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外物理和技术奠基者汤定元 上天入地为卫星开路.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09670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红外物理和技术奠基者汤定元 上天入地为卫星开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红外物理和技术奠基者汤定元 上天入地为卫星开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红外物理和技术奠基者汤定元 上天入地为卫星开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红外物理和技术奠基者汤定元 上天入地为卫星开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红外物理和技术奠基者汤定元 上天入地为卫星开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红外物理和技术奠基者汤定元 上天入地为卫星开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红外物理和技术奠基者汤定元 上天入地为卫星开路.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红外物理和技术奠基者汤定元 上天入地为卫星开路他当年撕碎美国名校硕士文凭回国,成为我国半导体学科创始人之一;他写下“三封信”力挽狂澜,成为中国红外物理和技术奠基者;他87岁还在写光电科普书汤定元语速缓慢,开口前总会先认真地想上一想,“我反应慢,别人讲的话我常常不能马上理解,我自己讲话后又常惶恐有哪里说得不对,所以不大敢讲话。 ”可正是这个谦恭和蔼的老人,年轻时曾冲冠一怒,撕碎海外名校的硕士文凭,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在美留学生中第一批回国的11人之一;又是这个不善言辞的物理学家,曾慷慨激昂接连上书“三封信”轰动学界,为中国红外研究力挽狂澜,中国“上天入地”的尖端技术,有着他不可磨灭的功绩。他是我

2、国半导体学科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红外物理和技术的奠基者。 92岁的他现在只有一个遗憾,他一直想写本关于光和电的科普书,已经写了12万字,却随着年事已高等原因,终究没有坚持下去。可他仍想大声疾呼,“中国科普真的需要人推进。 ”汤定元,固体物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半导体学科和红外学科创始人之一,为我国物理学的发展和国家科学技术、国防科学技术的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研究发现了金属铈的高压相变起源于原子半径的突然收缩;首创了国际上高压物理研究的重要仪器金刚石高压容器;在我国开创了窄禁带半导体分支学科;参加和指导研制了硅太阳能电池、高能粒子探测器等多种光电器件;研制了

3、硫化铅、锑化铟、锗掺汞、碲镉汞等各种红外探测器的材料和器件;在把半导体红外器件成功地应用于中国空间探测方面有开拓性贡献。1台收音机触发数十年科研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原动力“要玩!小孩子一定要玩,别逼着他们去学这学那的。通过玩耍培养出的兴趣,很有可能成为以后的发展方向。 ”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最初的触发点是一台收音机。汤定元初中毕业第二天,在朋友家中看到了一台稀罕的矿石收音机,戴上耳机一听,传来电台的播音声,他当时就震惊了,“这怎么会发出声音呢? ”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打开看看,内部结构很简单,里面没什么东西。可越是这样,汤定元就越是想弄懂它的原理。于是,他大着胆子,擅自把父亲给他用作

4、报考苏州工业职业学校的路费省下来,买了矿石收音机的零部件带回家,凭着记忆很快就把矿石收音机装好了,居然成功地收听到了广播电台。兴奋的汤定元决定弄懂它的原理,在考取免费的无锡师范学校后,一头扎进图书馆,寻找有关无线电方面的书籍。当时在中国,无线电还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在几种报纸上有定期的无线电副刊,他从报纸杂志上收集介绍矿石收音机的文章,抄了好多本,还是没有弄懂。这让他的急迫感与日俱增。到了二年级暑假,另一样引起他浓厚兴趣的东西出现了。汤定元从学校图书馆借回来一本萨本栋编的大学教本普通物理学,开头讲的都是关于力学的知识,他仿佛被带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力学世界,“当时我看得简直入了迷,从此对物理产生了

5、兴趣”。比如,书中讲力的合成,在流动的河中,乘小船到对岸渡口,不能正对着渡口方向行驶,必须斜向渡口上游方向航行,才能顺利抵达。汤定元居住的小村庄东头就有一个渡口,他多次在那里坐过渡船,发现船夫靠岸时确实是这样操作的。结合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例,他逐渐地理解了书中讲到的物理学常识和原理。正是这自然萌生的好奇、与自行探索的乐趣,使兴趣的种子萌芽、生长,最终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去学习。 ”汤定元解释。而当他在科研领域有所建树后,又以同样的热情投身科普,以一篇篇妙趣横生、深入浅出的科普小文,唤起民众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他认同这样的观点我们常见刚会讲话的小孩话特别多

6、,总要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对于牙牙学语的小孩子来说,他们遇到的许多东西都是新鲜的,他们就在这些喋喋不休的提问中揣摩实践,学到知识。也正是有了兴趣,才有动力自己去探究、摸索,哪怕是艰深如物理学,只要兴趣初衷不改,一样能甘之如饴。尤其在当今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对这些新鲜事物怀有强烈的兴趣,就是人们求知的原动力。1把尺奠定“科学实用主义”别光论证,得动手做熟悉汤定元的人都知道,“格物致知、学以致用”是他科研的指导思想。1948年,汤定元赴美留学,先入明尼苏达大学物理系,同年转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并进入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兼任研究助理。这段时间,他在高压物理研究室的负责人

7、劳森教授指导下进行关于固体高压相变的研究。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做出了出色的研究成果:证实了金属铈的高压相变起源于原子外部的电子被压入内部状态,这是一种新颖的相变,并证明高压相正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鲍林先生(L.Pauling)的金属原子半径理论所要寻找的相。这项成果当年就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上,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给予了高度评价。此外,他还和劳森教授一起,在全世界范围内首先研制成能获得3万大气压压强的金刚石高压容器,开创了高压下固体光学性质的研究。它目前在光学研究中有多种用途,已发展成高压物理研究中最重要的基本手段之一。在芝加哥大学学习时,一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在当时中国大学的物理系,通常做习题和

8、考试都注重论证,不太重视实用型的数值计算,所以一般物理系的学生都没有计算尺。而他在芝大参加预备考试时,考题倒不算难,但大多数题目都要作数值计算,他对计算尺的使用不熟练,在考试中吃了大亏。这更让他体验到当时中美两国大学教育之间的明显差别,而美国教育中注重实用的教学精神让他秉承至今。当他回国后测量了锗的光电导光谱并发表论文,当时的吴有训副院长在一次与年轻人谈及科学方法时说,最好的研究工作应当是能用比较简单的实验去说明重要的问题,而汤定元的这一工作就可以算属于这一类型。“中国人做科研,理论的东西讲得太多,实践的却不多,做习题也都是理论上的论证,实用性不强。这种习惯是不容易改的,要从小培养实用主义的精神,动手去做,注重结果,这才是最重要的! ”汤定元表示。此外,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十分重视学术讨论会的传统也深深地影响着他。后来,当汤定元在北京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时,在所里负责20位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和学习,就常利用讨论班的形式提高这些同志的业务水平。1950年6月,他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在固体物理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前程似锦。可1年后的这个时候,他决定回国效力,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在美留学生中第一批回国的11人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