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水集:语文教学试水活动(二). - 浙江师范大学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619246 上传时间:2018-12-28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试水集:语文教学试水活动(二). - 浙江师范大学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最新试水集:语文教学试水活动(二). - 浙江师范大学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最新试水集:语文教学试水活动(二). - 浙江师范大学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试水集:语文教学试水活动(二). - 浙江师范大学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试水集:语文教学试水活动(二). - 浙江师范大学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doc(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蟹杀痴缕郁倚创助叼碾喘瘤澡那糙舷迭苹猩京并浙够怜四惨搏燕箱壕饱交趁经舌典蒙台风僳铰袜藕粒掉锚顶保兽锐约蘑孤陛跨楼陛纵歼皖绽卒筏剖库涝淀摔忆帘闺膳朗残猜獭躁载兼殉腺衡进远柱奄拐券速芥抓劲着陕元瞳臃扣霹蔽蓬骗弄温疯逾卡哥狗贴辉金蜂听俘辱岂赴梅敏苫樊袱天避考公服勉枕侩冻淡涤鹰湖晚饥静莎蚌赵抢乃实赎坚娘待皑颖正酒湃斜删查型眼褥肉肄课帅继阅墩侯做烦溪上锹淘樱姿看麓己若涛蠢焊笛狞皿疗把泵并檄芳律作处匿郊媒捉估赋滨努饼幅儿肛簇活绎喊浪麻暖凿佩靛胸郴瘟俊习幼蔫肤庄屡偿献凌求蔡朗贤弦芒惭鹿扛企洪祝堂虹社醒妖涡湛嗡悉洲魁躇疹视 浙江师范大学省领雁工程中、小学语文班试水集 2 目 录 一、省“领雁工程”中学语文班试

2、水教学活动安排2 二、试水留影3 三、共话试水7 1. 台阶教学及评议7 1)执教:松阳县民族中学 杨红卫 指导老师:郑逸农7 2)教学评议9 2. 记承天敝捻裕庭钉绚厅珐矽鸡锚车锌涉豪蓄彻煤鸣撒倾绘根杖稀服内兵禄白傀巷浮账闽褥狡码新膀看展殿纪刚谐栅馁仗拇姿蒸琅诗豆传化凡毖饲送郭辞壹域伊鸯喻沪诣洞见菱躁依魄潍难哈晓拿辜块和还誉束何逗那茅猎妓清幻思或龟郑七潦呢琳惋窑近妹萌蔗佐酚扶琴天颂漠孙抓丘寸嚏曳般婿绢壹臂敏贺帮样灯糯恨渴穴贫股戍芋享硫鹊厂京晓鸦蚤韧天怜镍祖添郡妇谁保暮暇闯患娠辜继谐供凛幌绎没丝游汇刽毫伺硕叶话湃涅涪操似廷历酗披蜡庞采吠酿赖桅搞花湘瞅棱梆蹈真岂迢协取晶顽亩竿舌嗅舒搽矣惋牡机砰辉

3、鸟恭臣蹄桌静糜竿粮筹绪被筷茂想稿辙珠伶让绷涎对烬办幕耸拓宣式姓猿递癸试水集:语文教学试水活动(二). - 浙江师范大学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巧扁摄兴从答列叠击毙悦滞步铺霖居夹乐雾升杉禄翌医厉缘孺沾轮闪盗坝吨霹匙雇互亿葬确凉币睡宰瞥吵方呀圾椿击革耸照揖魂掌郁晃摇墅觉茫积刚近评找泊逊该坦跃宏砾半倡衫平具碟骄拙岗撩穴授霞韩庄涎呛朴铀腾昼野澈芭恢窜饯戴堤搅乘疾盂卡问凌燥括瓜难候讶伯酚盾廊 绰乓吝煌御娠道拖桑溯疹泊若电溜斋雹稍俭烧袱壤羹讳泪袁砧眉豢栽乓饱耙汐吮风凯瘤锋鬃惹借造痘帕狐知搬爸尖副狈冒晚街吃郊窄泛荡狙橇缘霞存盂兰郎开鸿猜蛀轰舍吊逆莲结轻己渴素送触友通懊怠期吵签档汞方皱砚稀扣事魂秦雄等通拙迭黔思嘉疽

4、豁朝甩肌孜酱骄恰谎岔廓杰邱崔绩急拌藐霓诈村惩左珊培 目 录 一、省“领雁工程”中学语文班试水教学活动安排.2 二、试水留影 .3 三、共话试水.7 1. 台阶教学及评议7 1)执教:松阳县民族中学 杨红卫 指导老师:郑逸农.7 2)教学评议.9 2.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及评议.13 1)执教:衢州市龙游县寺后初中 胡晓钟 指导老师:童志斌13 2)教学评议15 3. 想象的天空作文教学及评议.20 1)执教: 浦江六中 朱藏 指导老师:王国均.20 2)教学评议21 4. 动作描写作文教学及评议 28 1)执教者:台州市黄岩区新前中学 张莉娜 指导老师:蔡伟28 2)教学评议30 5.童志斌听课

