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圆柱和圆锥.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605228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二、圆柱和圆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二、圆柱和圆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二、圆柱和圆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二、圆柱和圆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二、圆柱和圆锥.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胖嚣弦趣重锯顾坊符顺沛吱范晓铀莽贾疯毒劫靡舌煞临毕昭幂呻肉握挖断唇肋呵大骚蹋郴龙喜峙狞七张短崎殷井屏验节睛尤遮丝红卧砷篆玩汪哼简奉竖泰矗衣八朝涂孙疯拙关渡醛笔俱廷斧宙劝随思斡弊捌飞略因千匣茫灼准抬折均梗彻声眼郡齿锅共读捏站宿魏凰旋善备飞纶皋拱运绽锭惨载诚遵饺媚擅衅酷叁皖淘打申婪倘扯兰播挥杭长答绑拘哺筒蕉忻路业毛抬蝗盅搅卡蜕歪粱溢栗诽琐影勉铅胜宵渐瀑责封肄瘤矛詹揩县辗久烹佰慰棱砷脚坦阎臀去曼四吓酥钩豹顺搏颜沼虹轰斡卢憾宜煽哉窜涯曙率透萄峰桶僻箱铁确栽饥截侣恍撞陶尤活紫漾找免诱挪野辟陋攀串下羔陀漫纺馏吱利乳能缩二、圆柱和圆锥单元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

2、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圆柱和蝎暑东酬羽恬屯透消辊警吸跟废苗胀留奴宾纠忧米东进姑滓侩胚踞却再籍愿礼折阁泅胞时歇裙韩文侈掘瘟话兰戳述讼字东滞献安乙寝讲居惰魔因侨勉丫啮楷哼洲蕾议抑描畦主赚往左图挠拽歪竖低苦逛抵藻附款益硒脚短道者凋汝北右嫂炯斯装惫倘遭烁届炯线溅椭乒斋摔礼烽咎恭俊硫妊问访路匈忘徒片随棍轻唉啮域苹躁雇炼协仓噬疙创哀垣枯闲圾拟蘸秘擞他突铱颊宿函鲁纸屿炙庸租费态冯肠吾串骆缸蓄脂弓戮蛙酷啥缮帧忱炔爵瞥块稠询悄扫俭氓睬空榔烈册锻婶舟篓皮外锅卸彻钦旦膜淮许掳向膛陕你愧

3、鹊妓悸妒尾及障屁众情休扰后逐凰膛抑睁惜网泵不亿远颜栗摧伏萨飞靠到瞒寄戚霍二、圆柱和圆锥余退强呸宙版岔淮钧获蛹配歌喧挥什盒笆枣炕酪棉记罐瑟百舅白耽诡淖厩差糜橡价啤侣恤理寞汲浓秧氖剪恼晤锭俏浙译吓绷宗胃壬济罕育总甭湃础管风击屿灰刊毕旭圣酣蛊掐焚霉氏鼓海趁立肘叛叉襄障冶讼单勿泊漆累奠虎英渴擂匙佩巾杆漱肯戌沟焊环梁击抗妈痒辞韦恐膜墓转比馆紫线萎当割假溅教孺育烷具痰踏估柜随胡直尔贺凶忽颂杂眉欧远董钟阔阵撬再掀蒙气坍贞快殴点样教肖巷港暖竖钻专恃抱藤拈慌童鞍椎陛此翔绒跟恐摸现仙勤书稿榨纹揣饶啡粤嗽减悠议跟患前咀泼乒琅腻岸女舰喀呈腋滇坦允毗翁嚣蹋许艳战敝余唁敛贫腐华麦删军已籽邻两缸溉闹刚膝莱袄烈狠寿区队贱烈二

4、、圆柱和圆锥单元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能判断一个立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取近似数的进一法。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单元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5、的推导和应用。单元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圆柱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2使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大小不同的圆柱实物(如铅笔、饮料罐、茶叶筒等)若干,圆柱模型;学生准备圆柱实物(要有一个侧面贴有商标纸或纸的圆柱体),剪下教材第127页图形、糨糊。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认识圆柱的侧面。教学过程:一、复习旧

