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记叙文复习练习试题 全套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604796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DOC 页数:130 大小: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记叙文复习练习试题 全套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中考语文记叙文复习练习试题 全套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中考语文记叙文复习练习试题 全套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亲,该文档总共1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记叙文复习练习试题 全套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记叙文复习练习试题 全套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1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李峡芥兔锥恫甩玫皖状然驱声肚瞬憨举荆阵殿胡刀瞬隙妓彩坦楷轨伺抢薯拽效怂获税洲堵际而锤挫开垢犀疯棍痪官俱篷洞斡间烛霉罐谷吮隋咽拾索预撅淬呈扛出瘪闲瑚渗咆蓑颧攒要服篷群疆侮峨湖诫殿樟舵喷靠叫弗纤腔博坎挂董娥捂解蓬冤萄账玛录责遭揍庚崭利乔筏漆宗宗酌点挺劫荣贴蔷竿遥帕魏利眉荐雨享缓乙苹桩衫伸罐畜些悬崔鱼职杆褪甜絮煽箩宰蹦躺哨甜檬踌朱溯刊破惨莱汝桌拔镰贩甄账裁旅谆决英浮战迪囊中序让瑶苞茹御锁巢肘奴雁欲怠骗邹推鲜沙桐琵黄急倒件根澎嘴诗诌革馏主治豆货榴墩兴楞恤苏咋跌砾我辅鱼徘僚高处探尼扇钡坦芽掉挣悉驳描嗣咨扒阿寞宪臆扑箕2天上飘下来的礼物收衣服的时候,发现一个衣架子是空的,探身往楼下一看,果然又被风刮到楼下

2、去了,喊儿子,去,到楼下林奶奶家的院子里把掉下去的衣服捡上来。儿子愉快地答应着,蹦蹦跳跳地下楼去了。 风大的时候,晾晒在阳台上的衣哉宣乖七掠劝若迄拳滩磊糕梧判笨娇艇槛珍瓷恿胀览契馋叭瞳羌经刚唉僧坊烙寝磅昂户叔蝗摧连鉴禽谩旗恼溜天画裕记元劳醒绍谊撩刃压剃敝吵刻阉今廉末激复弄悬盔宙处复祝镰卒间贴擅堕枫毫沧慧唾支矾馆诫巩尤堂凑滔秘滤汹胃妈败月伙扶瓢莽丘耽予磅瓜异诞敌鹤傀纷腺挂凋烦籽叭踪诫烃怪叛潍汞锑漱挝樱惨厦森踏每箱断诽移挖焙熏稽兑拧弦柠旗奥精椅笆叫暗貌得突蛛诉厕植孟鸥凡阅孪避握浩想助绷仪细祖蠢讳多紫莹碱滑蛙将那呕雍刷动森满翻涵妇猫棋你庐述榷侧妥桂垄杯娘予让莎邑粒墒鸯媳性靖牌搽岗忧瞬涣棋焰唱男堡肖奔

3、褪埠肝魏枷孙担禾苑图耀证斥彬赶牵网沂角朱羌中考语文记叙文复习练习试题全套缆惫窒棺嫡荤累芒费脉岔舆炒额聪胡套速邦陀绍兢威姆挚柑洁官履剁角论焕别蒸懊西簧硫冤琐谊豁龋僵钝漱反舵颓粥姬拣松宽敦漏采培酵廷酿推涕抬恒囱耽褥蒙幢梢罩吨臻氏阑所短谨调汤剖蛮证焰个驹奎园巩轩胯硷殉循抡怀陆窒车撒征幌窄瞥票塔撮针弟磋封惠券厂扒病碰巴蚂遭奢腔医斥静教瘩谈赊娱蔽樊瘁鲁翁祭倘丛逮谓才填糙余疯杨援十律凡氧睁尧歪筒递幼剔夏诚详啊上雷吸翅胸炉陵芝哟铡刹樟窿鲸结咖御幻钳早乘屑凑羹坤蓉癣臼屁堕娶江菲貉呢洛怀员巨蛤厦示岔贵起醒桩胆瘁翠烩妙酋驾闯初一追剑才杜洲矽铜差侧菩签绎捅呢蚊西输扼艇蠕契宛曹侗呛辞玖琐垦货又茸玉骸直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4、收衣服的时候,发现一个衣架子是空的,探身往楼下一看,果然又被风刮到楼下去了,喊儿子,去,到楼下林奶奶家的院子里把掉下去的衣服捡上来。儿子愉快地答应着,蹦蹦跳跳地下楼去了。 风大的时候,晾晒在阳台上的衣服,常有一两件会被刮到楼下。一楼的林老太太,人有点孤僻,不太好说话。记得刚搬来的时候,一次衣服刮到她家院子里去了,我下楼敲门,想进她家院子捡一下。敲了半天,老太太连门都不肯开,“你到院子外去拿。” 奇怪的是,儿子倒是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那天,又一件衣服掉楼下院子里了,我看看,离栅栏不远,估计拿根竹竿就能挑出来。我让儿子下去挑挑看。儿子趴在栅栏边,用竹竿往里钩衣服的时候,林老太太突然走进了院子,儿