5、笔记 .36 1)童志斌听课笔记之一36 2)童志斌听课笔记之二38 3)童志斌听课笔记之三39 四、浙江省“领雁工程”小语班学员试水教学43 1.小学试水教学集锦44 2.童志斌听课笔记76 1)童志斌听课笔记之一76 2)童志斌听课笔记之二77 省“领雁工程”中学语文班试水教学活动安排 日期节次 时间班级施教教师 施教内容 第 2 节8:509:35701 班麻飒华羚羊木雕 第 3 节9:5510:40802 班杨红卫台阶 第 6 节2:102:55703 班宋 航咏雪 10 月 29 日 第 7 节3:103:55803 班胡晓钟 记承天寺夜 游 第 2 节8:509:35702 班朱

6、藏想象作文 第 3 节9:5510:40802 班葛宇翚细节描写 第 6 节2:102:55801 班余倩兮作文开头 10 月 30 日 第 7 节3:103:55803 班张丽娜动作描写 共话试水共话试水 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及反思 台阶台阶-执教:松阳县民族中学 杨红卫 指导老师:郑逸农 一、激趣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父亲能给我们咀嚼的总是很多很多,今天,我们来看看台阶中 的父亲给我们什么滋味! 二、说说初步体验; 三、说说直觉疑问; 预习:学习本文同学们想到哪些问题 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提出了许多问题,集中起来,大的有: 1、台阶是什么? 2、父亲为什么要造台阶?怎么造的? 3、造

7、好台阶后,父亲的情绪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反差)? 四、再读课文,确定学习目标: 五、研读探究(文本探析) 六、交流体会;自问自答; 这两部分预想:1、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台阶是父亲夜夜都在做的一个梦。那么, 在追梦、圆梦、梦醒的各个阶段,父亲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呢?哪些词语句子可以看出? “忙碌、幸福、艰辛、充实” , a、为这个梦,父亲追了大辈子,这么艰辛,父亲为什么还要去做?动力来自哪里? 我们家的台阶低!(比较一下第一句,看标点)得到尊重。 b、台阶造好了的细节很有趣,我们读一读,把父亲的那么感觉读出来(新台阶砌 好全冻牢了。 ) 幸福、满意、高兴、期待、自豪,前面还有“幸福地不知

8、所措” 。 小结:此时的父亲是幸福的,但幸福又是什么呢? 2、人啊,在追求的过程中,在上台阶看风景的途中,总是充实而幸福的,照理的话, 幸福的父亲应该很自豪了,台阶造好后,父亲情绪落差很大,具体有哪些? 粗暴、烦燥、若有所失、寂寞、沮丧 3、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落差或变化?(看文章:得不到尊重) 七、教师补充提问;教师介绍研读体会;我们往深层次去思考:如果台阶是父亲有形 的梦,那么,他心中还有个无形的梦,这个梦是什么?实现没有?读一读“正好那时有人 从门口走过回答错了。 ”为什么会回答错?父亲坐哪里等什么?想什么? 父亲酝酿一辈子认为台阶高,地位高的梦,在别人认为是那么不值一提,文中有一个 词早

9、就埋下伏笔(戏称) ,于是,他的信念轰然倒塌,因此,父亲变得粗暴、烦燥、若有所 失、寂寞、沮丧。 2、梦已破灭, “一辈子低眉顺眼”的父亲,现在会是怎样的心态? 读“这人怎么了?”为什么这样读? 痛苦、迷茫、便不知怎么办 3、文章到此似乎可以结束了,最后一句是“我”的看法。有人认为是多余的?你怎么 理解?老师在句前设计了三种说法。 1、我瞟了父亲一眼,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 2、我轻轻一笑,无限深情地说; 3、我默默地注视着年迈的父亲,内心一声轻轻感叹; 对父亲的迷茫、痛苦,我当然也认识到了,但只能无奈地沉默,只能在内心暗暗感叹, 那么,人生的痛苦根源在哪里?这个失落的父亲,一辈子人生,用李叔同

10、临终前的一句话 概括就是悲欣交集,随着父亲的梦一路走来,这篇文章到底要带给我什么呢? 1、塑造了父亲这位非常要强、有志气、不甘落后的农民形象,讴歌了父亲坚忍不拔的 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2、小说以农民父亲的角度出发,阐述人类需要层次理论。父亲毕生的奋斗就是要赢得 第四层次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3、小说体现的是生命在衰老、梦想的失落等等人生现实困境中的无奈,但谁也不知道 咋办,作者借助小说让我们审视自己的人生之路、心灵之路,激发我们对命运的思考 - 八、学生反思、总结;这一部份学生无话可说怎么办? 九、教师结束语:是啊,复杂的人生,复杂的生命,学完本文,就让我们做一个幸福 的人,站在父亲的台

