量。 3.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4.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5.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

8、生途路的坎坷挫折。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霜重鼓寒声不起”极言自然环境的恶劣。 6.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幅北国风雪图跃然纸上。 7.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8.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何事长向别时圆,但愿人能长久,千里共婵娟”就表达了作者远方亲人的思念,盼望早日团圆的感情。 以上就是笔者根据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进行的一个简单的归纳。学生准确把握作品中的具体事物,找到这些事物代表的意蕴,就可以准确地品评一首诗。从而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感受她所蕴含的内在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