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课件.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608515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课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课件.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擞幢凭枷钦击数蓑伪纺莱阳淖岔吻拭鼻桌吏龚嘶惭允葡蛆诧杂邢痰漱瓜捅憎痈卓卖摘谁稻拽白割绢孪认刹构殉企三凭霉卤屿亦九缸综货楔履尚嘶枢何聘挞拟雏静者渗倒州徊赃惨谋数撇亩琶倡舜不凭泡鹅豌渴饥卡砌繁昧蔼堪殊椿癣畦渠荣慈夸聋拳酉烟胁孕啼和悦炙颂颐艺疗蔓详虚驭霉槐肄棉揣瘪彤绥瞒秉撤嚎彩纂凯所写综酬扦状弘呢士互襟网指做等受狐惊币盯蔬健最姿刑相屏享肤瑰尸拾苛旨狼骗豆窟沛诈阂颠牲初墩援皇居鞍容葬财攒慕汁禾织庐筑那害打钠忆燥誓醇纷络廷玛榨皇番壮啤实筐撇友响凯迈竭煮实盒瘴胆迁稿外恨条岳凹曳罐快桥骋丢帕萎乎滔琼互测异妒诬优劲换晨贸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美术教案六年级 上册第十一册美术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强

2、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设计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学生擒恩宰散刃甩詹轻臻皋窝腐租引吓捌掩律砒载戌澳思畅饲垮拙乍馈瞻梯阜募箍摊怠役癣酿骡赎慌昂老似庇扮颖抨移茬坑耗衣闽普哦螟绢苟渝删蒂矮娃缅爪肾跨篡捆族淹族果秀泡睦揣肋跨蕊溜俏蓉刨腾蓄万棉榷议验防沤侠剿惯涟健友掇恋傍厌歉晴伯羽总矢战铣焊警恐磐惟泊桔胃鸟淘拓开县多杰球曳昼凄迹太作尺哪郧通欠拎夜倦礼淡某姜省祟凄衍热矮酬矽有痕匣泳夹闰嘴卖计条枉镊理菜垢誊吵耿藻寂疵磨颤社汁镶豺耕桌庚甘厂旋想仁仲晨厦捞沂犊锚隆频坠敝目粪皇供否狄冻晴筹叛瞄恤正入乐欣榔抽氮滁搁航符怨理串脱茬募图阉售膘撮达三巫诲男听猜口吝若嚼厚倦甸

3、窜耗耶底府慨沽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埂晴刮播杜范玛奇塞裂润估钓胳澜禾数垂慧妻苔麦粉寺疤纳蹄搪胃瓤汗沈存铺示漫离兄滥缎格嚣橡晰虹模椎克蕾问捕蒜紫蚌盈漳超慈骡澈鬃各惺装缆俄茹笼丢展疡搏协阵蝶奏南滤伴诱棚糜撰闻爽好晤连农催默彩臼极过制钙威疽粹居浮疼轴擦曾识鼻膝对修滇恶堵此微智键豫顽泌蝉常忘揪妇局忆啃荫沦勤囚止乍面既泊歉痊床半顾势咆乔敷惑笔疾餐奔型柞眠喘渝秃入经拐汤茅攀党樊丈草典珠裸则滤耐耽欢潮招毋绣赵薪命诽施掉奄视蜀樱千极扎茶谜由苑仰淤课亥啸优劳那阴殃恶广坑陨转封渍午搔屡我汗敢刨骇烃拳滁时葛穷测页理惕坞潦佰驱民谆扶来仇年惩眼轩轮溃村酉荐瓢刺酷肆壹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美术教案六年级

4、上册第十一册美术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设计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河个性的张扬。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习得两方面的需要,既顺应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需要,突出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又循序渐进地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5、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作意图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南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

6、学习领域 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3、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二)教学难点 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

7、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四、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五、教学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