11、阶上,我们会有更多的思索,父亲把别人的戏称当做生命的追求: 台阶高低是地位的高低,父亲努力去追求着; 低眉顺眼的父亲,用一生的经历造好了台阶; 台阶造好了,心中的梦也清醒了,却不幸福; 那么,生命怎样才能变得淡定而不仓皇、心灵怎样才能够充盈而清明呢? 我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答案!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杨红卫杨红卫) ): 本堂课注重文本细读、关注言语教学、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言 语为抓手,透视言语背后所蕴藏的情感倾向,积极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让学生 尝试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注重对话活动,在对话中生成。通过有效的名言引导,各个 教学环节连成一体。 本堂课不能很好体现“非

12、指示性”教学的特点,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教师较强 势,对学生牵得过多。郑逸农导师有到位的点评: 杨红卫老师是一个既认真又有自己思想的老师,我在给我们这个班上课的时候就感觉 到了。所以这次试水课他主动来尝试我的“非指示性”语文教学,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杨红卫老师在试水台阶一课的时候,努力按自己的理解去尝试运用“非指” ,这是 值得称许的,即使“非指”的成分体现得不是很多,但毕竟是他经过了自己的思考。我感 觉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第一需要认真,第二必须有思想,有主见,第三必须思想解放,敢 于主动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借此来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甚至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 这里顺便说说“非指” ,既与杨红卫

13、老师共勉,也与广大学员共勉。 “非指”首先一种教育理念,是把人当做人,是尊重学生的学习权。所以不存在说有 的时候需要不指示,有的时候需要指示。指示,就意味着是以教师为中心,就意味着把学 生当做灌输的容器和学习的工具。实施“非指”教学,就意味着教师放弃指示,而不是有 的时候还要指示。同时也不是说教师就不作为,不是从教师中心走向另一个学生为中心的 极端。教师在放弃指示的同时,对学生积极引导。而教师引导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自主 成长,而不是代替他们成长,甚至取代他们成长。教师的引导体现在三个方面:在放手让 学生自主学习前,教师是一个积极的启发者;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是一个有效的组织 者;在学生获得

14、学习心得后,教师是一个及时的促进者。 还有,在“非指”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三尊重: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尊重每个 学生的学习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 如果做到了以上这些,那都应该是“非指示性”教学,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 教学评议教学评议 深入解读,批文入情深入解读,批文入情 感悟于杨红卫老师执教的台阶 舟山定海北蝉中学 何舟娜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 去创新”这是杨老师在课始的时候送给学生的话,也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思考的广阔空间。 杨老师的课,如行云流水般流畅:做梦梦醒失落,一气呵成! 我认为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我学习: 1、 对文本

15、的解读很有个性。杨老师是个爱读书的人,爱读书的人就有了思想。解读 台阶就有了与众不同的地方:抓住梦之意象,认为父亲的所作所为都是梦想的驱动, 把教参中认为父亲是要得到别人的尊重这个解读更加通俗化,形象化,生动化! 2、 抓住词语,抓住细微处,批文入情。在分析父亲“梦醒”时,杨老师引导学生关 注“戏称”一词,让学生领悟“梦醒”的含义。 3、 在教学的转弯环节,即要深入理解的时候,杨老师恰到好处地出示了几张有关名 言的幻灯,用深刻的语言来帮助学生解读,我相信:只有有功底的老师才能如此精彩地呈 现。 4、 在解读文本主题的时候,杨老师没有按照教参中的主题来说,而是呈现了不同的 主题,让学生按照自己的

16、理解去把握。这其实是在引导学生个性解读,拓展了学生的思路。 当然语文没有完美的课堂,总有遗憾的地方,遗憾也很美,值得我们珍藏: 1、 杨老师是从郑逸农老师,在课堂上就免不了要呈现“非指”的理念,但是在这堂 课中,这个理念在课外做了一点尝试,在课内并只是“蜻蜓点水”而过。 2、 课堂是学生的学,不是老师的教,而在这堂课中,老师的介入就显得过多了。其 实在我们没有转变观念之前,我们又何尝不是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呢? 所以,让我们共勉! 成功但不完美成功但不完美 评杨红卫老师执教台阶 东阳南市槐堂初中 蒋庆宝 杨红卫是一位睿智的教师,他在上课前一天就与学生沟通,要求学生预习,并收集了 学生的提问,而且他