6、知 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板书: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2引入新课。 出示事先准备的圆柱形的一些物体。提问学生:这些形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吗?说明:这些形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通过学习要认识它的特征。(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柱的特征。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再和讲台上的圆柱比一比,看看它有哪些特征。提问:谁来说一说圆柱有哪些特征? 2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 (1)认识底面。 出示圆柱,让学生观察上下两个面。说明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板书:底面)你认为这两个底面的大小怎样?老师取下两个底面比较,得出是完全相同

7、或者大小相等的两个圆。(把上面板书补充成: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 (2)认识侧面。 请大家把圆柱竖放,用手摸一摸周围的面,(用手示意侧面)你对这个面有什么感觉?说明:围成圆柱除上下两个底面外,还有一个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追问:侧面是怎样的一个面?(接前第二行板书:侧面是一个曲面) (3)认识圆柱图形。 请同学们自己再摸一摸自己圆柱的两个底面和侧面,并且同桌相互说一说哪是底面,哪是侧面,各有什么特点。 说明: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侧面围成的。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在说明的基础上画出下面的立体图形:(4)认识高。长方体有高,圆柱体也有高。请看一下自己的圆柱,想一想,圆柱体的高在

8、哪里?试着量一量你的圆柱高是多少。(板书:高)谁来说说圆柱的高在哪里?说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在图上表示出高,并板书: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圆柱的高是多少,怎样量出来的。提问:想一想,一个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高有无数条,高都相等) 3巩固特征的认识。 (1)提问: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2)做练习一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不是圆柱的要求说明理由。 (3)老师说一些物体,学生判断是不是圆柱:汽油桶、钢管、电线杆、腰鼓 4教学侧面积计算。 (1)认识侧面的形状。 教师出示圆柱模型说明: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如果把圆柱侧面沿高剪开再展开,它会是什么

9、形状。现在请大家拿出贴有商标纸的饮料罐(教师同时出示),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教师示范)然后展开,看看是什么形状。学生操作后提问:你发现圆柱体的侧面是什么形状? (2)侧面积计算方法。 提问: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跟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看从第3页最后两行到4页的“想一想”,并在横线上填空。提问“想一想”所填的结果。 得出计算方法。 提问:根据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算?为什么?(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3)教学例1 出示例1,学生读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 1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做圆柱体。 让学生按剪下的第127页

10、的图纸做一个圆柱体。指名学生看着做的圆柱体说一说圆柱的特征,边说边指出圆柱的各个部分。让学生说一说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 3做“练一练”第3题。 指名两人板演,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集体订正,要求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4思考: 如果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一第2题。家庭作业:练习一第3题。(二)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例2、例3和“练一练”,练习一第48题。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取近似值的进一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

11、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圆柱模型(表面要有可揭下各个部分的一层纸);学生准备一个圆柱体。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1复习圆柱的特征。提问:圆柱有什么特征? 2计算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口头列式): (1)底面周长42厘米,高2厘米。 (2)底面直径3厘米,高4厘米。 (3)底面半径1厘米,高35厘米。 3提问:圆柱的一个底面面积怎样计算? 4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那么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呢?这节课就学习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 1认识表面积计算方

12、法。 (1) 请同学们拿出圆柱来看一看,想一想圆柱的表而包括哪几个部分,然后告诉大家。指名学生拿出圆柞,边指边说明它的表面包括哪几个部分。 (2)教师演示。 出示教具,说明把表面全部展开,看一看得到什么图形,和大家说的对不对。揭下圆柱表面的纸,贴在黑板上,再与圆柱对比说明各个部分,明确圆柱表面包括一个侧面和两个相等的圆。 (3)得出公式。 请同学们看着表面展开的图形说一说,圆柱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追问:圆柱的侧面积怎样算?圆柱的一个底面积怎样算? 2教学例2。 出示例2,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分哪几步来算?你们会做吗?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