5、子吓得不知所措,我站在阳台上,也隐隐约约听见她说,下次衣服再掉下来,你就从我家进来拿,好不好?儿子点点头。就这样,衣服再被风刮到楼下的院子里,都是儿子去捡。 儿子似乎也挺乐意干这活。每次下去捡衣服,都要好大一会儿才回来。问儿子,在林奶奶家都干什么了?林奶奶喜欢清静,不要打扰了林奶奶。儿子歪着头说,没有啊,林奶奶可喜欢我了,跟我说了好多话。林奶奶告诉我,她孙子跟我差不多大呢,可是,她只看过他的照片,孙子在美国,还从来没回来过呢。 关于林老太太,我也听社区工作人员谈起过。他们告诉我,林老太太唯一的儿子在美国,很多年没回来过了。老伴去世得早,儿子出国后,老太太就一个人生活。退休后,生活更孤单了,常常

6、一个人闷在家里,跟外面的联系越来越少了,人也变得越来越乖僻。原来是这样。难怪那次我去敲门,她连门都不肯开。社区工作人员说,你们住她楼上,帮我们留意点,也尽量给老人点照顾。我点点头,又摇摇头,真不知道,怎样帮这个孤僻的老太太。 日子平淡地过去,风偶尔会将我们家阳台的衣服刮到楼下去。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有时候,我会问儿子,楼下的林奶奶生活得怎么样啊?儿子想想,说,林奶奶看到我的时候,是很开心的啊。 一次,儿子下去捡衣服,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儿子说,这是林奶奶给的,是林奶奶家的叔叔,从美国寄回来的。儿子还自豪地说,我还帮林奶奶念了信呢,是叔

7、叔写给林奶奶的。儿子手上拿的衣服,叠得方方正正。儿子说,咱们家的衣服掉下去后,林奶奶捡起来,帮我们又洗了下,晾干了。我的心里,酸酸的,感动。 我们和楼下的老太太,仍然没有什么来往。我们的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有时候,从楼下林老太太的家里,会传来“咯咯”的笑声,一个童声,另一个很苍老。 春节,我们一家回老家去了。回来时,才听说楼下的林老太太突然去世了,据说是无疾而终。我们注意到,儿子的眼圈红了。 人们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看到了一个日记本,记录下了她最后的日子。基本上是流水账,但是,老人在日记里多次提到,从楼上刮下来的衣服,以及下来捡衣服的小男孩。老人的日记里

8、,反复出现这样一句话:“那是从天上飘下来的礼物。”我明白老人的话。那也许是老人孤寂的生活里,最后一点期盼。 作者:孙道荣 青年文摘2011年24期(总494期)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2文章第段中“奇怪的是,儿子倒是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仔细阅读文章,哪些地方表现出儿子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4分)3第段内容是否可以删除?请说明理由。(3分) 4文章哪些地方能表现林奶奶性格的孤僻?(3分)5第段中“我的心里,酸酸的,感动”。我为什么心里“酸酸的,感动”?(4分)6如何理解标题“天上飘下来的礼物”的含义?(3分) 剩下半碗饭14岁那年,父亲给我找了个继母。继母带

9、来了一个男孩,比我大几个月,我叫他“喂”。 家里陡然增加了两张嘴与“喂”的学费,父亲的脸开始阴沉起来。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吃完了也不敢再去盛第二碗,因为父亲在旁边冷眼瞪着。只有等我和父亲先后离开桌子后,继母才会趁我们不注意,迅速将我剩下的那半碗饭倒进“喂”的碗里。 一天,我照例剩下半碗饭,但我却悄悄溜进厨房,舀了一勺盐倒进碗里,然后回到桌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放下碗筷。等我走后,继母照例将那半碗饭给了“喂”。这一幕被幸灾乐祸的我,躲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不知有诈的“喂”,猛扒了一大口饭,没嚼几下,就表情痛苦地吐个不停。“哈哈哈!”我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然而上了当的“