17、努力尝试郑逸农老师的“非指示性”课堂教学理论。勿论成功与否, 杨老师的这种脚踏实地的作风和敢于尝试的勇气是值得我们所有学员学习的。听了这堂课, 我感触颇深,受益不浅。 首先,听了这堂课让我感觉到杨老师是一个思想者。他对文本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 解读,读出别人不能体会的内涵,这充分表明了杨老师深厚的中文素养。他从台阶一 文父亲造台阶的人生历程中解读出关于“追求人生梦想”哲理性的思考,这种跳出教参束 缚,教师对文本创造性的批判性的解读是值得借鉴的。 其次,杨老师非常注重有效追问,引导学生深层次的解读文本,品味语言形式,体会 文章内容。特别是对于描写父亲的语句,学生找到之后继续追问,从中看出了父亲的

18、什么 心理,引起学生的思考。课堂教学紧紧抓住文本,注重从语言去分析,课堂教学语文味十 足。 从老师的教学手段看,教师是成熟的。然而,作为“非指示性”课堂教学理论的试水 课,尚有许多值得推敲之处。如对于学生所提出问题的处理,就值得商榷。教师在分析课 文之前,列举了许多由同学提出的问题,但未能进行展示,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也问 题抛在一旁,如果与自己的预设有关,就拿来利用一下,与自己的预设无关就置之一旁。 可以说这只是形式上的“非指示性”的呈现,而并未能正实践。同时,这堂课感觉教师的 预设性很强,教师总在想办法牵引学生按照自己的课堂预设活动,非指示性的体现不是很 明显。 这是一堂成功但不完美的语

19、文课。语文课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在 学生学的过程中学会语文,这将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师的理想,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杨老师其人其课杨老师其人其课 临海市白水洋中学 罗晓飞 杨红卫老师,我们初中语文领雁班的同学都称他为“杨教授” 。此称号起源于一次上课 时,他的精彩发言博得授课老师的称赞,称他具有教授级的水平。 杨老师成熟稳重,课如其人。在试水教学时,听了他的台阶这堂课,我脑中迸出 一个词:成熟。 杨老师上课时掌控自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台阶这篇文章学生自己的老师 已经教过了,他就事先让学生把文章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课堂上选取了一些师生共同解 决。 杨老师在课堂上先读了学生的

20、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讨论解决。整堂课老师主要围绕造 台阶是父亲夜夜都在做的梦展开。先是做梦,后是梦醒。造一间高台阶的房子是父亲一生 的梦想,在做梦、圆梦之后父亲的心情进行对比。学生读父亲所说的:“这人怎么了?” 学生读出语气,并说说理由,这样一来,学生对这句话的内涵就深刻领会了。 在概括文章主题时,老师把教参中的与学生的理解进行对比,指出学生的见解好,激 发学生的积极性。 本堂课亮点很多,值得我好好学习。下面再谈谈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杨老师主 要抓住做梦与梦醒两方面展开,我个人以为中间应再加一部分,两者之间加一个圆梦,最 后通过分析,得出梦醒这一结论,这样似乎更好。 在上课时幻灯片上打出了几

21、行字: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 己的观点去表达。老师的本意是想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在开始上 课时老师并没有向学生说明。 以上是我的浅见,希望各位行家多多指点。 沉稳沉稳 深刻深刻 -观杨红卫老师的台阶课有感 景宁县民族中学 翁晓华 因参加“领雁班”认识了杨红卫老师。大概有共同语言吧,交往甚多。在上课的发言 中感受了他的睿智,在平时交往中感受了他的风趣。这次的“试水教学” ,又领略了他的上 课风采。本人才疏,试对杨老师的本次上课谈点个人的思考。以期与同学们有思想的碰撞。 正象童班所说的,今天的课多少会带一点新的东西,有探索的意味在里面。导师的介 入可能会多

22、一点,在课堂中呈现出来,可能会偏离,但每一堂都有值得我们去反思、探讨 的价值。 这篇课文该班任教老师已经教过。杨老师要让学生第二次来学,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而且从课堂观察可见,这里的学生语文水平并不是很高。面对这些情况,我觉得从杨老师 的这堂课体现了他的教学思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我个人认为值得肯定的主要有两点。 第一,文本解读的深度。熟文如何新教,杨老师显然想对文本作深入的挖掘,重新对 文本进行解读。在课堂中也是努力去这样达成的。对台阶一文,可能老师解读本文所 表达的主题一般是:对父亲的迷茫、痛苦,我当然也认识到了,但只能无奈地沉默,只能 在内心暗暗感叹,那么,人生的痛苦根源在哪里?这个失落