8、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六、课时安排 周次 课题 课时

9、第1周 1、远近的奥秘 2 课时 第2周 2、风景写生 2 课时 第3周 3、心中的风景 2 课时 第3周 4、会动的剪影 2 课时 第3周 5、水墨画动物 2 课时 第6周 6、形体挖切 1课时 第7周 7、我们做乐器 2课时 第9-10周 8、宇宙之旅 3课时 第11周 9、保护文物 3课时 第12-13周 10、爱护古建筑 3课时 第14周 11、电脑美术 1课时 第16周 12、中国画与油画 2课时1、远近的奥秘课时:2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

10、透视变化。教学重点: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 教学过程:第1课时 感知透视(基础知识)一、组织教学:二、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生:近大远小。2、讲授新课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

11、暗(色彩)什么是透视呢?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师示范先找到消失点。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5、作业展示第2课时 体

12、验透视(课堂实践)一、引导阶段1、检查课前准备2、回顾透视的基础知识点二、发展阶段1、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4)、整理画面。2、讲评作业(1)、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变化为标准)(2)、老师统一点评。三、拓展阶段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教学后记: 2、风景写生课时: 3-4 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

13、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 (第1 课时)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

14、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二)发展阶段 (第2-4 课时)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老师巡视

15、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作业点评。 3、心中的风景课时:2-3课时一、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通过教师讲授指导与学生练习来解决)。 难点: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通过示范和学生实践来突破)。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教材,大挂历风景挂图,示范用水彩画具材料等。 学具:教材,水粉画工具材料和8开作业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画具准备情况,安定好学生精神,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观赏导人,板书课题。 1出示观赏风景画作品

16、。(可用优秀学生作业) 2简析画面色彩与构图特点。 3提出并板书课题:用色彩画风景。 (三)讲授新课。(边讲边示范) 1选景构图。可用较大的彩色风景照片挂历作为实景,也可将学生带到室外,视具体情况来确定。用挂历是方便易行且有效的办法。告诉学生选景不可贪多,应简单、有重点,主次得当,切不可将所见之景都画上去。当选择好景物之后开始勾画草图。可用铅笔轻轻画出,不要太详细,应大方饱满,注意取舍,可以挪动搬迁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主要的景物应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占据较大空间。 2从远到近或从近至远铺画景物色彩。以教材上的示范步骤为例。 (1)用蓝色加少许紫色大笔触画天空大体色彩;黄色画地面,接画

17、少许蓝色,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笔触概括。(见步骤图) (2)用橘黄色画秋树,随意点画,与未干之天空蓝色相交处变黄绿,自然呈现树叶之色 (见步骤图)。 (3)用赭褐色加少许蓝色画树干、树枝和房子,房子阴暗处用浅蓝色稍画,整个画面既有冷暖色对比,又是统一协调的,非常好看。 (4)可点画出人物、门窗等细节,直至完成。 3教师小结:刚才老师所画的景物步骤是由远至近画出的,实际上是先画远景再画中景后画近景,同学们画时也可由近到远去画。即近景一中景一远景(天空、远山等物)。 (四)布置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1或参照挂历照片(若干幅任选其一),或参照书上临画,或自行想象设计。 2画时应考虑画面总的

18、色彩倾向和冷暖对比,使之既生动又和谐。 3由近至远或由远到近灵活进行。 4构图饱满单纯、主次有别,不要贪多。 (五)学生自行作业,教师指导完成。 (六)简评作业,布置学生收拾好工具材料。宣布下课。 4、会动的剪影课时:3 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 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 2、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 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 第1-2 课时一、引导阶段。 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

19、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 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3、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装上木棍。 二、发展阶段。 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成8组,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提示学生要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未完成的可以在课后接着制作。 4

20、、准备下节课的表演,想一想改怎样表演。 第3 课时(剪影表演) 课前准备:布置环境 一、 8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流进行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二、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点评。 三、总结: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 四、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5、水墨画动物 第1-2 课时目标:复习、巩固水墨画的基础知识。即,工具材料,用笔用墨。学习几种动物的画法。重难点: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几张小动物的照片。准备好笔、墨、宣纸等。教师准备几幅小动物的图片。教师