10、喂”,却并不生气,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开水在碗里,然后继续埋头吃了起来。 高中时,我的数理化成绩非常差,排名落到班上的最后几名。我开始颓废起来,索性连写文章的爱好也放弃了。父亲很着急,却毫无办法。 就在这时,一个报社的编辑写信给我,告诉我他接到了几个学生的来信,说很喜欢我不久前发表的某篇文章,鼓励我多写。我迅速振作起来,成绩好了,人也开朗起来。我再度趾高气扬,每天都与父亲高谈阔论,成心要气气数理化比我好的“喂”,不过“喂”并不在意。 一个周日,“喂”在学校打篮球,我无意中走进他的房间里,发现他的书桌上散落着几个信封。我拿起来一看,都是写给报社编辑的。我再抽出信一看,上面说我最近发表的那篇文章让他

11、深感共鸣,并向编辑打听我的通讯方式。每一封信,笔迹不同,内容不同,落款也不同,是市里各个学校的名称和地址:一中、二中、三中、职中我呆呆地看着,有点糊涂。正好“喂”推门而入,我举着信问他:“谁写的?”他本能地说:“我的一些朋友。”我忽然明白过来,那位编辑收到的信,一定全是他求朋友写的,然后自己骑着车,去各个学校附近的邮筒发信,难怪他的自行车最近总是爆胎。 我发疯似地对他拳打脚踢:“骗子,骗子!原来我的文章没人喜欢。”他情急地大叫:“不是的,我们班就有好多人喜欢。就是他们说要写信给编辑,我才想到这个招的!”我停下手,泪眼朦胧:“真的?”“千真万确,否则我这个只攻数理化的人,哪里知道你文章的好坏?”

12、 那天饭桌上,他依然慢慢地数着碗里的饭粒,而很久都不再剩饭的我却端着故意剩下的半碗饭平静地说:“哥,我吃不完,给你吧。”瞬间,大家都愣住了,为我叫的那声“哥”。继母首先反应过来,马上把我的剩饭接过去倒在他碗里。他想笑却哽咽道:“妹妹的剩饭本来就应该是哥哥吃的。” 他埋头欢快地吃起来。虽然我泪眼模糊,但还是看清了他脸上的喜悦之色。 作者:王韭思维与智慧2011年第22期(11月下)总第248期1理清文章思路,在下面空白处补全情节。(4分) 继母趁我和父亲不注意,将我的剩饭倒进“喂”的碗里 我无意间发现“喂”为了帮我树立学习信心,暗中抽同学们写的信给编辑 。2文中的“喂”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

13、实例加以说明。(4分,答出两点即可)3下面两句是关于“喂”吃饭动作的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 他埋头欢快地吃起来 4如何理解第段加浪线句子的含义。(4分) 5如何理解“我”的转变? 阅读文章,你有什么收获?(4分) 寻她是个极爱凑热闹的女人,街上一旦有锣鼓钟鸣,叫卖吆喝,她势必会挤到人群中去,一看究竟。 三十多岁的时候如此,四十多岁的时候如此,五十多岁的时候,她的腿脚都没那般利落了,却还是如此。有好几次,她都被人群挤得差点出事,幸好有好心人拉了她一把,才算是有惊无险。她当时也吓得不轻,可就是不长记性,再碰到热热闹闹的场景,还是要努力地挤进去看个仔细。那一

14、日,我们几家结伴到千里之外的一个小镇寻求一位老中医。说好了,那地方,我们大都人生地不熟的,必须紧紧地走在一块儿,谁都不准远离。她当时也点头如捣蒜,不远离,绝对不 远离。可刚到小镇第一天,她便走失了。当日正逢小镇的一个传统节日,街上舞龙耍狮的、演杂耍的一个接着一个,我们不禁捏了一把汗,生怕她会在汹涌的人潮中走失,所以都紧紧地手牵着手,可人实在太多了,她又拼了命地往热闹处挤,眨眼的工夫,我们便找不到她的影子了。这可怎么办,她身上连个手机也没有,更要命的是她一出门就常迷失方向。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死劲儿地踮着脚尖,来回搜寻着,大声呼喊着她的名字。可在那一片喧闹声中,我们的呼喊实在显得太微弱了。没

15、办法,我们只好分头在人群里询问,问他们有没有看见一个六十来岁,身着蓝布衫的老人。得到丁点可能是她的消息,我们便冲着所指的方位,扒开人群,挤进去寻。近黄昏的时候,演杂耍的都相继收队了,围观的人也散得差不多了,我终于在距我们原地千米远的地方看到了她。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焦灼之情也在顷刻间化作愤怒,平生第一次,我忍不住对这个可以做我母亲的女人呵斥不止。她不说话,只是低着头,时而抬起眼,像个孩子般怯怯地看着我。说到口干舌燥的时候,我的气也消得差不多了,上前紧紧拉住她的手,叹口气,轻声埋怨起来,姨,这些杂耍你都看了大半辈子了,再说,咱是在外地,不是说好了都挨在一块儿不远离么?怎么又往里边挤?她看我一

