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优训练 重在平时三角形第一讲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定义: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注意:三条线段必须不在一条直线上,首尾顺次相接。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三角形ABC的顶点C所对的边AB可用c 表示,顶点B所对的边AC可用b表示,顶点A所对的边BC可用a表示.2.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 向它的 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注意八字形)注
2、意:高与垂线不同,高是线段,垂线是直线。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4.三角形的中线:三角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三角形中线分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5.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 与 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而锐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战在角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6.三角形的稳定性:例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2 cm,腰长的3倍比底边长的2倍多6 cm.求各边长.例2.已知:ABC的周长为48
3、cm,最大边与最小边之差为14cm,另一边与最小边之和为25cm,求:ABC的各边的长。例3.已知ABC的周长是24cm,三边a、b、c满足c+a=2b,c-a=4cm,求a、b、c的长.例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cm (1)若其中一边长为4cm,求另外两边的长; (2)若其中一边长为6cm,求另外两边长;(3)若三边长都是整数,求三角形各边的长例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5,一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差是4,求等腰三角形各边的长。例6.已知:ABC的周长为48cm,最大边与最小边之差为14cm,另一边与最小边之和为25cm,求:ABC的各边的长。例7.如图所示,
4、已知在ABC中,AB=AC=8,P是BC上任意一点,PDAB于点D,PEAC于点E.若ABC的面积为14,问:PD+PE的值是否确定?若能确定,是多少?若不能确定,请说明理由.【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角形的三条高一定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 B.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一定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 C.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一定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D.三角形的三条高可能相交于外部一点2.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 B.1、2、4 C.2、3、4 D.2、3、63.已知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且其中的两边都等于第三边的2倍,则此三角形的最短边为( )
5、A.1cm B.2cm C.3cm D.4cm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5、x,则x不可能是( ) A3 B5 C7 D95.等腰三角形的底边BC=8 cm,且|ACBC|=2 cm,则腰长AC为( ) A.10 cm或6 cm B.10 cm C.6 cm D.8 cm或6 cm 6.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7和2,且它的周长为偶数,那么第三边的长为( ) A.5 B.6 C.7 D.87.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8.如图,在ABF中,B的对边是( ) A.AD B.AE C.AF
6、D.AC 9.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 A8 B9 C10 D1110.已知,如图所示,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3),B(0,-3),C(-2,1),如将B点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到达B1点,若设ABC的面积为S1,AB1C的面积为S2,则S1,S2的大小关系为( ) A. S1S2 B. S1=S2 C.S1ACD B.B+ACB =180-A C.B+ACB B 2.如图,在ABC中,点D在BC上,且AD=BD=CD,AE是BC边上的高,若沿AE所在直线折叠,点C恰好落在点D处,则B等于( ) A.25 B.30 C.45 D.60 3.如图,已知AB=AC=BD,
7、那么1和2之间的关系是( ) A.1=22 B.21+2=180 C.1+32=180 D.31-2=1804.如图,C、E和B、D、F分别在GAH的两边上,且AB=BC=CD=DE=EF,若A=180,则GEF的度数是( ) A.80 B.90 C.100 D.1085.在锐角三角形中,ABC,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A60 B. B45 C. C60 D. BC906.在ABC中,A是锐角,那么ABC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7.如图所示,A=50,B=40,C=30,则BDC=_8.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且,求b的取值范围.9.已知,如图,
8、在ABC中,D为BC上一点,1=2,3=4,BAC=1200,求DAC的度数。10.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1=2,3=4,BAC=63,求DAC的度数.11.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0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0方向,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多少度? 12.如图所示,ABC两外角的平分线BP、CP交于点P,已知A=500,求P的度数.13.如图,把ABC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探索A与12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4.如图,1=2=3,且BAC=700,DFE=500,求ABC的度数。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9、中,ABO=2BAO,P为x轴正半轴上一动点,BC平分ABP,PC平分APF,OD平分POE。(1)求BAO的度数;(2)求证:C=15+OAP;(3)P在运动中,C+D的值是否变化,若发生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其值。第三讲 与三角形有关的证明例1.如图,已知,C=DAE,B=D,那么AB与DF平行吗?为什么? 例2.如图,ABC中,1与 A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例3.如图,CD是ABC中ACB的外角平分线,请猜测BAC和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例4.如图,已知P是ABC内任意一点,求证:PB+PCAB+AC。例5.已知P是ABC内任意一点,试说明ABBCCAPAPBPC(ABBCCA)的理
10、由.【课堂练习】1.如图,D是ABC中BC边上一点,DEAC交AB于点E,若EDA=EAD,试说明,AD是ABC的角平分线.2.已知,如图,在中,O是高AD和BE的交点,观察图形,试猜想C和DOE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论证你的猜想3.如图,1=20,2=25,A=35,求BDC的度数。4.在ABC中,E是AC延长线上的一点,D是BC上的一点,下面的命题正确吗?若正确,请说明理由。 1=E +A +B; 1 A.5.如图,已知点P在ABC内任一点,试说明A与P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之。6.如图,已知ABC与DEF是一副三角形的拼图,A,E,C,D在同一条直线上,(1)求证:EFBC; (2)求1
11、与2的度数。【课后练习】1.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CD为高,CE平分BCD,且ACD:BCD1:2,那么CE是AB边上的中线对吗?说明理由2.如图,E是ABC的边CA延长线上一点,D点在BC的延长线上,试说明:12.3.如图,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平分线交于点I,IHBC于H,试比较CIH和BID的大小【能力提高】1.如图,ECF900,线段AB的端点分别在CE和CF上,BD平分CBA,并与CBA的外角平分线AG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D,(1)D与C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关系及大小)(2)点A在射线CE上运动,(不与点C重合)时,其它条件不变,(1)中结论还成立吗?说说你的理由。2.(1)如图1,有一块直角三角形XYZ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ABC中,A=30,则ABC+ACB=_,XBC+XCB=_ (2)如图2,改变直角三角板XYZ的位置,使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仍然分别经过B、C,那么ABX+ACX的大小是否变化?若变化,请举例说明;若不变化,请求出ABX+ACX的大小 (1) (2)3.如图1,在ABC中,AEBC于E,AD为BAC的平分线。 (1)B=500,C=700,求DAE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