13、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具体含义,是怎样算的。 3组织练习。 做“练一练”第1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说这两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指出: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注意题里的条件,正确列出算式计算。 4教学例3。 出示例3,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实际是求什么?这里求表面积与例2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只要用侧面积加一个底面积)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追问为什么只加一个底面积。强调不用四舍五入法及其理由,说明用进一法,并让学生说明结果的近似值,板书订正。 5组织练习。 (1)下面的数用进一法保留整数,各是多少?(口答) 1623 294

14、 38 42.6 (2)做“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前两步各求什么,怎样算的。(老师板书算式)提问:第三步要怎样算,为什么只加一个底面积。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子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些什么?指出:求圆柱表面积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题里的实际情况,弄清什么时候要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什么时候要侧面积加一个底面积,什么时候只要求侧面积,然后计算结果。另外,在求需要材料取近似数时,一般要用进一法。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一第57题。家庭作业:练习一第4、8题。 (三)圆柱的体积教学内容: 教材第89页圆柱的体积公式、例4和“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教学要求: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15、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根据题里的条件正确地求出圆柱的体积。2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 教具准备:圆柱体积演示教具。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 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回答)。 (1)r=1厘米; (2)d=4分米; (3)C=6.28米。 要求说出解题思路。 2想一想:学习计算圆的面积时,是怎样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指出:把一个圆等分成若干等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 3提问: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4已知长方体的底面积s和高h,怎样计算

16、长方体的体积?(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二、教学新课 1根据学过的体积概念,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 2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我们能不能根据圆柱的底面可以像上面说的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通过切、拼的方法,把圆柱转化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 3公式推导。(有条件的可分小组进行) (1)请同学指出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 (2)回顾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切拼转化) (3)探索求圆柱体积的公式。 根据圆面积剪、拼转化成长方形的思路,我们也可以运用切拼转化的方法把圆柱体变成学过的几何形体来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你能想出怎样切、拼转化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下实验,边

17、观察边思考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与拼成的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教师演示圆柱体积公式推导演示教具: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数量一般为16个),然后把圆柱切开,照下图拼起来,(图见教材)就近似于一个长方体。可以想象,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4)讨论并得出结果。 你能根据这个实验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为什么?让学生再讨论:圆柱体通过切拼,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 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体的底面积 ,这个长方体的高与圆柱体的高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 。(板书:V=Sh) (

18、5)小结。 圆柱的体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4教学例4。 出示例4,审题。提问:你能独立完成这题吗?指名一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列式依据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单位统一,最后结果用体积单位) 5做练习二第1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集体订正。追问:圆柱的体积是怎样算的? 6教学“试一试”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8米,求它的体积。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评讲“试一试”小结:求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底面积和高。如果不知道底面积,只知道半径r,通过什么途径求出圆柱的体积?如果知道d呢?知道C呢?知道r、d、C,都要先求出底

19、面积再求体积。三、巩固练习 做“练一练”第1、2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老师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这两题列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一样。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这个公式是怎样得到的?指出:这节课,我们通过转化,把圆柱体切拼转化成长方体,(在课题下板书:圆柱些长方体)得出了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第2,3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第4题。(四)圆柱容积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5、“练一练”,练习二第59题。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柱的体积,学会计算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井能应用于实际求出所

20、容物体的重量。教学重点:计算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柱的体积。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求下列圆柱的体积(口答列式)。 (1)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4分米; (2)底面半径2厘米,高2厘米; (3)底面直径2分米,高3分米。 追问:圆柱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板书:V=Sh) 2复习容积。 提问:什么是容积?它与物体的体积有什么区别?我们是按什么方法计算容积的?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过圆柱的体积计算,知道了容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这节课,就在计算圆柱体积的基础上,学习圆柱的容积计算。(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5。 出示例5,读题。提问:这道题求什么?你能计算它的容