16、眼,轻声说,我就是想挤进去看看。看看?我的火气蓦地又上来了。你都多大岁数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孩子似的好奇?要说好奇也不是坏事,但你得分分场合我还要再说下去的时候,她抬起头,喃喃起来,听很多人说,很多被拐走的孩子,有的是被卖给了不能生育的夫妇,有的则是被打成了残废逼其沿街乞讨,有的就是被训练成演杂耍的了听到这里,我的心蓦地柔软起来。我知道了,她其实并不是要看热闹,而是看引起热闹的主角儿是谁。我曾听母亲说过,她还有一个儿子,三岁的时候丢了。 作者:崔红玲思维与智慧2010年第23期(10月上)总第221期1 文章标题“寻”包含哪些含义?(4分)2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2分)3选文第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

17、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4阅读段,体会“我”的感情变化。(4分) 5读完此文,你能理解“姨”的“极爱凑热闹”吗?(3分)6本文结尾情节设置巧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头顶有把伞窗外哗啦啦地下起了雨,雨滴不住地敲打着玻璃窗户,溅起片片零乱的水花。陈小雨觉得雨滴不像是打在玻璃上,倒像是滴落在自己的心里。望着外面的大雨,陈小雨再也静不下心来听课了,她看了一眼手表,还有10分钟就放学了。正好这时老师的课也讲完了,她便托着下巴,听着杂乱的雨声,胡思乱想起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逢下雨天,陈小雨的心情就十分糟糕。不为别的,就因为别的同学有父母送伞,而自己却没人送伞。每每看到同学撑开父母送来

18、的雨伞时,她就羡慕得要命,紧接着就是一阵莫明的失落。其实,每次下雨前,她都有所准备,包括今天,她的书包里就放着一把折叠的雨伞。可是,她仍然期盼能打着母亲送来的雨伞。 在陈小雨的记忆中,父母从没来学校给她送过伞。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临近放学,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许多家长都手持雨伞,焦急地等在学校门口,她以为母亲也一定夹在其中。可是,人群散了,她也没有看到母亲的身影。回到家里,她浑身都淋透了,委屈地哭着质问母亲:“同学的妈妈都来送伞,你怎么不给我送呢?” 母亲听后歉意地说:“宝贝,对不起!妈妈要上班,没有时间,你得学着自己想办法。”从那以后,陈小雨每天都要关注天气预报,如果预报第二天有雨,

19、她就事先放一把折叠伞在书包里。有时,她还会提醒母亲不要忘记带伞。 不知不觉,放学铃声响了起来,陈小雨木然地站起身,到了校门口,她还是忍不住朝人群中望了望,尽管她知道母亲是不可能来给自己送伞的。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她的眼前。怎么可能呢?她难以置信,使劲地揉了揉眼睛,的确是自己的母亲。她惊喜地朝母亲挥挥手,并喊道:“妈妈,我在这里。” 撑开母亲送来的雨伞,陈小雨觉得是那么激动,那么高兴,那么幸福。这么多年来,母亲是第一次主动给自己送伞,而且还是在自己带了伞的情况下。她问母亲:“今天怎么有空,想起给我送伞呢?” 母亲望着远处,答非所问地说:“怕你失望,怕你难过,更怕你自卑。” 原来母亲是

20、懂自己心的,陈小雨的心里不禁一颤。一直以来,她都觉得母亲不太关心自己,更不理解自己。但当她听到母亲刚才说的话时,才发现一切并非这样。 虽然如此,陈小雨还是不解地问母亲:“小时候,我特别盼望你能给我送伞,可是你总说忙,而现在我长大了,你却把我当成了小孩。” 母亲叹了口气说:“因为小的时候,你不懂得自卑,那时妈妈只想让你学会独立,事事都要靠自己。其实,每次下雨,妈妈都悄悄地躲在不远处,默默地注视着你。哪一位母亲能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受苦呢?看到你淋雨时,妈妈的心如同被针刺一般,无数次想跑到你的面前,为你遮风挡雨,为你排除一切困难。可是妈妈心里明白,你需要成长。在妈妈的庇护下,你永远也长不大。所以,妈

21、妈才狠下心不给你送伞。” 母亲的声音有些哽咽,顿了顿又接着说:“现在,你长大了,已经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习惯,而且有了爱的需求。如果妈妈再不出现,你就会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并觉得妈妈不够爱你。其实,在妈妈的心目中,你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听了母亲的诉说,陈小雨不禁热泪盈眶。她没想到,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竟包含着母亲这样的良苦用心。 街上的雨,仍然淅淅沥沥地下着,但陈小雨的心里却晴空一片。因为她明白,无论自己走到哪里,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她的头顶始终有一把撑开的大伞。 作者:周礼思维与智慧2010年第25期(11月上)总第223期1 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2 文章开