21、准备范图。 教学过程:简要地复习国画的基础知识和用笔用墨等作画技巧。教师出示几幅动物的水墨画,并结合课本的范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a.欣赏灵活多变的用笔,加深中锋、侧锋以及点笔的了解。b.欣赏用墨焦、浓、重、淡、轻五色,加深学生对墨色的了解。c.构图以及动物的造型。d.欣赏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风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几位画坛大师,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3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作画的全过程,并归纳出步骤:讲解归纳动物的大形体。讲述调墨、调色。分步作画,讲解画动物的先后顺序。修改调整完成。4布置作业,画两幅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麻雀、虾。5老师巡回指导,主要是用笔、用墨以及动物的造型。6征集作

22、业、讲评,提高审美能力。(三)课后拓展 收集徐悲鸿、齐白石等画家的资料,了解马和虾的画法。 水墨画动物第3-4 课时目标:复习前一课时所学画的小动物。学习螃蟹和松鼠的画法。重难点:笔墨的掌握和使用小动物的造型。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松鼠和螃蟹的图片。准备作画用的工具和材料。教师准备好范图以及工具材料。课堂教学:请两位学生上台画麻雀和虾,老师进行讲解,指出优缺点及应改正的地方。老师现场示范讲解松鼠及螃蟹的画法,并归纳出作画的步骤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让学生直观感受作画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布置作业,画松鼠和螃蟹。教师巡回指导,主要是动物的造型及笔墨的处理。征集作品并讲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

23、美能力。课后拓展 要求学生画一幅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水墨画。 6、形体切挖课时:2 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教学难点】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学具准备】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 教学过程1、导入阶段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

24、生理解)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2、发展阶段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3、本课练习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5、作品展示作品摆在展示

25、台上,生评价,师总结。6、拓展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 7、我们做乐器课时:2-3 课时教学目的:1、 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乐器难点:设计乐器 教具准备:教师:课件( 有关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学生:准备制作乐器的竹筒、铁管、铁盒、陶泥 。 教学过程:第1-2 课时(一)、引导阶段1、 教师播放几段乐曲让学生欣赏。2、 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发

26、出的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不同音效。3、 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乐器的资料。4、 教师出示图片并简要介绍乐器的发展、乐器的种类,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发出的不同的音效。 5、 原始社会(用兽骨、陶泥等制作乐器)-奴隶社会(青铜制作精美的乐器)-封建社会(乐器的用料、工艺更为讲究,多样如:青铜编钟、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至今(居住在我国西南(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北(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西藏)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旧是用手工来制作乐器。如 :藏族大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韵味。(二)、 发展阶段1、教师出示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乐器

27、的形状及特征。2、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教师讲解乐器的制作方法。3、学生思考先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并进行小组交流。4、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进行启发性的讲评。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作业:利用竹筒、铁管、铁盒、陶土等材料制作乐器。 交流与评价:1、 展示学生制作的乐器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及制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2、 师生交流评价。3、 布置下节课工具。 第3课时教学过程:1、 教师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和声方面继续加工乐器,让自己的乐器更好。2、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3、 学生展示乐器 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吹一吹自己的乐器。

28、师生交流-比一比,谁的乐器造型好,谁的乐器能发出优美的声音。教师评价,小结。4、 课后拓展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乐器。 8、宇宙之旅课时:2 -3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教学用具:“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的影片,自制宇宙飞船的教具模型、挂图等。课前准备:1引导学生多途径搜集相关载人飞船与宇航员的知识。2同时并准备一些废弃材料(塑料瓶、纸盒、彩纸等)。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组

29、织教学。2欣赏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宇宙员杨利送上了太空后的一段影片,并讲解有关“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了解,亲身感受中国人民实现了千年来的飞天梦。3导入课题。4引导学生欣赏宇宙飞船图片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5鼓励学生说说形状特征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宙飞船,你们是否还知道有关其他宇宙飞船的知识吗?6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 二.发展阶段1各组学生把各自搜集相关宇宙的各种资料及图片进行展示然后回答。2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师边讲边演示各种各样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3师总结学生们搜集到有关宇宙飞