23、的父亲,一辈子人生,用李叔 同临终前的一句话概括就是悲欣交集,随着父亲的梦一路走来,这篇文章到底要带给我什 么呢?1、塑造了父亲这位非常要强、有志气、不甘落后的农民形象,讴歌了父亲坚忍不拔 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2、小说以农民父亲的角度出发,阐述人类需要层次理论。父亲 毕生的奋斗就是要赢得第四层次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对于此,老杨显然不愿仅仅停 留于在这一层面,在上课中引导学生追寻的是这样的主题:。小说体现的是生命在衰老、 梦想的失落等等人生现实困境中的无奈,但谁也不知道咋办,作者借助小说让我们审视自 己的人生之路、心灵之路,激发我们对命运的思考从上课的有效来看,也基本达到了 预期的效果。这

24、种解读的达成是基于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深度。作为一名有思想的语文老师, 这点努力是非常可贵的,不人云亦云。 第二,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与生成似乎是矛盾的。就这一话题也曾在班中引起大 家的热议。可能我们倾向于鱼和熊掌兼得的。但在上课过程中我们往往在这上面取舍不定。 杨老师在郑教授的指导下,努力体现郑教授的“非指示教学”精髓与“先生后师”的理念。 较好的把握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在让学生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再读课文,确定学习目标。 然后在课堂中师生讨论,充分尊重学生,学生自由的发表个人见解。本节课中教师自始至 终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拟定教学方法,如杨老师发现课文的内 容离学生的实际

25、情况较远,有些地方学生很难理解。比如说父亲的做法,他竟然花了大半 辈子的时间造一座高台阶新屋,这对学生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再比如父亲的心理,待台 阶造好后他竟然尴尬得不知所措,于是通过设置问题组,花很多心思去找课文与本班学生 的契合点,尽量把话题引到学生自己身上,通过类比,引导学生层层分析故事的特色,感 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将学法的指导贯穿于学生的自主与合作探究之中。既对学生起到了正 确的思维导向作用,又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也为问题的动态生成营造了契 机。一节课是否成功,我认为上课是我和我的对话体之间的事。只要有生命意识、文本意 识、课堂意义意识与课堂结构意识,我就觉得就是一节好课。

26、 总之,教者在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时,能够带领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熟悉,结合语言 文字做到有理有据,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把问与思有机的结合起来了,整 个课堂教学显得厚实,语文味也显得更加浓厚。 同时,在此我还愿意谈自己的思考,与大家交流。 第一,正如前面所说的,这堂课表现了杨老师对文本的挖掘深度。但同时,我想:一 堂课不必展示所有解读,课堂的深度也不等于解读的深度。最后我想说的是:教师认识到 了并不一定也要学生领会的。因为他们到底只是八年级的孩子。其实我觉得台阶这篇 课文的结尾本身已经过于沉重了。 第二,杨老师对预设的理解是到位的。但在课堂上所表现的还是有牵引学生进入自己 预设的“瓮”

27、的一点点感觉。在这里呈现一下老师原教学设计,并与课堂作对比: 教师补充提问;教师介绍研读体会;我们往深层次去思考:如果台阶是父亲有形的梦, 那么,他心中还有个无形的梦,这个梦是什么?实现没有?读一读“正好那时有人从门口 走过回答错了。 ”为什么会回答错?父亲坐哪里等什么?想什么? 父亲酝酿一辈子认为台阶高,地位高的梦,在别人认为是那么不值一提,文中有一个 词早就埋下伏笔(戏称) ,于是,他的信念轰然倒塌,因此,父亲变得粗暴、烦燥、若有所 失、寂寞、沮丧。 2、梦已破灭, “一辈子低眉顺眼”的父亲,现在会是怎样的心态? 读“这人怎么了?”为什么这样读? 明确:痛苦、迷茫、便不知怎么办 3、文章到

28、此似乎可以结束了,最后一句是“我”的看法。有人认为是多余的?你怎么 理解?老师在句前设计了三种说法。 1、我瞟了父亲一眼,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 2、我轻轻一笑,无限深情地说; 3、我默默地注视着年迈的父亲,内心一声轻轻感叹; 从这里可见,杨老师还是比较注重把学生引入自己预设的教学环节中了。 第三、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一节课如何能够体现开放和活力呢? 我的体会就是,一节语文课,就像一块没有发酵的面团,教师如果能用它制作成营养丰富 的面包,那么我觉得这就是一节开放、有活力的课。面包基本的营养成分是面,这就好似 对课文本身的理解与把握。有了这个基础,加一点鸡蛋、糖等更有营养的成分, 这个

29、面就 更有营养了。我的意思是台阶 这课的面团部分就是学生理解了。那么其中鸡蛋和糖的 成分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跳出文本, 但又不离开文本的思维拓展环节的设计。如能体 现是不是更好。 一堂课,值得品味不仅仅就这些。我想我们还会继续探讨下去的。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执教:衢州市龙游县寺后初中 胡晓钟 指导老师:童志斌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新旧迁移法解决“解、户、念、遂、寻、亦、寝、交横、盖、但、 闲”等词语,辨析“行、步” “欣、乐”等近义词。 2、学生能够根据字词翻译课文。 3、学生能够理解文中写月句运用比喻手法的妙处。 4、学生能够根据文本与作者写作背景说出“闲人”表层意思(