22、头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3、段内容可否删掉?说说你的理由。(4分) 4文中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实例加以说明。(4分)5 如何理解第段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参观工厂一个月前学校组织我们班参观了一次工厂。我们先参观了车间,车间里有很多车床。然后我们上了二楼,二楼是一个大房间,里面有很多电脑,电脑后面坐着叔叔和阿姨。这时,一个大眼睛的姑娘说:“同学们,这里研究的是最新的技术。这是我们的设计师彼得斯捷潘诺维奇。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他。”我们大家都没说话。突然我们班总得二分那个费佳说话了:“叔叔,咱们俩玩海战吧。”“玩什么海战?”那个设计师叔叔一脸惊讶。“就是海战游戏。您以为我不

23、会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哥哥就教过我了。”“那你就和哥哥玩呗。”“他到外地去了。我想和你玩。”“我不会啊!”“那你电脑显示器下面怎么有那个海战游戏啊?” “真的吗?”设计师叔叔更惊讶了,“这是从哪来的呢?”然后设计师叔叔表扬了费佳观察东西仔细,但不知为什么就是没和他玩。我们继续参观。“这是我们的工艺师玛利亚尼古拉耶芙娜。你们知道工艺师是干什么的吗?”我们又都没出声。我们班最小的女同学维卡开口了:“我知道,我妈妈就是工艺师。”“妈妈上班时干什么?”“织毛衣。”大家都笑了起来。只有玛利娅尼古拉耶芙娜没笑。“你妈妈织毛衣。我可不织。”“那你带针干什么?”费佳这时插嘴说。他边说边从玛利娅尼古拉耶芙娜

24、身后的一个盒子里拿出了一副毛衣针和三团毛线。工艺师玛利亚阿姨什么也没说,只是很生气的样子。“这是我们的领导,阿列克谢马特维耶夫,”导游继续给我们介绍说。“同学们,你们喜欢我们这里吗?以后还想来吗?”“还想来!”我们大家齐声回答。费佳又走过来说:“叔叔,你给我们看看那本杂志吧。”“哪本?”“就是你桌子里放的那本,封面上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我桌子上什么也没有!” 阿列克谢马特维耶夫叔叔严肃地说。“怎么没有!我在这儿就能看见!”费佳固执地说。“原来这本杂志在这儿啊!我都找了半年了”阿列克谢马特维耶夫叔叔边说边推上了桌子的抽屉。找到了丢失已久的杂志,阿列克谢马特维耶夫显然叔叔很高兴,也表扬了费佳认

25、真仔细,还送给了费佳一个小礼物作纪念。我们的参观就到此结束了。我们一直期待着工厂能再次邀请我们,尤其是费佳,心情最为迫切。列昂尼德索科洛夫(俄罗斯)著 李冬梅编译青年文摘2011年第24期1 根据选文内容,按提示完成下列表格。(4分) 同学们提问 工程师的反应提到“海战游戏” 提到“工艺师织毛衣” 生气提到“抽屉里的杂志” 2 设计师既然表扬了费佳观察仔细,为什么没有同意与费佳玩?(3分)3 全班同学参观,为什么只有“总得二分”的费佳和年龄最小的维卡敢于说话?(4分) 4 这次参观,你发现这家工厂存在哪些问题?(4分)5 本文结尾设置巧妙,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母亲的书包母亲刚过70岁,就患

26、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疯疯癫癫地到处跑,搅得乡下的弟弟妹妹怨声载道,多次来电要我帮忙。作为大姐,我没理由拒绝。再说我家住12层,电梯一关,母亲想跑也跑不掉。我家养了只大黑猫,母亲问:“生生,你怎么养黑狗啊?”我正在洗衣服,没好气地说:“妈,那是黑猫,不是黑狗。”她霎时嘿嘿大笑,拍着手唱起来:“咪咪咪,两眼眯,不吃米,专吃鱼。”她边唱边弯下腰捉猫,黑猫嗖地一蹦逃走了。她扑通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喘气。我板着脸说:“妈,猫是你捉的吗?”谁知她双脚一缩,头朝前伸,顶翻了小桌,桌上摆的热水瓶砰地摔倒,砸得粉碎。幸而热水瓶是空的,若盛满开水定然会烫伤。我有点气急败坏,说:“妈,你脑子不好,眼睛也不好?”她意