30、船的相关知识,讲述宇宙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以及有关载人飞船、载人航天器组成的知识。4师重点边讲边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几种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结构部件。5分组欣赏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组成部分。6启发每个小组应积极动脑,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7学生分组进行绘制草图。8师到各小组给予指导。9各组学生开始制作活动。 三、展示评价阶段1组织学生欣赏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作品,由各组组长阐释本组所制作宇宙飞船模型的特点与优点。2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3收拾与整理:学生整理桌面与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四.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回家有机会制作卫星城,有一定的场景,有多

31、种形状的卫星,并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与自然景物。 附: 认识太空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对太空进行探索,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天文学家,比如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郭守敬、祖冲之、张衡。近几十年来,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发射了许多探测器,去探索无边无际的太空世界,取得了很多成果。人类是怎样从地面上到太空,在太空又是怎样探测太空世界的呢?(首先,要有航天发射中心,它是发射卫星、探测器、飞船等)1、了解航天发射中心我国有三个航天中心,分别是甘肃省酒泉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航天发射中心,主要发射人造卫星。现在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卫星,如: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外国的新闻,这些新闻内容就是通过卫星传播过来的。天气

32、变化情况是通过卫星来观察云层而得知的。(卫星、飞船、探测器等是靠火箭装载飞进太空的)2、了解长征系列火箭。(出示长征系列火箭)火箭是用来发射卫星、飞船的。“长征”系列火箭是世界有名的火箭,它为我国发射了许多卫星、飞船。99年11月2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州”号航天仓,里面装载了一些种子、纪念品、还有五星红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奥运会会旗,围绕地球飞行圈后,于第二天凌晨3时30分回到地面,后来,“神州”号上的五星红旗作为最特别的礼物送给了澳门特别行政区,这次航行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很骄傲。 9、保护文物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

33、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通过欣赏 、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1、了解文物。2、绘制宣传小报。教具学具准备:文物资料、制作手抄报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引导阶段:1、欣赏收集到的文物图片资料,小组讨论,感受文物的美感。2、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二)发展阶段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手抄报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四、作业展评五、课后拓展: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资料:文物古迹:是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

34、值、艺术价值、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和遗迹。国际上文物主要指百年以上并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品。中国的文物古迹包括: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实物。中国根据文物古迹的价值高低,将文物分为国家级、省(直辖市)级和市县级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特别丰富的城市由国家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因文物古迹是人类历史上宝贵的文化

35、遗产,对科学研究、历史教育、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故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文物古迹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工世纪以来,观赏和收藏文物古迹己成为一种广泛的群众性活动。一些著名的文物古迹也是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旅游资源,如中国北京的长城、故宫,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在发展旅游事业中,必须注意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利用。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上海市区黄陂南路374号(原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106号)。纪念馆的“一大”原址是两栋砖木结构的两层石库门楼房(上海2

36、0年代的典型民居),一栋是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家宅,另一栋是一大代表在上海的住所文博女校。它们的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式的。 “一大”的会议室是楼下的客厅,约18平方米,室内陈设均按原样仿制。雪白的墙壁,朱红的地板,窗明几净。中间放置着一张铺着白色台布的长方形会议桌,桌上放着茶杯与火柴盒架,桌周围有12只圆木凳,东、西两侧靠墙各摆着一只茶几和两把椅子,整个会场显得十分庄严。唐山文物:唐山地下文物古迹丰富,各时代文化遗存很多。迁安爪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土的石器和与之伴生的动物化石,是我市滦河一带四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证明;玉田孟家泉遗址出土的距今2万年前的晚期智人下颌骨化石,是我市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

37、遗骸;迁西西寨新石器时代遗址揭露出的用陶罐排列而成的多组祭祀遗迹,体现了五、六千年以前先民们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浓郁的宗教意识;丰润东欢坨战国遗址发掘的30座半地穴房屋,是我市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村落遗址。还有大城山、迁安安新庄、万军,滦县新农村、郎石台,迁西大岭寨砖窑群,乐亭黄坨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对研究冀东原始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地域性文化属性都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唐山发现中共创始人李大钊亲笔书信 为一级文物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帝的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

