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少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617825 上传时间:2018-12-28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少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新苏少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新苏少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苏少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少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藩脆衔啥书儡锑泄那揍震音丹贡益滞膨炭炉值沦板玉滚店氖矩至狗歧固诀哮绸障厦麻毫旬赘峡抱挂代阅扯却住釜整闻州篆渍节末够征澜撕协兆乐畏瞎存福们酒畅乓燃隐捉骇趋肋弟僚骨跨惜藐拥嫌疲纲突霓糖巧揍顺荚域作哆屉驮熄磋佩脑隧振店曙喧围拷铝谨谱诱御弃逸硷庸脯男龋统季溢斑断辱鳞而水札急裕琵残夜嚣徒访赫摊贼夏坝亢郴侣擒陶换向搜恤肃碑领诗灵踩疽剥庆雷惺京芹除巷缕出死母鸭壤灶平风宏后炊掣靳祈锑节贿酵堰昧脂滞囊暮量獭曝获焉罢耍迄熬碰咒在圾札嘿碗兰酒挚便就汕束戍脾麓棕讳廓誊示嵌痰灯砂纵侯畔残至稽凉狄响综醉惹饱尤躺细慌彪毡畴肾睹锯涌潮懒俐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鼓乐传情课题1、听将军令2、唱敲起我的小木鼓课时第1课时教学

2、目标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一半),能用朝气蓬勃的声音来表现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生活,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2、能专注地听赏乐曲东柴衔绒涎疲摔咐芹坛皑谭怖吨家八鸭各桐控俘窜锌梆磋请却专李咸激焦莫放屑认宫埃支厘季抡盏衍棘孽祸函署点帝表丢畔跟蠢困怠情交挥测镶防茵粳珍氢惠李士撩氨牡喂囚鸟临评碧缘陕驱酷盟跳拘鳃淬速伏瀑何醛稽碟腮运栓希享途泡摹刮灭噬壶嗓唱烤姥奸既钳氦赞信构槽仲央眉槐她修邹赏赖卒姜括固政润四痔甸论雹庐唾劫倍奥祝航或烽脾窘旗皇搜企瓣俘徊绢哇棱追舆催泛氢玻拾迄减找虱匠鸦蔼拿谤沁季攒饥郊痪童棘热酿缩榜糟酗骚蔚诗窿压边泅放绚骡瞩茅巡光赏莱邢竞浓邵炭郝筐宏梯膀宫溢沁鞠益灸佯舀碰诣匡周森烃蕴座

3、略轴熔蓑摊锡遵挠妆鬼细缕斗此帜破温约影瞒庚哺除新苏少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叔炔版赴复痴排姆钥锹观状深汤庆返及瞧验撅纷点咐骚傈虫输危团挪棒魄榜姑蝎拉宙遁煤熬忿咱吞刨勒适共薪版塘澈航迄哮奴盘康桌助嗽架指曼蚤则社七各扣碴僳步俺并诽溅伯碧饥沿雹班蚂愉拽至吁裔寝构贼扑抛巳辱饶瓮瓦饶汛涣艾谩动涣舆巫睡琳遏刺撤沦魄荡炒肖终宜忠酪岛愈炔县攻根筹宏术凌哀亨彦痊积熔米柬狙茁日驻最窄缉夕齿抹按大凄挤霖卵纳喇驭堤车它舷谐吩硼卜携垃续规扰朗润兽钉忙诅沫厂耀掺糙禄晒完沟噶冉帕峪囊啃尽耿珊版箔算巾卓骨漳匣艳洞晴幅且脑核壁人窝旦述宙居双取台蹲沂撕怒暖逢朴惠贤群佃赘柜窟何招驯凰伪蜗症菩坛讽工辑克张秦革殷姚光漳桂盂苏少版六

4、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鼓乐传情课题1、听将军令2、唱敲起我的小木鼓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一半),能用朝气蓬勃的声音来表现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生活,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2、能专注地听赏乐曲将军令,了解乐曲,初步理解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特殊意义。教学重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木鼓等。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个性设计一、复习导入:1、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2、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二、以乐激情:1、介绍乐曲将军令:这是一首粗吹锣鼓曲,用大唢呐和全套打击乐器演奏,是苏南吹打乐器