27、识到做错事头低垂着,身子有点颤抖。我唯恐她手碰了碎片,急忙放下衣服拿起扫帚扫。她慢慢站起来,说:“生生,碎片好玩,留一块吧!”我不耐烦地说:“你只知道玩,真累赘!”我一骂,她便蹲在墙角扳手指。我刚把碎片扫干净,她已到洗衣盆上搓衣服。我喊到:“妈,别把衣服弄脏!”她一惊,手中的衣服一下子落地,两只手全是肥皂泡。“要不,我给你拿皮手套,别冻坏了手!”听了她的话,我又好气又好笑,只好劝她:“妈,这里没你的事,你把手擦干净回房休息吧。”谁知她将脏手往一只黑皮包上擦。黑皮包是儿子刚买来准备出差用的。我气坏了,说:“妈,你怎么净捣蛋!”她不仅不生气 ,反而讪笑着:“我有,我有书包。”随之她从卧室里拿出一只

28、褪了色的用珠子穿成的旧书包,说:“我赔,我把书包赔给你。”啊?这不是我上小学背的书包吗?我差点叫起来,童年时的生活又在我眼前闪起。我父亲早逝,是当工人的母亲一把眼泪一把汗水将我们弟妹三人抚养成人。我上小学三年级时还买不起书包,就嚷着要。母亲笑着说书包会有的。她不知从哪里搞到一串闪闪发亮的白珠子,晚上坐在小煤油灯下一针一线串着,一个星期后熠熠发亮的珠子书包做成了。开始我背着它颇感新鲜,后来嫌它太土气就扔到垃圾堆里,料不到母亲竟找到,像宝贝似的藏到现在。“脏乎乎的,快扔到垃圾桶里!”我把书包扔到地上。母亲迅速把书包捡起来,神秘地藏到卧室的小箱子里。母亲逝世后一周,我闲得无事,从小箱子里找到书包。书

29、包鼓鼓的,我好奇地打开,只见包里藏着三件东西。一件是圆盘形的刺绣大黑猫,形态栩栩如生,针线娴熟老道,无疑是母亲的杰作。刺绣反面贴着一张纸条:“生生3岁了,喜爱猫,只好自做。生生挺听话,天天逗着猫唱:咪咪咪,两眼眯,不吃米,专吃鱼。”第二件是块热水瓶碎片,用布包了,还贴了张标签:“生生打坏了热水瓶,我也有责任。今后放东西要当心,留块碎片纪念。”第三件是副皮手套,有张纸条说明:“生生到北方上大学了,北方冬天很冷,皮手套可以御寒,千万别冻坏手。”最后是一张留言:“此书包可作为文物保留,方便时请专家鉴定,勿忘!”我又惊又喜,不禁泪流满面。不久,中央电视台寻宝专栏来市寻宝,我悄悄地将书包给专家鉴定。专家

30、左看右看,肯定地对我说:“这件书包工艺独特,珍珠是明代产品,有极高收藏价值。”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每年8月14日是母亲的忌日,我都将书包放到母亲遗像前,带领全家人三鞠躬,我认为这是对母亲最好的纪念。 作者:杨祥生青年文摘2012年第2期1 文中哪些地方表明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4分)2 第段内容可否删掉?为什么?(4分)3 如何理解第段画线句子中“惊”和“喜”的含义?(4分)4 母亲的书包里这三样东西为什么都要配上纸条和标签?(4分)5 把本文的标题换成“母爱”行不?为什么?(4分) 那一堂课二战期间,在战火连连的曼彻斯特长大就意味着时局艰难,钱永远不够花,人们普遍焦虑。对于许多家

31、庭来说,当铺是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我家也是这样。 父亲是个坚定又手巧的人,他尝试去干各种工作,总有人来找他做木工活和手工活,他甚至还参加过一次后街的拳击比赛来维持生计。母亲既节俭又非常干净。即使在艰难时期,她的五个孩子也都是吃饱了、洗干净并穿戴整齐去上学。 问题是,虽然我的衣服熨得跟刀面一样平整,鞋子也擦得闪闪发亮,但不都是学校要求的标准校服。虽然母亲精打细算,努力获得大多数生活用品,但我始终没有学校要求的蓝色运动服和帽子。 每天我都被从队伍中拖出去,站在前面,作为一个不良穿着的范例警告他人。 每天站在其他同学的面前,我都很尴尬,眼泪都快流下来,因为只有我一个人站在那里。对我的惩罚也扩展到了不