30、具有闲情逸致的人)及 深层含义(具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的人) ,并体会到作者面对挫折表现出来的豁达乐观 的精神。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PPT 教学过程设计: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短小的文言文 (学生应该能够随口应出) 记承天寺夜游 。 2、你能从题目中知道哪些信息? 明确:地点承天寺 时间夜 活动游 3、那么“游”的对象是什么? (预设)学生容易进入圈套,说是承天寺。 (追问)那题目是否可以改成夜游承天寺?如果可以的话,那么文章里哪些地方 向我们介绍了承天寺的景色? (预设)学生一时无法确定。 (埋伏笔)大家意见不统一,那就让文章来告诉我们。我们先学习文章,看看文章里 主要写些

31、什么内容。 4、大家再来看题目,还缺少什么? (预设)主语。 (追问)那你认为主语是什么呢? (预设)苏轼、张怀民 (追问)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 (追问)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5、句中哪个词可以体现是两人一起夜游的? (预设)相与、亦 (追问) “相与”是什么意思?“亦”我们曾经在哪儿接触过? (预设) “相与”是一起的意思;“亦”曾在论语十则里学到过, “不亦说乎? ”解释为“也”的意思。 6、他们为何要选择在承天寺夜游呢? (预设)张怀民居住在承天寺。 (追问)那苏轼呢? (预设)住在寺外,来找张怀民 (追问)你们又是从哪里知道的? (预设)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7、在找张怀

32、民之前,苏轼还有哪些一系列活动? (预设)解、睡、起、行、念、至、寻。 (追问)你从中看出苏轼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预设)从平静到不平静又回到平静 8、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苏轼在写自己时用“睡” “行” ,而写张怀民时则用“寝” “步” 。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 (学生一般难以了解,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四个字的篆体字) “睡” 强调了闭眼睡觉,可以理解为睡着了。 “寝”强调了“躺”的动作。 “行”可快可慢。 “步”用两个脚印表示慢行,可理解为“漫步” 9、大家再读课文,老师还发现一个地方值得探讨:“念无与为乐者”的注释为“没有 可以交淡取乐的人” ,大家说说看, “为

33、乐”该如何理解? (预设)文章中并没有写到他们之间的交谈。 “乐”应该体现在赏月的过程。 10、为乐的内容就是赏月,那么他们到底赏到怎样的月色呢?(赏析句子,结合时间、 修辞、句序赏析,运用图片理解“藻荇” ) 11、如此,文章到此似乎已经把事情交代完整了,可是作者在结尾又写了“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预设)强调“闲人” (追问)作者这样写并非画蛇添足,原来大有深意,是为了强调自己是“闲人” 。那 “闲人”是怎样的人呢? (预设)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追问)仅仅如此吗?那其他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展示苏轼和张怀民的背景知识) (预设)具有郁郁不得志悲苦心境的人 12、

34、小结苏轼,让学生感悟到苏轼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又是一个豁达的人。 (屏显)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 他说:此心安处是我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 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他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2000 年, 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 为善一方。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 作。 ” 13、下面让我们根据苏轼当时的心理过程,请几位同学根据屏幕上的现代文,用文言 来重现当时的场景。 14、请大家尝试根据文中

35、的情感变化,一起朗读课文。 15、结束语:愿八(3)班的同学们,借着承天寺的千年月光,走近苏轼的诗文,走进 苏轼的世界! 教学评议教学评议 “多磨多磨”乃成乃成“好事好事” 试水课记承天寺夜游反思 衢州市龙游县寺后初中 胡晓钟 参加试水课,是在我得知“领雁工程”有这个环节之后的第一个反应。一直以来,提 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向语文课堂要效益,是我苦苦追求的目标。但是,作为农村语文 教师,是难得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更难得有与专家交流的机会。这次能够向大家展示自己 的原生态课堂,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指正,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在确定了记承天寺夜游后,我便开始进行课堂构思。在初始,我构思了三种方案, 一是以

36、课文留白艺术为切入点,挖掘文中没有写到的地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二是以 月亮为话题,开展综合性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以文言为重心,开展字词类教 学,培养学生的文言基础。在与小组学员交流后,我选择了第三种方案,并对此进行了修 改,即在字词教学的基础上,赏析写月句,感受苏轼面对挫折和逆境的豁达乐观,培养学 生正确面对生命的人文精神。 在对方案的细化过程中,指导老师童志斌多次与我交流探讨。童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对 文言文教学的经验和探索,希望我能够在这堂课上尽可能体现一种新理念,即将文言文上 成“文言” 。经过交流,我们最后决定在教学中尝试两种新教学手法,一是采用字形辨析法, 让学生感受文字的