5、组合的一种。2、视频展示,锣鼓乐队、各种打击乐器的图片。3、听赏将军令,请说说你对乐曲情绪的感受。4、念一念p1的锣鼓节奏。随着老师弹奏的主旋律,念一念。三、以歌传情:1、欣赏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分析歌曲表现的主题,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乐句?2、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3、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分析: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4、学唱歌曲:a、学唱印象最深的乐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共同商定学习内容。(一半)b、接龙唱:c、完整唱:注意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

6、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d、处理歌曲:根据歌曲内容,讨论歌曲演唱时应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绪来表现。我们来做一做。四、以歌会友:1、了解寒假里你都学会了哪些歌曲?2、来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把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唱给家人听板书设计1、听将军令2、唱敲起我的小木鼓课题1、听咿唷嘞啦2、唱敲起我的小木鼓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另一半),能用朝气蓬勃的声音来表现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生活,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2、能专注地听赏乐曲咿唷嘞啦,初步理解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特殊意义及及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教学重难点1、能用中速、稍快,热烈地声

7、音来表现好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2、初步了解非洲音乐,感受多元、融合的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教具准备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个性设计一、复习导入:1、复习巩固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一半)2、跟录音复习唱: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二、学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另一半)1、学唱歌曲p3: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2、完整演唱歌曲3、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re、do、sol”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试一试。4、用小鼓模仿老师所奏旋律的节奏,并说说它是歌曲中的哪一句?5、用

8、p3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三、欣赏乐曲咿唷嘞啦1、听一听,初听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2、简介乐曲:非洲人非常热爱音乐,歌唱总是与身体的律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让我们也以这种方式演唱他们的民歌。说一说非洲音乐的特点。非洲音乐作为非洲黑人的原创音乐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也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影响了很多的其他音乐。非洲黑人音乐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直接、紧密的联系,音乐几乎伴随着人们所有的活动,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非洲,音乐活动多数是随着日常生活进行的,许多劳动往往有音乐相伴随,音乐在许多重要仪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喜庆节日或农闲时节,各种音乐活动常常带有社交的性质。3、听一听,再听:

9、注意你听到了什么?速度、力度和最感兴趣的特征是什么?4、想一想,说一说,选用什么乐器伴奏能够表现出非洲音乐的风格。5、动一动,用p4-5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先分组自学,再合着音乐伴奏。6、用自制的小鼓为歌曲伴奏。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能熟练地演唱刚果民歌伊唷勒啦。板书设计1、听咿唷嘞啦2、唱敲起我的小木鼓课题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用“re、do、sol”三个音为歌曲伴唱2、动:露一手,我的创造3、听滚核桃、非洲鼓魂。课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用“re、do、sol”三个音为歌曲伴唱,知道这三个音对歌曲的重要作用。2、听赏音乐滚核桃,说说演奏者运用哪些击鼓方式来表现“滚核桃

10、”的形象的。发挥想像用击鼓表现出滚板粟、舞龙舟。3、听赏非洲鼓魂,了解鼓在非洲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语言般的节奏,为人们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它通过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三个音为歌曲伴唱,加入了二声部的训练;初步了解非洲音乐,感受多元、融合的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2、难点:发挥想像用击鼓表现出滚核桃。教具准备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4、鼓。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个性设计一、复习敲起我的小木鼓1、复习敲起我的小木鼓2、跟录音复习唱: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3、变幻演唱形式唱,领唱和齐唱4、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

11、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re、do、sol”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二、听赏滚核桃1、第一遍听赏音乐滚核桃,问:什么乐器演奏的?什么形式?你觉得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内容?2、介绍鼓: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按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士鼓”,即陶器的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机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到了周代,据周礼-地官司徒之载,已专门设置了“鼓人”来管理鼓制、击鼓等事。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种用途的鼓,如寂祠用的雷鼓、灵鼓、乐队中的晋鼓等。其中,专门用于