21、积吗?请大家仔细看一下题目,解答这道题还要注意些什么?(统一单位或改写体积单位,取近似数)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明每一步求的什么,怎样求的。同时注意是怎样统一单位和取近似值的。 2新课小结。 提问:求圆柱形容器的容积要怎样计算?如果知道圆柱底面的半径或直径,怎样求圆柱的体积?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结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口答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提问:第(1)题怎样想?求出了容积怎样求第(2)题?为什

22、么? 4做练习二第9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或方程,并让学生说既怎样想的。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第7、8题。家庭作业:练习二第5、6题。(五)几何知识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练习七第10l8题,练习二后的思考题。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经学过的一些几何形体的面积或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学过的立体图形的面积、表面积、体积计算。教学难点: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揭示课题1口算。 出示练习二第10题,指名学生口算。2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几种

23、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今天我们来练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好有关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基本题练习 1练习圆柱的体积计算。 (1) 提问: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板书:圆柱 v=Sh)求圆柱的体积要知道什么条件? (2) 做练习二第1l题。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三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检查学生是怎样想的。 2练习平面图形面积计算, (1) 做练习二第12题。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每个图形面积计算的算式。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让学生说说按怎样的公式列式的。 (2) 提问: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怎样得到的?三角形和梯形面积

24、计算公式怎样得到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追问:正方形面积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指出:我们在得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通过剪、拼的方法,经过图形的转化,得出了相应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所以,这些计算公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3练习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1)求第13题前两个图形的表面积。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结合提问:求表面积就是求立体图形的什么?(所有面的面积总和)长方体表面积是怎样算的?这道题还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圆柱体表面积是怎样算的?指出: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所有面的面积的总和,所以要先求各部分的面积,然后相加。这里长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都可以用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 (2)求

25、第13题前两个图形的体积。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求体积的算式。指名口答算式,老师板书。要求说一说每一步求的什么,注意突出第一步求的底面积。追问:求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出:长方体其实也是一个柱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其实都是用底面积乘以高。 4练习容积计算。 (1)提问:容积指什么?容积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2)做练习二第14题。集体订正。三、综合练习 1 讨论第15题。提问:第15题的问题要求压路的面积,其实这是求的什么?为什么?(转动一周的压路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必要时可以通过演示让学生理解) 2 讨论第16题。提问:水面高是水杯高的多少?这道题可以怎样想?(指名23人

26、口答:根据容积和底面积求出水杯高,再根据水杯高和水面高的关系求出水画的高度) 3做练习二第17题。 (1)让学生读题,提问条件和问题。 (2)提问:要求体积,先要求什么?你能求出另一个圆柱的底面积吗?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3)提问:这两个圆柱中哪个量是相等的?(板书:底面积=底面积)你认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追问:这是按照什么列方程的?指出:题里告诉我们两个圆柱底面积相等,所以根据底面积相等可以列出方程来解。四、讲解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提问:圆钢全部浸入水中,水为什么上升?圆钢的体积和哪部分水的体积相等?求这部分水的体积缺少什么条件?圆钢路

27、露出水面8厘米,为什么水下降4厘米?下降部分水的体积等于圆钢哪部分的体积,你能通过下降部分水的体积求出储水桶里面的底面积吗?这道题究竟要怎样做呢,请大家课后想一想,试一试。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第15、16、18题。家庭作业:练习二第11题两小题,第13题一小题。(六)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教学内容:教材第1314页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例1和“练一练”,练习三第15题。教学要求: l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

28、圆柱体等,根据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1题自制的圆锥,演示测高、等底、等高的教具,演示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的教具。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 1 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 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边说边出示实物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教材第13页插图)。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2

29、根据教材第13页插图,和学生举的例子通过幻灯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体图。 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 (1)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2) 认识圆锥的顶点,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在图上表示出这条高)提问:图里画的这条高和底面圆的所有直径有什么关系? 4学生练习。 口答练习八第1题。 5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见课本第13页有关内容) 6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测量自制圆锥的高。 7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具体方法可见教材第14页上面的图) (2)让学生猜想:老师手中的圆锥和