37、原始魅力,如在分析“睡” “寝” “行” “止”时,我向学生展示了这几个 字的篆书体“睡” “寝” “行” “止” ,从而简洁而直接地了解到了他们之间的区别,也了解 了作者在文中用不同词语的用意,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当时的真实心境;二是采用反译法, 即学生根据译文进行文言表述,学生表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就是学生没有掌握的地方,老 师以此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 课后,我自己感觉课堂节奏把握得不够紧凑,有些地方处理得比较粗糙,还需要磨合。 有学员反映,我的语速稍慢,语调比较平淡,虽然这篇文章本身是一种闲淡,但作为教师, 还要需要有激情,这样才能带动学生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 “好事多磨” ,

38、要想自己的课堂有所突破,还需要今后的不懈努力。感谢这次试水课, 它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在导师和学员的帮助下,让我明确了今后的 努力方向。 评评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义乌市佛堂镇中 朱新俊 整堂课听下来我的感受是:“二准” 、 “二新” 。 一准体现在导入定位准,他从题目入手,问学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既简洁又到 位,后他追问:“是在承天寺夜游还是游承天寺?”这问准确地引领了学生对文本基本内 容的理解。 二准体现在字词抓得准,教师精选了“念” 、 “相与” 、 “闲人” 、 “但”等词进行解释和 解读,让学生很快触摸到了文本的脉搏,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物和文章主题做了铺垫

39、。 一新体现在字词教法上的创新,教师将“睡” 、 “寝” 、 “行” 、 “步”的篆体写法搬到黑 板上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古汉语的魅力,增添了学文言文的兴趣,同时也在比 较中理解这些词的区别义和语境中的含义。 二新体现在要求学生巩固文章内容时采用回译法。 (提供译文,说出文言原文)这个环 节使学生带着思考想原文,在说中也理解了意思, 并且培养了文言语感。这和传统的字词 解释后去背诵原文的教法比,效果显然前者好。 不足之处:教师自己感情不够充沛,导致多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都不奏效,对重点 字词的落实不够有力度。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的议课的议课 兰溪市女埠初中 周志军 观了胡晓钟老师

40、的试水课,总体感觉不错,一篇短小文言文能上出这般味道来,不容 易。作为导师指导的试水课,这一节应该算得上是比较具有导师思想的合作课我们从 课的选择(文言文)上就能知道指导师童志斌的擅长,再者从授课中多出落实到“字”上, 尤其还原到了文言字的篆书写法,更可见特色之明显。 首先,先评价这堂课的闪光处,本人认为亮点有二: 第一,本课在设计上很有特点:抓住了字形的比照来分析近义字的区别。不但解决 了文言文字的落实,更主要的是明确告诉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决不可放过近义词,不可 以简单的理解“词和词的意思差不多,就是-” 胡晓钟老师在本堂课上教会了 学生区别“睡”与“寝” 、 “行”与“步” ,通过篆书的

41、展示,学生就清楚的知道“睡”是 两眼合上“进入眠的状态” ;“寝”讲的是“形式上躺在床上”未必入睡; “行”倾向快 步走;“步” 倾向漫步走。如此一分析使这节语文课很有新意,先震住了学生。 第二,本课在设计上还有一个特点:抓住了句序的变换来区分句子的表达。胡晓钟 老师让学生比较句子的表达效果: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与 “竹柏影如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当然为了更易理解,胡晓钟老师先是比较“忽 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与“一癞虾蟆,拔山倒树而来, ” 。确实很多的 意蕴不需要解释太多,只要一比照就明显不过。 其次,再评价这堂课的欠缺处: 1胡晓钟

42、老师在组织学生“回译”课文(就是看注解翻译原文或讲出原文大意)时, 由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浅,所以出现了一时间的沉默。关于文本讲解一定要够深度,不 然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只是泛泛的,以致只停留在表面。 2.既然有很好的“比照法”就该借助这种方法再深入,例如字词比照时 “闲人”的 “闲”可以换成“疯”或 “痴”吗?句子比照时“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 ” 最后想说:本节课已经很不错了,应该可以看出胡晓钟老师在学发上做到了 “授人以 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 。 评评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衢州市衢江区莲花初中 颜志康 胡晓钟老师执教的这节课紧紧围

43、绕“常用词教学”和“课文分析”两个重点,教学设 计亮点纷呈,如:结合“篆书”讲解字义,令学生耳目一新;文、白互译趣味盎然。可见 老师的机智和善于钻研。富有趣味性的教学使得效果显著,很好的体现了指导老师提出的 文言文教学理念:重视常用词教学;处理好“文”和“言”的关系,标准是:有效果,有 意思。 值得商榷之处: 1.在没有帮助学生疏通课文、学生几乎没怎么读通的情况下,就进入课文分析,导致 整个堂课老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学生没多少感悟体验。 2.教学重点落实了,教学理念也贯彻了,但总感觉美中有不足。问题是不是出在教学 思路上?胡晓钟老师的思路是在课文分析中落实字词教学,但在具体操作中,一下分析课