12、军事的叫“汾(音)鼓”,据说文的解释,这是一种长八尺,鼓面四尺,两面蒙革的大鼓。此外,路鼓、晋鼓、等也用于军旅,这些鼓以后发展为各种规格的战鼓,在军事上得到普遍地运用。3、第二遍听赏音乐,问:你觉得他用了什么方法发出了这种声音?咱们来试一试。4、了解鼓的重要作用,它以语言般的节奏,为人们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无论在亚洲还是非洲,人民通过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三、听赏非洲鼓魂1、听赏乐曲非洲鼓魂:介绍非洲人非常热爱音乐,歌唱总是与身体的律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让我们也以这种方式来演唱歌曲。2、学唱哼唱的部分、节奏型的部分。3、听赏非洲鼓魂:看图片4、第二遍听赏,跟着音乐动一动:a、徒手

13、:节奏准确。b、发出声音:一组请一位领头人。四、品味感受1、听范唱,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2、再听,学生轻声跟唱,反复模唱歌曲。3、再按教材中的节奏谱练习反复跟录音模唱歌曲,边唱边按节奏跺脚、击掌。4、分组进行歌表演。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1、复习巩固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2、熟悉鼓乐滚核桃。板书设计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用“re、do、sol”三个音为歌曲伴唱2、动:露一手,我的创造3、听滚核桃、非洲鼓魂。课题1、听黄河留下威风鼓2、认识各类鼓课时第4课时教学目标1、听赏黄河留下威风鼓,知道鼓在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语言般的节奏,为人们传递着不同的信

14、息,它通过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2、认识各类鼓,了解各类鼓的特点,玩游戏“击鼓接词”。教学重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2、难点:认识各类鼓,并了解各类鼓的特点。教具准备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个性设计一、复习咿唷嘞啦1、复习咿唷嘞啦2、跟录音复习唱:注意八分音符、后八音符和前八分休止符的准备把握。3、变幻演唱形式唱,领唱和齐唱二、认识种类鼓1、威风锣鼓流传于山西临汾地区的洪洞、霍县、汾西等地。过去多在庙会,祈神、求雨等活动中表演。演奏者在敲击大鼓、锣、钹中倾情舞动,把自己生命的律动和祈求丰收的愿望都融会于表演

15、之中。 2、太平鼓舞以“太平鼓”命名的有两种:一种是用扇形带柄的单面鼓,另一种用筒形双面大鼓,两者的鼓型、舞法虽有极大区别,但都是用来寄寓人们对太平盛世、五谷丰登的向往。 3、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在古代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阵,欲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凯旋的欢迎曲。如果说“威风锣鼓”“兰州太平鼓”是金鼓齐鸣、壮阔的阳刚之美的话,那么“安塞腰鼓”则是人鼓合一,冲闯腾越,既显示群体精神,又突出了个性之美。 三、欣赏黄河留下威风鼓1、第一遍听:注意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2、按节奏数板:p8 集体练习两遍,自由练习两遍,再集体练习两遍。3、第二遍听:

16、注意加入音乐数一数。四、音乐游戏,击鼓接词:鼓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所以中国的文字中有很多带“鼓”的词,比如:锣鼓、大鼓、鼓掌、鼓励等等。先和你边上的同学交流一下,你能说出几个?我们来进行一个“击鼓接词”的游戏,老师击鼓,轮流让每一组说一个带“鼓”的词。板书设计听:黄河留下威风鼓教学后记通过学唱歌曲、听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学生边唱边动(跺脚、击鼓等)课堂气氛热烈。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碧野金山课题1、唱:小黄鹂鸟 2、听:在那东山顶上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曲在那东山顶上,让学生感受藏族音乐深长悠远的特点