32、允许我参加体育队,也不许我参加每周舞蹈教室的舞蹈课,这可是我的最爱。 一次,我家赢得了一家报纸的竞赛活动,可以免费照一张坐着的全家福。 妈妈告诉我,那天我必须要穿着那件我最好的、蕾丝花边的、翠绿色裙子去上学,因为放学之后马上要去拍照。她不知道我即将面临的折磨。 那天,我穿上那件珍贵的裙子,一点都没有平时穿它时的高兴。我心情沉重勉强来到学校,立即成为一片蔚蓝色大海里唯一一个翠绿色的目标。站队时,我没等下命令就自己艰难地走上台去,默默忍受其他女孩的窃笑和副校长瞪得像珠子一样大的眼睛。 集合之后的第一节课是英国文学,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也是我最喜欢的课。米西微小姐让我坐在第一排,正对着她。我慢慢地起身

33、,擦干眼泪,走到教室的前排。 我的眼睛低垂着,头低着。尽管在一次次被揪出来之后,我已经尽最大努力不要表现出难过,但泪水还是再次背叛了我。 我在前排坐下之后,米西微小姐抬起头,仔细地上下打量我。然后她说出了在这个邪恶的地方我所听到的最好听的话。 “亲爱的,我认为你是这所沉闷的学校里最明亮、最可爱的景色。我只是遗憾,我只能有幸看你一堂课,而不是一整天。” 我那已经变成冰块的幼小心灵立刻融化了,我的头也抬了起来。她精心选择的字句给了我温暖,那天剩下的时间我都好像飘浮在云端。 虽然英国文学是她的专长,但是那天米西微小姐教给了我,也许也教会了全班关于同情的一课,这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一课。她教会我在别人

34、需要的时候一句善意的话能在对方的心里留一辈子。事实上,她体贴的话语使我灵魂中的一部分变得强大,从那以后我再没因任何人或任何事懦弱过。 (译自澳大利亚读者文摘 图/宋德禄) 作者:弗罗伦斯卡特利奇意林2011年第24期1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2 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4分)3请根据语境解释第段中画线句子中加点词。(4分) 我已经尽最大努力不要表现出难过,但泪水还是再次背叛了我。 4通读全文,试理解本文题目“那一堂课”的含义。(4分)5米西微小姐的话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3分) 跪着给女儿唱歌“快,前面发现了一名幸存者。”她刚把水杯递到干裂的嘴边,忽然有人大叫一声。

35、生命就是命令,她立即放下水杯,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和队友们迅速赶过去。“是个小女孩,大概四五岁。”冲在前面的队友矫健地匍匐在地,边往里面看边说:“她的左腿被倒塌的石块压住,动弹不得。“外边的人都焦急地竖起耳朵,里面隐隐传来小女孩悲伤的哭泣声。队长仔细地观察周围形势,他无奈地摇摇头:“周围阻挡的水泥横梁和石块太厚重,人力根本搬不动,必须等待大型救灾机械装备来增援。 “可是救灾机械装备要等到明天才能运过来,”一个队友说,“我们刚刚接到通知,在下午的余震中,道路又发生局部塌方,现在正在抢修,机械装备最早也要等到明天早晨。” “我担心孩子支撑不了那么久,”匍匐在地的队友说,“她那么小,被困了那么久,情

36、况非常危险。”“让我来。”忽然,人群的后面有人喊。人们这才注意到她,她哽咽地说“她是我女儿,让我来吧。”大家都自觉地给她让出一条路,匍匐在地的队友也退出来。她缓缓地跪下去,艰难地往狭小的废墟缝中钻,“孩子,我是妈妈。”“妈妈。”听到她的声音,小女孩哭得更凄惨了。“孩子,妈妈在这儿,别怕。”她温柔地说,“来,把手伸给我。”一只脏兮兮的小手从水泥缝中伸出来,她一把紧紧地握住。“孩子,别哭,妈妈在这儿,妈妈就在你身边。妈妈相信你是最坚强的,你再忍耐一下,我们马上就把你救出来。”果然,小女孩停止哭泣,喃喃地说:“妈妈,你不要离开我,我不哭。可我就是怕,妈妈,你能给我唱歌听吗?”“妈妈给你唱。”她用力地

37、咬咬嘴唇,抑制住快要溢出的泪水。几个小时过去了,她就一直跪在碎石遍布的废墟上,上半身倾进废墟中,没有换一个姿势,不停地唱歌。天渐渐黑了,还飘起小雨,她仍然跪在那里,一首一首地唱歌。慢慢地,里面的孩子也跟着她一起哼起来。其间,有队友过来叫她吃饭,她摇摇头:“女儿都没吃,我吃不下。”也有队友给她送来雨衣,她挥挥手:“女儿都淋着雨,我怕什么?”还有队友过来想代替她继续守候,她同样拒绝了:“女儿需要妈妈,我要给她唱歌,这样她才不会害怕,不会睡着。女儿一睡着,就再也不会醒了。”寂静的夜空中,一直回荡着她那动听的歌声。终于,第二天一早,救灾机械赶到现场。两个小时后,小女孩成功地获得营救。看着小女孩微弱的呼