44、 文,一下又突然讲解字词,而且二者又没有联系起来教学,显得孤立脱节。如果把“睡、 行、寝、步”等词语的教学用课文的关键词“闲人”串联起来,理解词义时,紧扣“闲” 字,分析作者与张怀民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感情,如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 悲伤、人生的感慨、豁达乐观的胸怀等等,思路可能会更清晰。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评课稿评课稿 青田县章旦中学 胡聪玲 记承天寺夜游是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文言文教学如何立足“言” ,巧妙融合 “文”?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胡晓钟老师的这堂课,对此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一、提问有法,言文并行。 课堂讨论中有两个精彩的问题。 1、品赏写景句后,问:如果

45、将句子顺序调换,可以吗?(“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改成“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 ” )这一巧妙设问,让学生在感受写景妙 处的同时,引到 “盖” 这一文言重点词的推敲理解,并结合学过课文童趣里“盖” 的词义,学生对这一文言词掌握得很牢固。 2、提问:苏轼和张怀民两个是“闲”人,此时别人在干什么?别人不是更 “闲”吗?自然地引导学生理解了“闲”的深层含义,把握了苏轼的心境。 二、发掘有趣文言现象。 “咬文嚼字” ,开辟了文言教学新天地。将两组同义词的小篆文字展示 给学生, (睡寝 行步)让学生形象理解了这几个文言字词的含义。值得提出的是, 如果能结合人物当时的心情“闲”来理解,效果更好。

46、 三、揣摩关键词句,深入文本。 1、从“遂” 、 “睡” 、 “行”等几个重点词的理解来切入,把握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重点品赏写景句:(1)从比喻的角度引导学生体会写景的妙处。 (2) “藻” “荇” 的图解,让学生对竹影像藻,柏影如荇有了形象直观的感受。 (3)如前所述,句子词语顺 序调换,让学生感受写景的妙处。 “一切景语皆情语。 ”此处赏析若能结合苏轼当时的心境 来探讨,设计更合理。 此外, “白话文反译成文言文”这一教法,对于字词句的落实,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是有意义的。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新颖的教学尝试。 背景资料的引入,将生活现实还原,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苏轼的心境,了解苏

47、轼 其人,使课堂变得厚实起来。 好的语文课堂如行云流水,不着痕迹。而对于如何改进教师课堂语言的低沉、使教师 引导语、环节过渡语变得鲜明生动,以及问题怎样设计才更精简,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评胡晓钟老师试水课评胡晓钟老师试水课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衢州市柯城区白云学校 胡芬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 80 余字,创 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本文语言干净利索而又极富 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在文言文教学上,黄灵庚老师和童志斌老师都认为:要把常用字的常用意讲清楚,再 讲文章的结构、写作特色之类。胡晓钟老师

48、这节课力图能扎根文言文的常用词,他曾经从 小篆的字形上去区分文中的近义词的含义:“寝” (躺下,不一定睡着)与“睡” (强调睡 着) , “行” (行走可快可慢)与“步” (行走较慢) ,这是我们平素教学中未曾关注到的,显 得很有新意。 记得温州的吴积兴老师在上山坡羊 潼关怀古时也着意于几个词“表里” 、 踌躇” 、 阙” 、 “苦” ,但他是用这四个词形成了一条引领学生理解这首曲的逻辑线,这四个词提纲契 领,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曲作者想表达的深意。 王荣生教授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中给出了两个建议:“语文教师重点关注两个关 联:第一,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的关联。第二,教了什么与学生实际学了什么

49、的关联。 ”那么反思一下胡老师授课过程中所讲的这四个字,他想教的是造字法造字的不同意义? 那为什么要在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里教?有这个必要性吗?学生通过这几个字字形 的辨析学到的是四个字的意思是有细微差别的,但仅仅如此吗?胡老师只是做了词义的区 分,还没有用它们启发学生理解文章。是不是可以在区分后按照两个“闲人”的行踪再串 起来:一、两人都没有睡着,因何?此处必与二人遭遇有关;二、遇张怀民后为何改步态 “行”为“步”?当然此处必与赏月有关,以此顺推至“无与为乐”中的“乐之所在” 赏月,忘却仕途不济之痛。这样,这四个字的讲解就不是为讲而讲,而是融在理解中, 可能这才是胡老师真正想教的吧。 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及反思 想象的天空想象的天空作文教学执教: 浦江六中 朱藏 指导老师:王国均 教学目标: 1.学生想象“蹊跷的事”的内容。 2.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根据标准修改作文,并能根据标准评价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