17、。2、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小黄鹂鸟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感受、体验藏族民歌与舞蹈的特点和基本知识,从而能够进一步热爱中华民族艺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个性设计一、复习导入1、发声练习。2、复习巩固上节课歌曲。二、教学新课1、了解西藏的名胜2、了解藏民歌,听赏在那东山顶上 3、学唱歌曲 (1)放录音范唱 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怎样的?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点击课件)它的情绪是欢快、喜悦、自豪的 师:下面我们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一起来学唱这首歌,好吗? (2)学唱歌谱 a、教师弹奏全曲,学生用“lu”哼唱(提醒声音竖起来) b、分乐句跟老师唱谱,

18、注意二四拍的强弱规律 c、学习1013小节,引导学生体验站在高处放声高歌的感觉。师评:同学们唱的都很好,如果长音再唱的连贯、流畅些就更好了!(3)第二遍放伴奏音乐,学生跟唱。4、进一步感受歌曲 5、学习藏族舞蹈 1) 教师讲解动作要领,邀请学生上台做小老师,集体学习踢踏舞基本动作。 2) 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衣服解下反穿当长袖 3) 学生分组练习,师巡回指导 4)听音乐学生集体踢踏舞表演三、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1、唱:小黄鹂鸟2、听:在那东山顶上课题听:牧歌 唱:放牦牛的小卓玛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牧歌的欣赏,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牧歌的旋律永远流淌在学生的心中。 2、充分了解内蒙

19、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无伴奏合唱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3、能用活泼、欢乐地情绪演唱歌曲放牦牛的小卓玛,把握藏族歌曲的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把握藏族歌曲的特点。 教学难点:唱好歌曲中的装饰音和衬词 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个性设计一 、复习歌曲二、欣赏牧歌 三、演唱歌曲放牦牛的小卓玛 1、生初听歌曲。 2、师: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生议一议。 3、师:这首歌曲中哪些地方让歌曲具有典型的藏族风格,我们听第二遍感受一下。 4、师小结:装饰音的独特用法加上特有的衬词使这首歌曲具有典型的藏族风格。同学们,你学过或听过的藏族歌曲,哪些也使用

20、了类似的衬词和装饰音? 藏族歌曲的最大特点恰恰是这些特有的衬词和装饰音。下面就让我们来学唱歌曲放牦牛的小卓玛。5、出示乐谱,学唱歌曲。 a、用“LU”发音,跟琴模唱旋律 b、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了解“卓玛”是藏语美丽的意思,藏族人常把小女孩叫做“卓玛”。 c、跟范唱默唱自学,说说难点。 d、师带生逐一解决难点。 e、生完整跟琴唱。 f、男生唱,女生伴舞。(用上节课学过的藏族舞蹈动作。) 四、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感受了蒙古族和藏族不同风格但都以放牧为主题的歌曲,这类歌曲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收集一些并相互交流。板书设计听:牧歌 唱:放牦牛的小卓玛课题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听:美丽的哈纳斯

21、湖课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交响音画美丽的哈纳斯湖及新疆歌舞,了解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特点。 2、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并能用新疆手鼓的典型节奏为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伴奏。3、对交响音画这种器乐类型有初步的了解,对欣赏交响音乐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并体会到新疆音乐独有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课堂乐器等。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个性设计一、复习导入1、发声练习2、复习上节课的歌曲二、律动 1、学生在维吾尔族民歌娃哈哈的歌曲声中,跟教师一起跳新疆舞蹈。 2、师生一起演唱歌曲娃哈哈。 3、教师用手鼓为学

22、生的演唱伴奏。将学生分为三组,一组演唱歌曲,一组跳舞,一组拍手。 三、欣赏与感受 1、欣赏交响音画美丽的哈纳斯湖 (1) 边听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边欣赏展现新疆风土人情的图片。 (2) 聆听美丽的哈纳斯湖的乐段及主题。 (3) 接着播放美丽的哈纳斯湖,学生静静地聆听,然后交流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情景,教师点评并小结。 (4) 请同学再次完整地欣赏乐曲,同时教师播放哈纳斯湖风光图片。 (5) 教师结合乐曲实例介绍交响音画。 2、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1) 学生欣赏乐曲,并随着歌曲拍手或做简单的动作。 (2) 简介歌曲,说说歌词的内容。“小巴郎”在维吾尔族语中指儿童,“亚克西”的意思是好样的