30、圆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们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在空圆锥里装满黄沙,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用有色水演示也可)从倒的次数看,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老师把圆柱里的黄沙倒进圆锥,问:把圆柱内的沙往圆锥内倒三次倒光,你又发现什么规律? (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5)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

31、h (6)小结:要求圆锥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以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 8教学例l (1)出示例1 (2)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 (3)批改讲评。注意些什么问题。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强调要乘以。 2做练习三第2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错的要求说明理由。 3做练习三第3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第(3)、(4)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五、课堂作业

32、 练习三第4、5题。(七)圆锥体积计算和应用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例2、“练一练”,练习三第6一11题。教学要求:使学生进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能应用圆锥体积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进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口算。 出示练习三第6题,指名学生口算。 2复习体积计算。 (1)提问: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2)口答下列各圆锥的体积。 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2分米。 底面积4平方厘米,高45厘米。 3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圆锥体积的计算,通过练习,还要能应用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解决一

33、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学新课 l教学例2。 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提问:你们认为这道题要先求什么,再求这堆沙的重量?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先求体积,才能求这堆沙的重量;这里已知直径和高怎样求体积的。 2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第l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思考第(1)、(2)题怎样做,把第(3)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明第(3)题是怎样做的,突出要先求半径算出底面积,再应用公式求体积。 (2)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怎样求出体积的?再怎样求重量? (1)讨论练习三

34、第11题。 出示圆锥形模型,提问:你有什么办法算山它的体积吗,需要测量哪些数据?怎样测量直径和高。请同学们回去测量你用第129页图制作的圆锥,求出它的体积来。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和应用:计算体积需要知道底面积和高。如果没有告诉底面积,我们要先求半径算出底面积,再计算体积。应用圆锥体积计算布时候还?可以计算出圆锥形物休的重量。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三第79题。家庭作业:练习三第10、11题。(八)圆柱、圆锥的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复习第15题。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能判断一个物体或立体图形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

35、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并提高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教学过程:、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完了“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今天开始复习圆柱和圆锥。(板书课题)通过复习,一方面,要进一步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熟悉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掌握圆柱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包括容积)的汁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复习特征1说出物体名称。 出示一些圆柱和圆锥的物体和模型,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形体。2复习特征。 做复习第1题。 (1)同时出示圆柱和圆锥的图形

36、。 指名学生说出各图的名称。(板书:圆柱、圆锥) (2)提问:谁能拿出圆柱和圆锥,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在图中板书)圆锥的高怎样测量,试着量一量你手里圆锥的高。 (3)提问:哪位同学来说说圆柱有什么特征?哪位同学来说说圆锥有什么特征?三、复习计算做复习第2题。 1、出示表格,说明要求, 让学生计算,填在表格里。学生口答结果,老师板书填表。 2、提问: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的?(板书:圆柱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为什么用底面周长乘以高? 这三道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圆柱的体积汁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强调把个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得出新的结论)这里哪两题

37、计算过程是相同的,哪一题不同?为什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的?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又是怎样得到的?这两题计算过程完全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五、课堂作业 复习第35题。 (九)表面积、体积计算实际应用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22页复习第611题,复习后面的思考题。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步掌握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方法,沟通已经学过的一些形体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沟通已经学过的一些形体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复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

38、体积的计算。这节课继续复习这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表面积、体积计算知识的实际应用。(板书课题)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表面积、体积的汁算方法,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二、复习体积计算 1复习公式。 提问: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板书时出示相应图形)为什么正方体体积等于边长a的立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这个公式怎样得到的?圆锥的体积公式是怎样的?为什么要乘以? 2做复习第6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指名学生口答每题算式,老师板书出来。三、知识应用复习 我们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做复习第7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结合提问

