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与远洋航海》一节的感想.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08873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南针与远洋航海》一节的感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指南针与远洋航海》一节的感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指南针与远洋航海》一节的感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指南针与远洋航海》一节的感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指南针与远洋航海》一节的感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指南针与远洋航海》一节的感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南针与远洋航海》一节的感想.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指南针与远洋航海一节的感想一节物理课,让两种不同的情感在我头脑里碰撞:一种是主流的声音,下面我节选了一段文字来说明:朱棣的全力支持下,郑和继续着他的远航,此后,他分别于永乐五年(1407)九月、永乐七年(1409)九月、永乐十一年(1413)冬、永乐十五年(1417)冬、永乐十九年(1421)春,五次率领船队下西洋。这五次的航海过程与第一次比较类似,除了路线不同,到达地方不同、路上遇事不同外,其他基本相同,所以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郑和在之后的五次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已经转变为了和平交流和官方贸易,当然他和他的舰队在这几次航程中也干过一些小事,如下:调节国家矛盾,维护世界和平(暹罗与苏门答腊);收拾

2、拦路打劫,不听招呼的国家(锡兰山国),把国王抓回中国坐牢(够狠);带其他国家国王到中国观光(苏禄国代表团,国王亲自带队,总计人数三百四十余人,吃了一个多月才回去);带回了中国人向往几千年的野兽麒麟(后来证实是长颈鹿)。(这么总结一下,发现这些似乎也不是小事)经过郑和的努力,西洋各国于明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虽然彼此之间生活习惯不同,国力相差很大,但开放的大明并未因此对这些国家另眼相看,它以自己的文明和宽容真正从心底征服了这些国家。大明统治下的中国并没有在船队上架上高音喇叭,宣扬自己是为了和平友善而来,正如后来那些拿着圣经,乘坐着几艘小船,高声叫嚷自己是为了传播福音而来的西方人。郑和的船队带来的是

3、丰富的贸易品和援助品(某些国家确实很穷),他的船队从未主动攻击过,即使是自卫也很有分寸(如那位锡兰山国王,后来也被放了回去),从不仗势欺人(虽然他们确实有这个资本),西洋各国的人们,无论人种,无论贫富,都能从这些陌生的人脸上看到真诚的笑容,他们心中明白,这些人是友善的给予者。而西方探险家们在经历最初的惊奇后,很快发现这些国家有着巨大的财富,却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于是他们用各种暴力手段、杀人放火,只是为了抢夺本就属于当地人的财产。304南非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曾经说过:西方人来到我们面前时,手中拿着圣经,我们手中有黄金,后来就变成了,他们手中有黄金,我们手中拿着圣经。这是一个十分中肯的评价,对于那些

4、西方人,当地人心中明白:这些人是邪恶的掠夺者。即使他们最终被这些西方人所征服,但他们决不会放弃反抗,他们会争取到自由的那一天,因为这种蛮横的征服是不可能稳固的。孰是孰非,一目了然。有一句老话用在这里很合适:要相信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我还是重复那句话:以德服人,这绝对不是一句笑话,君不见今日某大国在世界上呼东喝西,指南打北,很是威风,却也是麻烦不断,反抗四起。暴力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后盾,但绝对不能解决问题。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

5、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征服。圆满完成外交使命之外,郑和还成功地开辟了新的航线,他发现经过印度古里(今科泽科德)和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可以避开风暴区,直接到达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和东非国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前六次航程中,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岸,并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他们拜访了许多国家,包括今天的索马里、莫桑比克、肯尼亚等国,这也是古代中国人到达过的最远的地方。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上面我们只介绍了郑和六下西洋的经过,却漏掉了第七次,这并不

6、是疏忽,而是因为第七次远航对于郑和而言,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就在这次远航中,他终于实现了自己心中的最大梦想。之前的六次航程对于郑和来说,固然是难忘的,可是他始终未能完成自己一生的夙愿朝圣。这也成为了在他心头萦绕不去的牵挂,但他相信,只要继续下西洋的航程,总是会有机会的。-摘自明朝那些事儿还有一种不同的声音,让我感觉更为沉重:1405年,一支亘古未有的庞大舰队从中国东海岸的刘家港出发,横过南中国海,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舰队由62艘大海船组成。棋舰长444英尺,宽180英尺,是名幅其实的庞然大物。62艘战舰装载了28000名海军陆战队(中国古时的水军只限于乘船去攻取陆地上的目标,不象西方那