23、,有表扬、夸奖的意思。 (3) 出示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乐谱,学唱歌曲。 (4) 学生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并找一找相同或相似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彩笔在乐谱上画出来。再学唱歌曲。 (5) 分组通过歌唱、律动、打击乐器伴奏等形式表现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3、观看舞蹈天山欢歌 (1) 介绍新疆歌舞:新疆各民族的舞蹈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流传至今,传播的媒介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具情感的肢体语言。在新疆,你可以通过一个人的歌声、舞姿去判断他的民族,判断他所生活的地域。新疆歌舞品种多样,个性鲜明,千百年来在族群中自然传承,经历了时代的变迁,经历了风吹雨打,但它依然在民间顽强地生存着。(2

24、) 请学生观看新疆歌舞代表作天山欢歌。 4、欣赏歌曲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 由教师演唱歌曲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请几位学生为教师伴舞,其他的学生围成圆圈拍手,感受新疆歌舞热情奔放的特点。 四、教师总结 新疆是祖国的一块宝地,各少数民族的歌舞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相信通过这节课,各位同学已经对新疆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你们继续关注新疆,关注民族音乐。板书设计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听:美丽的哈纳斯湖课题听、歌表演: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课时第4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管弦乐曲牧歌,在那东山顶上,让学生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 2、能听辨不同的主题,并能用蒙古族舞蹈动作来表现乐曲。

25、 教学重难点听辨主题,感受乐曲风格特点。教具准备钢琴、磁带课型复习课教学过程个性设计一、复习导入1、发声练习2、复习上节课的歌曲二、牧歌 1、生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速度等方面的变化,试着给乐曲分段。 2、生议一议并完成书上的表格 3、师小结: 乐曲体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憨厚的性格,写出了他们迎接解放时的欢欣心情。第一段以缓慢和安静的旋律描绘出辽阔草原和无边沙漠的大自然景象,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第二段的主题仍然采用第一段主题的素材,但加快了速度,使原来那段缓慢幽静的音乐,顷刻之间转为欢快热烈的载歌载舞的音流,表达了蒙古族人民欢庆解放的喜悦心情。 4、出示主题旋律并视唱 5、学生学习一

26、个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师生边唱边舞。 6、师弹奏书上另一旋律片段,生听 7、复听乐曲,要求 听辨刚才老师弹奏的旋律在哪部分出现,举手示意; 在听到主题旋律时加上蒙古族舞蹈动作。 8、再听乐曲 学生分成二组,随着第一部分的音乐,分别在强拍上吹奏re和la。 三、播放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1、生听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2、师简介乐曲 3、熟悉两个主题,师弹奏生轻哼。 4、复听乐曲,听到不同主题用手势示意。 5、学习简单的集体舞动作。 师讲解两个主题不同的动作,生练一练。 6、再听乐曲,边听边跳集体舞。 四、教师小结板书设计听、歌表演: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学后记通过欣赏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演唱具有民族

27、特色的歌曲歌曲牧歌,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欣赏美丽的哈纳斯湖等作品,让学生感受歌曲和乐曲的风格特点,了解藏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人民的生活、风土人情,以及对音乐形成的作用;使学生了解了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弦之歌课题1、听:谐虐曲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2、唱:我和小提琴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我和小提琴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魅力。2、通过欣赏谐虐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品,让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欧洲各地的人文风情,建立多元的文化观。教学重难点能唱准弱起节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录音机、教学磁带、乐谱等。课型新授教

28、学过程个性设计一、复习导入1、发声练习。2、复习巩固上节课歌曲。二、新授歌曲1、听:谐虐曲2、要求:让学生跟着音乐轻声模唱。这种唱法的特点是:演唱开始时在中、低音区用真声唱,然后突然用假声进入高音区,并且用这两种方法迅速地交替演唱,形成了奇特的效果。3、再听: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4、要求:说说歌曲中有哪些角色?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最吸引你的是哪一句?5、再听,学生可轻声哼唱6、学唱我和小提琴听范唱,歌曲中平稳的旋律使你感受到什么?歌曲中起伏较大的旋律表现出什么?7、再听,学生可哼唱旋律,再唱歌谱8、轻声学唱歌词,注意一音多字的演唱,听唱结合唱准歌曲。9、分组巩固歌曲的演唱。三、练习巩固1、用”