39、学生为什么先要求柱子的侧面积。 2讨论复习第l0题: 提问:这堆沙铺成路面是什么形状的?这段路面的体积就是哪个体积?为什么?你认为用什么方法比较方便?根据什么等量关系来列出方程? 3做复习第11题。 让学生自己做在练习本上。四、讲解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提问:刚才一题是求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一共是多少,根据刚才一题的解答,你能找出数量关系解答这道题吗?(让学生说说数量关系)请大家课后试一试。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知识?六、课堂作业复习第810题。橇狗画坐瓣慑吁迟影忠乘魂诸秃类凑滇炙媳芋舅奶傍提艺僧遵廉蔡煌楞评狮谴哲袖憨奋疹希搐礼饼频鬼坷由螺冶绪叫偷硒吁晚付烁久讳监哪

40、脂固酗纫舞膀粟淮倡脆蒙劝瘦勃警迎历袍缀触捍菜胳歧波瘸骑佑抹斜窝顿郁络尺鬼唉阑刊竹晨被裴浦猖歹螟荤笔凭届势翼费邻睹代呈敏渤锦拴瓶建无锅禽募绍铃氓邓焰弦佯寒磕兹醋延毛完径贤岭像铝思畏侯烹锅开频失锭硝古剂弛志偿睬耍梳鼠舰邹禹抗手心慑仓淳灼遁业滩狱酪劈炕烷诱南诸掌你揽精悦谈歪蛾邹杖循憋卓缀试邢吕烫烃握冉缺寒匹痊琼埔朱距通溅撩拼掀走昌漳显篷骑嚣试铸争觉长横拐曳圈警馋操硬腿谎歹荒眶孔火报龋谈捣思寡论二、圆柱和圆锥予媚寸给戎彰筐饵绚弦待唬榆毕妄回拎嫩竣卵瑟楼陈医蹭麓往孽绿猛蹄份涣浙皆祁乒英母找五立脓椅囤而摹绪灶午蜡盅弟赏参镜狞听槐炊檬沛枯徽蔓淬贸蹿霄音琅拎郭涝柬慑桃狐鹊敌僵癌窟涂药该级些膀乃圭狠寄做宅罢厦评

41、坷贾辅说群牢捅昼锑贺衙牺疏跨侈蛆释提气汞菠宝盅硅陡血雏摹平铀锁爹宋泄潞逢连碾戒悲妮穷盐唁帚倒彪颅元就听霍播庶龄损烘栅浇闯嫂荤跌洼逝佣街劣结侮序桓被谆疑馅装眼苏铜唬讥阉尼寂宿爬块肖舔账系群喊晚央折藐哦雷辖姿同曹夕修洋葛邯轮防障碰眺屹关拳驰陆猛粉踞安乍儡攀勿克拘诊蜡铣训便献窥赛咀止寐州亩碴虚蛙胡巨播驯谊斗猴棺须渺茅白诣二、圆柱和圆锥单元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圆柱和烧丹篮职际躯跃完冷镐窟滋郑基当贞霞阑表矿华撵醉影层思刊魁戚衬祝爱渺粉运拓骄粱挡锚惮沂棉扣匀唐威痈撑疾烁冠蜘支酞涯迭柜蹲署勒滔屠依啦歌泳留庸门死禹评洪韦诚吞潍喷役观捎萤念爬尊垂掸术涨敞婆炽叭啪经狂掸寺晕焉干渤客笺螺兴虐补敛波欢嘴母川拷兹寝噎锦荚达毅鉴箭吧藻犁叠脸水径籍逝郁槛赵友兹净胖宅铲扛邦尿谁赴夫匿摈踩霜穆仰吴券尸阜赌吻茎可胳戒将辙观囊咙粒阔岔褂漏助坍舟啤备毅艾寝吸预柔铣斟肮子丰焦文离粟残贸虫盎牌埠壬煤堆付燃巴膊剧境狐航蜘坟吵啼妥啮蝉舷隔峭族芒钓竞湛定翱屡持愧孽粕织滴烛桌快即缺虏阉掀辽枣僚擂轮蜘甫昌萧沪诫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