38、吸,医生不可思议地感叹道:“这真是一个奇迹!”此时,距发现小女孩已经过去15个小时,而她,因为长时间跪在地上唱歌,劳累过度,在看见小女孩被抬上救护车的一刹那,昏了过去。在场的群众都被她的执着感动了,钦佩地说:“小女孩很幸福,她有一个全世界最伟大的妈妈。”“不,你们错了。”队长回过头,泪眼婆娑地说:“她不是小女孩的妈妈,她的女儿在地震那天就遇难了。到今天为止,这已是她营救出的第八个女儿。”作者:王世虎特别关注2008年第9期1、 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分)2、 通读全文,如何理解第段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3、 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她不是小女孩的母亲”?(3分)4、

39、 如何理解第段画浪线的句子“这真是一个奇迹!的含义?(4分)5、 如何看待文中这位母亲?(分)善的回馈那年下岗后,为了生计,我找了份送报纸的工作,负责为四五个小区里的600多住户送报。 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到发行站取报,一直忙到快中午才送完。一般三楼以上订户的报箱都钉在楼下,一天送报,发现三楼少了一个七楼订户的报箱,于是爬上楼想问问怎么回事,却在那家的门口发现了报箱。原来这个订户把箱子移到了自家门口。我叫开门,说明了情况,但她坚持让我必须把报纸送到七楼。 我分管600多户人家,她的要求无疑将加大我的工作量,而且,每天光是楼上楼下的跑,且不说累,也耗费时间,势必会影响其他订户读报。但怎么协商,她都

40、不同意,我只好破例。这个订户很难缠,尽管我这般忍让,她还是不满意,有时出报晚了,她就说我工作不负责,送报太晚,要投诉我。 我的孩子还小,送报虽然累点,但只需忙半天,下午就可以照看孩子了,因此我很珍惜,每次都很认真,唯恐有半点疏忽而被用户投诉丢掉工作。有时报纸少发了,我就自己出钱买几份补上。尽管工作辛苦,但因为订户多,每月的收入于我来说已相当可观了。我很感激这些订户,因此每次到楼上送完报,看到谁家门口有垃圾,就顺手捎下来扔了。有几次看到七楼订户门口也堆着垃圾,想起她的刁难,就不想帮她。后来想,虽然她对我刻薄了点,但毕竟是我的订户,为我带来了收入,也就顺手把她门口的垃圾带了下去。 一天,我像往常一

41、样去送报,发现七楼家门口的报箱不见了。正在纳闷,门开了,女主人告诉我,报箱已经移下去了,以后不用再爬七楼了,并再三感谢半年来我一直替她带垃圾。 这本是举手之劳的事,我也没奢望回报,却打动了订户们,一年报纸还没到期,他们就续定了下一年的,并且还给我介绍新的订户,向左邻右舍游说我的好。 帮助别人,给别人施以善心,看似无偿的行为,其实是为自己积蓄了将来得到善报的资本。乐于行善的人,即使善行得不到直接的回报,但一定能得到意想不到的间接回报。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 毛海红扬子晚报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2阅读全文,哪些地方看出七楼订户比较“难缠”?(4分)3阅读全文,哪

42、些地方能表现“我”珍惜这份工作?(分)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5如何理解第段划线句子的作用?(4分) 童年的馒头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趁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会,我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回家路上,看着手中

43、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咕咕地叫着。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一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耙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耙呀!当我回到家里,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妈妈笑笑,没吭声。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

44、带回家来,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拿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摘自 阅读与鉴赏 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 2文中哪些地方表明当时家境贫穷?(3分) 3请根据语境解释第段中画线句子中加点词。(3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4怎样看待文中母亲的形象? (4分)5阅读全文,“我”的心里经过了哪些历程?(3分) 6如何理解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老爸蹲街老爸喜欢蹲在街边,看人下棋打牌或杂耍练摊。人多的热闹之地,他爱去;顾客罕至的吹糖人小摊,他也爱去,总之,市井百态对老爸的诱惑力非同一般。以前,有一老头常在我们巷口处候着,摆一个棋盘,身边立一幡儿,上写“五元一局”。那地方,成了老爸最爱的消遣之地。 他也不下棋,只爱蹲着看,乐呵呵地一待就是一上午,或是一下午。开始,我还以为老爸迷上了象棋,就送给老爸几本棋谱,并极力邀他同我下棋,殊不知,那棋谱他翻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