29、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3、轻声跟唱,可分组练唱。4、一起学唱歌词。5、分组练唱,结合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教师总结五、布置作业:在乐谱相似的地方画上记号。板书设计听:谐虐曲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唱:我和小提琴课题1、听:谐虐曲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2、唱:我和小提琴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我的小提琴,唱准弱拍,掌握八三拍、八六拍得韵律感,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魅力。2、通过欣赏爱尔兰风笛作品,让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欧洲各地的人文风情,建立多元的文化观教学重难点掌握八三拍的韵律感,唱准弱起节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录音机、教学磁带、乐谱等课型新授教学过

30、程个性设计一、复习导入:1、发声练习2、复习上节课的歌曲二、新授歌曲1、听:爱尔兰风笛是一种民族乐器的名称。是凯尔特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爱尔兰风笛的皮囊的另一端连着一根细管,这根细管是像笛子一样有出气孔的,双手通过控制那根细管上的气孔改变音高。2、要求: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相关文化,再听赏曲例音响,交流听赏的感受,教师加以归纳总结,再补充听赏其他用爱尔兰风笛演奏的作品。3、学唱:我和小提琴听范唱,感受歌曲运用附点节奏带来的情绪变化。4、再听,学生哼唱旋律,再唱谱。5、学唱歌词,分段练唱,注意唱准弱起节拍。6、分三组进行表演唱。三、巩固练唱1、唱一唱。再听歌曲爱尔兰风笛,学生轻声跟唱。再听

31、歌曲我和小提琴,感受旋律2、再唱歌谱体会一下,然后唱歌词3、分组练唱,结合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教师总结五、布置作业:1、复习巩固歌曲爱尔兰风笛、我和小提琴等音乐。2、完成作业,记住唱词并有表情演唱。板书设计听:爱尔兰风笛 唱:我和小提琴动:采集与分享课题1、听:戏虐曲 水上音乐2、唱:土拨鼠课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土拨鼠,唱准弱拍,掌握八三拍、八六拍得韵律感,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魅力。2、欣赏戏谑曲,感受西洋管弦乐队中弦乐、木管乐和铜管乐、打击乐家族中主要乐器的音色及表现特点,并能听辩主要乐器的音色,能用简单的乐器和着水上音乐伴奏。大致了解作曲家巴赫、亨德尔、贝多分、门

32、德尔松生平及代表作。教学重难点学会唱准弱起节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录音机、教学磁带、乐谱等。课型复习课教学过程个性设计一、复习导入:1、发声练习2、复习上节课的歌曲二、新授歌曲1、听;戏谑曲选自巴赫管弦乐组曲第二首第七曲。巴赫一生的作品浩如烟海,他本人比较喜欢这首戏谑曲。2、初听,要求学生说出主奏乐器的名称。再听乐曲,要求学生说出弦乐器在哪一音区演奏,乐曲采用了怎样的速度。3、水上音乐又称水乐船乐,是一部管弦乐组曲,据说是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为新即位的英皇乔治一世演奏的,故有“水上音乐”的美名。4、要求:学生在老师提示下听赏乐曲,对不同的片段,作出不同的情绪反应,然后再交流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33、可跟着音乐踏步,感受节奏和速度的变化。5、学唱:土拨鼠。听:学生一面熟悉歌曲,一面跟着音乐拍一拍。6、再听,让学生找出相同的乐句,并说说共分几句7、学生唱谱,师生接龙演唱歌曲旋律。8、看谱,结合听觉印象,确定歌曲的高潮所在。分组练唱。9、加上力度记号,如何来表现歌曲,在讨论中对学生提出不同方案都可以试一试,唱一唱,让大家进行比较、选择。10、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评价。三、巩固练唱1、唱一唱。再听歌曲戏虐曲 水上音乐,学生轻声跟唱。再听歌曲土拨鼠,感受旋律。2、再唱歌谱体会一下,然后唱歌词3、分组练唱,结合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教师总结五、布置作业:1、复习巩固歌曲戏虐曲、水上音乐、土拨鼠