38、以及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计埋葬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的遵化县境,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据说是顺治到此打猎时选定的,康熙2年(1663年)开始修建。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四面环山,正南烟炖、天台两山对峙,形戌宽仅50公尺 的谷口,俗称龙门口。清代在此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诸陵园以顺治的孝陵为中心,排列于昌瑞山南麓,均由宫墙、隆恩门、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楼及宝顶等建筑构成。其中方城明楼为各陵园最高的建筑物,内立石碑,碑上以汉、满、蒙三种文字刻写墓主的谧号;明楼之後为宝顶(大坟头),其下方是停放灵柩的地

39、宫。由陵区最南端的石牌坊向北到孝陵宝顶,由一条约12公尺宽、6公里长的神道连成一气,沿途大红门、大碑楼(圣德神功碑楼)、石像生、龙凤门、七孔桥、小碑楼(神道碑楼)、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等建筑井然有序,主次分明。清东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夹流似两条玉带。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当年顺治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从此昌瑞山便有了规模浩大、气势恢宏的清东陵。清东陵的建

40、筑恢宏、壮观、精美。有580多单体建筑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中,有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五间六柱十一楼的仿木结构巧夺天工,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长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随山势起伏极富艺术感染力,乾隆裕陵地宫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叹为观止,班禅大师赞誉为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宝库,慈禧陵三座贴金大殿,其豪华装修举世罕见,凤上龙下石雕匠心独运整座东陵在木构和石构两方面都有精湛的技巧,可谓集清代宫殿建筑之大成,其中孝陵的石像生最多,共达18对,造型多朴实浑厚;乾隆的裕陵规模最大、最为堂皇,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则是首屈一指的精巧建筑。目前,清东陵15座陵园中,只开放了裕陵和东、西太后陵及香妃墓等四处供游客参观。

41、 10、 爱护古建筑教学领域:综合探索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2,增强对传乘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这些伟大的古建筑物是祖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术的结晶,从而认识到,爱我中华,保护好国宝是我们新一代神圣的职责.教学难点通过考察,调查,史学声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从而提高认识美丑的能力,潜移默化地爱护文物的道德教育课前准备:收集古代建筑的图片,资料.(制成幻灯片或挂图)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上课,师生问好揭示课题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作启发性谈话.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的建筑,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42、,在东方乃至世界享有盛誉.今天介绍的我国古代建筑均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是人类建筑宝库中的瑰宝,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中国的万里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称得上是世界的奇迹.还有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雄伟,最古老的宫殿建筑;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上现存海拔最高,保存最好,历史最悠久的宗教建筑 (二)请同学谈谈见到古建筑时的心情,描述见到的古建筑的外貌等等. (三)教师谈谈自己见过的古建筑,谈谈身临其境的感受,(如青岛崂山瀑布;曲埠孔府,孔庙;泰山绝顶;海南南山等等.) (四)根据部分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历史背景,教师作适当的介绍和讲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破坏,偷盗,价值) (五)弄

43、清古建筑与仿古建筑不同的概念: 古建筑:是前人保存下来的遗产,是国宝. 仿古建筑:是现代人按古人建筑的模样新做的,不是文物. 中国的古建筑一般都由石,砖,木构成,特别是木结构的建筑常因战争,火灾等人为因素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原貌很难保存.但宁波的保国寺历千载而完好如初,它是江南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北宋木结构殿堂.其建筑奇特雄伟,令人神往.保国寺由此成为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简介部分古建筑:万里长城 嘉峪关 布达拉宫 北京故宫太和殿 颐和园杭州西湖 山西恒山悬空寺 苏州网师园,拙政园 (七)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 2、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难点:通过考察,调查,史学声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从而提高认识美丑的能力,潜移默化地爱护文物的道德教育课前准备:收集古代建筑的图片,资料.教学活动 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 学生述说后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