7、样主要是夺取敌方的舰船),是古代世界无与伦比的无敌舰队。与这个辉煌壮观的武装力量不相称的是:舰队司令是一位宫廷太监-三保太监郑和,一个在普通中国人眼中连女人都不如的男人。从这点可以透视中国政体中的某些反文明的因素。无敌舰敌在印度洋上攻城略地,耀武扬威,尽情地展现天朝大国的富庶和强大。与之相遇的阿拉伯舰船不是成为俘虏,就是因为敬畏而远远地躲开.另外一个与文明不相称的现象是:无敌舰队返航时带回的不是投入国内市场、可产生利润的货物;而是供帝国朝廷观赏的斑马、鸵鸟和长颈鹿等奢侈品。结果无敌舰队不但不能象西欧的远洋舰船那样为自己的国家带来巨额财富,相反成为国家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无敌舰队的任务也不是为国

8、家拓展领土和获取财富,而是出于炫耀和寻访失踪的皇帝(明帝国的二任帝朱允火文)等下三滥的动机。1433年,远在北京紫禁城的中国元首遥远的颁下一道敕令,命令无敌舰队限期返航,无敌舰队基于视野日益开阔的缘故,对远洋探险等最初目的不相符的目标越来越有兴趣。这正是中国的皇帝所担忧的,每个王朝的专制统治之所以能几百年地维持下去,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有意愚民的结果(中国的大多数皇帝能力平平,可在没有多少见识的国民眼中,高高在上的皇帝都是很有能力的)。如果无敌舰队在炫耀皇帝文治武功的同时开阔了水兵的视野,增长了水军的智慧,皇帝就会不要这种炫耀,因为臣民的智慧增长会动摇王朝的根基。无敌舰队返航后,在皇帝的勒令下解散

9、,大型的舰船被拆毁,同时禁止帝国制造能够进行远洋航行的大海船。后来的皇帝还下过这样一道敕令:一片木板也不许下海!中国人就这样把辽阔的海洋让给了没有任何竞争力的西洋人。不过这种让不是出于善意;而是出于无知。半个世纪过后,葡萄牙的远洋探险家达.伽马率领只有三艘三桅帆船的远洋舰队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达.伽马的小棋舰圣玛利亚号长120英尺,宽25英尺。另两艘舰船平塔号和尼娜号比圣玛利亚号还要小一倍。和郑和统率的无敌舰队相比,达.伽玛的舰队就象巨人脚下的一只蚂蚁。如果郑和的无敌舰队不从印度洋上撤退,两支舰队将在印度洋上相遇。达.伽玛会百分之百地成为阶下囚。然后,中国舰队会利用达.伽玛的船员作向导,继

10、续向西航行进入大西洋。然后会发动征服欧洲的战争。那时的欧洲弱而且贫四分五裂,不是大一统中国的对手,中国会很轻易地获胜,并进而控制欧洲,然后,中国会进一步地征服世界.十五世纪中国的非凡远航探险到1433年由于皇帝的命令而突然停止,把在现代文明中起重大作用的辽阔海洋让给了自己的竞争对手,使中国错过了一次能够主宰世界的巨大机会。中国人因何会作出如此其蠢无比的怪事,要从中国的政治体制上去找原因。中国的专制体制到了明王朝时期日趋封闭保守,整个社会缺乏生机,更缺乏挑战,就象一架快要停摆的老钟迈着虚弱的步子,却拒绝任何人给它上发条。这时的中国,儒教继续在社会中居支配地位。它尊崇老年人,轻视年轻人;尊崇过去,

11、轻视现在;尊崇已确认的权威,轻视变革;从而,使它成为保持各方面现状的极好工具。最终,导致了处处顺从、事事以正统观念为依据的气氛,排除了思想继续发展的可能,稳定和维持现状成了压倒一切的大政方针。象远洋探险之类的不安分举动,在中国要想得到社会的肯定,要想不受干扰地进行下去是不可能的。倘若在欧洲,这种停止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中国的皇帝能够并的确发布过一道道对其整个国家有约束力的命令;欧洲绝无这样的皇帝,只有一些相对抗的民族君主国,它们在海外冒险事业方面互相竞争着,而且,没有任何帝国当权者阻止它们这样做。西北欧的商人也与中国的商人完全不同,他们有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这种权力和声望保证了要实施任何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的法令是不可能的。此外,欧洲有与外界进行贸易的传统,欧洲对外国产品有真实的需要和强烈的需求,而中国完全不是如此。 因此,欧洲的政治体制是理性开放的, 这种体制有利于远洋探险等积极向上的人和事,有利于欧洲人走出国门,走向海洋,并进而征服世界。 -摘自历史在这里哭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