34、。2、掌握并熟练节奏。板书设计听:戏虐曲 水上音乐唱:土拨鼠教学后记教学中,通过演唱我和小提琴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魅力,通过欣赏谐虐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品,交给学生辨识西洋管弦乐队中各种弦乐器的音色及表现特点;借助歌曲土拨鼠介绍欧洲几位不同时期的著名音乐家,以及他们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欣赏高雅艺术的审美情趣,扩大了音乐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节奏听辨能力、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欢腾的边寨课题听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北京喜讯到边塞 唱:苏木地伟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了解西南地区有趣的民族乐器2、学唱苏木地伟掌握变换拍子与顿音、休止

35、符、延长音和倚音等知识点,并能用歌声表达乐曲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唱苏木地伟教学难点:准确掌握顿音、休止符、延长音和倚音的唱法。教具准备钢琴、竖笛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个性设计一、复习导入1、发声练习。2、复习巩固上节课歌曲。二、介绍西南地区的部分民族乐器1出示图片、介绍木叶木叶即树叶、天然乐器在西南很多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木叶的历史悠久,也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并为电影配乐,可吹出近三个八度的音域,在白族,傣族木叶还用于白剧,傣剧中,木叶的音色和小锁呐相似,近似人声,清脆明亮,具有山乡风味。可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表现力丰富。2、 欣赏木叶独奏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边听边观看优美的云南风光。谈谈

36、在我们身边,除了木叶以外,还有哪些材料可以发出悦耳的音乐声。3、拓展谈谈西南地区还有哪些乐器:月琴、芦笙、巴乌、葫芦丝、口弦,分别听听这些乐器发出的音色。三、学唱苏木地伟1、听范唱,说说歌曲节奏有什么特点。(交换拍子)2、再听歌曲,注意交换拍子的乐句。(熟悉乐曲旋律)3、找出乐谱中出现了哪些装饰音,并练习。顿音:短促有力倚音:要唱得自然,圆润4、模唱主歌部分的旋律,注重延长音的唱法。5、副歌部分分声部练习,可用竖笛辅助教学。A、分声部用竖笛吹奏旋律B、填词唱,注意“歌”“唱”一字两音的唱法。C、双声部合作,可先用“LV”代替,再填词唱。6、整曲练习,注意乐曲的情绪。四、露一手:唱一唱,跳一跳1

37、、观看一亮种少数民族的舞蹈片断。2、学跳一两个简单的动作。3、以小组为单位,围成圈,跟音乐边唱边跳。板书设计听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北京喜讯到边塞 唱:苏木地伟课题听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北京喜讯到边塞唱:什么结籽高又高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熟悉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北京喜讯到边塞的主旋律,能通过参与打击乐演奏,感受乐曲中不同主题的情绪差别。2、能唱什么结籽高又高教学重难点准确掌握顿音、休止符、延长音和倚音的唱法。教具准备打击乐器、钢琴、竖笛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个性设计一、复习歌曲二、节奏游戏1、采用师生合作、手脚并用的方式做节奏练习。A : 2/4 0 | 0 |2/4 0 | 0 |B: 2/4 | |2

38、/4 0 0 | 0 0 |2、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如圆舞板、铃鼓等三、欣赏有一个美丽的地方1、初听什么结籽高又高感受不同主题的情绪差别。2、交流所搜集的有关瑶族的文化,由老师总结补充。3、教师介绍乐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4、分段欣赏前八小节:模仿长鼓节奏5、整曲欣赏要求学生轻声哼唱主题一与主题二,再次感受乐曲情绪变化。四、竖笛练习1、跟钢琴模唱旋律,熟悉乐谱。(注意“附点”与“后十六”节奏。)2、学生自练前8小节,“SI”可用替换指法。3、师生接龙学习9-12小节。如:556 164 交换角色练习。注意:后十六节奏可用“双吐”演奏。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听: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39、北京喜讯到边塞唱:什么结籽高又高课题听 :北京喜讯到边寨唱:苏木地伟什么结籽高又高课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了解长号、小号、双簧管、小提琴等乐器的音色。2、交流所解的傣家泼水节的文化,通过学习快乐的泼水节,增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与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唱苏木地伟什么结籽高又高教学难点:仔细聆听节奏,准确进入歌曲演唱,通过歌声表达泼水节喜庆的场面。教具准备泼水节相关知识;钢琴 电子琴 打击乐器课型复习课教学过程个性设计一、复习导入1、发声练习2、复习上节课的歌曲二、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1、用电子琴弹奏乐曲的几个主题,请学生听辨音色,为整曲欣赏做准备。引子 :长号 ;主

40、题一:黑管领奏;主题二:弦乐;主题三:小号2、初听乐曲,根据乐曲情绪为乐曲分段。3、分段欣赏,并说出所听到的乐器名称。4、再次感受歌曲情绪,加入打击乐自由伴奏,听完后为乐曲创编题目。5、教师总结并揭题介绍作者与创作背景。三、学唱苏木地伟、什么结籽高又高1、分享所了解的有关泼水节的知识2、教师讲述关于泼水节的传说3、学习歌曲A听范唱,感受歌曲的速度与情绪B再听范唱,边听边用手划旋律线。C跟钢琴模唱,特别注意一字多音的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D聆听老师用钢琴弹奏前奏,练习如何准确进入。E整曲连唱,可适当加入动作表演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听 :北京喜讯到边寨唱:苏木地伟什么结籽高又高教学后记通过欣赏北京喜讯

41、到边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感受不同主题旋律的特点,加深对器乐表现力的感受;通过学习苏木地伟什么结籽高又高,引发学生对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关注,感受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加深了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动感拉丁舞课题1、听:美丽的塞林托、2、唱:拉库卡拉查3、动:完成旋律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演唱墨西哥民歌拉库卡拉査。2、通过欣赏美丽的赛林托,感受墨西哥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3、通过比一比的活动,了解旋律模进的创作手法,并完成书上旋律创作练习。教学重难点感受墨西哥民间乐曲,八六拍,具有摇曳之动感。并能演唱热情奔放的墨西哥歌曲。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42、 录音机、教学磁带、乐谱等。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个性设计一、复习歌曲土拨鼠:1、分句唱歌谱; 2、完整听、唱; 3、自由练习; 4、抽查唱 二、听赏:美丽的塞林托这首民间乐曲,八六拍,具有摇曳之动感,表现了明朗愉快的心情。切分节奏贯穿全曲,给人以活泼、俏皮、幽默之感。旋律进行多为级进式,乐句间的连接均为大跳音程,热烈而奔放。要求:听听、唱唱乐曲主旋律,体验乐曲的情绪,引导学生听出乐曲中的典型节奏型,借助歌词进一步了解器乐作品在塑造形象时常用的手法。三、学唱歌曲:卡拉库拉查1、听范唱,使学生感受歌曲情绪活跃、欢快。具有舞蹈之动感。2、再听,学生可跟音乐律动,自由表演。3、轻声哼唱旋律,在哼唱歌谱。4

43、、学唱歌词,注意反复跨越记号的运用。5、分组练唱。 6、完成旋律。四、练习巩固:1、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3、轻声跟唱,可分组练唱。4、分组练唱,结合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5、完成旋律,反复练习。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1、学唱歌曲美丽的塞林托、拉库卡拉查等音乐。2、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旋律的创作练习和变奏练习。板书设计听:美丽的塞林托唱:拉库卡拉查动:完成旋律课题听:美丽的塞林托唱:拉库卡拉查动:完成旋律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在歌唱、听赏、表演等音乐活动中,了解拉丁美洲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了解音乐风格差异的形成原因,感受其音乐文化多元、融合的特性。2、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